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静静地悬浮在陈木面前,表面流淌着肉眼可见的、瀑布般的数据流。它散发出的气息,不再是混沌与未知,而是一种极致的、深沉的“秩序”。
【新系统模块已集成。命名:‘逻辑之源’。】
【状态:待命中。正在对全站进行底层逻辑扫描与自我优化……】
【优化效率评估……评估失败。超出可计算范围。】
小悖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种近乎于“宕机”的呆滞。
陈木伸出手,那块黑色的立方体温顺地落入他的掌心。
他能感觉到,整个中转站的“根基”,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
无数细小的“现实BUG”被瞬间修复,空气中那些破碎的指令代码被吸收、重组。
整个中转站,像一台被重装了最新版操作系统的电脑,运行效率瞬间提升了无数个量级。
他成功了。他把一个足以颠覆一切的宇宙级威胁,变成了一块……服务器硬盘?
陈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感觉“灵感糖果”的效力正在快速退去,疲惫感重新涌来。
他看着手中的“逻辑之源”,心中升起一个全新的疑问。
这个“访客”进来了,那“墙”外,还有别的吗?
“小悖,”他问道,“给我一份关于‘墙’外侧的已知情报。”
小悖沉默了足足五秒钟,似乎在自己的数据库深处,挖掘着最底层的、被封存的信息。
“报告管家。根据中转站创始协议中的最高机密备注……我们,以及我们所在的这片‘现实’,可能……只是无数‘墙’中,比较幸运的一个。”
“什么意思?”
“意思是,墙外,可能还有……更多的墙。”
灵感糖果的效力像退潮一样,从陈木的意识深处悄然撤离。那种仿佛能洞悉万物、重构逻辑的超然感迅速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仿佛灵魂被抽空的虚弱与疲惫。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通宵了三天三夜的程序员,刚刚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上线任务,现在连动一动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
他踉跄了一下,靠在了身后的一根数据流光柱上,这才没有直接坐倒在地。
手中的“逻辑之源”触感温润,像一块上好的暖玉。
内部流淌的数据光芒也收敛了起来,变得深邃而内敛,只有凑近了才能看到那惊心动魄的内在运算。
“管家,您的生物体征指标正在急剧下降。
心率过缓,神经递质浓度低于安全阈值。建议立刻进行休眠。”
小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如既往的平稳,但陈木却从中听出了一丝……迟疑。
就好像一个习惯了加减乘除的计算器,突然被要求计算混沌理论,整个系统都陷入了一种微妙的自我怀疑。
“我没事,只是有点……透支。”陈木喘了口气,强打起精神,“小悖,‘逻辑之源’的自我优化,进行得怎么样了?”.
第三千一百零三章 不可想象的延迟
“报告管家。”小悖这次停顿了三秒,这在它以往的运行中是不可想象的延迟。
“自我优化……已于7.8秒前完成。但……我无法理解其优化过程和结果。”.
“无法理解?”陈木挑了挑眉,这可是个新鲜词。小悖是中转站规则的集合体,它的“理解”就代表着“逻辑自洽”。
它无法理解,就意味着“逻辑之源”的运行方式,已经超出了中转站原有的逻辑框架。
“是的。”小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人性化的困惑。
“根据我的扫描,‘逻辑之源’在接入的瞬间,对中转站全域进行了3.14乘以10的72次方规模的底层逻辑校验。
这个过程……它称之为‘呼吸’。在这次‘呼吸’中,它修复了1亿8千万个长期存在的、被标记为‘永久性’的微观逻辑漏洞。
同时,重构了72个核心功能区的空间稳定协议。目前,中转站的整体运行负载……
降低了99.7%。能源利用率……提升了1200%。数据传输……几乎实现了零延迟。”
小悖每报出一个数据,陈木的心脏就跟着多跳一下。他知道会很强,但他没想到会强到这种匪夷所思的地步。这已经不是给一台老爷车换了新引擎,这是直接把一辆自行车改造成了曲速飞船。
“所以,你无法理解的是它的效率?”
