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想的。”沈浪拿起一根香烟点燃,仿佛乔布斯就在对面:“在积木熊的身体内部安装一些二极管发光灯,同时把那个小小的LED屏尺寸再放大一圈。
这样一来,它不仅能当个更亮堂的台灯用,还能清晰地显示时间,变身成一个实用的小时钟,要是能再改动一下芯片,让它拥有闹钟功能,再加上一个收音机模块!
史蒂夫,想想看,一个会发光、能报时、还能放音乐的酷熊,而且它还能充当闹钟来使用。
我敢打赌,没有哪个年轻人和孩子能够抗拒这种多功能合一的台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乔布斯陡然拔高的惊呼声:“Holy shit!,沈,你知道光你说的这些改动会增加多少成本吗?这么一折腾,成本最少也得往上蹦个30美刀,改芯片的话还要在拖延1个月的时间。”
沈浪立刻追问,语气依然沉稳:“史蒂夫,苹果需要的是一款爆款产品,一款让用户重新认识苹果的产品,这点改动绝对是值得的,另外你们现在的总成本是多少,这款产品你打算卖多少钱?”
乔布斯显然快速心算了一下,声音里带着商人特有的精准:“目前成本稳稳地压在143美刀。我计划把售价定在399美刀,对了我还要给你这个混蛋2美刀专利费,积木熊那边也要给2美刀专利费,算下来成本已经达到147美刀。”
沈浪用严肃的语气说道:“史蒂夫,你把价格定得那么高,我敢保证你最多卖三四十万台,你要是能够按照我说的去做,再把价格定在239美刀的话,我敢说这款产品绝对会卖爆的,卖个三四千万台那都不是问题。”
乔布斯有些无奈的说道:“按照你这么算我的成本要来到177美刀,扣除运营成本和广告费基本不赚钱了。”
沈浪点燃一根香烟问道:“史蒂夫,177美刀的成本你是按照多少算的?”
乔布斯迅速回应道:“我是按照50万台来计算的啊。”
第149章 借鸡生蛋
沈浪弹了弹蓄长的烟灰:“你按照50万台来计算当然不赚钱,从一开始你定的目标太低了,你要是按照2000万台来计算,那你的成本能降到多少,按照199的价格来卖的话,卖个2000万台不是什么难题。”
史蒂夫·乔布斯有些犹豫不决:“2000万台的销量这个目标是不是大了点。”
沈浪深吸一口香烟:“人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再说哪怕你的销量达不到2000万台,顶多就是这个项目不赚钱而已,可是这些客户最终会转变成YouTube的用户,这笔生意不管怎么算都是赚的。
万一成了那我们可真是赚大了,苹果可以重新获得市场认可,YouTube也可以获得大量客户,你乔布斯将会重新成为硅谷神话,届时那些将你赶出苹果的人,他们一定会气得吐血的。
他们一定会后悔把你赶出苹果,后悔将自己手上的股票卖掉。”
看到乔布斯心大心小的沈浪也只能不停给他洗脑给他灌输你能成的思想。
史蒂夫·乔布斯咬牙说道:“好,我就赌一把。”
沈浪听到乔布斯愿意赌一把露出一个微笑:“对了,积木熊筹备得怎么样了?”
“这事还是让劳伦跟你说吧。”史蒂夫·乔布斯说完将手机递给一旁的妻子。
劳伦·鲍威尔接过电话后打了个招呼:“嗨,沈。”
沈浪嘴角微扬,将手机换到左手,轻松地笑道:“劳伦,晚上好啊。怎么样,积木熊的筹备进展到哪一步了?”
劳伦·鲍威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工作的利落感:“目前团队已经设计了三十几个款式出来,我们现在正加班加点做最后的选品,预计也就这两天的事。选品一确定,我立刻给你发过去敲定订单。”
沈浪深深吸了一口手中的香烟,白色烟雾缓缓吐出,才不紧不慢地说:“劳伦,恕我直言。”
他顿了顿,弹了弹烟灰:“我觉得这选品过程其实可以简化。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很难完全精准地预判市场偏好。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把少数几款特别的‘珍藏款’确定下来就行。”
他加重了语气:“记住,我们卖的是盲盒!盲盒的魅力就在于那种未知的惊喜感。顾客买的不是具体款式,是拆开那一刻的期待。喜不喜欢,根本不由他们事先挑选,这不正是我们的玩法核心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传来劳伦轻轻的吸气声,随即她带着一丝恍然的音调说道:“奥……你说得对,沈。确实是这个道理。”
沈浪满意地点点头,顺手将香烟摁熄在烟灰缸边缘,发出一声轻响:“很好。那么,其他配套事项呢?店铺选址你们敲定没有?前期打算先开几家店站稳脚跟?
