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画面上的林菀蕙的表情似乎没有太高兴的意思,她一边默默地听着,一边皱着眉头,不知道是担心自己记不住,还是有什么别的心事。
这让魏凌飞看了有些不放心。
总觉得有什么幺蛾子要发生!
幸好,下面的画面,交代了女主为什么会心事重重。
原来,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不是照片上那个年轻的女人,而是一位年纪很大了的老人。
在“小梅”不断地唠叨中,林菀蕙凝望着镜子,镜头不断地推进,甚至还替代了她,成为了她的主观视角——镜中如花似玉的她,脸蛋忽然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是那个脸型,还是那个眼睛、眼神,但就只是影像稍微发虚了一下,她就从寇铃变成了童咏梅!
“我去!”
看到这个变化,即便是知道这是特效制作的,即便早就知道了阿尔茨海默症,即便早就知道了林菀蕙就是一个老人,魏凌飞还是感到非常震撼!
“哇!阿奶!她跟寇铃是怎么做到无缝变化的?”
看到镜头慢慢退回去,童咏梅老师颤颤巍巍地眨了眨眼睛,真正演出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困惑迷茫的模样,焦雨涵忍不住惊叹出声。
“是啊,选角太绝了!这个不只是特效的问题,两个演员脸型都好像!”
魏凌飞感慨。
他觉得要改变之前对这部片子的评价了。
这哪里是烂片啊?
拍得也太好了!
剧情震撼人心,演员也演得非常自然、真实!
不过,魏凌飞不知道,他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注1:虽然这些故事是经过小寒改编的,但相关事情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这个民间通道,当时有一位魔都的退休职工许松林就是想要去宝岛见父母最后一面,但无论是八七年的母亲去世,还是八八年的父亲病危,他都没能去成宝岛。特别是八八年的时候,他打算从港城去宝岛,国内都批准了,但到了港城还是遭到了宝岛那边的拒绝,所以见父亲最后一面的希望也落空了——十一月他终于成为第一批踏上宝岛的亲属,但父母的音容笑貌已经是再也见不到了。小寒对《恋慕》的改编中,这部分情节算是借鉴了这段历史。)
第300章 乡愁
真正震撼的,还是恢复了老年模样的女主回到短片一开始的火车上的时候.
原来,她已经开始了前往港城的行程,而随身携带着的袋子,很明显是她为爱人准备的美食。
经由港城,再前往宝岛,这中间有多少路程,要花多少时间,以她现在的记忆水平和思考能力来看,显然是很难去弄明白的。
但不管怎么样,她一直惦记着要做好饭菜,等待爱人的回家,这次奔赴宝岛去见他,也一定要让他吃到自己亲手做的美食!
然而,此时火车停靠在了一个不知名的站台上,一群老爷爷、老奶奶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纷纷凑到窗子旁边探视。
杨逸饰演的带队负责人正在站台上,跟两位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交谈着。
两位中年男人,一个表情凝重,沉默寡言,而另一个不时叹气,还伸手拍着杨逸的肩膀。
杨逸的表情更复杂,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回头望,似乎是看到了窗边老人家们的目光,他不敢去面对一样,又转回身去,继续和对面的两个中年男人交涉。
他的几次回头,几次无奈的表情流露,不断地加深了老人们,甚至是电视屏幕外面的观众们的担忧。
“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不能去港城?还是不能去宝岛?”
魏凌飞嘀咕。
焦雨涵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是紧紧地抓住了他的手。
明明看到了希望,怎么好像又要戛然而止了呢?
杨逸回到了车厢里,面对着担忧、紧张地望着他的一张张苍老的面孔,他眼神黯淡,也情不自禁地低下了头,都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但他是这次“民间行动”的带队人,他必须得如实向这些老爷爷、老奶奶们讲清楚情况。
“刚才收到我们相关部门同志的消息,由于一些不可控的突发情况,我们这次赴岛探亲的民间通道遭到了无限期的关闭。从港城飞往宝岛的机票已经被取消,所以,再去港城已经没有意义了,请大家在此站下车,我们会安排另一班火车送大家回家.”
杨逸还没说完,希望破灭的老人们群情激奋,又是站起来表达不解,又是仰头、低头地嚎啕大哭。
低沉的钢琴声取代了此时车厢里的人声,老人们悲恸的表情、动作,在升格画面的处理下,仿佛成了一个个配合着背影音乐的舞蹈。
但看着这一幕的观众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滑稽,心里感受的,只有与他们同样的悲伤!
“怎么可以这样”
焦雨涵泫然欲泣。
“.这狗屁的政治!”
