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没有这个打算。”叶洛点头,随后笑道,“说起来,我后面给你的论文,学术界怎么看待?”
“他们说你恃才傲物,观点极端。这也是许多其他院校并不看好你的原因。”乔治苦笑道,“毕竟你第一篇论文精准预言了美国股市的崛起,但第二篇论文就写股市即将衰弱,甚至可能会震荡起经济危机。前后反差太大了,大家都认为你是在借机哗众取宠。”
“我在论文里写过详细的数据,他们仔细看过的话,应该不会这么认为。”叶洛笑着看他。
乔治狠狠点头,深以为然:“是啊,可惜这些人只在乎眼前的名利。你是华人,本就不受学术界待见,现在又博得如此大的名气,他们都想将你拉下水,即便你说的对,也很少会有人附和你。”
“无所谓了,总之感谢你给我带来一个好消息,这让我过几个月的美国之行会更加顺畅。”叶洛拍了拍他的肩膀,扭头看向小阿俏和白秀珠,“对了,我的孩子即将出世,想邀请你做他们的教父,你怎么想?”
“好啊!我当然乐意了!我就是担心以我的性格,可能不适合做孩子的教父。”乔治挠了挠头。
一旁的小阿俏抿嘴笑道:“约翰爵士,我觉得您很适合。而且我们很有缘分啊,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工部局吃瘪,就是您帮我解决的矛盾呢。”
“哈哈,确实。”乔治咧嘴笑道。
同一时间,金陵。
光头校长在书桌前奋笔疾书,门被人敲响,走进来的是秘书邓文仪。
“校长,海外传来了一个有趣的消息,请您过目。”邓文仪恭敬的将电报内容递给他。
“嗯,放在一边,我等会儿看。”校长头也没抬。
他最近正苦恼和桂系军阀开战的事情呢,战争是一定要打的,钱也是一定要到位的。
可每次谈到钱,宋子文就支支吾吾,这让他很是烦躁。
幸好孔家给力,孔祥熙很快就拿出来数百万大洋应急。
不过这些钱嘛,肯定是来自江安轮的那批货,也不是孔家自己的钱财,校长并不会十分感激这位连襟的雪中送炭情谊。
发现邓文仪还没走,他问道:“怎么了,还有什么事?”
“等您看完,估计还得吩咐一些事,我就不走了。”邓文仪笑着回答。
“啧,这么紧急?”校长伸手去拿了电报。
第322章 威震南北
仔仔细细,反反复复把邓文仪送来的海外电报读了好几遍,校长轻轻合上手里的文件,做出一副沉思的表情。
邓文仪站得笔挺,他还是第一次见校长露出这种神情,里面的内容他也看过,这事......不怎么好说。
过了片刻,校长手指轻轻扣动桌面,淡然问道:“前几天,夫人是去了趟上海滩?”
“对,回来后就去找了宋部长,听说是想让宋部长跟着他做点赚钱的生意。”邓文仪点头。
在这间书房,如今这个“他”只指代一个人。
校长又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不是说在上海滩搞女人肚兜生意嘛?”
“都在弄,看起来像是搞什么成什么,就是...”邓文仪停顿了下,不知道接下来的话当讲不当讲。
“就是什么?”校长挑眉。
“他从不涉足政治。起初我还以为是诸葛亮那样等人三顾茅庐,可看样子,他是真不喜欢。不管是北边的张汉卿,还是我们这儿的宋部长,天大的面子也拉不动他,不做就是不做。”
邓文仪轻笑了下,对这个人感到愈发迷茫,
“工业、商业、文学、科学、医学、军事,甚至是慈善,他能做的一个不落,惟独缺了政治。校长,您说他会同意去美国吗?”
