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切进出口,运输费用等都由美国通用公司承担,汽车分四批运送,每一批500辆。
第四,一年内,所有汽车都要保修,非人为因素的重大故障,可以免费退换。
“没有任何问题。”阿尔弗雷德·斯隆摇了摇头。
他仔细阅读了好几遍这份交易合同,就是一份比较平等的商业合同。
只不过这年头洋人和华人签合同,一般都是他们占据主导地位,突然冒出一份平等合同,有点不习惯而已。
但这些在巨大的利润面前,都是细枝末节。
“定金我会通过花旗银行支付,后续款项就如合同里所说,等汽车陆续达到上海滩码头时,再统一支付。”叶洛笑着说道,随后看向不远处的奥黛丽,“奥黛丽小姐,巴顿总领事什么时候回来?”
“诶?!”一直偷听中的奥黛丽还沉浸在140万大洋的巨款中,见叶洛正笑吟吟看着自己,脸颊刷地通红,起身鞠躬,“叶洛先生,巴顿总领事要过几天才回领事馆,您有要事的话,我可以先帮您预约一下。”
“那就麻烦奥黛丽小姐了。”叶洛笑着点头,随后起身,“那斯隆总裁,我们现在出发去礼查饭店?”
“哦,好好好!”阿尔弗雷德·斯隆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大半。
这趟礼查饭店之旅,两人吃得很尽心。
生意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当两方谈妥生意后,一切事务似乎都会变得极为顺利,水到渠成。
要是谈判破裂,那再美味的佳肴,吃进嘴里都和水泥一样无味。
吃完中饭,阿尔弗雷德·斯隆提议去大舞台听戏,然后盘算着怎么让自己的这位大金主骑骑大洋马,进一步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
“可惜上海还没有像样的舞厅歌厅,礼查饭店、大华饭店里的舞厅太正式,一般只用于举办宴会。”阿尔弗雷德·斯隆叹了口气,他身为洋人,其实对国内的戏剧完全不感兴趣,提议去大舞台,只是为了投华人所好。
他更喜欢海外现在流行的平民式舞厅和歌厅,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之下,或热辣或性感的女郎搂着你翩翩起舞,随着音乐上下其手,可比听那些古怪戏文有意思多了。
“斯隆总裁就不必破费了。”叶洛哈哈一笑,“放心,用不了半年,上海滩就会遍地歌厅舞厅咯,那时,租车打车生意才是最火爆的时候。”
舞厅,交谊舞的盛行也是在今年,当一所所平民舞厅拔地而起,女性们逐渐放开胆子,进入舞池后,这项交际娱乐活动逐渐达到鼎盛期。
初期,华人舞女极度稀缺,不少投机商人做起了舞蹈培训班的生意,也是大赚特赚。
“哈哈,叶,你也想做舞厅生意吗?”阿尔弗雷德·斯隆对这一块颇为熟悉,“我在美国认识不少舞女,现在美国舞厅歌厅太过泛滥,她们的收入大不如前,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介绍给你。”
“我确实有这个打算,但不急,先把手上的饭吃了再说。”叶洛淡淡一笑,“舞女我倒是不需要,但如果有优秀的舞厅经营者和舞蹈老师,可以推荐给我。”
“好,没问题,这次回国我就去帮你问问。”阿尔弗雷德·斯隆拍胸脯保证。
两人闲聊一阵,叶洛直接开车和他一起去了花旗银行。
他倒不是真不喜欢听戏,这年头的戏剧分“荤素”两种,大家登台唱的是素戏,以唱功见长,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而且民国时期是戏剧行业的鼎盛期,即便一些名气中等的戏曲家,唱得也十分出色,在后世可享受不到呢。
另一种“荤戏”,俗称艳曲儿,叶家四姨太碧云霞就是这类大家,这类戏文更受军阀和底层民众喜爱,唱腔艳而不俗,也是民间戏文里最常见的一类,卢小嘉那堆狐朋狗友找他听曲喝酒,听的一般就是这玩意儿。
因此叶青青才非常看不起这堆呼来喝去的富少们。
叶洛不去大舞台,就一个原因,那里是永兴公司霍天洪的地盘,他可不给人家送钱。
很快,花旗银行大楼就到了。
花旗银行是上海滩资本最雄厚的两大外资银行之一,另一家是英资银行汇丰。
此时银行内的接待人员有一半是华人,他们在华人中也算中产阶级,但每天对洋人点头哈腰,对同胞不屑一顾。
见到叶洛走进来,并没有员工主动上前询问,而阿尔弗雷德·斯隆进来后,立即有两三名银行职员围上来热情招呼:“先生,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他们的英文不算流利,但态度却好得惊人。
“不是我,是这位叶洛先生要转账给我。”阿尔弗雷德·斯隆摇了摇头。
那几名银行职员这才看向叶洛。
华人转钱给洋人还是挺常见的,尤其是一些租界的洋行员工,为了维持自己的工作,经常要掏腰包满足同事,领导的大胃口!
