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保住大家的面子,其他什么都好说。
从这个角度看,就算曹志强不想来这里,机械厂的领导也会强行把他安排过来,并且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放他走,要不然,对外是不好交代的。
曹志强也明白这点,毕竟之前的时候,李厂长已经苦口婆心的把事情的利弊都跟他交待明白了。
李厂长早就跟他讲过留这里面的好处,说过一阵就找个由头,给他办学徒工转正,转正后,就可以借他诗人的由头,用特聘的方式办工转干,保证让他三年之内当干部。
工转干的名额在董书记那里,只要董书记点头,曹志强的工转干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李厂长还告诉他,他来厂上班,不耽误他写文章,相反,还鼓励曹志强继续写文章,写诗歌,他们厂都是绝对支持。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他人不走,一切好说。
当然了,如果非要走也行,那得等这阵风头过去再说。
可如果你非要现在走,那他的档案,厂里是绝对不放的。
到时候新单位拿不到他的档案,你也没法办交接,无法交接,自然就无法正式去新单位工作。谷韊
除非你不管个人档案,强行辞职走人,可那种后果嘛,呵呵,就不多说了。
有利诱有威胁,反正就一个意思——现在不能走!
你留下来,什么都好说,绝对让你更容易进步。
你要现在走,就会各种刁难你,让你寸步难行。
什么?个人档案你一个国企无权扣留?
呵呵,你以为是二十一世纪呢?
红光机械厂是垂垂老矣了,但架子还在,就算没法真拿你如何,恶心你总可以。
对此,曹志强当然是表忠心,说不会走。
事实也是,他现在还真没想过立刻走人。
毕竟这是1983年,一个民营企业还不能开办的时代,除非他去干个体户,否则没有大单位护体,真的是挺难办,寸步难行是一点不为过。
至于去杂志社当编辑,先不说机械厂不放档案,他很难正式去新单位交接的问题,就算能去杂志社当编辑,他也不爱去。
因为他想当老大,不想给人打工,受人约束。
总之,在曹志强看来,在跟大领导接触之前,还是要稳一点好,没必要提前把自己的心思透露出来。
等大领导帮忙了,答应给自己牵线搭桥,让自己开办出版社或者杂志社了,那么以大领导的能量,一个小小的红光机械厂,也不敢拿他如何。
但这最好是突然袭击,从上到下的来,可不能图一时嘴快,事儿还没办成就说出去,那才是脑残。
就这样,表现的很上道的曹志强,获得了李厂长的信任,很自然的让他去宣传科找孙科长,再让孙科长带他来红光天地杂志部。
杂志部是内部说法,其实就是杂志社,或者叫编辑部。
只不过这是内刊,所以一般来说不能那么叫,就改叫杂志部,属于宣传科管。
红光机械厂虽然只有八千多人,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不光有食堂保卫科等工厂必备的部门,还有小学、医务室、电影院、印刷厂、杂志部、文工团等等等等的附属部门。
可以这么说,一个红光机械厂,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下面的大多数乡镇都要强,甚至都超过很多小县城。
至少国内此时大多数的乡镇,是没有固定电影院,也没有固定的杂志社跟文工团的。
但一个小小的红光机械厂,就全都有。
要不说是京城国企,就是不一样。
不过,你以为基础设施好,这就是好事儿?
那也未必。
说起来,为何红光机械厂年年亏损?
主要就是因为这些附属部门太费钱。
其实工厂的主体车间,也就是生产部门还是很赚钱的。
哪怕技术再落后,技工再断层,可毕竟是八三年,工业品稀缺的时代,基本上只要是工业品,现在就不愁卖。
更何况,现在依旧是计划经济占主体的时代,什么都是定计划看指标,所以工厂生产的零部件,从来都是根据计划来,也从来都不愁卖。
工业品真正走向价格双轨制,也就是做够计划的,多出的部分可以自己做主,以市场价往外卖的时代,那还得是八四年之后。
所谓倒腾批文的时代,基本就是指八四年之后。
可在八四年之前,至少国企都是严格按照计划来,生产多了没用。
这也是为何车间工人都那么懒散的原因,因为生产多了没奖励,当然没积极性。
结果就是,企业的计划是一定的,收入是一定的,但就算你不招新人了,原来的老人总要成家立业啊,总有子女亲属啊,这些人总要有工作啊。
怎么办呢?
工厂车间的招人指标是死的,那就只能扩展附属部门,通过附属部门来吸纳工人家属。
所以啊,现在基本所有的国企,都热衷扩充附属部门。
无他,扩充附属部门,就是给员工福利,到时候不但员工满意,自己也能从中捞好处,大家都满意,何乐而不为。
至于代价么,自然是财政出了。
反正钱不够,跟政府要钱就是了。
人都是好逸恶劳的。
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当车间当工人多累啊,谁不想去清闲的附属部门喝茶看报纸啊?
