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 第283节

所以当徐横舟提出要当副导演的想法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抗拒的缘由是觉得徐横舟可能真的只是在玩一玩,并没有把这个项目当真,也没有认真对待。

而苏有朋不希望自己有一个不认真的工作伙伴。

但他抬眼间又确实是感受到了徐横舟的认真。

尤其是他刚才的抗拒表现的有些过于明显了,所以徐横舟立刻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也想要当这个副导演,以及他对拍摄的一些想法。

甚至是直接就《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作品如何改编为电影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想法。

苏有朋一开始的关注点还放在徐横舟的态度上,但后面却被徐横舟所讲的内容吸引了注意力。

他觉得徐横舟所说的东西和自己不谋而和,兴奋之下,也参与了关于《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作品如何改编为电影的具体讨论。

越聊,他的灵感就越加迸发,脑海中的想法,一个紧接着一个全都冒了出来,当下直接就从西服的内兜里面掏出纸笔,把自己和徐横舟所说的关键点给记录下来。

同时,越聊,他忽然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原本他觉得《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作品要拍摄成电影的,对他的来说难度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连最基本的思路都没有。

他原本最初的想法就是,如果要把它拍摄成电影的话,就直接按照原著来进行拍摄,尽量1比1的还原。

可是听到徐横舟,羚羊挂角般天马行空的想法却让他受益颇多,开拓了他的思维与视野。

苏有朋还是第一次意识到,就算是将原著改编成电影,也能够加入许多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未必是从内容或者剧情上进行修改,而是从导演的角度,从拍摄手法,呈现手法上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创作。

苏有朋觉得自己从和徐横舟的一番交谈中受益良多,徐横舟同样也收获了很多。

他还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电影拍摄有这么多的想法,并且他越说越觉得自己那些想法其实很多都是可行的。

徐横舟很兴奋于发现了自己这个小小的天赋点,也觉得和苏有朋聊的非常的尽兴,两个人的想法很相投。

如果真的能够一起合作拍摄一部电影的话,那么一定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

他现在就开始期待了起来,简直迫不及待的就想要拍摄一部电影了。

徐横舟和苏有朋在这边越聊越契合,简直是惺惺相惜上了,那边台上主持人,话锋一转,开始进行了今晚最佳男演员的宣布。

“让我们来看看,最佳男演员奖项今晚花落谁家,是《烈日灼心》的男主演徐横舟吗?是《秋决》这部电影中的男主演欧威吗……”

主持人在台上拖长了调,成功地吸引和台下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除了徐横舟,他正和苏有朋聊到热烈处呢。

直到一束追光灯从舞台上打到观众席,徐横舟感受到了光亮以及周围目光的聚集,又见到苏有朋忽然停止了话头,拍着自己的肩膀,后又抱了自己。

紧接着,周围的掌声突然热烈起来。

他这才后知后觉得回忆起来刚才主持人说了些什么——

“没错了,本次金马奖最佳男演员的获得者就是《烈日灼心》徐横舟!让我们掌声恭喜徐横舟,这是徐横舟这部电影拿下的第二个影帝奖项……”

徐横舟一边听着主持人在台上念着自己,自出道以来的各种演艺经历,一边站起身,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衣服之后才快步走向台上。

他看到礼仪同时上台,手捧托盘,托盘里是金光闪闪的影帝奖杯……

徐横舟成为金马奖影帝这个消息不到十分钟就已经在各大网络平台发酵了。

舆论瞬间爆发。

徐横舟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唯一一个连续拿下影帝奖项的青年演员。

这实在是非常难得。

如果说徐横舟之前只有一个影帝奖项,大家提到他的时候还不能够直接把影帝这个名头安在他的身上,那么现在大家已经能够很自然的说一句,徐横舟是影帝了。

微博热搜更是瞬间就登顶了。

词条依然非常简单,但是却吸引到了所有看到的人点进去查看详情。

#徐横舟!金马影帝!!!#

大家点进去之后纷纷感到惊叹,留下了自己的评论。

“我的天,不是刚刚才拿了一个法国的什么最佳男演员的奖项吗?怎么又拿下了一个?”

