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王者崛起 第895节

  杜永孝现在有的是钱,可以肆无忌惮地开战经济活动,把金三角当成是自己的“试验田”,搞改革开放,走经济发展道路。

  投下去一个亿,不够就三个亿,五个亿,十个亿!

  杜永孝就不信,上百亿美金砸进这个小地方,就开发不出这里的处女地?!再说,上一世的金三角经济转型很成功,从种植罂粟到种植甘蔗,水果,大米等,也是摸索着着一步步成功。

  现在杜永孝凭借先知先觉,无需试错,直接把片土地开垦成未来属于她的样子,让这里的人民早一点过上稳定生活,不要再饥不果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打仗,活在炮火连天当中。

  可以说,杜永孝是他们的大恩人,是金三角人民的大救星,是他们的火太阳。

  当然,杜永孝有钱只是其次,像金三角这种军阀割据,毒枭遍地的三不管区域,想要把这里转型,保证经济稳定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周边环境,国际环境,这些又都需要军队的“维护”。

  杜永孝手下又拥有沙鲁汗提供的导弹部队,金刚带来的雇佣兵,另外还有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FBI的情报支持,这些都足以让他碾压当地所有军阀!谁不服他,就让谁下地狱,一天都不带间隔,分分钟踢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或者夸大其词,这次播求在杜永孝的暗中支持下造反猜差,干掉猜差那些死士,顺便还消灭了几股平时格外嚣张,看谁都不顺眼的军阀恶势力,直接让其他军阀集体变成“乖宝宝”。

  对付他们这些人,播求按照杜永孝的指使,“要么跪下依附,要么埋进坟墓!”连带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杜永孝的狠辣,彻底让那些大小军阀哑火。

  他们打定主意,小不忍则乱大谋,想要先委曲求全,再找机会反抗,重回巅峰。

  可惜,杜永孝是什么人?

  他可是刨坟掘墓的老祖宗,最喜欢给人挖坑,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在那些大小军阀宣誓要听从杜永孝安排,效忠杜永孝时候,杜永孝第一时间用钱收买了他们手下心腹。

  让他们取而代之,把这些老军阀,集体拉下马!

  这一招“以新代旧”屡试不爽,那些新人急着上位,根本不管这些老军阀平日对他们多么好,义气和忠诚四个字在金三角从来都不存在。

  在这里,只有赤果果的金钱,还有为了金钱而杀红眼的权力。

  事实上,杜永孝也知道,靠着这些新军阀来维持金三角的繁荣稳定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就像颜雄说的那样,这样做只能是养虎为患。

  不过杜永孝却轻蔑一笑,对于他来说,这些人根本不能算是什么大老虎,顶多只是一些桀骜不驯的花狸猫。想要掌控这些花狸猫其实很简单,给他们吃的,并且每天都教训一顿,让他们畏惧,害怕,不敢滋生半点造反心思。

  当然,这样做也不是长久之计,在杜永孝的计划里,取代这些人的将是未来的金三角人民。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杜永孝依靠的,未来要发动的也是群众的力量。

  杜永孝要给予他们一切需要的,比如现在生存所需的,食物,衣服,住所,未来所需的体面工作,子女受教育,在社会中的福利待遇等等。

  杜永孝给予他们自尊,给予他们幸福生活,唯一的要求就是拥护自己!

  所以在这方面,杜永孝着力从“教育”下手,给播求下达命令,在金三角全面开展“两运一展”。

  两运分别是“扶贫运动”和“扫盲运动”,一展则是“打倒军阀开展新生展览活动”。

  首先——

  杜永孝给了颜雄一千万美金,派遣颜雄作为督导员,在播求的配合下给金三角所有平民百姓“送温暖”,展开全方面大规模的“扶贫活动”。

  给那些饱经战乱的民众送大米,粮油,给他们翻修房屋。

  另外还给他们送去务农用的牛犊,圈养的奶牛和奶羊,以及猪仔等。

  按照杜永孝的意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要教会这些人自食其力才行,不能总靠政府帮扶。

