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不用担心上个厕所回来,桌子上的餐食都被收拾完。
ps:图片已补充。
第111章 古代高定:镇馆之宝银缕玉衣!
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南京博物院。
陈默及徐家兄妹从一辆网约车里走出来。
从西北桥头拉面大王过来的话,其实坐地铁只要13分钟,但是走到地铁站就要十几分钟,天气太热了,陈默懒得走,加上打车很方便,路程也就8.8公里,加上等红绿灯时间,其实跟走路+地铁差不多。
但真的没必要没苦硬吃。
南博不用门票,但是要预约。
行走在入馆的路上,徐彦风脸上有些不好意思:“陈默哥,待会我们跟着你蹭导游,要不晚上我们请你吃饭吧!”
陈默笑着道:“没事,我报的的是私人小团,加上你们俩也不用多花钱。”
南博不像别的博物馆(院),没有官方的人工讲解,游客只有两种选择。
一个是自己网上报半官方的讲解,10人成团,150元/1.5小时,缺点是只讲解【历史馆】,而且要是报名的那场不足10人就成团不了。
他报的是高端私人小团,限4人及以下,598元/1.5小时,不限展馆。
如今的南京博物院是2013年11月6日重新开放的,一院六馆,在原有的历史馆、艺术馆基础上,增加民国馆、非遗馆、数字馆和特展馆。
真正馆藏丰富且必去的,还是历史馆跟特展馆。
除了上面,还有一种是找门口的“野导”,价格十分便宜,60元/1.5小时,如果想要粗略逛一圈下去,差不多要3小时,总消费也就120元。
优点是便宜,缺点也很明显,专业水平不稳定,有的野导实力强,有的野导完全就是个混子,而且遇到人品差的,还会讲到一半中途跑路……相当离谱。
陈默之所以真的,是因为查资料的时候,小红薯上就有博主发帖让游客避雷门口野导。
这水平,真是鱼龙混杂。
跟约好的导游李晨涛汇合后,四人开始参观博物馆。
距离入口处最近的是非遗馆,只不过陈默选择的重点是历史馆跟特展馆,所以要走一长段路到历史馆。
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民国馆——艺术馆。
这条路线也是南博的景点路线,核心是前二者。
不过陈默更关注的是“镇馆之宝”。
“李导,我想知道金兽、银缕玉衣、金蝉玉叶和坤舆万国全图现在还在博物院里展出吗?”
之所以这么问,要知道每个博物馆馆藏都不少,一个个看过去很费时间,自然有取舍,不过镇馆之宝不容错过。
南博馆藏文物433265件套,珍贵文物222973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国内第二,镇馆之宝共有18件,按年代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
(南博-部分镇馆之宝)
就像鄂省博物院的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尊盘,湘省博物馆的大禾人面纹方鼎、马王堆一系列出土文物和辛追夫人湿尸。
南博的镇馆之宝里热度高且含金量高的其实不多,大概就是西汉时期的金兽、东汉时期的银缕玉衣以及明代的金蝉玉叶和坤舆万国全图。
“据我所知,南博一般只会展出8-9件镇馆之宝,”李导边走着路,边思考回答道:“应该只有银缕玉衣和金蝉玉叶在,另外两个不知道是没放出来还是‘出差’。”
徐子清眨了眨剪水双瞳,惊讶道:“镇馆之宝还能出差吗?”
“咳咳,”李导尴尬解释道:“就是被别的博物馆借走了。”
“还会回来的吗?”
“大多数时候肯定会还回来的,除非……被国博借走了。”
“国博怎么跟反派一样的?!”
徐子清愤愤不满的样子,让在场三位男士心照不宣的望天。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国博靠“借”,上博靠买,陕博靠挖。
别的是有借有还,国博的话,借了之后还就需要慢慢等着吧。
这就导致不少人出去旅游,参考当地博物馆的时候,发现镇馆之宝大半都在“出差”中,然后看了个寂寞。
还不如直接去国博,可以览尽全国珍贵的文物,啧啧,多方便。
在历史馆的3号展厅,陈默终于看到银缕玉衣了!
这尊银缕玉衣像是一个躺着的人,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甚至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
不过是身穿着玉片,说实话看起来有点神奇又诡异。
有玻璃罩保护着,所以观察都只能透过玻璃,不然光是一些熊孩子就能毁了这些稀世文物。
李导侃侃而谈介绍着这件银缕玉衣的来历,出自1969年的徐州东汉彭城王墓,由2600余块和田玉片和800克银丝编成。
在东汉时期,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帝王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诸侯王死去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则是穿铜缕玉衣。
选择玉石的原因是汉代有着“玉能护魂”的丧葬观念,后面汉代以后就废除了这个玉衣制度。
陈默好奇道:“李导,为什么汉代以后就废除了?”
“主要是曹魏时期盗墓猖獗,秦汉时期的陵墓被盗了不少,毕竟里面有银丝、银丝以及和田玉片,价值不菲,后面朝代也考虑到这点,所以考古里只有汉代挖掘出不少玉衣吧。”
李导说着,笑呵呵考问道:“既然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三位觉得在现代,哪个才是最珍贵的?”
陈默还在思考中,正常来说肯定是金缕玉衣最珍贵,毕竟是皇帝专用,且还是金丝,不过想到南博的除了一件银缕玉衣以外,还有一件金缕玉衣,虽然在出差中看不到,但镇馆之宝却是这件而非另一件。
其中必有问题!