还有,合作的明星代言人选好了吗?我强烈建议考虑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他现在的人气,简直就是火箭上升期。”
劳伦·鲍威尔立刻回应道,语气中透着成竹在胸的自信:“代言人这块我们已经安排妥了,莱昂纳多、迈克尔·杰克逊、布兰妮·斯皮尔斯,还有‘飞人’乔丹!都已经达成协议。
不仅会配合我们店面开张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他们承诺会在各自的公开场合主动展示我们的积木熊!而且,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明星限定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创作中。”
“很好,效率很高!”沈浪赞许道,随即话锋转向更实际的生产环节:“劳伦,你这边得尽快排个资深的工艺工程师过来我们这边。我们需要双方技术人员坐到一起,把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规范这些硬骨头一块块啃下来。
如果需要更新设备,必须提前安排调试。生产环节的稳定性容不得半点侥幸!我们必须把问题解决在量产前,别等快开业了,才发现流程卡壳或者设备跟不上,那被迫拖延开业日期的后果,对双方都难以承受。”
新龙商贸为积木熊代工的事情双方早就约定好了,价格则是制造成本加35%的代工费,100%尺寸的积木熊保底是1美刀,其他尺寸一个玩具代工费不足5美刀,那么积木熊将会按照5美刀补齐代工费。
也就说新龙商贸为积木熊代工一个产品最少可以赚1美刀最多可以赚5美刀。
当然沈浪这边也向他们做出保证,即使积木熊支付了保底代工费,成本仍旧会比他们在美生产便宜。
劳伦·鲍威尔没有丝毫迟疑,利落地应道:“没问题,沈。你给我一个具体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我这两天就安排最合适的人飞过去。
我会让他常驻在你们那边一段时间,全力配合你们进行试产和工艺优化升级,尽可能帮你们把制作工艺打磨得更精湛、效率更高!”
国内的生产力和技术肯定是不如国外的,所以沈浪只能向他们借鸡生蛋,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自身生产力。
沈浪拿起香烟点燃一根:“你现在拿笔记一下联系方式和地址。”
劳伦·鲍威尔记下义乌那边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后双方便挂断电话。
挂断电话后沈浪拨打了曹霜霜的电话。
曹霜霜接听电话后问道:“沈浪,怎么了?”
沈浪说道:“积木熊的事情你还记得吗?我已经跟美利坚那边达成合作,过几天他们会派个工程师过来,这个工程师会教我们如何提升工艺,到时候该怎么弄你听对方就行,哪怕是需要更新设备也要听对方的。
这个项目会是未来两三年内,我们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你要是遇到什么自己没办法做决定的,到时候你打电话给我就可以了。
其实老的设备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你这两天抽空去工厂看一看,看看能不能腾出些空间出来,到时候新老设备都能同时使用了。”
曹霜霜十分果断的回应道:“嗯,我知道了。”
第150章 给倪光南画饼
1998年2月20日。
19号那天沈浪收到倪光南打来的电话。
他的辞职手续办得十分顺利,柳传志早早就想把他踢走了,所以他也没啥好留恋的。
在确定随时可以签约后沈浪就带着乾坤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前往京城。
乾坤律师事务所正是沈浪和唐冰兰合作的事务所的名称。
乾坤的寓意就是扭转乾坤。
...
上午十点整。
初秋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地洒在京城市中关村喧嚣街道旁一家咖啡馆内。
靠窗的卡座上,沈浪端起白瓷杯抿了口咖啡,目光不时扫向门口。他身边,乾坤律师事务所那位西装革履、气质干练的律师姜俊,正专注地翻阅着摊在面前桌上的一份文件,腕表偶尔反射出一点金属冷光。
咖啡馆的玻璃门被推开,带进一缕微凉的风。一位身材清瘦、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半旧但整洁的夹克,鼻梁上架着副老式眼镜,目光沉稳地扫视着店内。
来人正是闻名业界的专家——倪光南工程师。
沈浪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杯子,扬手示意:“倪工!这边,请这边坐!”
