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第79节

俞冬青重新打开软件,看了一遍明媚制作的纪录片,感觉还不错,也就没多考虑,直接用了原来那个时空里《美丽的中国》纪录片配乐片段。

反正这部微记录片长不到半个小时,其中需要出现背景的音乐也就十分钟左右,足够了。

写好以后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俞冬青直接发到明媚的QQ邮箱里,然后开车直奔东来顺。

回京这几天俞冬青每天晚上都是在酒桌上度过,大家都忙平时难得一聚,都是在电话或者微信中联系,现在趁过年的时候多走动走动,结果过了正月十五,一天晚上洗完澡偶然站在地秤上看了看。

卧槽.....

比过年前体重整整增加了八斤!已经开始有小肚腩了。

看来得减肥运动了,他可不想做个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男。

还好,春节已经过去,女儿也已经入学,人定湖公园附近的房子装修好空了两个月也可以搬过去。

专门看老黄历找了个黄道吉日,俞冬青找搬家公司将屋里的家具等搬新装修的房子,家具电器也没换新的,但对电脑以及功放音响全部换新。

专门买来一套丹麦产的TANNOY天朗专业音响功放套装,包括无源音响、功放、CD机,黑胶唱片机等,价值四十多万,这也是家里最贵的电器设备。

以后如果作曲编辑之类都要在家里完成,那么就要弄好点。

俞冬青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做早饭,和女儿一起吃完之后就送她上学。

白天不用管女儿,从家政公司请的阿姨专门负责接送女儿到后海的燕子胡同,每天晚上八点左右,他到燕子胡同将女儿接回家即可。

今天是二月十六,刚好是个周五,老丈人家比较热闹,因为明媚也从学校回来过周末,所以也让俞冬青过来吃晚饭,全家人团聚。

俞冬青顺路从学校接上女儿回到燕子胡同,帮女儿背着书包刚进小院子,就听到明媚在客厅里和老爸老妈兴奋说着什么。

“小姨!”

俞彤彤叫了一声。

在这个家,女儿最亲近的不是他爸爸俞冬青,也不是姥爷姥姥,而是小姨明媚。

听到俞彤彤的声音,明媚跑了出来,显得非常高兴,像往常一样抱着俞彤彤,不过却向走在后面的俞冬青说道:“姐夫,我拍的那部微记录片被皇都电视台采用啦......准备在科教频道播放!”

真的?

明媚兴奋的讲起事情原委。

原来明媚喜欢玩B站,花了这么大力气自己亲手制作的微纪录片不放到B站主页上怎么行?

于是就很快上传上去,不过像华阴老腔比较是非常小众的传统剧种,好多人听的没听说过,年轻人也对戏曲并不感兴趣,所以点击率和观看人数远远不如她以前发的视频。

不过她也不在乎,反正是玩呗,自己开心就好。

可就是昨天突然主页上有人留言说是皇都电视台的编辑,对于这部微纪录片挺感兴趣,想购买版权在电视台的科教频道里有个叫“拍客”节目里播放。

主要是播放个人拍摄的一些优秀微纪录片,如果愿意和他联系,还留下联系方式。

明媚开始有些半信半疑,后来专门打电话给皇都电视台科教频道询问此事,的确是真,顿时高兴坏了。

这可是自己作为导演,拍的作品第一次上电视!何况还是皇都电视台!

于是周末回家很兴奋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心情。

“恭喜,恭喜。”俞冬青立刻表示祝贺。

“姐夫,这里也有你的功劳哦,你不仅出镜扮演采访者,还帮我写了配乐。”

“主要是你拍的好。”

俞冬青继续恭维,不过心里有点嘀咕。

从他的眼光看来,这部微纪录片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毕竟是个在校大学生拍的嘛,要求不要太高。

还有,是不是被金云峰无意中看到,因为他喜欢华阴老腔的缘故?

但没必要深究这些。

明媚开心就好!

吃饭的时候,明媚兴高采烈,说她准备再接再厉再拍一部微电影,参加今年的燕京大学生电影节。

呵?

步伐越来越大了啊。

“姐夫,你要帮我写BGM,主题曲,必要的时候友情出演。”明媚又提出要求。

“媚媚,别老麻烦你姐夫,他也很忙的。”老妈刘慧妍马上制止。

“他现在不是不上班了嘛....“明媚嘟囔了句,又转过头对俞冬青说道:“当然啦也不是白干,如果拍完能商业化赚钱,我和你分成!”

现在就想到赚钱了?

别到时候亏的一塌糊涂。

微电影也是要成本的!

不过明媚将来想真的从事导演工作,拍微电影是个很好的尝试,自己要支持,于是就点头答应了。

明媚高兴了,有些得意对老妈说道:“看,我说,我姐夫肯定同意。”

“你们父女俩啊,一个让冬青陪着摄影,一个又要他拍电影.......真是,也难为冬青了。”刘慧妍听了叹口气。

俞冬青笑道:

“妈,别这么说,反正我现在又不上班也没多少事,爸摄影外面跑跑对身体好,明媚呢,将来要从事这项职业,现在拍点短片积累经验是好事,我们应该支持他。”

真是个好女婿啊.....