“我有种预感,徐横舟要成为史上第一位拿下大满贯的影帝了!”

“楼上的有点夸张了啊,但是我觉得徐横舟之后再拿下最佳男演员的奖项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说起来,徐横舟是真的很厉害,这一两年来演的电影几乎都没有翻车过,选片的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强了,以后徐横舟的电影,我都会去看一眼,贡献一下票房的,主要是感觉这个票价都能够值回来,不白花。”

“徐横舟不如我们来一个约定吧!什么时候你拿到大满贯奖项了,什么时候我就和你结婚!——刘亦茜。”

“一时之间,我竟然不知道楼上是CP粉还是反CP粉,如果真的是要拿到大满贯再结婚的话,我总觉得这个婚怕是结不成了。”

“哈哈哈哈,楼上的要对徐横舟有点信心,我觉得还是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的,想到这里竟然有一点小开心呢,要不然徐横舟你就认了吧?拿了大满贯再结婚呗,如果拿不到的话,茜茜就留给我们好了。”

“我非常支持楼上的想法,徐横舟是大家的,但是茜茜只能是我的!”

“滚开,是我的!”

第314章 十分钟长镜头

就算是拿过几次影帝奖项,当沉甸甸的奖杯入手的时候,感受到那种压手的质感,徐横舟还是打心底里感受到满足感以及浓浓的喜悦。

他第一时间就想要把自己这种幸福给分享出去,冲着镜头挥了挥手上的奖杯,轻声道:“我得奖了。”

身处国外,正通观看这次金马奖直播的刘亦茜,通过镜头的捕捉以及收音能够非常清晰的听到徐横舟说这一句话,瞬间她就知道徐横舟这句话是和自己说的,他是在和自己的分享得奖的喜悦。

刘亦茜嘴角扬起笑容桌面上的一杯红酒,冲着电视机里笑容灿烂的徐横舟,同样是轻声回应道:“恭喜”,然后浅浅地喝了一口酒。

酒香四溢,甘醇清透。

第二天,徐横舟没有在国内过多停留,直接赶了最近一班的飞机,飞往了国外,回到了剧组。

不过他和苏有朋已经达成了一定的默契,也交换了各自的联系方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两个人应该会在不久的未来合作一次。

徐横舟回到《老男孩》剧组之后,立刻给剧组带来了一股不正之风。

具体表现为,每个人见到徐横舟,都会喊他一句徐影帝,并且,非常积极且热情地询问他关于获得影帝奖项的相关心得体会。

而且一般情况下都不是草草了事,往往听得极其认真,就差拿个笔记本记录下来了。

尤其是剧组中的一些小演员们,他们剧组因为一些情节是找了一些国外的华人小演员,这段时间,小演员们自从徐横舟回来了之后,就天天被自己的家长们带着过来找徐横舟听取经验。

因为一般情况下,小演员们的家长都是属于望子成龙的那种,对小孩子都特别有规划,希望他们能够往文艺方面发展。

所以这会有机会和影帝近距离接触,而且是多次拿下影帝奖项的徐横舟,家长们热情的很。

这倒不是出于功利。

反而有点像那种同一所学校的学长考到了高考状元,然后家长们就想要拉着自己的小孩过去听讲座,顺便给小孩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的那种感觉。

徐横舟身为一个标榜式的人物,这段时间在剧组过得非常,小心翼翼,尤其注意自身形象,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小朋友们留下心理阴影。

吃饭都不敢大声吧唧嘴了。

因为在他咀嚼的时候,听到隔壁的隔壁的小朋友的家长在教训小朋友,让他吃饭的时候小声点,要向影帝哥哥学习……

徐横舟的影帝包袱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的,直到这天,他们要拍摄这段时间以来最难拍摄的一段戏份。

他全情投入于这段戏当中,才终于是忘却了一会儿自己还有影帝包袱这回事。

这是一段追逐戏。

当然,这部电影由于其性质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场追逐戏。

但这一场戏不同,这场戏会用长镜头,而且是持续的十分钟的长镜头。

这就需要徐横舟他们在演戏的时候做到一气呵成。

这其实是危笑作为导演的一个尝试,但是却需要徐横舟他们来对这段戏负责,几位演员需要反复探索,反复对这一段戏进行拍摄,直到能够将十分钟的戏完整地在一个镜头内延续的演好为止。

