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第167节

一般人,受限于见识跟能力,可能不知道何雨柱到底有多大能量,但曹志强可是明明白白的。

首先,何雨柱跟大领导是十几年的忘年交,双方的交情已经是很铁的那种关系了。

有鉴于何雨柱跟大领导的交情,加上何雨柱还是厨子,性格又讨喜,坚持从来只做菜,不掺和其他事儿的原则,所以不光是大领导,红星轧钢厂的各级领导跟他关系也非常好。

何雨柱工作这么多年,虽然他本人可能没啥感觉,毕竟他用不上那些关系,但那些关系网跟人脉,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一般人用不上这些人脉,但不等于曹志强用不上。

你看现在,曹志强不就刚刚通过何雨柱,接触上了徐大爷,又认识了另外一位王大爷么?

先不管王大爷这次能不能真给曹志强帮忙办成事儿,起码有了那次还算愉快的接触,两位大爷这两条大腿,他就算是傍上了。

有了这两位大爷的关系,别的不说,以后曹志强要是在京城遇到点啥麻烦事儿,只要他占理儿,那就不用愁。

当然了,一般只知道正常上下班,就只在乎柴米油盐的老百姓,就算认识了这种大人物,有这种大关系,那也没太大作用,因为他们用不到,也无法把这种关系转化成自己的财富跟权力。

最多,这种人就是喝多了的时候,跟别人吹吹牛,说我认识谁谁谁,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表明自己很有能耐,可真有人求你办事儿,他就算真有那种关系,也铁定会先一步推辞,不想麻烦大人物。

胸无大志的小人物或许会如此,但对于有志于发财致富的曹志强来讲,这些关系就很有用了。

所以傻柱身上的人脉关系,本身就价值连城,远比那个玉镯子强的多,关键是看你能不能用,会不会用。

正因为明白这点,曹志强才不去动那个玉镯子,因为不动那个玉镯子,给他带来的利益更高。

不过除此之外,曹志强之所以不动那个玉镯子,也是因为这位娄晓娥。

娄晓娥的价值,在于她是香江人,是正经的有钱港商。

港商在招商引资极其疯狂的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在国内那可是妥妥的一等人,各地都欢迎的那种。

不过对曹志强来讲,娄晓娥的真正作用,不是她有钱,而是曹志强能借此把触角伸入香江,进而正式进入香江乐坛,更好的把自己记忆跟系统中的知名歌曲变现。

此时的华语乐坛,在国内部分,你撑死也只能赚个名气,要论赚钱,那还得是香江。

可一个内陆人,此时如果在香江没有亲戚关系,想正经的去香江,太难太难。

这时候,娄晓娥就有用了。

因为曹志强就算跟她没有亲戚关系,但可以有合作关系。

如果双方合作,让她帮忙在香江成立一个唱片公司或者经纪人公司,那么就可以用工作签证的性质,让曹志强去香江发展。

只要香江那边没问题,国内的护照跟通行证啥的更没问题。

通过娄晓娥,曹志强可以早早走出国内这个圈,早早接触更广阔的的世界,早早把自己的蛋糕做的更大!

通俗来讲,就是有了娄晓娥,他就有了早早换地图的可能,发展方向就不用再局限于国内了。

当然,如果没有系统外挂,曹志强或许还会先在国内苟一阵,但有了系统外挂,还整天窝在家里,那就有些对不起系统的栽培了。

不说别的,就说那个体积高达1000立方米的系统空间,一直呆在京城里不出去,实在是太过浪费啊。

(本章完)

173 何雨柱的真正价值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时代一旋律,国际形势也是起起伏伏,不断变化的。

在二十一世纪,蒸蒸日上的华夏,确实非常的有吸引力,那时候的华夏国籍,也是相当的吸引人,但在八十年代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八十年代的国内,那是真的穷,九零后想象不到的穷。

当时,受限于国内生产总值太低,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太低的缘故,再加上基础设施不发达,体制因素,国际环境等原因,哪怕国内人口众多,可实际上呢,国内的消费市场并不大,或者说还没开发起来。