  实际上这里的民众也很想好好过生活,也想要好好种地,养牲口,搞好小家庭,奈何之前军阀不断混战,为了筹集军费不允许他们种植庄稼还有其它经济作物,只让他们种植罂粟。

  他们好不容易养个鸡鸭牛羊,一打仗就被那些痞子士兵抢走,连毛都不给他们留一根。

  所以说,不是他们不想种地养牲畜,是形势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现在杜永孝靠着强大的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一统金三角,让军阀割据局面彻底翻篇,这些窝在金三角今天不知明天事,生死有命的苦难民众才算有了出头天。

  除了经济扶贫之外,更厉害的是杜永孝竟然根据上一世“南泥湾”来发展金三角。

  百年前的南泥湾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再后来到了1941年3月,我们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让南泥湾变成了俏江南。

  可以说南泥湾精神是我们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现在,杜永孝直接把“南泥湾精神”拷贝下来,用到现在的金三角。

  以至于金三角人民立马开始了似火如荼的大生产运动。

  

  杜永孝要求播求等诸多军阀将领,以身作则,主动开展大生产,并且为播求等头领亲自题词,给播求题词“任劳任怨黄牛精神”,并嘉奖了播求所属的军队将士,命名为“开天辟地急先锋”。

  与此同时,杜永孝责令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和宝丽金唱片公司诸多艺人赶赴金三角做“慰问演出”。

  香港嘉禾电影老板邹闻怀,以及宝丽金唱片公司总裁颜雄等致慰问词。

  黄霑作词,顾嘉辉谱曲。罗文演唱的名曲《狮子山下》,经过改编成了《金三角上》唱道-——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

  我们大家,在金三角上相遇到。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

  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

  在金三角上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

  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辉煌名句,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

  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

  从此,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歌《金三角上》诞生,后经当地著名歌唱家金莎朗一唱,唱遍了东南亚,唱得家喻户晓,都知道金三角大变样,从原来走私贩毒的三不管地区,翻天覆地变成了如今美丽的东南亚之星。

  其次,杜永孝还在金三角大力展开“扫盲运动”。

  这里的人在杜永孝掌控前大多不识字,买买东西也是靠着数石头来计算,连最简单的九九乘法口诀都不会背。

  杜永孝责令颜雄担任这里的“扫盲教育大使”,命令他务必要在三年之内把金三角扫盲成功。

  颜雄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找到播求,商议如何进行和开战扫盲活动。

  在颜雄的谆谆诱导下,播求这边聘请了很多外地来的汉语老师,直接用汉语教学,并且宣传金三角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其实就属于大中华,因此学习汉语统一语言只是“认祖归宗”。

  那些汉语老师一开始很害怕,以为金三角这种地方充满军阀混战,以及毒蛇猛兽,很危险,来到以后来明白这里已经换了天。

  在高薪诱惑下,他们积极开展扫盲运动,给当地民众免费普及汉语文化知识,以及数学知识。

  当地民众上到七老八十,下到穿着开裆裤的统统跑过来学习,汲取文化知识的力量——因为主动来这里学习,可以领一瓶酱油!

  括弧,最重要一点,每瓶酱油上面有印有杜永孝的大头像。

  照片上的杜永孝威风凛凛,梳着大倍投,穿着中山装,下面一行字:“金三角人民的大救星,杜永孝先生!”

  颜雄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要让这帮民众清楚地认识到是他干爹杜永孝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给他们吃的喝的,不能让播求这些王八蛋抢走风头。要把“大救星杜永孝”这六个字深深植入民众心里去!

  实际上,除了酱油瓶上这样搞,在大米袋子上,食盐封口处,还有粮油的商标下面全都有这样的照片和字迹。

  以至于当地民众吃喝拉撒都离不开“大救星杜永孝”六个字。

  他们接触的第一堂汉语课内容就是《我们来自大中华》,主要讲述了金三角的历史发展轨迹,当然,某些地方做了稍微的修改,更加方便他们的认知。

  第二天堂课则是颜雄亲自指导改编内容,名字叫《那天他来了,天亮了!大救星杜永孝拯救金三角民众于水火中》!