只有徐子清抢答道:“李导,我知道,肯定是金缕玉衣最珍贵!”
陈默与徐彦风默不作声等待李导的解释。
“这就错了。”李导摇摇头道:“按照古代规定来说,的确是金缕玉衣最珍贵,但当初考古发现的一些汉代墓穴里,不少都被盗过,金缕玉衣无一幸免,金丝都被盗墓贼抽走了,现在南博、徐博跟国博展示的金缕玉衣都是专家一点点修缮复原的。”
“反倒是银缕玉衣全国仅有两件发现时没被破坏,而南博这件是最为完整的,所以也成为了镇馆之宝。”
陈默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子,毕竟完整的比残缺的更珍贵,如果都是完整版本的玉衣,那自然是金缕玉衣胜过银缕玉衣。
他来了兴致问道:“李导,那金缕玉衣哪个博物馆最好?”
“南博金银各一件,银缕玉衣最好,金缕玉衣最好的是徐州博物馆,毕竟当时出土的文物就是在徐州。”
(徐博-金缕玉衣)
或许是看出陈默有这个念头,李导连忙又道:“不过徐博暂时不用去了,最好的那件被国博借走了。”
“这……”陈默哭笑不得。
好你个国博,只要看上的一纸借调就取来了是吧?
离开前,陈默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件银缕玉衣。
还是老祖宗会搞,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算是古代高定了吧?
爱马仕看了都得喊祖宗!
还没到特展馆看金蝉玉叶,陈默在历史馆里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第112章 玻璃展柜,价值9亿的金蝉玉叶
“李导,这个玻璃怎么脏脏的?”
一个青铜器的玻璃展柜旁,陈默本来想要拍照的,结果仔细一看。
妈耶,反光的不行,雾蒙蒙的,而且玻璃上面花的令人发指。
(南博实图)
甚至不只是这一面,四面都有。
早在刚开始逛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个情况,想着可能后面会好点,没想到是更严重。
徐彦风个头比陈默还高一点,他躬着身躯,吐槽道:“我甚至还能看到一个人脸的脸廓了,好脏啊!”
李导凑过来一看,对这情况见怪不怪,但金主这么问,只好耐心解释道:“南博历史馆的展陈设施都用十年以上了,确实比较难维护。”
“还有一点,以前参观人少保洁阿姨还擦得过来,现在展厅每天人都很多,不自觉的人也就多了,尤其是很多熊孩子喜欢脸贴上去的,再加上手摸一摸的,玻璃上油印就多,保洁阿姨就擦不过来。”
陈默听得这个解释一愣一愣的,好像挺合理的?
倒是很少说话的徐子清指了旁边另一个玻璃展柜,小声道:“可是这个柜子,它好像里面的玻璃也是脏的?”
三人走过去,认真一看,还真别说,徐子清发现的这个玻璃展柜,不光外面脏,里面也能看到另一层脏。
是肉眼可见的程度。
面对着三人投来的目光,李导硬着头皮尴尬道:“咳咳,如果是玻璃里面也脏的话,那应该就是玻璃使用时间比较长,设施老旧了吧?”
李晨涛是隔壁马鞍山人,父母那一辈就来南京扎根打工,他出生的时候在老家待过几年,后面便被父母带在身边,往后的三十多年时光全留给了这座城市。
别看网上笑称南京是皖省的省会,但临近南京的城市真的会来南京打工,尤其是他们马鞍山,完全是眉来眼去的那种,每年输出人口一大堆。
作为生活了三十年多的城市,李晨涛还是挺喜欢南京的,对这里也很有归属感,南博更是来了无数次。
可事实摆在他的面前,他根本无法狡辩。
四人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被一些游客听到,渐渐的,这个事情也被更多人知道。
离开展厅时,正巧遇到一个身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陈默直接上前拦下对方,把刚才所见的一幕道出,并询问玻璃这么脏怎么没处理。
工作人员的回答就是玻璃老旧,加上人流量大,保洁跟不是,至于里面脏的原因,便含糊没有解释。
再问为何不换玻璃,答:单换玻璃申请预算不好批。
所以,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等历史馆逛完,前往特展馆的路上,陈默网上搜索了一番。
大概得到了解释,设施陈旧是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是玻璃材质不行,现在很多新开设或者新装修好的博物馆,它的玻璃展柜都是用“低反玻璃”,也就是反光不会严重,且表面不会像以前玻璃那么容易脏。
好在进入特展后,这类情况稍微比历史馆出现的少了些,不过在书画展品处看到一个相当离谱的玻璃展柜。
两块玻璃中间的缝隙直接用胶布封边,甚至还没封住卷起了胶布……
(南博实图)
当然也亲眼看到一个熊孩子,手直接从一个个玻璃展柜滑过去,陈默见了眉头当即皱紧。
没等他出手,负责本展厅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前试图劝止这般行为。
熊孩子必有熊父母,还是有游客掏出手机在录视频,这狗熊一家三口才灰溜溜的离开。
陈默的心情直到【金蝉玉叶】的出现才有所缓解。
“南博的18件镇馆之宝里,要说最具特色且珍贵的,金蝉玉叶绝对可以排进前3!”
李导对着眼前玻璃展柜开始介绍:“这件金蝉玉叶出土时间是1954年,地点是苏州五峰山博士坞的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
“金蝉重约4克,蝉翼薄如纸片,仅0.2毫米厚;玉叶由和田羊脂白玉雕成,叶脉清晰。金蝉与玉叶通过银托连接,原为发簪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