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机场。
刚刚下飞机沈浪就听到手机传来“铃铃铃”的短信声。
沈浪拿出手机点亮屏幕就看到苏姿风给他发来的邮件。
【封装部门已实现2.5D封装实验,成功将一枚0.35微米芯片,封装到一颗0.13微米芯片上。】
看到这条消息沈浪也是露出一个笑容,随后他又将手机重新放到口袋里。
3年时间3.8个亿的研发费用,终于将2.5D封装弄出来,这3.8个亿研发费用没有白花。
第428章 多核芯片
后海四合院。
沈浪刚刚来到客厅门口,一道人影就冲了出来,像似树袋熊一样,直接挂到他的身上。
范小胖在沈浪嘴上蜻蜓点水:“老公。”
沈浪托着范小胖翘腿打趣道:“已经胖了不少。”
范小胖嘟着嘴,一脸我没有的样子,说道:“哪有。”
说完范小胖也是从沈浪的身上跳了下来,附到沈浪耳边:“老公,我你想不想...”
...
2004年7月2日
后海四合院书房。
沈浪坐在电脑前处理日常公务。
iPhone上市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iPhone一个月卖出去68万台,这个销量远远超越沈浪的预期。
X游戏主机目前为止已经卖出830万台,X游戏主机已经开始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不过从数据上看下滑幅度并不是很大,扎克利·赖特已经开始开拓亚洲市场。
等他们把亚洲市场销售渠道搞定,相信销量必定会迎来新的爆发,特别是脚盆鸡这个重要市场,相信最少能够带来五百万以上的销量。
之前之所以没有开拓脚盆鸡市场,主要还是因为玩家国度产能问题。
虽然他们没有开拓脚盆鸡市场,也会有一些水货流入脚盆鸡,就是华夏都有不少水货流入。
XPhone在欧美地区销量总得来说也还算不错,目前为止已经卖出去112万台XPhone,目前扎克利·赖特已经在跟AT&T还有沃丰达谈判,一旦谈判成功XPhone将会迎来新的大爆发。
盘古科技最近的销售情况可以说是十分的不错。
目前为止他们的通用MCU已经拿下28%的市场份额了。
进口MCU芯片也因为盘古科技原因进行调价,当然盘古科技的价格也会跟着调价,盘古科技之所以没能拿下更多市场,主要还是因为产能的问题。
随着芯片需求量增加全球晶圆厂都处于一个满产状态。
为了能够拿下更多的产能,苏姿风都派人到门口蹲点,就是到晶圆厂当地驻点,天天守着对方看有没有产能。
如今玩家国度已经成为三星、台积电还有中芯国际最大的客户。
玩家国度在台积电那边的定单量已经远超苹果,这也使得玩家国度成为了台积电优先客户。
...
盘古科技。
1号CPU实验室。
就在今天早上苏姿风收到台积电从京城寄过来的包裹。
包裹里面装着的正是自主研发的90纳米多核CPU芯片,这颗芯片正是他们为服务器研发的盘古SA3.1。
盘古SA3.1采用四核心设计,每颗核心的频率是2.0Ghz,64KB一级缓存,128KB二级缓存,共享8MB三级缓存。
增加了最新的盘古VT虚拟指令集、SIMD3指令集,还对VADD.F32、VADD.D64进行更新,VADD.F32.1和VADD.D64.1效率比上一代提升20%。
除此以外他们还对控制器进行升级,不仅支持最新的PCI-E接口,还支持1TB ECC DDR400 4通道,最后PCI-E接口最多支持2条16X接口,也可以将2条16X分成4条X8接口来使用。
盘古SA3.1总线带宽是8.6GB/s,最大内存带宽是62.7GB/s,总线带宽比英特尔Xeon系列快34%,内存带宽比英特尔Xeon系列快21.8%。
这就意味着盘古SA3.1在数据吞吐量上远超英特尔Xeon,不过单核性能方面预计最少落后Xeon3.0Ghz 30%左右,但是SA3.1的功耗只有Xeon的四分之一。
同频率下单轮SA2.9和SA3.1性能相差应该在18%这样,如果是整体计算SA3.1比SA2.9快40%。
苏姿风先是专业测试软件上测试它的稳定性,一个小时过去确定CPU没有任何问题,随后她将北芯片焊接到主板上。
...
1个小时后。
经过一番折腾她终于将4颗盘古SA3.1、32GB内存、一块80G硬盘接到的主板上。
苏姿风将U盘插入USB接口开始安装系统,没一会的时间她就把系统给安装好了,安装好以后她又安装娜塔莎他们开发的C跑分测试软件。
...
25分钟后。
测试软件也在这个时候跑完了。
盘古SA3.1单核分数达到138分,性能与英特尔奔腾42.0持平,多核性能1656分,内存性能384比上一代快了40%。
至于盘古SA3.1存不存在BUG,实际应用起来效果怎么样,还需要娜塔莎那边验证。
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安排人再组装一台单核一台双核服务器寄到深市给娜塔莎进行测试。
当然这个版本肯定不是最终版本,还有三个版本还没有完成流片,要测试过才知道哪个版本性能最强,然后还要研究一下有没有改进余地。
...