“这位先生,请你先在一旁等候,这是你的号。”银行职员面对叶洛时,显然没那么热情了。
“我需要见你们的银行行长,转账金额太大,你们没办法处理的。”叶洛笑了笑,没接纸片。
“多少钱?5000大洋我们也能直接处理。”那名银行职员愈发不耐烦。
“二十八万八,也能帮我处理吗?”叶洛笑着看他。
然后就见到那名银行员工脸色骤变,握着纸片的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种破事本来不会发生,叶洛进行大宗资金调动,肯定先预约花旗银行的行长,但没料到今天谈得如此顺利,两人一拍即合,就干脆直接过来转账了。
那名银行职员吓了一跳,也顾不得失礼,飞一般跑向二楼。
“你好,这位先生。”坐在角落,穿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人忽然走来,朝叶洛伸出了手,“我叫陈光辅,可以和你认识一下吗?”
叶洛低头看他,有些愕然,随后轻笑了下。
好吧,刚才那破事也并非毫无意义。
眼前这位,就是未来上海滩的华人第一银行大亨,上海综合储蓄银行的行长,陈光辅。
“久仰大名,陈行长。我叫叶洛,家父叶雨樵。”叶洛伸手和他用力一握。
第18章 求着二少爷贷款
“原来是买祥生汽车行闹得满城风雨的二少爷,久仰久仰。”陈光辅微微一愣,随后笑着和叶洛握了手。
他刚才无意中听到叶洛要转账二十八万八大洋,抬头一看,这年轻人还很面生,所以想上前结交下这位不知名的权贵。
没想到对方就是最近上海滩传得沸沸扬扬,留洋归来的叶家二少爷。
这位二少爷早在十几年前就名气初现,六年前更是以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学堂,公费远赴英美留洋。
最近刚回来,就是“叶家小姐婚礼上扬言不入军队,改做生意”、“五万大洋买下祥生汽车行”等奇闻异事,让一群久居上海滩的大亨们颇感兴趣。
陈光辅和其他人一样,都觉得叶洛玩票性质大,根本不懂经商。
不说当下环境不适合从头开始经商,一头扎进出租车行生意,怎么看都不像是懂生意的商人。
但能力归能力,背景归背景,叶家二少爷这名号一摆出来,全上海滩没几个人不想认识一下。
“这位是?”陈光辅看向叶洛身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
“美国通用公司的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先生。”叶洛先用中文说了一遍,又用英文向斯隆介绍了陈光辅。
听说对方是银行行长,他立即笑脸迎上。
三人随意交谈了几句,此时担任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的分行长陈瑞德蹭蹭蹭冲了下来,直奔他们而来。
陈瑞德是美国人,不过久居上海,就结合自己的名字取了个中文名。
听说自己的储蓄大户要转账给别人,他可不乐意了。
和后世的银行业一样,现在的银行主做吸储放贷生意,大宗存款客户就是财神爷,每一笔存款的流失,都是巨大损失。
“叶先生您好,我是行长陈瑞德。”陈瑞德笑着上来握手,一看这三人的组合,脸上立即露出古怪的表情。
现在闹得风风火火的叶家二少爷;
上海综合储蓄银行的总行长陈光辅;
美国通用公司的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
这仨人怎么会凑一块的?
