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到底是票房毒药,还是好莱坞黑马?”
文章内容深刻镌刻,从实际出发,呼吁观众们要懂得独立思考,不要被一些莫名其妙评论文章所左右。
“相信你们自己,选择你们觉得好看电影,尤其在一部电影还未上映之前,请擦亮你们眼睛!”
“就像一位中国先生在电话中告诉我那样,黑夜给了他黑色眼睛,让他寻找光明。上帝呀,多么优美诗句,那一刻我被他的睿智震撼。”
“所以现在我也要在这里呼吁,我们也一样,我们要用我们湛蓝眼睛,碧绿眼睛……去寻找真相!”
最后文章末尾署名-——“宝琳-凯尔”!
没错!
这篇文章就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女影评人宝琳-凯尔亲自撰笔书写。
自从上次宝琳无意中帮助杜永孝,逆风翻盘,让李小龙《猛龙过江》大红大紫之后,杜永孝出于感激,就亲赴纽约,找到宝琳一番畅谈。
杜永孝天文地理,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无所不知,再加上上一世知识积累加持,在畅谈中让宝琳“惊为天人”,对杜永孝好感倍增,最起码感觉杜永孝和其他电影大佬不一样,不是那种浑身铜臭味。
两人自此种下深厚友谊。
杜永孝知道宝琳不是那种物质之人,于是就暗自帮她,改善生活,以她上司名义,《纽约客》杂志社名义,让她从居住的小公寓,搬迁到距离杂志社更近小别墅,为了工作方便,又给她配车等等,给她各种照顾。
宝琳虽然不是物质女人,却也不是傻子,自己生活的改善看起来是公司在“善待”自己,可为什么以前不这样做?
偏偏在她和杜永孝见面,会谈之后,自己工作生活大变样?
作为一个聪明女人,宝琳没去询问,因为她知道,就算询问也问不出结果。
而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杜永孝的好意,把他对自己的恩情,一点点还回去。
所以这次杜永孝打电话过去,请她帮忙写个稿子,宝琳二话不说,不但亲赴洛杉矶,还直接提笔撰写。
写完稿子,为了谨慎起见,更为对得起自己职业,宝琳第一时间买了《洛奇》这部戏电影票,她要用自己的眼睛,亲自去证明这部戏到底优不优秀。
……
“该死,听说这部戏被骂的很惨!”
“是呀,我也听说了,很多影评人都骂这部戏是垃圾!”
“那伱们还过来看?”
“好奇嘛!”
“是呀,他们越是骂的狠,我们就越好奇!何况,宝琳都写了,要让我们用眼睛自己去分辨好坏!”
洛杉矶-——
福克斯旗下电影院门口,一些观众等着买票入场。
宝琳看了一眼,人不是太多。
看起来,那些唱衰还是有些抵制效果。
宝琳买了票,走进电影院,放眼望去,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观众。
也难怪,这部戏除了拳王阿里,没有一个知名演员,能不扑街已经是奇迹。
“我是专门来看拳王阿里的,我是他忠实粉丝。”
“我也是!哈哈哈,大家都一样,谁认识那个史泰龙是谁呀?”
宝琳耸耸肩,这样评论并不意外。
只是在她前排某处,一个白人男子却忧郁地把头埋在妻子怀里:“莎拉,我怕!”
“不,你不用怕!他们现在不认识没关系,等到这部戏上映完,他们都会认识你,知道你叫史泰龙,知道你是个优秀电影演员!”
“会这样吗?”史泰龙抬头望着妻子明亮眼睛,有些不自信。
“一定会的,因为我见过你是多么努力!尤其为了这部戏,你付出了多少!”萨拉鼓励史泰龙道。
史泰龙深深吸口气,从妻子怀里出来,“是的,你说的没错,我应该是个勇士,不该躲在你怀里!”
然后看向大荧幕,“就算不为我自己,为了杜先生,这次我也不能输!”
看到丈夫被激励起士气,莎拉很高兴,握着史泰龙的手:“是呀,杜先生是好人,他那么信任你,你千万不能让他失望!”
这时——
啪啪啪!
电影院灯光暗淡下来。
全场很冷清。
只有一些人还在窃窃私语:“电影开始了,还是先吃爆米花吧!”
“是呀,就算电影无聊,也可以打发时间!”
观众不多,大家都很好奇这是怎样的烂片?
宝琳很好奇,这片子到底是好是坏?
史泰龙很好奇,自己这次能不能成功?