这一点,看看后世的印度就差不多了。

二十一世纪初的印度,无论是总量gdp还是人均gdp,都比八十年代的国内高多了,可印度社会是什么尿性,消费水平如何,大家都看得见。

顺便说一句,八三年的印度,国内总量gdp虽然落后国内,却跟国内相差不大,而人均gdp呢,印度人是高过现在的国内的。

换言之,就消费市场来讲,此时的印度跟国内相差不大。

就算印度跟国内的其他情况没法比,比如识字率,贫富差距,军事力量等等,但八十年代的国内,你各方面吹的再好,经济数字也不会骗人。

八三年的国内gdp,总共只有两千三百亿美刀出点头,占世界经济不过百分之一点九。

就这点家底,你在国内能赚多少啊,更何况政策也不行,太过保守。

国内的改革开放虽然起始于七八年,但真正开始崛起,还是九二年之后的事儿。

在那之前,其实国内的改革之路是步履蹒跚,国民收入更是长期处于低迷态势。

所以,此时待在国内,赚国内老百姓那点钱,真的没多大出息,真正赚钱的地方,还是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钱。

说白了,就是在八十年代,你能赚外汇,才是真牛逼。

可如果想要赚外汇,此时在国内,就不如在香江有优势。

香江好歹是个自由港,而且依托华夏大陆,在国内进入wto之前,是妥妥的大陆对外窗口。

原因很简单,国内此时受限于国际形势,哪怕是在中美蜜月期,但想要直接从大陆出口货物去自由世界国家,依旧要被收取很高的关税。

可香江因为是自由港,如果你的货物先去香江,再从香江中转一下,虽然麻烦了点,却能少交很多税。

而且香江此时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国内,各种享受都是发达国家标准,很符合曹志强这种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人。

坦白说,在此时的国内,你就算有钱,你也很难享受到多高的标准,毕竟国内还要讲究影响跟地位。

但在香江就不同了,有钱就是大爷,更加适合曹志强这种喜欢享受的穿越者生活。

更何况,国内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在曹志强看来十分不人道,而且十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曹志强如果在这时候呆在国内,他理论上就只能生一个孩子。

多生也不是不行,就要多交钱,哪怕多交钱对他来讲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超生的名声不好,对各方面都有影响。

所以曹志强早就有意去香江发展,最起码,那边可以自由的多生孩子,包二奶也没人笑话跟鄙视,反而会让人羡慕。

如果能混个港人身份,或者在香江那边有个靠谱的合作伙伴,然后国内香江两边跑,就能两家便宜都占尽。

到时候,自己单独在香江混,老婆孩子在国内混,这不就是两边都不放嘛。

别说什么社保啊,还有什么后期国家崛起怎么办。

那些问题,都是没钱的人才会考虑的。

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讲,国籍从来不是问题。

更何况香江人也是华夏人嘛。

而且去香江发展,拿到永居权,又不是非得放弃国籍。

你看看八九十年代,或者后来的二十一世纪,长期在国内生活的香江人,啥时候有阻碍了?

还不是该干嘛干嘛,社保都有的交。

香江人在内地当******委员都行!

