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员斟酌了一下措辞:“先生,倪工日常行程很满,没有预约的话,他未必有时间会见。这样吧。”
她从旁边拿出一份访客登记本,“您方便告知我您的身份信息,我这边帮您向倪工办公室通报一声,至于倪工愿不愿意见您,那就得看他本人的意愿了。
不知道您找倪工有什么事情,待会我见到倪工好顺便告诉他。”
她一边说着,边快速打量着沈浪,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气质沉稳干练,再加上那张棱角分明、颇有几分英气的脸,显然不是寻常访客。
若是换做普通推销人员,她可能早已公事公办地婉拒了。
有时候,得体的外貌和气质确实是张无形的名片。
沈浪从口袋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名片夹,抽出一张递了过去:“我是深市企鹅科技的总经理,沈浪。这是我的名片,你就跟他说我想要跟他探讨自研芯片的事情,麻烦你帮忙通报一下,多谢。”
前台接待员接过名片后说道:“先生,还请您稍等一下。”
随后她拿着沈浪的名片进入到研发中心。
...
在研发部总工程师办公室里,倪光南正俯身于案前,聚精会神地规划着联想的下一代微型机系列。
这或许将是他在联想的最后绝唱,而这个倾注了他巨大心血的项目,当年晚些时候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咚、咚、咚。”
“请进。”听到敲门声,倪光南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手中的笔仍在图纸上移动。
前台接待员轻轻推开门,走进办公室后又回身将门虚掩。她走到倪工宽大的办公桌前,小心翼翼地放下沈浪的名片。
“倪工。”她低声说道:“外面有一位年轻的先生想见您,自称是深圳企鹅科技的总经理沈浪。他说…想和您探讨自研芯片的事情。”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至于具体要探讨什么内容,他没有详说。您看……现在方便见他一面吗?”
确实,如果沈浪是来谈其它商业合作或琐事,按照惯例,倪光南此刻多半不会中断手头的工作。
但“自研芯片”这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在倪光南心中激起了波澜。
他追求一生的核心目标,正是要推动国产芯片的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任何与此相关的可能性,都值得他放下一切先去倾听。
他手中的笔停了下来,终于抬起头看向前台接待员,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和罕见的兴趣。
“明白了。”他干脆利落地说:“你现在就把他领到我办公室来吧。”
...
一刻钟后。
在前台接待员的引领下,沈浪来到了研发部总工程师办公室门外。
轻叩房门后,接待员推开门,将沈浪让了进去。听到动静,专注于案头工作的倪光南立刻停下手中的笔,抬眼望向来客。
前台接待员侧身一步,得体地介绍道:“倪工,这位就是沈浪先生。”
倪光南没有丝毫因沈浪的年轻外表而显露出怠慢,相反,他带着长者和技术前辈特有的慈祥微笑站起身,主动向沈浪伸出手:“沈先生,你好。”
“倪工,幸会。”沈浪快走两步,礼貌而有力地与对方握了握手,态度不卑不亢。
“请坐。”倪光南指了指办公室一侧会客用的沙发组,自己也在对面的单人沙发落座。
此时,前台接待员已经悄然为沈浪沏好一杯清茶,轻轻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便安静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厚重的办公室门。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沈浪和倪光南两人。
沈浪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着倪光南,开门见山地说道:“倪工,我这次专程从深市赶来,是怀着极大的诚意,想邀请您加入盘古科技,主持自主研发芯片的核心项目。”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未来十年,我们计划投入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资金,坚定不移地推动国产芯片的自主研发。”
饶是见惯风浪的倪光南,听到“百亿”、“千亿”这样的天文数字从眼前这个年轻人嘴里说出来,也不由得微微一怔。
他脸上虽然还维持着礼貌的微笑,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疑虑——这年轻人,莫不是在说大话?
在那个年代,国内愿意拿出真金白银、而且是如此巨额资金投入芯片研发这种高风险、长周期项目的企业或个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倪光南扶了扶眼镜,笑容里带着几分探究和谨慎:“沈先生,您这话……可真是语出惊人啊。老头子我差点以为您在跟我开玩笑呢。”
他话锋一转,带着明显的困惑:“而且,我记得前台说您是深圳企鹅科技的总经理?那这个盘古科技……又是怎么回事?”