  为此颜雄还找来人亲自操刀作词谱曲,捣鼓出一首《花儿红》-——

  “花儿红,太阳笑,金三角出了个杜永孝,他为人民谋福利,他为人民开天地……”

  歌词充满感情,充满颜雄对干爹杜永孝无微不至的崇敬,表达了金三角人民对杜永孝的崇拜之情。

  最后,在杜永孝的授意下,颜雄和播求又在金三角开展“打倒军阀开展新生展览活动”。

  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民众“忆苦思甜”,以前他们饥不果腹,衣不蔽体,与现在幸福洋溢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以前的他们生活在担惊受怕炮火连天的军阀混战中,现在的他们生活幸福美满,还能得到杜先生的免费扶贫,以及免费教育,简直比上了天堂还要幸福。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下,金三角人民更加今日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大力支持和拥护杜永孝的统治,与那些旧社会的大军阀决战到底!

  在这样雷霆三板斧改革下,杜永孝在金三角名声如日中天!

  至于——

  连周边诸国都对他“如雷贯耳”,好奇到爆炸!

  尤其泰国这边——

  高层更是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参加即将开始的最盛大的万佛节!

第1031章 1016【杜氏宗祠】

  神象大酒店,

  VIP贵宾客房内-——

  “干爹,现在你的名声已经响彻整个金三角!”颜雄端起一杯茶水递给杜永孝。

  杜永孝皱眉:“又是你搞鬼?”

  “怎么会呢?全都是这边民众自发自觉爱戴你,比如那首脍炙人口歌曲,金三角不能没有杜永孝,都是他们自创的,我一点都没有指使。”

  杜永孝接过茶水,笑了:“这倒是难为你了!”

  “呵呵,应该的,为干爹抛头颅洒热血都是值得的。对了干爹,有件事我想要向你汇报——”颜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什么事情?”杜永孝抿口茶问道。

  颜雄道:“这不是吗,泰国王室邀请你参加万佛节,在此之前,泰国这边的杜氏宗祠也想要邀请你参加宗祠大会。”

  “呃,什么?”杜永孝一愣。

  颜雄见状,忙解释道:“干爹,不要误会,不是我拿着你名头招摇,是这边的杜氏宗祠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你从香港来,恰好又姓杜,于是就邀请你一起参加大会,说是血脉相连,大家聚聚!”

  杜永孝闻言,哭笑不得。

  仔细一问,才明白颜雄说的都是真的。

  不是这帮人知道杜永孝身份了得才主动邀请,恰恰相反,这边的杜氏宗祠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杜永孝来自香港,为了凑人数,就主动邀请杜永孝参加。

  说得再直白点,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杜永孝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只是因为杜永孝姓杜,就打算让杜永孝占个便宜,参加杜氏宗祠大会,到时候杜永孝不但可以免费吃大餐,还可以结识很多姓杜的泰国名人。

  杜永孝皱眉:“你确实没出卖我?”

  “怎么敢呢?这帮人也是傻子,根本不知道干爹你大名鼎鼎,还以为你是什么不知名的小人物,拿你凑数-——当然,如果您老不愿意,我就把这事儿推辞掉,免得你为难。”

  杜永孝听颜雄这样说,反而笑道:“推辞什么,既然你已经答应我就去看看,毕竟我也姓杜,大家在海外讨生活不容易,能够凝聚在一起更不容易-——杜氏宗祠大会,嗯,过去看看也好,看看我们老杜家在海外到底混的如何。”

  “呵呵,我这就安排!”

  ……

  中国人很勤劳,很多人四海漂泊,在外面成就一番基业,最有名的就是美国,英国等地的唐人街,还有数百年历史的洪门,青帮等社团组织。

  比起这些,中国氏族的力量在海外也不容小觑,尤其在东南亚一代,从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漂泊海外的各大种姓分别在外面扎根立足,成立氏族宗会,互相帮忙扶持。

  据悉,从一九二零年开始到一九七零年为止,海外氏族宗会高达三百四十五家,其中又以东南亚地区最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都是中国人迁徙的主要目的地。

首节 上一节 895/10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