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第63节

  “头往前方看一下,对对对。”

  “陈默,你笑一下啊,灿烂点。”

  “很好,保持姿势不要动。”

  许星晚越拍越亢奋,看着手机镜头里的陈默,帅气逼人的颜值,加上十分儒雅的书生气质,这放在古代,一旦考生进士,妥妥是探花郎的那种。

  “好了,你看看拍得怎么样。”

  把手机还给陈默的时候,许星晚脸色都有些遗憾,要不是看时间有限,她是真的想拍个过瘾。

  “我觉得都挺好的,就是拍照太麻烦了。”陈默边查看着图片,边发牢骚道。

  许星晚没有吭声,而是此刻她发现陈默专心的样子格外有魅力,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手机偷偷拍了一张侧脸。

  “那我们继续出发吧?”

  陈默没有注意到这个,而是看时间在这里都耽搁半小时多,后面行程都会紧促些。

  “好。”

  两人朝着中山陵的方向继续前行。

  从西门入,来到博爱坊下。

  往前是长达480米的墓道,左右两旁是南京的市树雪松。

  走在宽敞的道路上,许星晚回忆起一个冷知识,对陈默道:“你知道植树节是什么时候吗?”

  “知道啊,每年的3月12日。”

  “但是你知道植树节跟孙先生什么关系吗?”

  “这两者还有关联?”

  陈默微微吃惊,植树节又不放假,在国内老实说存在感很低。

  听了许星晚的科普后,陈默这才知道其中的缘由。

  1914年11月,在孙先生的倡导下,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颁布。

  但当时的植树节日期实际上是清明节,等1928年,为了纪念孙先生,果党把植树节的日期改成了3月12日,这一天实际上是孙先生的忌日。

  要不是有许星晚的介绍,他还真不知道植树节跟孙先生的关系。

  墓道尽头,一个写着“天下为公”的蓝色瓦顶的建筑前。

  (中山陵-陵门)

  光是一个陵门就十分的壮观。

  毕竟这可是孙先生,光是一个推翻清朝统治,终结华夏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就值得这些。

  再经过一个碑亭之后,入目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台阶。

  (中山陵-碑亭)

  “我的妈耶,这有多少级台阶?”陈默头皮发麻了,这一个中山陵还真是不好爬。

  “记得是有392级台阶,有个说法是三民主义,九州华夏,两个组织合作;也有说法是当时的华夏人口数量是3.92亿人。”

  许星晚和陈默拾级而上,不以为意道:“这些说法可能都是现代赋予上的,谁也不清楚当时设计师究竟是刻意还是无意的。”

  陈默点点头,现在国内各大景区都喜欢给一些地方赋予些故事,以增加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一直爬到中山陵的祭堂前,陈默被眼前的建筑为之一震。

  建筑很有特色,三道拱门,最上面的有个匾额写着“天地正气”,三道拱门分别刻着“民主”、“民生”和“民权”。

  祭堂里面是禁止拍照的,正中间有一尊身穿长袍马褂的汉白玉雕塑坐像。

  (中山陵-汉白玉坐像)

  走在里面,整个场面都变得肃静,即便是游客讲话也都压低着声音。

  许星晚悄悄指着前方黑色的门,对陈默小声道:“其实真正的墓室在这道门里面。”

  陈默一怔,压低着声音问道:“是不对外开放吗?”

  许星晚点头道:“我小时候里面的墓室还可以绕着走一圈的,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关闭了。”

  “孙先生的棺椁就在里面吗?”

  “里面是孙先生身穿中山装的汉白玉雕像卧像,”许星晚继续解释道:“卧像的下面是石床,石床下面5-7米深才是真正的棺椁。”

  “地下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当初49年光头要跑路前,还想把孙先生的遗体带走,得亏建造的时候太结实了,不然都有可能被带走。”

  “好家伙,好家伙!”陈默听得瞠目结舌。

  不过一回想也很合理,毕竟这可是国父孙先生的遗体,要是不弄得复杂些,出意外了后悔都来不及。

  在两人快要准备出去的时候,被一旁导游的声音给吸引住,其内容也是十分有趣。

  “大汉奸汪兆铭你们知道吧?当时他的墓穴就建在中山陵附近,甚至为了安全用了5吨的钢铁,抗日胜利后,老蒋让何应钦花了150公斤的炸药才把汪兆铭的墓室炸开,然后火化并夷为平地。”

  “导游,那狗汉奸的骨灰后面怎么处理了?”

  “据说是倒在中山陵的厕所里了。”

  “倒的好,狗汉奸就该有这种结局!”

  走到祭堂外,陈默想着刚刚导游的一番话,忍俊不禁道:“星晚,刚才那个导游说得是真的假的?”