在电影院放放电影,在文工团跳跳舞,在杂志部喝喝茶,不比在车间汗流浃背的干活爽?
时间一长,附属部门的人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臃肿,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可不就年年支出大过收入嘛。
当然了,以上那种情况,都是万恶的六七十年代,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已经遭到了彻底的批判。
改革开放后,上下都讲改革,工厂当然也要改革。
在大环境没变之前,工厂要改革,只能是小改,也就是开源节流。
在没法开源之前,工厂只能想办法节流。
怎么节流呢?
生产部门无法节流,那就只能从工厂的附属部门想办法。
目前来说,所谓的节流,就是附属部门也不收人了,哪怕工厂的职工家属也不许进。
除非特殊情况,比如领导特批。
就好像曹志强,他就属于情况特殊的特批情况。
而像是内刊杂志部这样的清贵地方,更是一早就关闭了进人阀门。
从这个角度看,厂里能让曹志强去杂志部,搞内刊,真的是很照顾他了。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尤其是新闻舆论的压力,曹志强哪怕写诗很出彩,他也不太可能从车间转来这里。
这年头会写诗的工人多了去,也没几个因为会写诗就立刻调岗位的。
当然了,那些个会写诗的工人,名气跟影响,都远没有曹志强大就是了。
然而,当曹志强真的来了红光天地杂志部后,还是为这里的环境感到震惊。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所谓红光天地杂志部,或者叫编辑部,居然是一个养闲人的养老院,还是个爱来不来的,自由度超高的地方。
这可真是……斯巴拉西!
7017k
098 这是真把我当外人了啊
“哎,强子,下班了?”
“是啊,下班了,叁大爷,您又在这浇花呢?”
“可不嘛,退了休,没事儿干,不就得弄点花花草草的,而且这浇花啊,就得傍晚,这样浇水长科学啊。”
“呵呵,也是,那您忙着吧,我回了。”
看到曹志强要往回走,叁大爷阎埠贵忽然道:“等等啊,有你信。”
“有我信?”曹志强一愣,满心都是诧异。
也是,他前段日子就没再跟杂志社投过稿,之前投过的稿子,回信早就拿到了,按说应该没有回信了才对。
“你等着,我给你拿。”
叁大爷放下喷壶,这就背着手回了家。
很快,他拿着一封信走回来:“那,你的。”
曹志强一看,不是杂志社寄来的,杂志社寄来的信很特殊,一看就知道是哪儿的。
而这封信,是黔州寄来的,明显是个人的信。
虽然曹志强的强子笔名很出名,但他很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既没在新闻媒体上露过脸,也从没提过自己的住址。
之前北平青年报的报道,也只是说过曹志强这个真名,也说过红光机械厂,但的确没有刊登曹志强的正脸相片。
照片不是没有,但只有他穿着病号服,带着颈托,半坐在病床上的背影的相片,目的是突出诗人强子确实受了伤住了院,但正脸跟侧脸都没拍到,只有女记者蔡玲的正面照。
这当然是曹志强的个人要求,因为他不想露脸。
所以,这不可能是他粉丝寄来的信,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地址。
黔州省筑城市蔡冲县?黔省?
看到寄信人的地址,曹志强想了想,大概知道这是谁的信了。
来自黔州,还知道哦自己家具体地址的,大概率就是自己那个素未谋面的亲姐姐了。
时至今日,那个姐姐因为远在黔省大三线,还不知道亲妈病死的情况,所以这封信,八成跟之前的信一样,是求自己亲妈帮忙,帮她调回京城的信。
收起信后,曹志强对阎埠贵点点头:“谢了,叁大爷。”
“客气什么,应该的。”叁大爷阎埠贵笑嘻嘻的道,“不过强子,棒梗的事儿你知道吗?”
“棒梗?”曹志强一愣,“你说贾梗?他怎么了?”
阎埠贵先下意识左右看看,发现没人瞧这边,才对曹志强小声道:“棒梗啊,他回来了。”
曹志强眨眨眼:“回来就回来呗……什么时候的事儿?”
“今儿下午。”阎埠贵笑眯眯的道,“跟着傻柱回来的,听说,是傻柱亲自去派出所带回来的,这个事儿你不知道吧?”
“这个啊,我还真知道。”曹志强点点头,“魏大军那伙人,就是抢我钱的那些人,他们的案子已经定了,有关部门已经送交法院了,就等着开庭审理了。
至于棒梗,也就是贾梗,他也判了。
不过他算不上从犯,也够不上刑事罪,但因为他恶意跟魏大军那伙人说我的事情,有故意挑拨滋事的嫌疑,所以要对他进行行政处罚,也就是行政拘留。
因为有我的谅解书,他又主动自首,认罪态度好,所以只判了个行政拘留七天。
现在应该是行政拘留结束,所以才回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