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从卖煤气罐开始 第50节

等到摸底结束后,冲田职家开始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力。

他一出手就把厂里原来那套生产模式给推翻,重新制定了一套生产模式。

冲田职家的管理之道,与国企完全不一样。

他把东瀛企业采用的方法,融合种花家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融合后,产生了新的一套管理模式。

这套模式的核心是,任何环节都可追溯,并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其中,冲田职家特别要求,要加强制度监管,绝不容许出现散漫无序的工作状态。

此外,冲田职家详细拆分了工作流程,要求所有人按照生产流程来。

在外人眼里,这套流程就是要求成为一台台机器,一板一眼,不能有丝毫偏差。

不允许偷工减料,这可以理解,毕竟老生常谈的事情。

最令工人们不可接受的是,可连打磨几下都有严格要求,不能多不能少。

很多人觉得这些要求多此一举,甚至骂冲田职家的要求过于苛刻,毫无意义。

对此,冲田职家并不理会,开始严格执行。

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抽检,而是一个个检查过去,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马追溯源头。

许多个负责人,连带主管的绩效都被扣了,一个月下来,大家发现自己的工资少了一大截。

所有人才意识到,老鬼子不是在和他们开玩笑。

大家努力想要做好,但是发现这很难。

80年代,国企极其普遍存在干部职工素质差,技能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不比隔壁三哥好多少。

手艺不过关都是小事,某军工大厂的工人脾气大到,敢直接更改设计图样,违反工艺纪律,不按工艺规范操作,随便改变生产工序,少装零件。

最后搞出过生产3架歼六战斗机,299架不合格的奇葩事件,阿三哥见了,都要喊一句还是大哥牛逼。

不过,这一个月下来,效果也是显著的,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

这归功于冲田职家根据与职工谈话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他发现,职工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想法却很多。

然而,这些想法都没有用在正途上,而是成天想着如何偷懒耍滑,浑水摸鱼。

于是,冲田职家采用了这套死绑的管理方法,以免工人动歪心思。

为了树立质量和纪律观念,冲田职家每天都会提前到公司门口抓迟到。

八点钟上班,八点零一分就算迟到。

所有迟到的人,都会被抓出来骂,并且组长也陪着挨骂。

组长迟到,全组陪着挨骂。

起初,大家见冲田职家的时候,发现他总是笑眯眯朝大家鞠躬弯腰,以为他是个好人。

等到被拉来挨训的时候,发现小老头简直是个火药桶,逮住犯错的就开骂,还不带重样,汉语日语无缝衔接。

挨骂的人若有顶嘴的,直接开除,不带任何一丝情面。

很快,冲田职家的权威树立起来了,剩下的工人往往被骂的面如土色,战战兢兢。

没少有人跑到陈飞进这边告状,陈飞进非但不干涉,反而褒奖冲田职家,还派一批钢铁厂的人过去参观学习。

学习归来的人背地里无不骂冲田职家是笑面虎,明面上却真的怕了那个扣细节扣到极致的老头。

冲田职家骂了几天,汽车厂开除了十几个工人。

之后,迟到早退的,抽烟聊天的,四处乱晃的事都杜绝了。

没人敢抱侥幸的心理。

这种事换个人都干不了的,在榕城这一亩三分地,大家都认识,免不了会被找过来说情。

唯有像冲田职家这样的人,认事不认人。

冲田职家自己也觉着舒爽,以前都是他挨骂,当孙子,现在总算体验了一把当上司、领导的快感。

冲田职家也体验了一回,来自下属的敬畏大.

#####

71、请您一定要好好潜伏,千万不能暴露自己

表面问题是解决了,可生产工艺却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改进。

这可苦了古雷特。

他要求的越严格,暴露的问题越多。

就连陈飞进也没想到,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竟然看不懂工艺手册。

连厂里的技术人员也不熟悉,反而嫌麻烦不愿意执行。

面对类似问题,就用类似办法来解决就好了。

“不换思想就换人,我开高薪不是让他们当大爷的。”陈飞进毫不客气给出定调。

有了陈飞进的支持,古雷特和冲田职家商量后,他干脆让工厂停工,花二个礼拜进行突击培训,只有完成培训的人才能上岗。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汽车厂的职工每天上班就跟去上坟似的,就差哭哭啼啼披麻戴孝了。