这一段戏的剧情主要是涉及到敌人的一个计划,他们打算通过跨城市马拉松的方式,将某样重要物品不着痕迹地从一个城市送到另外一个城市当中。

而主角团他们先是莫名其妙的卷入其中,然后又得知了这个计划,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而徐横舟他们在这段戏中最困难的就是他们需要表演长达十分钟的马拉松长镜头。

这当然不是那种就片式的拍摄手法,专门拍摄十分钟徐横舟他们跑步的镜头。

而是说把镜头聚焦在那个所谓的需要传递的物品上面,然后通过同一个镜头不进行切换的方式,将整个物品争夺的斗智斗勇的环节给拍摄出来。

这就涉及到极其庞大的人员调动和配合。

还得再加上表演。

想一想难度就大的惊人。

所以徐横舟也根本就没有空在意他那个影帝包袱了。

因为这场戏需要他沉下心来,花时间一点一点去和身周的演员进行合作打磨,并且最终形成默契,能够一次性演完这十分钟的镜头。

十分钟的戏,他们前期试拍就拍了大概两个小时。

后续在没有镜头的情况下,他们又排演了三个小时。

才终于是觉得差不多了,然后才再次进行正式的拍摄。

徐横舟和危笑那边做了个手势,镜头就开始转向这边,拍摄开始了!

他和斜侧方的祖锋两人对了一个视线,非常有默契地加速往前跑,徐横舟跑的更快一些,简直有百米冲锋的效果了,然后他们两个人一个转角的时候一前一后的将前方那位穿着52号运动服的运动员夹击住。

做出一副想要消耗这位52号运动员力气,好在跑道上超过他的架式。

同时也挡住了另外一边的视线,然后就在此时,肖央从另外一个拐角斜插了进来,一副非常具有正义感的样子,用力把徐横舟从穿着52号运动服的运动员身边挤开,然后同时揽住这位运动员,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却又非常自然地将手中的53号贴纸覆盖到对方球服上的52号数字上。

徐横舟和祖锋两人对视一眼,往另外一边跑开了。

肖央则跟着这位52号运动服的运动员身边跑,而这位运动员此时穿着的已经是53号运动服了。

而如果从背后看过去,则能够发现肖央穿着的运动服上面的号码是52号……

危笑摸着下巴冒出来的胡茬,全神贯注地盯着镜头里面的画面看,心头有些紧张。

因为前面的五分钟前所未有的顺利,这让他不免期待起接下来的五分钟来。

如果接下来的五分钟依然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就成功了。

对于危笑来说,相比起拍摄电视剧,他个人是更喜欢拍摄电影的,因为电影的时长很短,所以反而是有了更多能够玩技巧的空间。

因为玩技巧最忌讳的是只注重技巧,不注重表达。

而时长比较短的电影相对来说,主题会更加的清晰,而一旦主题清晰了起来,那么就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运用各种技巧去突出想要表达的主题。

简单来说,就是电影在拍摄上能够玩的花活更多。

并且玩的这些技巧也更具有实用性。

就比如说这一段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如果放在电视剧中,那么可能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反而会让整个剧情显得有些拖沓。

电视剧有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的聚焦细节的转变,反而用一两个镜头就能够将事件一带而过。

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长镜头是非常有效的表达方式。

他能够清晰地用镜头语言告诉观众,这段剧情的重点在哪里,想要表达什么东西。

危笑虽然是采取了比较难进行拍摄的长镜头,但事实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非常的清晰,一点都没有云里雾里的去绕。

就只是想要通过紧凑的长镜头去突出这一整段的剧情转换,从而影射从这一段开始,整个主角团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挨打转变为积极进取,想要操纵事件的发展方向进行反击。

并且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也是一个很好的铺垫,预示着接下来主角团的反击会是强而有力的,并且最终取得成功的。

危笑在镜头再次确认过这段长镜头的必要性之后,重新看向监视器里面的画面,发现已经过去了六分钟了。

首节 上一节 283/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