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拥有随身空间的我无敌了 第1321节

  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小悖,调出‘观察者’关于‘绝对逻辑生命体-圣贤’的所有失败实验数据。”.

  “数据已调取。”

  “再调出我们之前解析‘混沌原浆’时,记录下来的所有原始‘逻辑熵’模型。”

  “模型已加载。”

  陈木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熟悉的、恶作剧般的微笑。

  “如果‘观察者’的‘绝对秩序’是一杯纯净水,我们的‘混沌原浆’是一杯工业酒精……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当着这位‘织律者’考官的面,把这两样东西兑在一起,调制一杯全新的‘鸡尾酒’。”

  小悖的运算核心微微波动了一下:“先生,这两种概念在底层逻辑上是绝对冲突的。强行融合,有99.9%的概率会产生‘逻辑湮灭’,其结果比单纯的混沌注入更具破坏性。”

  “我们就是要那0.1%的可能性。”陈木的眼神亮得惊人,“‘织律者’见惯了纯粹的秩序,也见惯了纯粹的混乱。但他们肯定没见过……一个由‘混乱’来定义的‘秩序’。”

  他要做的,不是在鸟笼里放一只鸟。

  他要创造一个“薛定谔的鸟笼”,里面装着一只“既死又活”的鸟。

  “开始构建。”陈木下达指令,“以‘观察者’的‘圣贤’模型为骨架,这个骨架追求绝对的、唯一的、不变的真理。然后,用‘混沌原浆’的逻辑熵作为填充物,去定义这个‘真理’。而这个‘真理’的内容就是——‘真理是随机且不断变化的’。”

  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创造。

  用最顽固的结构,去承载最善变的核心。就像用世界上最坚固的保险柜,锁住一团不断变换形态的烟雾。

  “指令确认。开始构建‘矛盾秩序体’。”

  “方舟”号的计算核心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起来。这不是一次攻击,也不是一次防御,而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在陈木的意志引导下,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被强行糅合在一起。

  代表“绝对秩序”的金色数据流,和代表“原始混沌”的黑色数据流,像两条互相撕咬的巨龙,被关进了一个无形的熔炉。

  熔炉剧烈地颤抖着。陈木能感觉到一股恐怖的“逻辑撕裂感”正从计算核心传来,仿佛整个“方舟”随时都会因为这个疯狂的举动而崩溃。

  “加大‘悖论之盾’的约束力,稳住它!”陈木低喝道.

第三千一百五十一章 悖论之盾

  他就像一个走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脚下是万丈深渊。

  成了,他就能敲开“织律之庭”的大门。

  败了,“方舟”号就会成为这片“规则之墓”里最新的一朵烟花。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小悖突然插入了一条信息。

  “先生,在‘织律之庭’的规则场外围,我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属于这里的空间波动。波动频率……与‘观察者’主力舰队的曲率引擎特征,有73%的相似度。”

  陈木的心猛地一沉。

  “观察者”追来了?

  他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难道是自己留下的那句嘲讽信息,暴露了什么?还是他们通过分析“混沌礼盒”的残余信息,反向追踪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不管是哪种,这都不是个好消息。

  他现在正处于创造“矛盾秩序体”的关键时刻,根本无暇分身。而一旦被“观察者”的舰队堵在“织律之庭”的门口,他将面临两面夹击的绝境.

  “他们还有多久抵达?”陈木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对方似乎也受到了‘规则之墓’环境的干扰,航行速度很慢,并且非常谨慎。根据其航速推断,预计将在三个标准时后抵达我们的位置。”

  三个小时。

  陈木看了一眼仍在剧烈冲突中的数据熔炉。

  时间,一下子变得无比紧迫。

  他必须在“观察者”抵达之前,完成这道“面试题”,并且获得“织律者”的认可,甚至……庇护。

  “小悖,把所有非核心运算力全部转移过来,加快融合速度!我们没时间慢慢磨了!”

  陈木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熔炉”。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对智慧的考验,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而在遥远的星空之外,一支庞大的、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舰队,正小心翼翼地穿过那些扭曲的空间褶皱,像一群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缓缓逼近。

  为首的一艘旗舰中,一个愤怒的逻辑信息正在内部频道回响:

  “锁定信号源!‘乱码幽灵’和‘撬棍’的背叛,都将在此地终结!准备‘规则稳定场’发生器,我们要将这片‘墓地’,彻底熨平!”

  三个小时,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方舟”的舰桥内,空气仿佛凝固了。陈木站在数据熔炉前,一动不动,他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那场狂暴的逻辑风暴之中。

  金色的“秩序”数据流试图构建一个永恒不变的完美晶格,而黑色的“混沌”数据流则像亿万只蚂蚁,疯狂地啃噬着晶格的每一个节点,试图让一切回归无序。

  “这样下去不行。”陈木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强行融合,只会在最后一刻彻底崩溃。它们之间,缺少一个‘桥梁’,一个能让它们互相理解的‘翻译’。”

  秩序与混沌,看似水火不容,但并非没有共通之处。

  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美”。

  绝对秩序的几何结构,有一种冰冷的、数学上的美。而原始混沌的变幻莫测,也有一种狂野的、生命力的美.

第三千一百五十二章 我们当策展人

  “小悖,放弃强制融合。”陈木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但异常坚定,“我们不当调解员,我们当‘策展人’。”.