他的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地穿透了咖啡馆里背景音乐和人声的细微嘈杂。
倪光南脚步匆匆地走到卡座边,微微喘息着,脸上带着真诚的歉意:“沈总,真不好意思,临时处理点事情,耽搁了,让您久等。”
沈浪脸上挂着温和而理解的笑容,立刻抬手示意:“倪工,您太客气了!请坐请坐,是我们早到了。”
倪光南点点头,将略显老旧的公文包放在身旁座椅上,随即在卡座坐下。
沈浪见状,身体微倾向律师姜俊,后者心领神会,立刻从放在桌角的一个精致的深色律师公文包中取出两份装订整齐的文件,递到沈浪手中。
沈浪将两份合同放到倪光南面前:“倪老,这个是根据我们之前协商好的内容拟定的协议书,这个是公司开给你个人的劳动聘用合同。”
“我先看看。”倪光南说着将协议书拿起来。
...
半个小时后。
对于协议条款内容倪光南看得很详细,光是协议条款他就看了25分钟,劳动聘用合同他就只用了5分钟时间。
倪光南将手上文件放下说道:“沈总,协议条款和聘用合同都没有问题。”
沈浪微笑道:“倪工,既然没有问题那我们今天就签订协议吧,签订好协议后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不到五分钟时间双方就签订好协议和聘用合同。
沈浪将合同递给一旁的姜俊:“倪工,我们现在去银行办理监管账户吧。”
倪光南点头道:“嗯。”
...
时间转来来到中午11点半。
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17号的全聚德。
因为银行本事就有监管账户的服务,办理起来也是十分的顺利,不到半小时就搞定监管合同,弄完后沈浪便提议道全聚德吃烤鸭。
某包厢内。
沈浪拿起茶壶为倪光南倒茶:“倪工,对于办公室的选址你有什么好提议没有?”
倪光南想都没想就说道:“就定在中关村科技园好了,科技园对我们这类企业,会提供一点的扶持和减免,而且我和他们的经理很熟。”
沈浪将茶杯放下问道:“嗯,那我们就先定在中关村科技园好了,其实我已经在三环那买了块地建办公楼,等办公楼建好以后再搬过去好了,对于芯片研发方向您有计划没有?”
倪光南微笑问道:“不知道沈总有什么建议没有?”
他知道沈浪肯定不会平白无故这么问他的,所以他将主动权还给了沈浪。
“我们第一次会面之前我就说过,要研发一款可以跨平台芯片和操作系统,这就意味着这款芯片要用在任何设备上,我所指的任何设备不仅仅只是PC、PDA,这里面还包含了电子设备、汽车、家电、工业设备等各种设备。
我希望凡是使用我们这些芯片产品都能够实现万物互联,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就提到物联网这个概念,只是这个概念受制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一直到现在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但是我觉得比尔盖茨的想法是对的,我觉得我们应该以这个为目标,研发一款可以万物互联的芯片和系统,当我们实现万物互联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人工智能。
万物互联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倪工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生活是怎么样的。
人工智能就像给你的生活装了个“智能遥控器”,所有设备都能互相打招呼、自动配合。
早上,你的智能设备检测到你快醒了,卧室的灯会慢慢亮起,窗帘自动拉开;厨房的智能电饭煲已经煮好粥,PDA弹出提示:“早餐OK啦”。
出门时,你的PAD和车钥匙“碰一碰”,车门自动解锁,导航直接同步到车机屏。
下班回家,指纹锁一开门,空调提前调好温度,智能音箱问你:“今天想听任贤齐的歌曲还是播新闻?”
冰箱发现鸡蛋快没了,直接在电子商城下单补货。晚上睡觉,所有设备一键进入“睡眠模式”——灯关、窗帘合、摄像头启动安防。
让PAD、PC、家电、汽车全变成“一家人”,不用你操心,它们自己会“商量”着把事情办好,就像有个隐形助理24小时待命,这样的生活才是未来人的生活。
如果我们将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用在工业上面,机械设备不再是一台台傻大黑粗的哑巴机器。
车床、传送带、仓库里的货架、甚至一颗关键的螺丝钉上,都装着小小传感器。它们能感知温度、震动、压力、位置、电量、磨损程度等等。
它们还能把这些信息“说”出来,传给云端或者旁边的设备听。
这些信息不再是纸上的记录或某个工人脑子里的经验,而是变成了实时的、流动的数据流....”
第151章 重启熊猫ICCAD系统
“我们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只有短指令集芯片能够做到,所以我们要将重心放在短指令集芯片研发上,为此我这边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几个月前我就跟ARM买下了ARMV5指令集的永久授权。
我希望倪工能够以此为根基,研发适合万物互联的指令集,以及能够提供高效算力的指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