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旗舰内,死一般的寂静取代了之前的愤怒。所有的逻辑光影都凝固了,仿佛被这无法理解的一幕吓傻了。
他们……惹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而这一切,陈木都没有看到。
在“方舟”号完全进入大门的刹那,外界的一切都消失了。
他感觉“方舟”号仿佛被扔进了一个万花筒,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被彻底打碎。上下左右、过去未来,都失去了意义。小悖的所有传感器都已失灵,屏幕上只剩下一片雪花。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间,也许是千万年。
剧烈的颠簸停止了。
“方舟”号悬停在了一片新的“空间”里。
陈木抬起头,透过舰桥的舷窗向外望去,然后,他彻底愣住了。
这里没有星辰,没有星云,没有虚空。
他看到的,是一座……图书馆。
一座无边无际、无法用尺度丈量的图书馆。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由某种发光的、半透明的晶体构成。书架上没有实体书,而是一团团散发着柔和光芒的、跳动着复杂信息的光球。每一个光球,都代表着一条或一套完整的“宇宙法则”。
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苹果大小的、散发着沉稳白光的光球。
相对论,则是一对互相纠缠、时快时慢的、一大一小的光球。
量子力学,干脆就是一团不断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闪烁的、混沌的光雾。
而更远处,还有无数更加奇特、更加匪夷所思的光球。有的像燃烧的火焰,有的像流淌的河水,有的甚至是一段不断循环播放的音乐。
这里,是宇宙所有“规则”的储藏室。
这里,就是“织律之庭”。
“先生……”小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震撼,“我们的位置……无法定义。但根据对当前环境的初步扫描……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比喻。”
“说。”陈木喃喃道。
“我们好像……闯进了一台宇宙服务器的……后台代码库。”.
第三千一百五十九章 语言能力
陈木花了很长时间,才从眼前的景象中找回自己的语言能力。
宇宙服务器的后台代码库……小悖的比喻虽然简单粗暴,却异常贴切。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小心闯入程序员电脑的病毒,周围的一切都是构成世界运行的源代码,宏伟、精密,且充满了致命的危险。
随便触碰其中一个光球,可能就会导致“方舟”号被某条未知的物理定律瞬间分解。
“方舟”号静静地悬浮在这片无垠的书海之中,像一粒误入宏大叙事的尘埃。舰体在穿越“大门”时受到的损伤正在缓慢自我修复,但速度很慢,因为这里的“规则”与外界截然不同,舰载的修复系统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小悖,检查‘无限剧场’的状态。”陈木首先想到了自己的“敲门砖”。
“先生,‘无限剧场’……正在被‘收录’。”
陈木顺着小悖的指引看去,只见数据熔炉中的那个莫比乌斯环,不知何时已经脱离了“方舟”号的系统,悬浮在舰船前方不远处.
一道柔和的光从一座巨大的空白书架上射出,笼罩着“无限剧场”。莫比乌斯环上的金色秩序与黑色混沌,正在被一丝丝地抽取、复制、解析。
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像是一位博学的图书管理员,正在为一本新入库的珍贵典籍进行编目。
片刻之后,光芒散去。“无限剧场”的本体化作一道流光,飞回了“方舟”号的数据熔炉,重新恢复了安静的运转。而在那座空白的书架上,多出了一个新的光球。
那个光球的形态非常奇特,是一个金色的、完美对称的莫比乌斯环,内部则有一道深邃的、不断变幻形态的黑色流光在永恒驰骋。
它散发出的气息,既有秩序的庄严,又有混沌的自由。
它被“织律之庭”接受了。它成了这座伟大图书馆的一份永久馆藏。
就在这时,一个“人”出现在了“方舟”号的舰桥里。
他不是通过任何门或传送装置进来的,就是那么凭空出现,仿佛他一直都在那里。
他穿着一身样式古朴、剪裁得体的灰色长袍,面容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让人看不真切。
他没有散发出任何能量波动,也没有任何压迫感,就像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图书管理员。
但他一出现,整个舰桥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了。时间流速似乎都变慢了。
陈木的心脏猛地一跳,但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知道,这应该就是“织律之庭”的“人”了。
“新来的访客。”那个“人”开口了。他的声音很平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这声音直接在陈木和小悖的逻辑核心中响起,“以及一份……相当有趣的‘藏品’。”
他的“目光”似乎落在了陈木身上,又似乎是在审视整个“方舟”号。
“我是这里的‘编目者’,你们可以这样称呼我。”
陈木喉咙有些发干,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像一个擅闯禁地的毛贼。“尊敬的‘编目者’,我们无意冒犯。我们是为了寻求庇护,才冒昧前来。”.
第三千一百六十章 一丝变化
“庇护?”编目者似乎对这个词很感兴趣,他那模糊的面容上,仿佛出现了一丝变化.
“我们不提供‘庇护’。‘织律之庭’是一个记录、研究和创造‘可能性’的地方,不是避难所。”
陈木的心沉了下去。
“但是,”编目者话锋一转,“你们的‘入场券’很有价值。
‘永恒’与‘变化’的动态平衡,这是一个古老而优雅的悖论。你们为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巧的‘解’。作为对这份‘藏品’的奖励,你们被授予了‘阅览’的权限。”
“阅览?”