  “策展人?”小悖的核心逻辑出现了瞬间的迟滞。

  “对。”陈木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于艺术家的光芒,“我们不强迫它们融合,而是为它们搭建一个‘舞台’。让它们在这舞台上,以一种对抗、共存、互相诠释的方式,展现自己。”

  他的思路,在巨大的压力下,完成了一次匪夷所思的跃迁。

  他不再试图创造一个“稳定的怪物”,而是决定导演一出“完美的戏剧”。

  “以‘观察者’的‘圣贤’模型,构建舞台的框架——一个绝对对称、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这个环的规则是:永恒。它代表着秩序的终极追求。”

  “然后,将‘混沌原浆’的逻辑熵,转化为‘演员’。让它在这个无限循环的舞台上,进行一场永不重复的‘表演’。它的规则是:变化。它代表着混沌的本质核心。”

  永恒的舞台,与永不重复的表演。

  不变的框架,与瞬息万变的内容。

  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活生生的“艺术品”。它既是绝对秩序的,又是绝对混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动态的“悖论”。

  “开始重构!”

  陈木的指令犹如一道神谕。原本在熔炉中激烈冲突的两股力量,被瞬间抽离、重组。

  一个由纯粹金色光线构成的、散发着庄严气息的莫-比乌斯环,在虚空中缓缓成型。它完美无瑕,每一个角度都遵循着最严格的数学公理。

  紧接着,那股深邃的黑色混沌,化为了一道流光。它冲进了莫比乌斯环的“跑道”,开始在上面尽情驰骋。

  奇迹发生了。

  黑色的流光所过之处,金色的跑道上开始绽放出一朵朵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数据之花”。

  这些花朵的形态各异,有的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有的像一段深邃的哲学思辨,有的甚至只是一个荒诞不经的笑话。

  它们诞生,绽放,然后凋零,紧接着又在下一个瞬间,以全新的姿态重生。

  整个莫比乌斯环,变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一个创世的史诗。

  它稳定、和谐,却又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矛盾秩序体’……不,应该叫它‘无限剧场’。”陈木轻声说,他看着自己的作品,眼中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赞叹。

  “‘无限剧场’构建完成。”小悖的声音里,似乎也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撼,“逻辑稳定率,100%。内部熵增……为零。”

  这意味着,这个“作品”,理论上可以永恒地存在下去。

  就在这时,

  “先生,‘无限剧场’已提交。”小悖的声音将陈木从一种近乎于创世后的虚脱感中拉了回来。

  他眨了眨干涩的眼睛,眼前的莫比乌斯环依旧在缓缓旋转,黑色的数据流在其中上演着永不落幕的戏剧。

  那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一种活着的、呼吸着的艺术。

  他成功了。他用一个悖论,回答了另一个悖论.

第三千一百五十三章 另一个悖论

  舰桥内死一般的寂静被打破,几个负责监控舰体状态的船员几乎是同时软倒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刚才那短短的几分钟,比他们经历过的任何一场星际风暴都要惊心动魄。舰长在他们的认知里,几乎是完成了一项神迹.

  “方舟”号的引擎恢复了最低限度的运转,维持着舰船在这片规则乱流中的基本稳定。

  陈木扶着控制台,才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在微微发颤。

  那不是恐惧,而是精神力过度透支后的生理反应。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从里到外掏空了,连动一动小指头都觉得费力。

  他看着那个“无限剧场”,心中却涌起一股奇异的平静。

  这东西是他创造的,却又仿佛超越了他。它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安静地悬浮在数据熔炉的核心,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然后呢?”陈木问,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织律之庭’有什么反应?是给我们发一张‘好人卡’,还是直接拒收?”

  “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反馈。”小悖的回答很实在,“对方的规则场没有任何变化,就像……我们刚刚提交的作品石沉大海。”

  陈木的心又提了起来。石沉大海?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难道他的理解有误?

  “织律之庭”根本不是在“面试”,只是一个单纯的、隔绝内外的规则壁垒?那他刚才赌上一切的行为,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观察者舰队的距离?”他立刻切换了问题。

  “根据最新的空间波动追踪,距离已缩短至一点八个标准时。

  他们的航速……加快了。似乎是使用了某种能够短时间抵消‘规则之墓’干扰的推进技术,但代价似乎不小,他们的能量信号出现了剧烈波动。”

  一点八个小时。时间被压缩得更快了。陈木的后背又开始冒出冷汗。

  如果“织律之庭”不接纳他,他就要直面暴怒的“观察者”舰队。以“方舟”号目前的状态,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先生,我是否应该将‘无限剧场’回收?

  它的存在本身就在持续消耗我们的运算力,虽然内部熵增为零,但维持其与外部空间的‘接口’需要能量。”小悖提出了一个理性的建议。

  陈木盯着那个完美的悖论造物,摇了摇头。“不,再等等。如果这是唯一的敲门砖,我们就不能把它收回来。”

  他有一种直觉,他的思路没有错。像“织律之庭”这样古老而高级的存在,它们的反应速度和思考模式,可能和人类完全不同。

  一分钟,一小时,甚至一天,对它们而言或许只是一瞬间。

  他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在陈木的神经上缓慢切割。舰桥里的气氛,从刚才的狂喜和放松,再次转为凝重和不安。

  每个人都看着星图上那个不断逼近的红色威胁标记,那是“观察者”舰队的位置。

  “一点五个标准时。”小悖的声音准时响起,像催命的钟摆.

首节 上一节 1321/1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