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娘去赶集了,说是买俩簸箕回来,你说费这个钱干啥,咱自己又不是不会做。”方小兵嘀咕道。
沈庆林不接话,表弟编得簸箕把晒的萝卜干都给漏下去这事儿,大姑说了不知道多少回。
“哥你坐着等会儿,我去喊她们回来。”方小兵给他端了碗水,一溜烟跑了。
没等一会儿,沈大姑一行就回来了,除了两个表妹,还有方小兵兄弟俩的媳妇儿。
沈大姑看见侄子,高兴不已:“庆林来了,等着,姑给你冲碗糖水蛋,中午在这吃。”
“不了姑,家里头忙着盖房子,我传完话得回去。”
“啥话啊?”
沈庆林笑着把沈老爷子让他们说的都告诉沈大姑,直接把她给听傻了。
“这、这是……”她结结巴巴,不敢相信:“我们家丹妮儿和虹妮儿能去不?”
“咋不能。”沈庆林说:“姑,我跟你说实话,到时候人多,爷肯定会挑一挑,但话说回来,这机会是猫儿给争取来的,妹子们只要不比别人差太多,肯定不会让人给挤下去。”
沈大姑连忙点头道:“你说的是,是这个理儿,丹妮儿你晓得的,她打小这手上的活就干得好,七八岁就能自己缝补丁了……”
方丹和方虹也激动得不行,之前妈回来说表哥表弟有多厉害,她们心里好奇,但毕竟没亲眼见到,只记得小时候安静漂亮得像个女孩子。
现在是真信了,城里的工作说安排就安排,一下子能给五十个名额,这得多有本事啊!
方小兵这会儿也回过神了,晕乎乎道:“明个儿张家不是要上门……”
方丹年纪早到了,家里舍不得她嫁太早才多留了两年,所以这段日子忙着议亲,明天就是男方来相看的日子。
沈大姑一咬牙:“我去回了!”
这么好的机会,闺女要是能去城里当工人,干啥急着嫁人,她去城里的时候看了,猫儿也跟她们讲过,好多二十多岁的女娃娃还在念书呢。
方丹也急忙表态:“妈,我想试试。”
妈妈从城里回来,她们听她讲那些城里的事,听得她们向往不已,她想这辈子,一定要去大城市看一回。
现在有这个机会,当然不能放弃。
“走,现在就去你外公家,把你们名字先记上。”沈大姑当机立断。
方家二媳妇突然从厨房里冲出来:“娘,我岁数合适,我针线活也做得好,我能去不?”
“你凑啥热闹,都结婚了。”方小兵被他媳妇吓了一跳,这是干啥呢。
“结婚了不能去吗?”方小兵媳妇儿不甘心地问。
沈庆林老老实实道:“这倒没说不能去,猫儿只要求了年纪。”
方小兵傻眼了:“那、那你走了,咱娃咋办?”
儿子才五岁,跟着堂兄弟们跑出去玩去了。
“要是真能选上,娃我带。”沈大姑突然发话,又问站在厨房门口的大儿媳妇:“老大家的,你想去不?”
她能理解儿媳妇,她是年纪大了,都过了四十了,换她在儿媳妇们这个年纪,有这么个机会,她怎么也得试一试。
方家大儿媳妇愣了一下,脸上闪过喜色,用力点头:“娘,我想去!”
沈大姑说:“好,都去,都把名字报上,选不选的上的,总得给你们个机会试试。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自己有本事选上了,那是好事,家里我给看顾着,没本事让人家给比下去了,可别指望我去给你们说话。”
“娘,我们懂。”
“娘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比,不给您丢脸……”
一家子脸上都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同样一幕,也在沈二姑家上演。
不过沈二姑没闺女,就三个儿子。
但沈二姑听沈庆田说完,二话不说放下锄头:“走,我去报个名。”
曹老太当场愣住:“等等,老三家的,你都过四十了!”
“那是虚岁。”沈二姑理直气壮:“我们猫儿说了,算实岁,我实岁才三十九!”
第122章
“听说了吗?”
“啥?”
“老沈家报名招工那事啊!”
田地里,几个村民歇在田埂上的时候,忍不住聊起来。
“那咋可能不知道。”这可是最近整个村乃至附近几个村最大的事,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
“你们家娟儿报名了没?”
“嗐,我们家娟儿都十七了,要说亲的大姑娘,凑这个热闹干啥,耽误了青春,就成老姑娘了。”
说话这大婶大着嗓门一脸真诚,反问道:“别说我们家了,你家红红报名不?我可听说,小河村的张家小子可中意你家红红,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可别听外头人混说,我们家还想留娃儿两年,女娃儿念家呢。”
“那是报名了?”