刘慧妍心里很满意。

可惜大女儿去世了,如果人家再找别的女人结婚,那将来就不是自己的女婿喽.....

想到这些,刘慧妍微微叹口气。

明媚折腾她的微电影俞冬青没再管,需要他帮忙的时候开口就行,平时他绝对不过问。

导演这个职业,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更多的是经验,是对生活的沉淀和阅历,这些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时间到了二月中旬,燕京天气初暖乍寒,俞冬青早上送完孩子上学后就沿着人定湖畔跑步,中午一个简单吃点东西,午觉后上上网刷刷手机,或者去人定湖溜达看老头下象棋,或者就去找张扬、刘益民他们聊聊天,钓钓鱼,日子很是悠闲。

今天依旧如此,送完女儿上学后,他回家换了一套运动服,就进了公园沿着湖畔慢跑起来。

突然蓝牙耳机响起电话声,俞冬青就接听过来,竟然是明媚的声音。

“姐夫,大喜事啊。”

“怎么,你拍的微电影杀青了?”俞冬青笑道。

“还早呢.....是的你大喜事,你有六首歌入围今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奖!

第113章 111“十大中文金曲”

“十大中文金曲”是由皇都电视台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目的是鼓励、推动本地中文流行音乐发展,通过此活动产生了一大批流传极广的音乐作品,很有点像原来那个时空的香江十大中文歌曲。

听了明媚的话,俞冬青并未停下步伐,而是边跑边问:“网上公布了?”

“嗯,皇都电视台官方微博刚刚公布,你写的《男人当自强》《青城山下白素贞》《少年锦时》《学猫叫》还有两首恋曲都成功入围了。还特别注明:《光阴的故事》算成今年发行的,不在评奖之内。”

俞冬青听了微微一笑。

《光阴的故事》是去年十二月才发行的,如果算成去年的肯定也能入围。

不过《学猫叫》也入围了?

想想这也是必然,按照去年三大音乐平台统计《学猫叫》的点击和下载量高达上亿次,这还不包括抖音上的点击量!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男儿当自强》!

果然是网络神曲啊,连俞冬青都不得佩服。

当然,俞冬青按照职务创作,获得一部分版权收入,大约是110万元,这笔钱锦业公司已经汇到他的账户。

“姐夫,你好像不太兴奋?”

有啥好兴奋的。

这么多优秀的歌曲如果不能上榜,那真是没天理了。

而且自己也不是真正的原创,套用那个时空的一句广告词:我不创作歌曲,我只是时空管理局下属的搬运工.....。”

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在乐坛是一件大事,俞冬青很快收到组委会的邀请函,参加2月28日晚在燕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的颁奖典礼。

除了当场揭晓年度十大金曲之外,还要揭晓年度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最佳作曲人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编曲人奖、最佳专辑奖十几个单项奖。

“益民,你说去不去?”在十里桃花小酒馆里,俞冬青和刘益民边喝茶边聊天。

今天下午天气好,风和日丽,俞冬青吃完饭没有去公园看老头下棋而是开着车到三里屯找刘益民玩。

由于是白天,小酒馆人比较少,两人就坐在后院那棵桃树下,喝着功夫茶,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当谈起这件事,俞冬青就问刘益民。

“当然要去,毕竟你还要在那个圈子混.....再说这可是露脸的好机会。”刘益民端着茶壶,慢慢给茶盏里倒茶。

露脸?

有啥好露的?

担心还来不及呢,会影响自己正常生活。

我可不想走在原来那个时空那条路。

不过刘益民说的也对,何况皇都电视台的金云峰还亲自给他打了电话,除表示祝贺之外就是让他无论如何要参加。

金云峰这个人不错,面子要给。

刘益民又端起一杯茶递给俞冬青,漫不经心说道:“还有,我听说,香江的夏文汐今年也特邀过来了。”

“夏文汐也来?”俞冬青微微接过茶盏,微微一愣。

夏文汐是香江有名的作曲人,地位相当于原来那个时空香江的顾嘉辉、卢冠庭,湾湾的李志恒在当地的地位,属于乐坛的翘楚。

这个时空的内地和香江乐坛很像原来那个时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流行乐坛香江走在内地前面,所以前者有些瞧不起后者。

人家的音乐盛典都是自己玩,不带内地玩的,也很少参加内地的音乐颁奖。

没想到今年来了!

“据听说,冲着你。”刘益民又说道。

“冲着我?你这是从哪来小道消息?”

“网上说的呗.......其实还有问题,你一下子写出这么多歌?香江那帮人又不是聋子,会听不到?”

呵?

看样子,更应该参加了。

香江山顶道。

这是一条香江岛太平山山顶至湾仔峡的必经之路,沿途有许多豪宅,如九云居、东芦、丰盛轩等等,其中一家豪宅隐藏在绿树成荫中,显得很清幽。

豪宅的主人正是夏文汐,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

今天天气不冷不热,他正在花园里悠闲的喝着茶,陪他一起的他的助理林家伟。

“夏先生,据最新消息,明仔和吴静淇也应邀去燕京参加盛典,还担任开奖嘉宾,您的意思?”林家伟轻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79/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