盘古科技是沈浪让诸葛睿注册的新公司实体,Voodoo3和ARM指令集授权都挂在这公司名下。
沈浪清晰地捕捉到了倪光南的疑虑,但他神色不变,眼神反而更加坚定:“倪工,我绝非戏言。只要您点头愿意加入盘古科技,担起芯片研发的重任。”
他斩钉截铁地抛出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承诺,“我立刻就可以拿出1亿美金,作为盘古科技的首期注资!企鹅科技是我商业版图下面的一家公司。
因为盘古科技还是一个空壳我没有印盘古科技名片,所以只能以企鹅科技名义拜访。
实际上我在华夏本土还有着好几家公司。”
第138章 超越时代的认知
倪光南听罢,沉吟片刻,目光变得深邃,直接问道:“沈先生,恕我冒昧,您并非华夏籍吧?”
这个问题关乎核心动机,他需要确认。
沈浪坦然迎向倪光南探询的目光,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但语气中多了几分无奈与坚定:“倪工慧眼。几个月前,我的确还是华夏公民身份。”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您知道的,事业做大后难免‘树大招风’。况且,我在国内又没有深厚的背景支撑。
为了能更妥善地保护那些打拼出来的资产,我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技术性措施,暂时取得了美国国籍。”
他紧接着清晰表明心迹:“但这绝非我的本意,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权宜之计。实际上,我已经在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说到此处,沈浪的笑容重新明朗起来,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七年后!我必定会放弃外籍身份,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个回归的计划,不会更改。”
倪光南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沈浪:“沈先生,关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很想听听您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您对盘古科技的规划是什么?”
他语气中带着技术专家的务实考量:“持续的巨额投入若没有清晰的商业路径和产出预期,恐怕难以为继。如果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经营方向,盘古科技的前景……恐怕不容乐观。”
沈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一个关键问题:“倪老,在您看来,未来的主流究竟是PC,还是PDA?”
倪光南沉吟片刻,谨慎答道:“就当前的市场格局和技术成熟度而言,PC无疑是主流。”
“我的观点略有不同。”沈浪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我认为,PC和PDA都将是未来的主流,不过当PDA深度融入通信功能,其普及率超越PC只是时间问题。
我之所以这么看好PAD,那是因为PDA拥有绝对优势,当移动通信发展到一定程度,移动通信网速将不输有线网络,当移动网络发展到那个程度,它可以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例如,使用PDA订购机票、打出租车、订购电影票甚至是购物等等,PDA拥有PC无法比拟的便捷性。
PDA可以满足70%用户需求,当然也有对性能有需求的用户,这些用户会在有需求时用pc。
我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颠覆性的软硬件系统,一旦这套系统研发成功的话,PC和PDA将可以共用一套系统。
PC和PDA就可以实现无缝切换。”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仿佛在描绘一幅技术蓝图:“一旦芯片性能突破临界点,再加上一套能够跨越平台的系统。”
他转身看向倪光南,语气斩钉截铁:“要实现这一步,我们必须攻克两大核心,研发一款跨平台通用芯片,以及一套适配多终端的统一操作系统。”
“届时我们彻底打破设备的壁垒。”沈浪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未来无论是PC、PDA、甚至是服务器集群,亦或者是汽车、冰箱、空调甚至是电子门锁,万物都能无缝运行同一套架构,当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他停顿片刻,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光芒,“就如同秦始皇当年‘车同轨、书同文’的伟业一般,我们将统一所有计算平台的硬件标准与软件生态!”
他最后望向倪光南,一字一句道:“而这,正是盘古科技肩负的使命,打造统一数字世界的‘盘古基石’,一套颠覆性的硬件架构与操作系统。”
沈浪的话语如同投入古潭的石子,在倪光南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这个大胆到近乎异端的构想,完全超越了他固有的认知边界,甚至颠覆了他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根本理解。
在他认知里PC与PDA泾渭分明,如同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铁轨,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产品类别,服务于截然不同的场景,其底层逻辑和形态差异不可调和。
而此刻,沈浪却轻描淡写地提出,要将这水火不容的两端强行粘合、融于一体?
这种突破常规的融合愿景,让这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瞬间感受到一种认知的眩晕,这不仅仅是超越当前时代的理解,更是试图重构他毕生经验所塑造的技术图景。
倪光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那颠覆性的构想吸入肺腑,再慢慢消化。
他抬起眼,目光复杂地看向沈浪,问出了一个看似寻常却饱含深意的问题:“沈先生,恕我冒昧,不知您……毕业于哪所高等学府?”
沈浪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洞悉人心的敏锐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迎着倪光南探究的目光,反问道:“倪老,您真正想问的,我拥有超脱时代的认知,为何此前在国内业界却‘默默无闻’吧?”
