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从卖煤气罐开始 第296节

距离制造商用芯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之后的烧钱之路,更是漫长。

要放弃吗?

不可能。

选择这条路的时候,陈飞进就没有想过要放弃。

既然不能放弃,只能想办法商用。

可要想商用,就必须要有性能强大且体积更小的元器件。

一时之间,陷入了死循环。

“看来,眼下只能向国家方面,索要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

……

从米国回来后,陈飞进再次进京。

有了上次的谈话,这次陈飞进轻车熟路。

陈飞进向几位大佬介绍了情况,之后开始谈合作了。

陈飞进不是一个喜欢哭穷的人,没那必要。

必须要的政策支持还是需要的。

“具体情况,大家刚刚已经了解到了。”

“我们东方红集团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思考如何盈利是我们眼下的关注点,若不然,高昂的研发经费,哪怕是我们东方红集团也承担不起。”

“然而,要想继续走下去,我们还得靠自己。”

几位大领导听了点头。

他们知道陈飞进手中有非常先进的高端光刻机,可那东西几乎是见光死,只在军事领域使用,目前绝对不能拿出来。

于情于理,他们都应该表个态,好让陈飞进和他的东方红集团,度过难关。

几位领导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问:

“小陈,你先说说你对光刻机市场的预测吧。”

旁边几位领导和院士,都坐直了身子。

陈飞进当仁不让,没有半点客气,很直接说:

“光刻机市场历史尽管有些短,但中间的更新迭代和竞争,不可谓不残酷。”

“东瀛方面也是天真,以为认了米国为干爹,就能平安无事。”

“小陈,这话怎么说?你难道不看好东瀛的半导体?”一名领导问道。

“是的。”陈飞进非常坦率地承认。

“正所谓成也萧930何败也萧何,东瀛的半导体产业起源于米国的技术转移。”

“1980年至1990年的半导体制造业中,东瀛可谓是独领风骚。”

“在发现东瀛隐隐要超过自己后,米国开始打压东瀛的产业,301调查、广场协议等等的组合拳出来。”

“外加是欧美不带东瀛玩,哪怕一开始东瀛在技术上面有优势,但只能自己跟自己玩,终究因为体量太小而玩不下去。”

“标准是开放的,技术是封闭的。”

“东瀛最大的失败在于,他们的封闭和小家子气。”

“自认为自己的技术很牛逼,没有当大哥的命,却得了当大哥的病。”

“东瀛本身体量小,既不能左右世界潮流方向,为了竞争力又不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一旦出现预判错误则万劫不复,这是东瀛在半导体行业落后的根本原因。”

“此外,光刻机只是芯片生产线的一环,看似已经够细分了。”

“但我们可以预见,今后光刻机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制约高端芯片。因此,它就一定会细分成零部件和技术这两个领域。”

“我们东方红集团认为,未来最顶尖的光刻机,一定是万国造的。”

“看似花钱就能买到,实则不然。”

“所零谓的万国造,实际上最核心的部件都掌握在人家手中。”

“在我之前写的《赢家通吃》一文中,落后就意味着要被敲诈勒索。”

“要想避免这一点,必须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以及国产的替代方案。”

“一旦真的出现了,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有替代品。”.

#####

361、鹰酱:我们之中出现了叛徒

会议室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陈飞进给出的方案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

这已经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想的问题。

哪怕是最有信心,最乐观的人,也不会认为光刻机全面国产化会是短期内能实现的任务。

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许久之后,大领导问:

“小陈啊,你们有信心搞成功吗?”

陈飞进自信点头:“能,只要给我三十年……不,十到十五年,我就能追赶上。”

“前提是,我要有足够的政策扶持。”

“东方红集团能走到这一步,我们着实没有想到。”一位大领导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与激动。

“也正如小陈所说,市场化是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企业化又是市场化的前提。”

“既然小陈你主动索要政策支持,我们想要听听,你具体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陈飞进把早已想好的方案说了出来。

“我准备在这2年,推出3款产品。”

“第一款产品,是市面上现在非常流行的传呼机。”

“我们打算推出全球首台双向寻呼机。”

眼下,一台国产传呼机的价格,在5元左右,在90年代一部传呼机要花掉城镇居民近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此外,还需缴纳每月十来元的服务费。

这也使得“手拿大哥大,腰间传呼机”被当作是身份的象征。

根据陈飞进的了解,重生前的1998年,国内寻呼机用户突破65万,成为世界上寻呼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既然知道有65万用户,为什么不在国内分一杯羹呢?

所以,进军传呼机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

最后,上面支持东方红集团将光刻机技术国产化的决定。

陈飞进也坦言,芯片领域,自己会以次级市场为目标,暂时放弃高端市场。

不过还有一句话陈飞进没有说,那就是他有另一套方案正在进行中。

此时大洋彼岸,一个曲线救国的计划,正在上演着。

……

伊万看着这家不起眼的小破厂,实在想不通,为何自家老板要安排和这家小破厂接触。

这家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马丁?范登布林克在得知伊万到来后,放下手头的所有活,第一时间出来迎接。

“斯特拉克先生,欢迎您的莅临々々。”

斯特拉克是伊万出任务时的假名。

伊万点头说:“好久不见,马丁先生。”

马丁热情和伊万交谈起来。

两人之所以这么熟络,还要从1991年说起。

出于安全考虑很多跨国公司禁止高管乘坐飞机。

那时候,马丁的公司濒临破产,急需IBM的订单。

结果因为这个规定,IBM直接取消了拜访马丁公司的决定。

当时得知消息的马丁,差点把他的电话机砸烂。

因为马丁公司的财务状况几乎进了ICU,如果拿不到IBM的订单,马丁的就会破产。

马丁压上了全部身家,为了IBM的订单疯狂努力了好几年,这些努力,都会因为这场跟他们毫无关系的战争而化为泡影。

而在这个时刻,伊万以斯特拉克的身份,前来拜访马丁,并下了一大笔订单,让马丁的公司度过了难关。

尽管知道眼前的男人有几分可疑,马丁也选择无视。

从此之后,伊万成为了马丁公司的座上宾。

顺带一说,马丁的公司名字叫ASML。

没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光刻机龙头老大,风车之国的ASML公司。

在高端光刻机领域,人家几乎占据了全球1%份额。

只不过如今的ASML公司,可没有日后的风光模样。

伊万这次来,是以海德拉公司的名义加强与ASML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ASML作为一家“小公司”,马丁非常认真倾听客户们的意见。

不认真不行啊,如今,无论是日薄西山的尼康、佳能,还是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对外界的态度十分“傲慢”。

ASML公司几乎没有生存的土壤。

所以,对于伊万的要求,马丁基本是来者不拒。

而这一切,正中陈飞进下怀。

既然知道未来ASML公司会是EUV光刻机领域的扛把子,那不如现在就投资,提前打入敌人内部。

……

今天,作为波斯空军后勤主管,拉贾伊心心念念的两架F-14雄猫终于回来了。

这一年多以来,拉贾伊顶着重重压力,天天吃不好睡不好。

即便当初,拉贾伊决定把两架损毁最严重的F-14雄猫战机送去修理,事后拉贾伊仍然感到后悔。

首节 上一节 296/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