期间,有一些人受不了严苛的纪律管束,主动提出离职。

之后,又有一批因为学习成果不达标,被辞退。

最后留下来的人,只有二百来号人。

顿时,车间都变得空旷了。

陈飞进第一时间给剩下的人加工资,以表彰他们顺利通过考核。

那些被辞退的人当中,有人跑去市里告状,说陈飞进剥削他们,每天要检查产品,还要求他们背诵安全条例和生产条例,哪怕四五十岁的老工人都不能例外。

此外,还有一些在职工人也跑去告状,说工厂还多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规定。

比如东西摆放有规定,所有东西要摆的整整齐齐,每天使用工具零件还要登记。

诸如此类的规定,数不胜数。

市里领导听了,深表同情,表面上满口答应,转头就把那些人都告给了汽车厂。

那些告状的在职的职工,都被开了。

市里、省里的意思很明确,好不容易有一批汽车能出口创汇了,这些都是政绩。

对于出口的商品,一定要抓好质量,打好品牌。

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再创辉煌,他们才好向上面邀功。

陈飞进听闻此事,较有兴趣跑过去学习。

回来后,直呼“这不就是血汗工厂吗?”

陈飞进亲眼目睹,冲田职家掐着秒表来计算流水线的速度,让干活的工人在几个简单动作中忙到极致。

工人干一天,基本上精疲力尽。

好处就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直线提升,成本大幅下降。

坏处是工人精神压力极大,工作极其枯燥单调。

陈飞进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又是一轮加工资,加绩效。

陈飞进知道,未来肯定有人会喷他,说他是黑心资本家。

但实际上,是否是资本家,关键看钱是否给到位了。

只谈理想不谈钱,那才是黑心资本家。

钱给到位了,那就不是。

陈飞进的看法就是这么现实。

眼下工厂机械化水平并不高,只能靠人力来弥补差距。

他倒是想换上一批机器人,最好像特斯拉工厂那样,可是做不到啊。

技术和资金都不允许,所以只能慢慢改进,提高职工的待遇。

况且,摆在陈飞进眼前的,是80年代末的国企。

国企的效率有多差,大家有目共睹,哪怕三十年后,一些固有的印象依然深入人心。

再说了,轻松的工作环节,并不能表现在生产效率上,那干脆下“猛药”。

冲田职家也是有真才实学,他懂得恩威并施。

前后折腾一个多月,汽车厂在尚未完成技术革新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提升好几个档次。

一线工人减少三分之一,产量反而提升三倍,成本更是压缩一半。

有人不乐意被训练像机器一样,主动提出离职。

然而,有的是年轻人愿意进来,只因为汽车厂的工资是别人的三四倍。

准确来说,是收入。基础工资,汽车厂只比其他工厂多一两百,但是算上加班费,一个月能多拿六七百。

最后一个月算下来,能拿到将近二千的收入。

在这种月收入只有小几百的榕城,月收入近二千,可谓是高薪。

这收入远远超过了那些有编制的人,算是榕城收入最高的岗位,引来无数人的羡慕。

陈飞进见冲田职家是个人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钢铁厂和汽车厂合并,成为东方红集团有限公司。

任命自己为总裁,提拔冲田职家为副总裁,负责整合全集团的制造和研发体系。

集团开月度会议上,陈飞进当场宣布了人事任命。

“冲田职家阁下的工作成效对得起我支付的40万美刀年薪,我很满意。”

“在我们正式成为集团之际,这种改变是必须的,我对此非常满意。”

大伙盯着正襟危坐的冲田职家,眼神里全是羡慕之情。

他们很想质疑,很想反驳,可是公布出来的数据不会骗人。

第一批五菱宏光皮卡车也顺利交付

陈飞进对于冲田职家的赞扬,毫不吝啬。

他知道,自己虽然大幅裁员无非是减轻了企业包袱,暂时性铲除了大批蛀虫,可内部体系还是原来那一套。

就如让老爹去当副厂长一个道理,换汤不换药。

时间长了,所有企业还是会恢复老样子,该摸鱼摸鱼。

首节 上一节 50/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