“哈哈,这说明年轻人是个顶顶聪明的人啊。”校长听得心满意足,点头道,“他不会去的,但我们得让他去。”
“啊?”邓文仪不能理解。
这把他放走,万一捧出第二个汪某人可就不得了了,放虎归山啊。
“你不懂。”校长摇了摇头,“回头你去找子文,就说华德军事合作项目需要他这个财政部长大力支持,让他亲自去一趟上海滩与项目的两个负责人详谈。哦对了,四月底就把张定瑶调去北平弄教育,他不是要养病嘛,那里的名医多,医药费我们国民政府出。”
“两天后的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他也会参加,这群医药界的泰山北斗整天想着斗垮中医,真不消停啊。”邓文仪冷笑了几声,“这事国民政府高层里掺和的人不少,中医废止案的通过,让他们真以为自己掌权了。”
“哦,他的立场是什么呢。”校长翻开文件,继续批阅,头也没抬,这点小事若不是和他扯上关系,他都懒得听。
“听说是被丁国茂说动,要帮中医说话了。”邓文仪补充道。
校长哈了一声,笑道:“那行,告诉卫生部的人,让他们这场大会后消停点。中医也不是百无一用,那么多病人,北方还有灾情,你们西医难道能全部大包大揽了?”
听到这话,邓文仪就知道这事因他稳了。
也不知道那些老中医们得知是因为这个理由苟活下来,会是怎样的心情。
“还有什么事?”校长见他还没走,继续问道。
邓文仪索性一股脑儿全吐出来了:“桂系以政治分会名义免去了鲁涤平的职务,并派兵入湘,鲁率部退入赣省,我们准备3月26日正式对桂系宣战。军费仍在筹集中,前阵子我派人去找了虞洽卿他们,这些商人唯利是图,一毛不拔,还说北伐时他们捐钱出力,却什么好处都没得到,这次绝不出一分钱。”
这话自然是夸张说辞,给虞洽卿等人一百个胆,也不敢和国民政府委派来的特派员说这种话,但校长不需要过程,只要一个结果。
结果就是上海滩总商会拒绝“为国出力”,严重侵犯了国民政府的底线。
对这群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的商人,校长并无好感,弱小时没办法,只得依仗江浙财团的钱财,现在自身壮大了,有孔家和宋家足矣,这些财阀应该赶尽杀绝,将其财产再分配。
“传我命令,等四月底便彻底解散上海滩总商会,所有拒不出力的委员和商会成员以叛国罪论处,若愿意出钱,主席委员一人五百万大洋,普通委员一人三百万大洋,普通成员一人一百万大洋,可不定罪。”校长冷哼了一声,“特殊时期,特殊处理,此事不必经过工商部和司法部审批。”
“是。那...他也是委员,这三百万大洋?”邓文仪问道。
“要出的,一视同仁。”校长笑道,“不然他在上海滩以后怎么做人?”
“是,校长,是我想太简单了。”邓文仪惭愧的低下头,“我马上去办。”
“哦对了,你提前给他打个电话,就说届时我们会成立上海滩特别市商人团体整理委员会,接收所有商会组织,让他不必担心。”校长补充了一句。
现在校长终于知道为何张汉卿不惜多次拉下脸面去找他,想让他出山做事了。
这个年轻人,真是可用之才啊。
敛财赚钱能力不比孔祥熙和宋子文差,心思还没他们复杂和多,可惜了,不从政。
“不从政好啊。”校长感慨了一句,“对了,令俊在他家里过得怎么样,那孩子调皮得很,仗着老爸的名声四处使坏,可比把人家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听说过得很好,非常老实。”邓文仪回答道。
“行,那就这样吧。”校长合上文件,打了个哈欠,“华德军事合作项目,你以后多上心,别让人家难做了。”
“是。”
......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17日。
上海滩,市政厅,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
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西医之争即将落幕。
这场大会,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团体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会场,誓要在今日把中医钉在耻辱柱上。
虽说是全国性质的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但与会的281名代表中有200余名西医代表,五十余名医药界商人代表,只有聊聊十几名中医,这十几人德高望重,但也没有收到过正式的邀请函,是舔着脸跑来,人家实在没法拒绝,才能走进会场。
不然就会和当初通过法案一样,一群西医直接票选通过了“中医废止案”,显得格外滑稽和魔幻。
不多时,一辆拉风的劳斯莱斯驶来,会场门口叽叽喳喳的人群顿时噤声,纷纷退让,不敢和来人对视。
第323章 二少爷的指点,掷地有声的发言
“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
