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 第291节

是血流成河啊。

可我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

一眼都没眨过!”

徐横舟之前看过排班表了,知道自己这一段要演的是什么,所以之前在飞机上其实有重点看过这一段的剧本。

其实这一段戏就是很简单的最开始的和孙悟空的相遇,然后了解到孙悟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时,也给观众呈现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

也是让观众知晓男主唐僧的心魔究竟有着怎么样不为人知的一面。

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知道男主其实也有着非常自大的爱吹嘘的心理。

徐横舟脑海中浮现出这段话接下去,他应该回应什么样的台词,很顺畅的就说出了口,神情天真又充满着真诚:

“那么长时间不眨眼睛,眼睛会不会干啊?”

这个时候的孙悟空表现的多么自大,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表现有多么假,那么相对应的唐僧就要演出那种对立面的感觉来。

要显得尤其真诚,尤其不谙世事,尤其梗直,真性情、直肠子,有话直说,毫不拐弯抹角。

黄渤饰演的孙悟空立刻转移话题:“干又会怎么样,不干又怎样,这跟我说的有关系吗?”

徐横舟眨眨眼睛,他虽然性情直率,但是心思灵敏,非常能够感应到对方的情绪变化,此时感受到对方那一瞬间的恼怒,颇为无辜:

“我就是好奇。”

黄渤略略翻了一个白眼,一脸不耐烦,连续反问:“你听不懂我说这话的重点吗?我是在讲眼睛会不会干的事情吗?”

徐横舟偏头,语气越发真诚了,非常想要取信于对方,想要让对方知道他所说的话是认真的,所说的东西就是他心中所想的东西:

“我就是在想——”

他右手高抬,然后向下用力一挥,做出手起刀落状:“额,那么长时间,眼睛不干吗?”

要知道,拿着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来回砍了三天三夜啊!

血流成河啊,手起刀落,一眼都没眨,熬了这么长的时间,眼睛真的不会熬坏掉吗?

唐僧从事实出发,是真的为孙悟空担忧起来。

黄渤饰演的孙悟空怒了,有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自己说的东西,对方根本就不理解对方说的东西,自己也没兴趣:

“别tm再跟我说什么眼睛干或tm不干了我是说我杀人不眨眼,好,我让你看,你看我眼睛干不干!你说我眼睛干不干?干不干?干不干?”

说着说着,黄渤饰演的孙悟空反倒是把自己给说愤怒了。

他拿出唐僧的三根甘蔗,生气的想要劈断,劈了几次,劈不断,扔掉一根,继续劈还是没劈断。

又扔一根,几次后终于劈断了。

他于是举起甘蔗,凑到唐僧眼前:“看到了没有!看到了吧!”

以断掉的甘蔗,证明自己的武力值依然存在,证明自己确实是能够杀人不眨眼的人!

徐横舟饰演的唐僧似乎是终于信服了:

“看到了!”

黄渤饰演的孙悟空暗地里松了一口气,神情满是得意,然后悄悄地把手背在身后,掩盖着手上刚才劈甘蔗擦出来的血迹。

“还有什么东西都端这,我全给你砸烂。都给我拿出来,拿出来,都给我拿出来!”

徐横舟饰演的唐僧是个老实人,他直接拿出一个榴莲。

黄渤饰演的孙悟空看到以后,立刻转身走了。

当做自己根本没有看到这个榴莲的样子,一边摇头一边叹气道:

“所以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真没办法给你们讲道理……”

这场戏演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周星驰在一旁喊了卡,徐横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管待会这场戏要不要重拍吧,但总算是他顺利的发挥出来了,把这场戏完整的给演下来了。

不知道谁搞出来的事情,让他一到片场就开始拍戏,完全不给他准备的机会。

总觉得可能是黄渤那个家伙……

从上次颁奖典礼开始,他就看出来了,黄渤很能搞事情。

他刚这么想着,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周星驰拿了把折扇,一边摇着一边走过来,颇有点他演《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唐伯虎的那种气质在。

然后到了他身前之后,把折扇一敲叠了起来,笑眯眯地道:

“我从别的导演那边听说你临场发挥特别好,甚至比正常演戏的状态还要好得多,可能是这样演代入感比较强?机会给到你了,我看着倒是还不错,之后也不用讲戏了,你先演一遍吧,我看看情况再说。”

“……啊?”徐横舟很想问这到底是哪个导演说的话?!

说实话,他其实确实是挺喜欢自己琢磨戏,自己用自己的方法演戏的。

但如果有导演指导,那当然其实是更好的。

如果导演不是那种强制性规定他要怎么演的,只是给出一个提示的方向,这样其实是很有利于演员琢磨演戏思路的。

毕竟他再怎么自己琢磨,也不能凭空想象啊,肯定是要以剧本为现实依据的。

同时剧本毕竟是文字的形式,具体要怎么理解导演心中其实是更加有一个具象化的概念的。

于是徐横舟赶紧和周星驰导演说,自己恐怕还是需要对方给自己讲讲戏的,因为他对这个角色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

说了一大段话,倒是没有得到周星驰导演的表态,说明到底之后是让他自由发挥,还是给他讲戏。

反而是听到了周星驰导演点出来,到底是谁跟他说的,徐横舟适合即兴发挥临场表演。

姜闻!