远处派拉蒙公司,大佬卡洛斯很好奇,这次杜永孝会不会赢?
至于杜永孝呢?
他很好奇,明天这部戏要是爆了的话,自己该穿什么衣服接受采访?
第743章 0731【横空出世】
每个人都有个美国梦。
一直以来,美国对外也在编织这个美国梦。
从自由女神像手握火炬指引移民航行开始,无数人怀揣“美国梦”来到这块北美土地。
用汗水,勤劳,打造这个“黄金国度”。
美国好莱坞就是美国梦的最佳宣传员,好莱坞出品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有美国梦影子。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无数人来到美国,前赴后继,最终美国梦破碎,漂泊一生,孤苦无依。
这些人都是史泰龙这样的小人物,新移民。
他们在美国没有根基,属于无主浮萍,打工,创业,生存,挣扎,悲号-——
这一切都在这部正在上映《洛奇》里面体现出来。
一部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
好看!
什么是好看?
是共鸣!
是代入感!
《洛奇》做到了这一点。
一直以来,好莱坞电影不乏一些励志电影。
准确讲,励志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技术活儿,只要掌握了固定套路,谁都能搞出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片儿来。
小人物啊,不得志啊,不被看好啊,自强不息啊,努力奋斗啊,几个蒙太奇一闪突然变成高手啊,最后的高潮处给特写啊,慢镜头啊,激动人心的音乐啊,然后是群众欢呼啊,高大形象啊。结果就是在热血沸腾的表象下暴露肤浅的内涵。
可是这部电影不一样,洛奇为什么成为传奇?就是因为他超越了肤浅的励志精神,超越了励志片的恶俗套路。洛奇从一开始就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
——办不到。
——什么?
——我打不过他。
——阿波罗?
——对。
他最终果然输掉了比赛,并没有超越平凡人的极限。
这太不励志了。
这部电影没有几句豪言壮语,主人公没有高大形象,就连最后的高潮部分也没有慢镜头、没有激动人心的音乐,只看到两条壮汉:白色的那个被打成一条狗,黑色的那个被累成一条狗,两条狗都一样臭不可闻。打完了,影片就匆匆结束了。
在大部分时间里,这部电影甚至显得沉闷。居然没有哪个盛气凌人的反角来负责凌辱主人公,激发观众的同仇敌忾之心。
钝刀割肉,杀人不见血,岂非比雪亮的利刃更可怕。好一群温水中等死的青蛙。
“你这么久才肯帮助我,过了十年才肯来我家。我才不要你的帮助,不要对我说教!谈你的全盛期……麦克,那我的呢?至少伱还有过全盛期,我什么都没有。日复一日,我什么都不是。”
洛奇就是这样一个失败者。在更多的时候,他甚至没有机会发泄这满腹牢骚。
焦灼的洛奇,在比赛前夜终于找到了答案,他对女朋友说:
“算了,雅德莉安,这是事实,我是无名小卒。不过这也无所谓,你知道吗?因为我一直在想,就算我输了也无所谓,就算他打破我的头也无所谓,因为我只想坚持到底。没人能与阿波罗打完全场,如果我能打完全场,当铃声响起时,我还站在场上,我这辈子将第一次明白,我再也不是个蹩脚货。”
这就是洛奇强于传统励志之所在:他真实、真诚,更能给人的内心灌注力量。所以,最后的比赛貌似是全片高潮,但其实只是水到渠成的给出一个结果罢了。
当洛奇在清晨艰苦训练,跑上高处独自振臂陶醉时,他就已经是他自己的君王。
……
电影结束——
整个电影院,鸦雀无声。
没有掌声,没有喧嚣,没有讥讽。
所有人默默地看着片尾出字幕,这一刻,所有人都在问自己,我是不是失败者?我有没有打完自己人生那场拳赛?
“莎拉,为什么这样?”
史泰龙诧异地看看四周。
他不敢期待掌声,但最起码观众也要有点反应才行。
妻子莎拉也不明白,只好安慰史泰龙:“也许,大家只是……”
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安慰史泰龙,她怕这次失败给他打击太大。
“没事儿的,亲爱的!我可以承受住!”史泰龙握住妻子的手,“不要忘了,这部戏是我写的,是我演的,而我演的人就是我自己,我最起码打完了属于自己的这场拳赛。”
见史泰龙这样,妻子莎拉这才放心。
“我们走吧!”
“嗯,走吧。”
史泰龙拉起妻子的手就要起身离开——
突然——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