“您的转账金额太大,请上楼详谈。”陈瑞德瞥了眼斯隆和陈光辅,一脸戒备。
“二少爷,您忙。我还有事,改天再聚。”陈光辅眼力见很好,笑着告辞。
阿尔弗雷德·斯隆是很想一起聊聊转账问题,奈何陈瑞德防他像防贼似的,之前他也找过陈瑞德贷款,后者根本没见他。
现在谁还敢贷款给通用公司啊?
租界的洋人如今看到斯隆,就和见了鬼似的,避之不及。
叶洛跟着陈瑞德上了二楼行长办公室,才关门,陈瑞德就冒出一句:“叶先生,那个斯隆是骗子!他的通用公司都快倒闭了,这20多万的大洋可不能转给他啊。”
“陈行长,我已经和斯隆总裁签好了合同,将从通用公司购置2000辆雪佛兰490。这二十八万八是定金,麻烦您一会儿转到他的账户吧。”
叶洛也不隐瞒,直接把购车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陈瑞德一言不发,听完后感觉三观都炸裂了。
好家伙,原来以为是二十八万八,谁知道这还只是个定金!
整整一百四十四万大洋,就买2000辆已经在美国都淘汰了的雪佛兰490?
难怪他们说上海滩人傻钱多速来!
见叶洛意已决,陈瑞德也没办法,只好答应尽快办理转账手续。
但他敏锐地觉察到了另一点要素。
二十八万八大洋只是定金,后续还有一大笔尾款要结算,叶洛提供的账户其实属于凤鸣楼,账户上一共才二十六万八大洋,他后面的尾款用什么付钱?
联想到刚才一起的上海综合储蓄银行总行长陈光辅。
陈瑞德懂了。
“叶先生,冒昧询问一句,上海综合储蓄银行给您的贷款是多少利息?”他低声问道。
叶洛抬眸,瞬间就把事情理清楚了。
陈瑞德是误解了自己和陈光辅的关系。
他认为自己后续尾款会从上海综合储蓄银行贷款,或者即便还没确定,也在接触中了。
毕竟尾款还有一百来万大洋,这笔数目可不小。
叶洛做生意没有得到叶家支持是有目共睹的。
叶雨樵不反对,但没公开表态支持,更没有出资协助,就说明了叶家的态度。
谁信叶洛一个富家子弟会有百万大洋存款?
那钱就只能来源于贷款了。
一百多万大洋的贷款,一笔抵得上一般公司的100笔贷款业务了。
谁不眼红?
叶洛让奥黛丽帮自己预约巴顿总领事,就是为了银行贷款。
有他出面介绍,汇丰、花旗或者其他外资银行随便整几笔,就能凑够这笔钱。
这种不出钱不出力,摆出名字就能做的顺水人情,巴顿一定不会拒绝。
至于担心叶洛的贷款还不出,这种事不会发生。
有叶家在后面做靠山,除非叶家卷铺盖跑路,不然总是能要回来的。
华商的银行还能说说,外资银行你欠钱不还试试,租界法庭分分钟教你做人。
“嗯,目前还在洽谈中。怎么,花旗银行也愿意贷款给我吗?”叶洛神秘一笑。
这中间,隐藏着一个只有他知道的惊天信息差。
为什么叶洛要选择出租车行业?
为什么他要买美国车,要用美元结算?
因为正如他对巴顿所说,之后半年,美国股市将迎来最后的辉煌期,经济节节攀升,然后在明年骤然下降,爆发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