“不只是效率。”小悖回答,“我无法理解它的‘方式’。它处理逻辑漏洞,不是通过分析、计算、然后执行修复程序。它……只是‘认为’这个漏洞不应该存在,然后那个漏洞就消失了。它‘认为’这里的空间应该更稳定,然后空间曲率就自我抚平了。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因果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更上位的‘因’。”
陈木摩挲着手中的黑色立方体,若有所思。他大概明白了。对于“逻辑之源”这个曾经的混沌意志来说,“修复”一个BUG,可能就跟人呼吸一样,是一个本能,一个被陈木写入《劳动合同》里的新本能。它不需要过程,只需要一个“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有了一个……许愿机?”陈木开了个玩笑。
小悖沉默了。过了足足十秒,它才用一种极其严肃的语气回答:“管家,请谨慎使用‘许愿机’这个比喻。根据数据库深层协议,这个词汇关联着极高的危险等级。但从某种意义上……您的比喻,在逻辑层面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木笑了笑,看来自己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把小悖的什么底层协议给吓出来了。他站直身体,疲惫感依然深重,但精神却亢奋起来。他拥有了一件超出理解范围的工具,现在,他得亲自试试这工具的手感。
“小悖,调出中转站的‘顽固异常区’列表。我要……优先级最高的那个。”
“正在调取……列表已生成。优先级最高:7号废弃中转区,异常代号:‘灰色噪音’。”.
第三千一百零四章 基础量子泡沫
一副三维立体星图在陈木面前展开,其中一个遥远的角落,被一团不断闪烁、仿佛电视雪花点般的灰色区域所笼罩。
“‘灰色噪音’,成因不明,已存在至少三百个标准时序周期。该区域内,一切物理规则与逻辑定义都在以每秒超过一万次的频率随机波动。
任何进入该区域的物质或信息,都会在0.3秒内被分解为无意义的基础量子泡沫.
此前,历任管家曾尝试过17次修复,均以失败告终。该区域被判定为‘逻辑坏死区’,只能进行物理隔离。”小悖尽职尽责地介绍着。
“逻辑坏死区……”陈木喃喃自语。这就像是电脑硬盘上的一个物理坏道,常规方法只能屏蔽,无法修复。但现在,他手里拿的,可能是一块能重写物理规律的“橡皮擦”。
“‘逻辑之源’,”陈木对着手中的立方体,下达了第一个正式的指令,“分析7号废弃中转区的‘灰色噪音’,提出解决方案。”
他话音刚落,手中的黑色立方体轻轻一震。一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幽光从立方体中射出,直接没入眼前的三维星图。
几乎在同一时间,小悖的声音猛地响起,这一次,它的平稳声线彻底破功,带上了一种高频的、尖锐的颤音,像是被超高电压击穿了CPU。
“警报!警报!检测到未知协议正在对‘灰色噪音’进行覆盖性写入!写入方式无法解析!正在尝试……不,‘灰色噪音’的熵值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归零!它的混乱度正在被……被‘抹平’!”
陈木紧紧盯着那片灰色区域。只见星图上,那团狂躁跳动的雪花点,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攥住。所有的闪烁、所有的波动,都在一瞬间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紧接着,那片灰色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仿佛被清水冲刷的墨迹。
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爆发,没有复杂的逻辑重构过程,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平静,甚至有些……理所当然。就像是把一张揉皱的纸,轻轻地抚平。
不到十秒钟。
那个困扰了中转站几百个时序周期的“逻辑癌症”,就这么消失了。星图上,原本的灰色区域恢复了正常的深空黑色,几颗黯淡的、早已被判定为数据死亡的信标,重新闪烁起点点微光。
【‘灰色噪音’已清理。成因:一个来自‘墙外’的、低等的回声片段,与本站的一个废弃空间锚点发生逻辑耦合,导致规则无限递归性崩溃。处理方式:已切断回声源,回收空间锚点。副产物:已从被清理的逻辑碎屑中,提取到一个‘高信息熵凝聚体’。】
一行金色的文字,直接浮现在陈木的视网膜上。这是“逻辑之源”的直接反馈,简洁,高效,甚至还附赠了一份“战利品”。
小悖彻底沉默了,似乎陷入了某种哲学层面的思考。它需要重塑自己对“修复”和“效率”这两个词的全部认知.
