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造火箭和卫星,是马虎不得,很多成本是降低不了。”
然而,陈飞进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未来国内航天领域允许商业化后,国内的大佬们,想尽一切办法降低了成本。
而且,未来的马斯克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火箭的成本是可以降低的。
陈飞进知道,只要把火箭做好了,做什么都顺利。
“萧老,还有各位,关于降低火箭703成本的方案,我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诸位都知道,火箭的成本之中,高达70%的发射成本用于了助推阶段。”
在陈飞进的计划中,他要借鉴马斯克的SpaceX,通过发展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将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
马斯克正是靠着运载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技术,把发射成本降到了6万美刀以内。
在解决火箭发射成本这样的问题上,陈飞进还是趋向更加务实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之后的讨论中,众人把最大的关注点放在火箭的燃烧效率上,并非高度补偿喷嘴所带来的优势。
接下来的时间里,陈飞进对自己买下来的航天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开始进行流程化和产业链的管理,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成熟的技术,然后将技术转化为高效率的产能。
从特斯拉身上就可以看出来,高效成熟的产能管理,反看我们国内的电动汽车,ppt和概念做的很好,但产能和整个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差特斯拉太多。
此外,造火箭的过程中,不外包不定制,能用通用的,就用通用的零配件,怎么省钱怎么来。
即便是公司内部,也认为陈飞进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然而,没人一走了之,反而很多相关人员都是趋之若鹜跳槽过来。
因为,陈飞进愿意给任何能给火箭带来技术创新、节省造价的人,一大笔奖金。
即便抛开奖金不谈,高额的薪水也足够诱人.
#####
411、不锈钢做遮羞布这事,是大国共识
重生前,陈飞进也是从一个门外汉,一步步成为了造火箭的专家。
当时,陈飞进认为,火箭发射价格,不应该那么贵。
当他提出这个疑惑时,遭来了前辈们的训斥,认为他异想天开。
可是,当马斯克成功后,大家都在夸他大胆,有商业头脑。
那时候,陈飞进就在想,凭什么外国人提出来,就是有创新精神,敢闯敢拼,不会墨守成规。
自己提出来时,就被人视为幼稚,不成熟。
即便这一世,自己年轻有为,仍然被认为是在胡搞瞎搞。
因此,哪怕反对声重重,陈飞进仍然顶着压力,一意孤行。
火箭的零部件,无非是航天级别的铝合金、碳纤维这些。
虽然不便宜,但把它们加起来,整体的材料价格,仅仅相当于报价的2%。
当这份价格在内部公布时,许多人都震惊了。
震撼值+666+666+666……
“价格竟然差这么多?”
一部人在震惊,另一部人则表示:
“不能这么算,这些只是材料成本,把它们组装成火箭,那是另一回事。”
“任何一个高科技产品,材料本身不值钱,但里面的技术含量很值钱。”
陈飞进也是知道这点,所以决定所有技术,能用自己的就用自己的。
要么用没有专利的,可以自己造的,凡是涉及到专利的,都由他来带队研发。
于是,一通下来,80%的零件都是由东方红集团内部生产。
别以为这个数据夸张,一些零件一点都不高大上。
陈飞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钱是怎么省下来的。
这天,陈飞进从一家工业废品站,买了一大块金属回来,亲自带队进行加工,然后做出了一个整流罩。
这东西,就是火箭头,防止卫星受气动力,气动加热及声振等有害环境的影响。
你说他有什么技术含量?
有肯定是有,但绝不是是在设计上,而是在材料上。
当陈飞进把自己的做的整流罩让专家们拿去测试,得到的结果竟然是合格!