魏凌飞几乎是咬着牙,挤出了一句话。
是啊,这狗屁的政治。
谁都知道,是哪边一直在积极地交流,哪边却一直在阻碍着交流
短片的故事没有转折,就好像现实一样阻碍重重,即便是又一个四十年后今天,宝岛回家的日期依旧是遥遥无期。
认命了的老人们在杨逸和车站工作人员的搀扶、引导下,纷纷下了火车,准备去转乘另一辆火车。
茫然无助地走在人群中的林菀蕙老人忽然伸手摸了摸自己拎着的那袋保温饭盒,这似乎促使她下定了一个决心一样,两只手拎着袋子,步履蹒跚地走出了队伍,颤颤巍巍地走向了自己刚刚走下来的那趟列车。
杨逸看到了,匆忙走过来劝阻,但她还是走到了车厢前面,用力地拍打着已经关上的车门。
车门打不开,她又去打过来拉着她的手的杨逸。
杨逸含着眼泪,任由她拍打。
等音乐声音落下的时候,一位随队的女官员过来帮忙劝说了,但镜头给到的林菀蕙老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变成了穿着同样衣服的寇铃。
“老奶奶,我们回去好不好?不要这样,今天我们先回去,后面我们再努力帮您想办法.”
杨逸和女官员的话里,对她的称呼都是“老奶奶”,这些字眼落在寇铃年轻美丽的容貌上,更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她之前等待的时间跨度。
两名中山装的官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
“求求你们让我过去吧”
寇铃在杨逸和女官员的搀扶下,向他们恳求着。
但他们不是始作俑者啊!
相反,他们还是在努力帮助她去探望爱人的促使者,只是,有些阻碍,已经超过了他们能解决的程度。
从另一个镜头里,观众透过交织的铁丝网,看到的是抱着保温饭盒、颤颤巍巍地想要弯腰的老人,站在她面前的两名中山装官员,都下意识地伸了伸手。
“让我过去吧,我把他最爱吃的咸蛋拌豆腐带给他吃。”
一会儿是寇铃的请求。
“不行吗?这也不行吗?”
一会儿是老人苍老、无助的声音。
这个画面,把自认为是铁石心肠的魏凌飞都给看哭了,他眼泪糊满了双眼,还刷刷地往下流,根本控制不住,也不想去控制。
控制什么呢?
他现在就想痛快地哭上一场。
“哇呜呜”
焦雨涵就扑倒在他的腿上,哭得不能自已。
等到魏凌飞稍微平复一下心情,看清楚电视画面的时候,老人已经坐上了回程的火车,饭盒不知道怎么变得肮脏凌乱,可能是挣扎中打翻在地。
但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她没有能将他爱吃的食物送到爱人的面前,这些美食就已经像她之前做过的无数次食物却等不到他回家一样,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魏凌飞心情沉重,他清楚,老人的阿尔茨海默症,不知道还能让她记住她的学成哥哥多久,也不知道对岸病重的余学成,还能不能坚持得到来年的局势变化。
但这个故事即将到尾声了,大概率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他很想呐喊,很想骂人,但始终无法改变什么,就好像于心不忍却爱莫能助的杨逸、两位中山装官员一样。
画面变得模糊,等重新变得清晰的时候,场景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让老人坚守了几十年的小院。
不过,这次小院空无一人,屋内同样是空无一人,似乎就跟短片开头的那些空镜头一样。
背景里,只有女儿小梅的声音。
她在诉说着自己对母亲的想念,也诉说着近几年来因为两岸交流增加,她对那位记忆里很是陌生的父亲的了解。
“.妈妈说得没错,爸爸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出国读了硕士,读了博士,因为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消息,愤怒地放弃了博士学业回国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爸爸后来去了宝岛,又重新捡起了学业,也当了教书育人的大学教授。他在宝岛无时无刻地想着妈妈您,无时无刻地想着我们的家,他写了一首诗,我想念给妈妈您听。”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注1)
这首诗.魏凌飞瞪大了双眼,惊为天人。
(注1:这里借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属于是系统给杨逸推荐的哈!)
第301章 你以为你是谁?
“杨逸牛逼啊!拍了这么一个短片!”
看完之后,焦雨涵还在哭,魏凌飞感动的劲儿已经过了,但内心的激荡却是久久不能平息。
这部片子的剧情和立意,毋庸置疑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最后面的那首诗,魏凌飞都觉得它将整个短片都升华到了一个其他导演嘉宾,甚至绝大多数国产电影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就算抛开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不说,魏凌飞也觉得这部短片拍得好,布景、色彩、摄影等等,根本不像魏凌飞以前印象中的国产电影那么拉胯!
杨逸拍得灵气四溢,魏凌飞感觉就算不是大师的水准,那也都是准大师的水平——毕竟他也是凭直觉判断的,具体好在哪,他也说不上来。
就算是之前魏凌飞觉得拖沓的节奏问题,魏凌飞这会儿也回味过来了,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不正适合这样一个讲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故事吗?
而且前面越是慢条斯理的,后面的情绪爆发也就越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