“中医肺腑六气之说,皆凭空结撰,全非事实。”
时任金陵国民政府卫生部行政主管的余云岫一席话掷地有声,赢得满堂喝彩,寥寥数人的中医界、中药界代表们哑口无言,难以反驳。
此次全国医药代表大会,实际上便是西医们的狂欢,他们想以此会彻底打垮中医界,让华国医学界再无中医之说。
余云岫每说一句话,会场内响应之人无数,让丁国茂黯然神伤。
中医是否无用,这是个争论千年的无解话题。
你说它有用吧,那后世的现代医学医院,基本都是在沿用西方的现代医学理念和科学仪器设备,也没听说谁患了病火急火燎先去找中医,都是往三甲、最好的西医院扎堆。
你说它没用吧,后世依旧存在着为数不多的中医药大学,中医院,以及中医科室。
其实叶洛对中西医之争无感。
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只要能帮自己把病治好,医生有医德,有本事,那就是好医生,无所谓中医西医。
中医里不乏坑蒙拐骗的无能之辈,在民国年间尤其多。
西医里也有极多医德差,医术差的混子,在西医尚不发达的民国时期,这样的人也不胜枚举。
总之在此时,中医和西医,不过大哥笑二哥,半斤八两。
让叶洛打算掺和此事的原因,一是余云岫等人仗着卫生部权力,进步医学是假,打死中医是真,为的更多是争权夺利;一是中医若真取缔了,最大的问题在中医药界数百万从业者生计问题面临危机,影响到社会稳定及正常经济秩序。
中西双修的丁国茂深知时代背景和技术竞争上,中医必将全面落于下风,但若真被取缔了,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事。
可他没办法啊。
今天来了这场大会,他才真正见识到这场中西医之争的可怕。
每个人都像吸了大烟般亢奋,恨不得把死敌赶尽杀绝!
丁国茂看向叶洛,正好一番激情演讲结束的余云岫也朝他看来,脸上得意和挑衅的神情毫不掩饰,似乎在对他说“你能怎么办”。
叶洛既然答应了出手帮忙,就不会坐视不理,他不是医生,不懂学术之争,因此便从他擅长的领域找角度辩驳。
他对丁国茂附耳说了几句,丁国茂听得连连点头。
这一幕也被余云岫等人看到。
他们知道丁国茂请了二少爷做帮手,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死敌,不过纵使二少爷是上海滩第一大亨,也难以对大局已定的中西医之争起什么作用吧。
况且他本人还收购了铃木医院,将其合并至叶氏医药公司里。
叶氏医药公司是什么?大家都知道,那是以西医学体系为基础的庞大医药公司加医院。
二少爷若是不顾身份强行干涉,帮中医说话,岂不是自己打脸自己吗?
余云岫说完,指了指丁国茂,示意这位中医代表上台说话。
老先生颤颤巍巍,由学徒小六子搀扶着上台,一老一小穿着棉袄马褂,与西装革履,时髦先进的西医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啊,已经年至古稀,本来是没资格代表全国千千万万的同行来说这么几句,可看到大家如此抨击我们千百年来的国粹,我实在是坐不住啊。”
丁国茂的声音不大,会场却出奇的安静。
“开始倚老卖老了,这些老东西,本事没有多少,话术倒是挺不错。”余云岫对身旁的几人笑道。
“在我看来,此次的中医废止案,事关国计民生,不仅中医局部问题。我们提倡中医,更是以防列强的文化侵略,经济侵略;我们中医存在之目标,亦是为了促进健康,强种强国,维护民权。我们应当职业自由,扫除障碍,张吾民权;应当发挥天产,推销中药,富裕民生。”
“其次,若彻底取缔中医,严禁中医医生行医,开设学校,教导学徒。那么如此多的病人,你们来处理吗?那么多失业的人,穷苦人家的孩子想学医挣钱,你们来负责吗?”
“为了表示对大会的支持和拥护,我们上海滩的中医、中药两界分别停业半天,各中药店门前张贴许多醒目标语,如‘拥护中医药,就是保持我国的国粹’、‘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的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罢工半日,表示我们的力量,是否有影响与民众’等。仅仅半日,上海滩的医药界便如同瘫痪一般,真到了取缔那日,之后的医疗系统,由你们来填补吗?”
丁国茂的话一字一句扎在了余云岫等人的心坎上。
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也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
虽说如此,但他们依旧抱着先解决中医,再考虑如何应对之后问题的想法,决绝的要求金陵国民政府支持他们的中医废止案。
这理念与校长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不谋而合。
可实际上,外面的人都打进来占领你的家园,你还在和兄弟姐妹抢家产,抢一家之主,实在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