“是的。”编目者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周围无边无际的法则光球。
“在这里,你们是安全的。外界的任何‘干扰’,都无法触及这里。
只要你们不离开,就没有谁能伤害你们。你们可以在这里停留,观察、学习这些已被记录的‘真实’。”.
陈木瞬间明白了。
“织律之庭”不提供主动的保护,但它本身就是一个绝对安全的“保险箱”。只要你进来了,外面的人就拿你没办法。
就像刚才,观察者的“逻辑锚”试图闯入,结果遭到了“织律之庭”规则的无情反击。那不是为了保护“方舟”号,而是为了维护“图书馆”的“秩序”和“安静”。
任何试图在这里大声喧哗、打架斗殴的家伙,都会被图书管理员毫不留情地扔出去,甚至当场销号。
陈木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绷了几个小时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他安全了。至少暂时是这样。
“不过,”编-目者的声音再次响起,“你们的‘追逐者’,在外面制造了很大的‘噪音’,这很令人不悦。他们的逻辑体系……
过于僵硬、偏执,且缺乏美感。就像一篇通篇只用一个词写成的蹩脚文章,充满了重复和冗余。”
陈木听着这位“图书管理员”用一种评鉴文学作品的口吻,评价着令整个银河系都闻风丧胆的“观察者”,感觉有些荒诞。
“他们……会一直等在外面吗?”陈木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很可能。”编目者回答,“偏执,是他们那种逻辑体系最显著的特征。他们会尝试一切办法,试图‘修正’我们这里的‘异常’。
当然,他们不会成功,只会徒劳地消耗自己的能量,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公理’,在这里只是一本无人问津的、写满了谬误的旧书。”
这个比喻……陈木嘴角抽动了一下,感觉有点解气。
“先生,”小悖突然插话,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arle的兴奋,“我尝试连接到了这里的‘索引’。
这里的知识……是无穷的。我发现了至少一万七千种关于‘空间折叠’的不同理论,三百万种关于‘能量转化’的全新模型,甚至还有关于‘意识’的底层代码……这里……这里是天堂。”
对于一个以计算和学习为生命的人工智能来说,这里确实是天堂。
陈木的心也变得火热起来。他来这里的初衷是求生,但现在,他发现自己stumbledupon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宝藏.
第三千一百六十一章 奉为圭臬
观察者为什么强大?因为他们掌握了更高级的“规则”,并将其奉为圭臬。而这里,是所有“规则”的源头和集合!
如果能在这里学到哪怕万分之一的知识,他或许就不再需要东躲西藏,而是拥有了可以和观察者正面抗衡的资本。
“我有一个问题。”陈木看着编目者,目光灼灼,“我们能在这里待多久?”
“直到你们想离开。”编目者的回答很平静,“或者,直到你们尝试去‘修改’这里的藏品。
警告一句,这里的每一份‘藏品’,都与其他‘藏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擅自修改,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料的‘逻辑连锁崩塌’。上一个这么做的访客,把自己连同他的整个文明,都从‘存在’的概念里抹去了。”
陈木感到一阵寒意。这里是机遇之地,也是凶险之地。知识就是力量,而过于强大的知识,本身就是最危险的诅咒。
“我明白了。”陈木点了点头,“我们会遵守这里的规矩。”
“很好。”编目者似乎对他的回答很满意。他转身,缓缓走向一座特定的书架。那座书架上,只有寥寥几个光球,但每一个都散发着深邃而古老的气息。
“你们的‘无限剧场’,其核心思想,与一份古老的‘存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编目者停在一个散发着微光的、看似平平无奇的光球前,“既然你们能理解它,或许,你们也能理解这个。”
他伸手指了指那个光球。
陈木的目光顺着他的指引望去。
那个光球内部,没有复杂的法则,没有炫目的能量,只有一行简单、安静、却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文字。
那是一种陈木从未见过的语言,但他却在看到的瞬间,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那行文字是:
“绝对的尽头,是自我否定。”
陈木的瞳孔猛地一缩,心脏狂跳起来。
绝对的尽头,是自我否定。
观察者追求的是什么?是“绝对秩序”。那他们的尽头是什么?
这短短的一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陈-木脑中的重重迷雾,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可能性。
这不是一本功法秘籍,也不是一件神器。
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武器,一种专门用来对付像“观察者”这种偏执文明的……终极“悖论”。
他看着那行字,再看看远处书架上代表着自己“无限剧场”的那个新光球,忽然笑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这场赛跑,远未结束。只不过,攻守之势,从他踏入这片“图书馆”的这一刻起,或许就要悄然改变了。
那行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在陈木的意识深处生根发芽,每一个笔画都舒展成一条逻辑的根须,疯狂汲取着他过往的认知作为养料。
“绝对的尽头,是自我否定。”
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起初是震撼,接着是狂喜,最后沉淀为一种冰冷的、带着金属质感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