倪光南点头道:“是的。”
沈浪唇角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我是深市大学外经贸系毕业的,我之所以会拥有这样的想法,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天马行空吧,其实我并不懂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但是并不妨碍我对未来的畅享。
在说想要实现一个梦想也不一定要亲自上阵,我可以聘请想倪工您这样的大能来帮忙实现,我要做的就是准备足够的资金,让你们来帮忙实现这个梦想就好了。
在说我的这个梦想不仅仅只是个梦想,它还是一副十分宏伟的商业版图,对于我来说赚钱和梦想并不冲突,要是能够将这个梦想实现的话,这个梦想能够给我带来巨额的利润。”
倪光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沈浪学的不是计算机,不过是不是学这个都不重要了,此刻他已经被沈浪征服七分了,因为沈浪画的饼实在是太香了,而且沈浪不仅能画饼还能提供资金。
就那一亿美刀就足以让他捣鼓出来一定的成果。
即使沈浪未来没有按他所说那样去发展盘古科技,他也能够在这段时间累计一定的芯片经验,同时还能培养一批芯片研发方面的人才,最终结果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国家这都是一件好事。
总比柳传志一毛不拔的不知道好多少万倍,他继续留在联想也只是虚度光阴而已。
第139章 为可持续发展做计划
倪光南深吸一口气后,:“沈先生,我可以答应你加入盘古科技,不过您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因为他已经被柳传志骗过一次了,他不想再被别人骗一次,毕竟他都已经这个年纪,每分每秒对他来说都十分珍贵,所以他要给自己留个保障。
沈浪露出一个微笑:“倪工,您说。”
倪光南凝视沈浪,声音沉缓如铁:“一亿美元研发专款需在我入职后,72小时内注入三方监管账户,这一亿美金必须全部用于芯片开发,资金仅限用于芯片架构设计、流片测试以及给研究员发薪酬。
在这期间您不得以任何形式抽离资本,包括股权质押或关联交易。
当首期资金消耗殆尽后,未来十年您需保证年均5亿软妹币研发投入,总额不低于50亿。若未能履约,我享有无偿获取此期间所有知识产权及使用权的法定权利。
我可以保证不会将相关成果永不进入民用/商用领域,所有衍生品仅供给国家机关部门和军方使用,所产生利益我也会支付一定授权费。”
沈浪露出认真表情点了点头:“没有问题,不过我这有个计划,希望倪工你能够听一下。”
倪光南点头道:“沈先生您说。”
沈浪经过一番思量已经整理后:“前期盘古科技肯定用不了那么多钱,这1个亿美刀换算过来是8.27亿软妹币,前期我建议拿700万出来做流动资金,拿2000万用于三月期定期存款,5000万用于6月定存,1个亿用于2年定存,2个亿用于2年定存,剩余5个亿用于5年定存。
这么一来我们每个月可以获得350万的,一年下来就是4200万的利息,当然这笔钱仍旧有银行监管,只是钱生钱才能实现最大利益化。”
沈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解释道:“初期团队规模按50人编制估算,每月工资支出大约50万。如果把这8亿多资金都放在活期账户上‘睡大觉’,只吃那点微薄的活期利息,实在是不划算。定期存款能带来更可观的回报。
在我们不做芯片流片的情况下,每年利息足够公司运转了,我们要为可持续发展做计划。”
沈浪之所以没有拿账上拿11亿做计划,那是因为他随时可能要用这些钱,这年头还没有随存随取的金融产品,况且他作为银行的超级VP客户,银行那边也给了2.8%年活期利率,这笔存款每个月也有240多万的利息。
现在光是利息就足够养活企鹅科技了。
想要让盘古科技能够获得良性发展那就得规划好银行里的钱。
倪光南听得非常专注,心中简单盘算后,郑重点头道:“这个提议不错,我赞同。”
沈浪看到倪光南首肯,脸上露出了真诚而期待的微笑。
他身体放松地靠向椅背,双手十指交叉放在膝上,目光直视着倪光南,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错过的郑重问道:“方案您认同了,这非常好。那么……倪工,不知道您这边,打算什么时候正式从联想抽身出来,全身心加入我们盘古科技呢?”
倪光南缓缓抬起头说道:“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做筹备,而且我这边交接也要时间。”
沈浪放下手中茶杯:“没有问题,那我们一个月以后见,有什么问题您可以打电话给我,要是打我私人电话打不通,你可以打到我的办公室留言。”
倪光南露出一个微笑:“好,那我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