当然了,以上那是从长远考虑。

就近考虑的话,是曹志强看中了香江此时的娱乐产业。

曹志强目前签到的东西,其实最有价值的,或者说赚钱速度最快,性价比最高的,都是跟文娱沾边的内容,比如跟歌曲。

这也是为何曹志强处心积虑的,想要在国内掌握一家出版社的缘故。

他就是想先抓住文娱产品的发行权,然后再去搞内容,而不是反过来。

要不然,如果曹志强贸然的先在国内搞内容,也就是写歌当歌手啥的,或者写文章当作家,实际上赚的钱并不多,属于贱卖资源。

不说别的,就说国内此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著作权法》,这就让曹志强很难办。

这就意味着,一旦曹志强直接在国内做内容,比如直接写书写歌,很容易被发行部门吃大头,自己最多赚个小头。

甚至搞不好,他把好作品写出来之后,人家一发行,你连版权都不是自己的了,都是人家出版社的。

不要怀疑此时那些出版社的吃相,那可是比后世某疼还难看。

更别说,此时国内还没有一部专业的著作权法,他写的作品不受法律保护,很容易被盗版流传出去,被人随意拿走。

国内盗版也就罢了,起码还能写他的名字。

就怕港台歌手甚至海外歌手直接盗他的歌,捧红别的明星,却反过来一点好处不给他,甚至反过来在国外注册版权,直接抢了他的著作权,那可就亏大了。

尤其是此时的大多数港台写歌人,抄袭起他人作品,那是疯狂至极,而且毫不脸红。

你比如说此时的很多著名港台流行歌,其实大部分都是抄袭日本歌。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句话,说中岛美雪养活了大半个香江乐坛了。

目前来讲,这种音乐作品的抄袭盗版是无解的,因为在不同的国家跟地区,你只需要把对方的音乐稍微改一改,或者歌词改一改,你就没法维权了。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大家更多的是认人不认歌,出名的往往都是歌手,歌曲创作人往往不被重视。

搞什么原创啊,抄歌多爽啊。

就比如那个中岛美雪,她的七十多首歌,被香江乐坛翻唱了一百多首歌,可那些翻唱歌曲,基本都没有获得原创作者的版权,都是私自抄袭的,基本都有版权问题。

因为这时代的音乐版权问题,要跨国维权十分困难,所以基本都是在哪个圈子赚什么钱。

一般除非一首歌特别火,赚钱特别多,否则大多数歌曲原创者不会跨国维权,因为成本太高,得不偿失,还容易把路走窄了,失去一个国外市场。

倒不如顺水推舟,认可了人家的翻唱,别把事情闹大,起码你还赚个原创者的名声。

此时的香江乐坛,之所以大抄特抄日本跟西方的歌,就是看准不同圈子交流不便,维权难,所以才那么明目张胆的抄袭。

尤其是音乐这玩意儿,你如果歌谱旋律一样,但歌词不同,在此时的香江,要打官司维权就很困难。

此时香江乐坛的那群人,连日本跟西方社会的歌,都敢明目张胆的一个音乐符号都不改的照抄,只是更改改歌词就行,更别提大陆了。

然而,有娄晓娥这个香江人当合作伙伴,那就不同了。

如果能跟娄晓娥打好关系,双方一起合作,曹志强就可以把自己写的歌跟,先拿去香江注册版权,然后他再唱,就不怕别人翻唱了。

因为这样一来,他在香江注册了版权,那么香江的版权法就能保护他,可以维护他在香江乐坛圈子的利益。

而此时是华语乐坛,基本就是港澳台的天下,其中又以港台为尊。

在香江注册了著作权,宝岛地区也是认的,所以在香江注册了音乐著作权,基本就可以保证自己在华语乐坛的利益。

至于其他地区,比如日本韩国跟东南亚一带,人家要是抄袭,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相对来讲,此时的日本韩国等地,还比较要脸,一般不会明着抄袭一个大陆人的歌。

也就是说,只要自己把作品弄到香江注册了音乐著作权,到时候,如果别人在华语乐坛自己唱也就罢了,如果翻唱火了,赚大钱了,他就去找人要版权费,一告一个准,名利双收。

此外,他还可以通过娄晓娥,去香江开辟娱乐市场,先在香江当一阵歌手,打响知名度,赚到外汇,再返回国内投资,搞一个出口转内销。

这种路子,比在国内直接搞唱片要靠谱的多,利润也大的多。

再延伸一下,曹志强如果不想当歌星,不想在香江娱乐圈混,凭着他在国内有两位大领导当靠山,海外又有娄晓娥这个港商当合作伙伴,内外关系皆有,哪怕搞内外贸易,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而大领导也好,娄晓娥也罢,都离不开一个人——傻柱!

所以到这时候,就可以明白到,曹志强为何要对傻柱那么好,就是因为他一早就看到了傻柱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傻柱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是傻柱做菜的技术高吗?

并不是。

首节 上一节 167/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