与此同时。
伊斯·海伍德教授也在测试他们最新GPU芯片。
这颗GPU芯片是跟盘古SA3.1一起寄过来的,这颗GPU芯片代号是Flash5.1,因为他知道华夏人不喜欢4这个数字,所以他直接跳过了4使用5。
Flash5.1依旧采用0.13微米工艺,不过它的CUDA数量提升到24个,核心频率提升到700hz,显存直接用上了DDR3 1100hz显存,接口方面使用最新的PCI-E接口,显存位宽提升到了256bit。
Flash5.1的理论性能是GeForce 6800 Ultra的1.98倍,Flash5.1之所以能够领先于GeForce 6800 Ultra,这一切都得益于Flash5.1使用统一渲染构架。
Flash5.1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们可以进行多核心协同计算,目前最高可以支持8块Flash5.1进行多核协同计算。
Flash5.1除了性能上的优势以外,功耗也比GeForce 6800 Ultra低40%。
统一渲染架构通过动态分配流处理器资源,避免了传统架构中固定比例顶点/像素管线的资源闲置问题,硬件利用率提升30%-50%,间接降低无效功耗。
他们用来测试Flash5.1的正是奔腾4 3.0搭配玩家国度PA800芯片。
自从获得英特尔的ICC授权后,一系统能够更好支持英特尔CPU,同样配置下运行起来远比windows流畅。
windows目前还不支持统一框架,所以跑分只能用一系统来跑。
随着跑分软件画面结束18734这个数字出现在显示器上。
实际跑出来结果是GeForce 6800 Ultra1.76倍。
伊斯·海伍德看向身后新手的学生:“小李,优化一下驱动软件应该能跑更高的分数,将这块显卡发给陈睿他们,让他们再优化一下显卡驱动。”
李麟十分干脆的回应道:“好的,老师。”
伊斯·海伍德补充道:“你测试使命召唤这一类游戏有运行起来有没有问题。”
X游戏主机上的游戏是可以直接在一系统上面运行的,只是在PC上运行比在X游戏主运行要求高一些。
第429章 三年时间,BG-103成功了?
CPU芯片估计还要等一两个星期才会寄过来。
GPU因为没有上市需求原因,伊斯教授他们只做最高版,中低端只要阉割一下就行。
...
与此同时。
盘古科技CMOS研发小组。
CMOS部门研发出新一代的传感器。
新的传感器采用0.13微米工艺,传感器尺寸来到1/3英寸,摄像头像夙来到500万,成像效果比上一代更加强悍,成像效果已经秒杀SONY F717。
只可惜光学组装厂还没落地,否则可以直接生产供货给友商了。
或许大家很好奇为什么要拿SONY F717来进行对比。
那是因为即使SONY F717已经上市两年时间,它仍旧是数码相机里面最强悍的。
王明将最新研发的CMOS传感器数据发给沈浪后,沈浪这边也是当场给他回了一个信息。
沈浪:“继续研发大尺寸CMOS,小尺寸CCD优化也别停,最大尺寸为44MM和33MM。”
在看到沈浪发过来的信息后王明也是倒吸一口冷气,因为这个尺寸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搞不明白什么样领域才会用到这么大尺寸COMS。
王明:“好的,沈总。”
不过沈浪安排下来的工作他还是会去做的。
...
盘古科技10楼。
光刻机研究中心。
钟振华隔着观察室的玻璃窗死死盯着机房里面的光刻机。
历时3年他们终于将BG-103搞出来了,这还多亏沈浪的100亿投资基金,否则他们也没办法在3年内弄出来,他们原本计划在今年推出BG-104,结果却因为限制问题多耗了两年的时间。
当然这期间他们也没有闲着,在这期间他们弄出不少新专利,例如浸没式光刻技术的专利。
除此以外他们还为沈浪甄选十二家与光刻机相关产业链公司,目前为止已经向这十二家公司投资金额28亿,同时也获得了这些公司15%到40%的股份。
他们在实验室内成功将193nm ArF激光缩短到134nm。
当然他们也只是能再实验室内实现,他们没有办法将这项技术量产。
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掌握制造光刻机使用的193nm ArF激光发射器的技术。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你没有掌握制造光刻机使用的193nm ArF激光发射器的技术。
你的193nm ArF激光又是怎么来的?
没有193nm ArF激光你又是如何将浸没式光刻技术实现的?
他们没办法制造光刻机使用的193nm ArF激光发射器,并不代表他们没办法制造193nm ArF激光。
经过半个小时操作他们终于将想要的图案都刻进一块8寸的晶圆里面。
想要知道成功与否还需要差不多3天时间才知道,后面还有7个步骤等着他们去操作,这七个步骤最少需要3天的时间来完成。
不过就算BG-103成功了,他们距离国际水平还很远。
之前就说过BG-103是在BG-101分步式光刻机基础下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