“报啥名啊,我们家红红胆子小,哪敢出远门到城里去,在家干干家务活挺好。”
“这样啊……”
“大消息大消息!”老远突然跑来几个光脚的小娃娃,边跑边喊:“沈家门口贴红纸啦,选了去城里做工的人,大家快去看呀!”
“啥?”
“人选好了?我小姑子嫁的远,刚写了信过去人还没来。”
“谁等你呀,一天天的尽看见去沈家报名的,都不知道去了多少人了,哪个还等你小姑子。”
“哎呀这弄得,我得去跟我婆婆说一声。”
“你去说吧,我先去看看哪些人给选上了!”
地里干活的人都扔了锄头铁掀,拔腿就往沈家跑,这种热闹,值得说上一年,不凑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沈家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了不知道多少人。
沈老爷子给弄了张大红纸,特意请村里毛笔字儿写的最好的村长他大爷来誊写,光买红纸就花了好几毛钱,就是想弄得体面点儿,正式点儿。
写完了往墙上一糊,红纸黑字儿,整的跟古代科举考试放榜似的。
“别挤,挤啥啊,鞋都给我踩掉了。”
“让我看看,看看我家二丫名字在不在上头!”
“谁踩我脚了!”
“看完了赶紧出去,别堵在前头。”
“这上面写的啥啊?”
“你都不认字你挤个什么挤。”
“你认识?”
“不认识!”村里能有几个识字的,不识字才正常好吧。
一群一群的人涌过来,以前都没觉着村里有这么多人过,陆续还有听到消息的人赶过来。
沈老爷子敲了一下自家搪瓷面盆,让喧闹的众人安静下来。
“大家伙儿听我说,这个初步选拔的名单,已经确立下来了,这上头呢,有七十个人,一会儿吴老哥给大家伙儿念一念名字……”
吴老哥就是写这个榜单的人,村长他大爷吴有才。
“不是选五十个吗?”有人问。
“是五十个,这七十个,只是过了初选,我们家猫儿说了,到时候会安排人过来,直接来咱这选拔培训,选出来了就直接带去城里。”沈老爷子解释道。
实际上,从他放出消息起,当天就有几十号人来他家报名。
随着消息朝其他村子扩散,第二天第三天,人越来越多,加起来都有几百号人,连镇上都有人听到消息来打听。
其实有的不太相信,但人家觉着,就是报个名,也不交钱干啥的,还不一定选的上,所以干脆先报上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相信且真心想去,还有偷偷来送礼的,被沈老爷子哭笑不得地拒绝了。
沈家一家子人凑在一起,商量这些报名的人哪些能行。
手艺啥的他们也不懂,都吹自己针线活好,乡下的姑娘哪个不会几手针线活,那踩缝纫机跟捏绣花针还不一定是一回事呢。
所以沈老爷子给自家评判标准的定位很清楚,技术他不管,猫儿说了他会安排人过来挑选。
那他要选的就是品行,找那些勤劳肯干不偷懒的,心眼实在不搅事的。
一家子根据自己的情报,把那些有问题的,比如手脚不干净爱占人小便宜,偷偷摘人家几根黄瓜摸几个辣椒,乡下人家不当回事,看见了也不会计较。
可这习惯不好,万一去厂里看啥好也摸一点儿,人家觉着他们猫儿帮着招的人就这样,误会他们家猫儿咋办。
所以沈家人可慎重了,沈老爷子还特意请了哥哥弟弟家的女眷过来,毕竟她们接触的多,对这些人更了解一些。
这么精挑细选挑出来七十个,不说个个都是道德标兵,最起码没什么大问题。
其实再等两天,会有更多人报名,但沈鱼等不及,据说这两天就会有人过来挑人,所以沈老爷子紧赶慢赶给挑了这些出来。
“这上头有我闺女名儿吗?”
“我家花儿选上了没?”
“还有我家六丫!”
“别吵,再吵都别听了。”沈老爷子一句话,全场都安静了。
“老哥,您给念念?”他看向站在一旁的吴家老爷子。
吴老爷子清了清嗓子,矜持道:“那我就给大家伙儿念一念。”
沈老爷子看所有人都看着吴老头了,心里有点儿发酸,这可是他孙子挣来的脸面。
唉,谁让他不识字呢,看来以后那扫盲班还是得勤去。
吴老爷子开始念名字,念一个,这家子人就欢呼一声,都高兴得不得了。
虽说沈老爷子说这只是初选,可七十个里头选五十个,选中的机会多大呀!
“杨小米。”
“我们家的,我们家小米选上了!”
“恭喜恭喜,我就说小米是个有福气的闺女……”
“李二丫。”
“我们家的!”
这回一下子好几家都应声了,对上视线后,纷纷争论起来:
“肯定是我们家二丫,我们家二丫手最巧!”
“你们家二丫都有娃了,哪个小媳妇儿还一门心思往外跑,肯定是我们家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