震撼值+66+66+66……
好,用起来。
嗯,省下一大笔钱了。
又比如,有一个仪器,叫经纬仪,是用来追踪、校准火箭的。
这东西,市场价格奇贵无比。
陈飞进直接让伊万去买了一个二手的,然后让集团内部仿造一台出来备用。
“我们不搞米国NASA那一套,什么都要搞定制,动不动就是航天级定制。”
“连个宇航员的安全带都要定制,嫌钱多啊。”
“改了,我们找现有的。”
“以后但凡是宇航级的,都不用。”
陈飞进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在航天圈里,有一种器件如贵族般存在:宇航级器件。
航天器所有的器件要经历很苛刻很苛刻的环境。
首先发射时要禁得住剧烈的抖动和很高的温度,才能走出地球。
而真正的炼狱在入轨后才刚刚开始,面对太阳面的时候,温度迅速提升,最高到120C;背离太阳面的时候,温度骤减,最低到-150C。
就这样90分钟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
此外,还要面临太空辐射。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宇航级器件代表的是安全可靠耐用。
可靠是可靠就是贵得离谱。
以现有载人飞船搭载的星载,计算机和控制器举例,单个控制器价格为5万软妹币左右,一共14个系统。
为了追求高可靠性,每个系统1+1备份,一共28个控制器,成本总计约1.4亿人民币。
成本太高了,不划算。
于是,陈飞进果断放弃了“贵~¨族”宇航级器件,而是选择了经典厂牌Intel的双核处理器。
并且把双核拆成了两个单核,分别计算同样的数据。
每个系统配置3块芯片做冗余,也就是6个核做计算。
如此一来,成本又压缩到了小几千美刀。
软件方面,陈飞进设计了几套,又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底下人互相看了看,有人弱弱问道:
“火箭速度很快,虽然我们没有飞行员,但是给一些东西固定还是需要用的。”
陈飞进鄙夷说:“既然都说没飞行员了,随便拿个东西固定不就好了,就用赛车手的安全带,这东西绝对靠谱。”
“不但更舒适,而且价格更低。”
“那陈总,专业的航天计算机呢?这个总该定制吧。”又有人问道。
陈飞进看了眼报价,好家伙,一台要1万美刀。
“不需要,航天飞机上面不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你们就用……就用……ATM上面的那个电脑,一台只要五千美刀。”
众人发现,ATM的电脑,好像非常合适,结实耐用,工作个十几年绰绰有余,还耐操耐打,不用担心磕磕碰碰,毕竟人家设计之初是为了应对抢劫。
只是陈飞进更狠,觉得五千美刀还是太贵。
“以后国内对ATM电脑需求量挺大的,干脆让外星人公司开发ATM机吧。”
于是,外星人公司开始不务正业做起了ATM机。
价格干到了一千美刀不说,还获得了国内的市场。
高级的零部件,就从红色熊猫战机里找,能通用的就用,不能的就改。
设计为零件让路。
红色熊猫战机里,有60%零件与东方红火箭是通用的。
发动机,使用的的是梅林发动机,这是属于苏盟的技术,陈飞进直接拿来使用。
说起来,这发动机的技术属于60年代,还特别的费油,属于效率比较低的一种火箭发动机。
但是这种发动机简单啊。
而且开式循环的发动机,可以实现重复使用的目的。
所以,陈飞进放弃了看来更为先进的米国技术,采用了苏盟的老旧技术。
陈飞进很清楚,国家需要不断探索高精尖的技术,而自己作为商人,讲究的是控制成本。
动力不够?
没关系,用9个梅林发动机,并联捆版的方式来发射。
别以为听起来很简单,许多毛子科学家就站出来,否认了这个方案。
“陈总,当年我们和鹰酱进行太空竞技的时候,就采用过这个方案,后来证明,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陈飞进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这个方案后来被证实是成功的。
陈飞进没有独断专权告诉对方,自己是对的,而是采用了模拟器和大量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过去呗证明是失败了,不意味着真的失败,有时候缺的是一点运气,一点小改动。”
“不仅如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回收助推器。”陈飞进斩钉截铁说道。
“助推器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0%,上级成本为20%,整流罩成本为10%,最后10%的成本与发射本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