  许星晚道:“谁知道呢,反正每次来这里我都能听到骨灰的不同处理版本。”

  笑死了,竟然还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不管是否真假的,但是把那个狗汉奸的骨灰倒在厕所里太解气了!

  原路返回,一直走到最初的陵门处,陈默蓦然回首。

  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每一届的新生都要来此拜谒中山陵。

  当时的他们,心里会怀揣着怎样的想法?

  对国家及自己的未来,是充满信心还是迷茫?

  无人得知。

  也没有谁能想象到,当年被列强肆意凌辱的国家会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陈默脑海里浮现大学课堂上,老师曾讲过的一句黑格尔名言: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ps:本章2.6k,原本想两章的,被感情影响到状态的,周日尽量稳定两更,抱歉。

第80章 夜幕下的明孝陵,要穿越到明朝了?

  观光车上。

  这种小车都是一排2座的那种,座位与座位之间是不存在遮挡物的。

  陈默与许星晚同坐在一排,偶尔观光车要避让游客的时候会往一旁急转弯。

  每当这个时候,不是陈默倒向许星晚,就是许星晚倒向陈默。

  栀子花般的香气在鼻尖萦绕,不由得心猿意马。

  好在最后抵达终点:明孝陵景区7号门。

  相比从梧桐大道过来,7号门往明孝陵会更近点,不过也会缺少一部分的游览,比如石象路神道、孙权墓等地方。

  不过也没办法,钟山实在太大了,在中山陵不算拍照都耽搁了一小时的时间,等两人来到明孝陵已经是下午5点半。

  和两人一同进去的游客数量远不及出来的四分之一。

  陵墓似乎都一样,都是纵向的路线,两侧的树木高大,过金水桥走了老长的一段路,一个红色建筑总算出现在两人面前。

  直到走近,陈默忽然考问道:“星晚,文武方门有五个门洞你知道吗?”

  “不知道诶,有什么讲究吗?”

  许星晚作为一个本地人,核心景点都能跟导游一样的说道说道,但那些不起眼的建筑,说实话,除非很有意义的,不然一点了解都没有。

  陈默看了看地图,笑着道:“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个比较资深的导游介绍,这个文武方门才是明孝陵真正的大门,”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诶。”许星晚不好意思道。

  陈默回忆了下看过的内容,然后给许星晚讲解道:“这正中间的大门是古代来祭拜的皇帝或者钦差大臣才能走的,之所叫文武方门,就是左右的两道门是给文武百官走的。”

  “嚯,那我们待会可是享受皇帝和钦差大臣的待遇啊。”许星晚眨了眨眼睛,调侃说道。

  不过,她眼睛瞅到右侧还有个紧闭的小门。

  “那个小门是给谁走的?”

  “你猜猜是留给哪个群体的?”

  “我人笨,想不到哇,你就直接说吧!”

  许星晚很是认真的想了一番,可最后直接放弃了。

  陈默道:“小门是留给守陵太监走的。”

  “好吧。”

  听到是给太监走的,许星晚也没多大兴趣去了解。

  过了内红门、升仙桥,穿过方城明楼,尽头是一堵墙。

  陈默看着墙上雕刻的“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汹涌澎湃,格外的激动。

  “终于见到明太祖的墓了啊!”

  只可惜这里是明孝陵,却看不到太祖的墓室,主要是没有开发出来,整体都是原生态,据传就在这方城明楼前方山丘之下,也只是据传,从来没有人进去过。

  数数这六百余年,连盗墓贼都不曾找到明太祖的墓。

  许星晚看着无比激动的陈默,好奇问道:“你很喜欢明太祖吗?”

  “肯定啊,这可是明太祖!”

  陈默激动道:“放牛娃出身,开局一个碗,转职和尚,最后打下讲下,收复汉人江山,试问这历史长河里,能有几个洪武大帝?!”

  弱宋把汉人江山给丢了,一直到朱元璋才拾回来,其中含金量可想而知。

  小说要是这么写主角,都要被读者喷太离谱了!

  有时候,现实远远比小说还荒诞。

  虽然他很少看小说,但也知道在网文里面,历史文里面但凡是大明文,朱洪武那是难以绕过去的一座大山。

  “这么说来,洪武大帝确实厉害。”许星晚赞同道。

  瞻仰完这面墙,两人登上明楼。

  里面还会有一些明朝的介绍信息,陈默的脚步止步在大明立国诏书的复刻件前:

  【臣朱元璋,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历代皇祖之陵寝:自宋运告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主中原百余年,今运也终。惟臣上承天运,下顺臣民,驱除年患,勘定南北枭雄,于正月初四日,设祭紫金山巅,昭告天地皇祇,立国大明,建元洪武。】

  这份诏书写的真是气势磅礴,读来更是酣畅淋漓。

首节 上一节 63/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