徐横舟咬牙切齿。

他就说呢,和他合作过的导演,也就这位,最会搞事情了。

接下来的几天,徐横舟悲伤地发现,大多数时候,周星驰导演还真的不给他讲戏了,给了他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甚至一场戏会让他换个演法,演个三四次!

他打听过,在他之前,周星驰导演对每一场戏的要求都是非常细致的!

以至于当周星驰导演从徐横舟开始延伸到了黄渤甚至其他演员的时候,让其他演员也开始自由发挥了,黄渤第一个不适应。

说起来,黄渤虽然是影帝,又被称为演技非常好的实力派演员。

但事实上,他在演戏的时候还是比较喜欢按部就班的在规定的圈子里发挥自己的演技,演到导演想要的最好。

很大一部分时间,自我发挥的情况是比较少的。

因为在他看来,光是完成导演的要求,在导演的要求下做到极致,就已经是一个很有难度的目标了,只有先做到极致,才有资格讲自我发挥的事情。

所以这会儿,周星驰忽然让他自我发挥了,黄渤就有点头痛。

他只能够按照以往的经验,按照不同的方法呈现给到周星驰,然后尽力把每个方向都做到最好。

这样表演比按照一个方向演到极致来说,要更加的心累。

但确实是有效的。

黄渤发现这么演了之后,他对这个角色的一些行为模式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了。

以往去饰演一个角色,更多的是增强自己的信念感,用逻辑和感性去解释这个角色为什么要这么做。

而现在自由发挥之后,他会去思考这个角色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为什么不那么做。

当知道他放弃了理由之后,才更加地对这个角色坚持的理由感同身受了起来。

周星驰其实是其中最惊喜的一个。

他虽然不是第一次拍电影了,但是他之前拍的电影都不是文艺电影。

虽然核心是有那么一点哲学意味在的,但基本上都是商业喜剧片。

商业喜剧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节奏感,而节奏感的要求就需要演员表演的非常到位,卡准每一个节奏,卡准剧情点,所谓的自由发挥根本就不存在。

这还是他第一次和文艺片演员合作。

黄渤虽然是影帝,但在周星驰眼中依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片演员。

但徐横舟在他的心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片演员。

说起来,徐横舟演的文艺片也不多,但是这个印象在他的心中却很深刻。

所以当徐横舟的公司联系到他,通过资源交换,想要拿下这个男主角的时候。

他听到对方推过来的人是徐横舟,便没有太过于抗拒。

因为他觉得自己这部电影也是有所突破的,表达的核心也靠近文艺片的内核。

既然是文艺片的内核,那么找一个文艺片演员来演,当然也是十分适合的。

第322章 演技

周星驰的理由听起来就是这么简单又草率,但实际上这其中包含着他对徐横舟这个演员的欣赏与信任。

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就已经觉得说对方能够出演他所设定的男主的这个角色。

起码从演技上并不担心对方不能胜任。

这深层次地也表明了徐横舟这一年多来的打拼,确实是给自己做了一个非常扎实的代言,让外界的人知道了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演员。

而当徐横舟进入剧组之后,给出的表现确实也不负盛名。

周星驰从徐横舟的表演中找到了许多的灵感,愿意从这部电影的内核上去为涉及到男主这一角色的相关剧情进行大幅度的改动。

要知道,以往他拍摄电影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从演员身上得到的灵感都是加那么一两场戏,但是对整个大框架的影响不深,也不可能涉及到内核的改变。

周星驰觉得自己不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都是很霸道的,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逻辑以及拍摄准则。

基本上是选择了一条路,就坚持到底。

类似徐横舟这种什么都不说,只是通过自己并没有特殊目的性但却足够专业的行为让他改道的人真是不多了。

之前几位能够让他改变主意的人,还是他当演员时期的遇到的某一两位导演。

他们是很有个性的人,有个性就代表着足够有原则,也有着独立而成熟的三观,轻易不会为人所改变,反而是容易改变周边的人。

而且通常情况下是正向的改变。

他们总是能够让你直面地了解自己某些方面是有所缺失,可以加以改进的。

周星驰年轻的时候就很容易被这样坚定的人所影响,就算是到了现在,当看到这样坚定的人,他也会有所动容,并且会对自己的一些东西进行反思,能够得到很多收获。

虽然徐横舟看上去是一个阳光帅气、演技也很不错的年轻演员,似乎是没有太多人棱角。

但周星驰和徐横舟相处了这么一两天下来,他是觉得徐横舟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年纪轻轻就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很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同时,也能够沉得下心来去完成自己定下来的计划以及目标。

这很难得。

很少有人在徐横舟这个年纪,能够想明白这么多东西。

当周星驰知道徐横舟是一个有内容的人的时候,立刻就打消了原先心头的一点点疑惑。

首节 上一节 291/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