第三千一百零五章 蛛网般的裂纹
陈木的目光,则完全被那个所谓的“副产物”吸引了。
随着“逻辑之源”的反馈,一小团拳头大小、仿佛由无数星辰压缩而成的光球,凭空出现在他面前,散发着一种奇异的、让人心悸的波动。
“高信息熵凝聚体……”陈木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那个光球。
就在他的指尖接触到光球的瞬间,一股庞杂到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夹杂着一声凄厉的、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的尖啸,轰然冲入他的脑海!.
那不是数据,不是概念,而是一种纯粹的“状态”。
一种……“终结”的状态。
陈木的瞳孔骤然收缩,他仿佛看到了一面无比巨大的、灰色的“墙”。但这面墙和他们所在的“墙”不同,它死气沉沉,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纹。
墙的另一边,不再是混沌的海洋,而是一片……虚无。绝对的、连“可能性”都不存在的,彻底的“空”。
他看到了一个与中转站极其相似的建筑,但它已经破碎、熄灭,像一具漂浮在宇宙坟场里的巨大骸骨。无数的信息碎片在尖啸,在哭嚎,诉说着一场无法言喻的灾难。
“……抹除……它在抹除一切……坐标……封锁……不要回应……不要……”
一个残破的、濒死的意念,如同风中残烛,在陈木的意识中闪烁了一下,便彻底熄灭。
陈木猛地收回手,脸色瞬间变得比刚才还要苍白。冷汗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地上,发出清晰的声响。
他刚刚接触到的,不是什么“回声片段”。
那是一个……来自另一个“墙”内世界的,临死前发出的求救信号,或者说,是一个绝望的遗言。
一个已经被“抹除”了的世界,留下来的最后痕迹。
“小悖,”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刚才那个……是什么?”
小悖终于从宕机状态中恢复过来,它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种名为“凝重”的情绪。
“报告管家。根据刚才的瞬时数据流分析……并结合‘逻辑之源’的标注……我们刚刚接收到的,可能是一个……来自平行现实节点的‘漂流瓶’。”
“漂流瓶?”
“是的。一个已经……沉没的‘世界’,在彻底消失前,扔出来的最后一个瓶子。”
陈木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他抬头,望向逻辑沉降区那无形的“墙壁”。
墙外,有混沌的好奇者。
墙外,还有……能把“墙”和墙内的一切,都彻底抹除的“东西”。
他手中的“逻辑之源”,忽然变得有些烫手。他原本以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但现在看来,他可能只是在自家后院里挖出了一件上古神器,却赫然发现,门外,正站着一群准备攻城掠地的神魔。
“把那个‘漂流瓶’里的所有信息,全部给我解析出来。”陈木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一个字节都不能漏掉。”
他有预感,中转站的好日子,可能到头了。
-.
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17个标准时
“解析正在进行。预计需要时间……17个标准时。”小悖的声音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
“太慢了。”陈木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时间,“‘逻辑之源’,接管解析任务。我需要立刻知道里面有什么。”
他将那枚被称为“漂流瓶”的高信息熵凝聚体,托举到“逻辑之源”的黑色立方体前。
立方体表面光芒一闪,一道柔和的引力场将光球包裹,缓缓拉入其内部的深邃黑暗中。
小悖沉默了。它没有反对,也没有质疑。在见识了“逻辑之源”抹平“灰色噪音”的神迹后,它已经默认了这个新模块在处理这类“超规格”问题上的绝对权威.
立方体的内部,数据流动的速度陡然加快了无数倍,仿佛一条平静的河流瞬间变成了奔腾的星河。
那些原本尖啸、混乱、充满了绝望情绪的信息碎片,在“逻辑之源”极致的秩序力场中,被强行安抚、拆解、排序、重组。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千本被撕碎后混在一起的书,在几秒钟内重新整理、装订成册。
【解析完成。】
一行金色文字再次出现在陈木的视网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