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第204节

  评论无数。

  “天哪,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有点道理。”

  “不是有点搭理,是非常有道理。”

  “我又被感动了。”

  “原来西楼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众。”

  “我跟他差不多年龄,我还躺在床上啃老,而西楼却开始普济众人,这就是差别吗?”

  “我从未见过这么高尚的人。”

  “……”

  云海传媒。

  看着网络上的舆论。

  袁雄半天没有合拢嘴巴。

  良久后,他看向王默:“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王默咽了咽口水:“你问我,我问谁?”

  玛德。

  这个网友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逗比?这脑回路也太牛了吧?

  关键是,还有那么多的网友相信了他的话。

  甚至让王默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变得人格高尚了。

  顿了顿。

  袁雄笑道:“仅仅从网上舆论来看,官方就应该让你进教育局。你对华夏教育宣传推广的作用,绝对是重量级的。”

  “……”

  王默摊了摊手。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次的直播带货,居然让自己再次变成了一个思想崇高的“劝学怪”。

  还有一件事。

  王默也没想到。

  在半小时后,正在注意网络舆论的袁雄忽然眼皮一跳,惊喜出声:“哎呦!”

  王默转头:“?”

  袁雄声音中有着难以遏制的喜悦:“阿默,你居然又上官媒了!哈哈哈,上次你就连上四次官媒。没想到时间才过去这么一点,你又被官媒相中了。看来你已经变成官媒的重点关心对象了啊。”

  官媒?

  王默连忙凑过去。

  一看,他一颗心也变得火热。

  这一次,官媒是针对自己助农带货直播发表了点评。

  在微博上。

  官媒说道:“以卖货为‘副业’、以讲课为‘主业’,孜孜不倦地输出知识。@西楼在这两天的助农带货中,生活哲理层出不穷,传统文化与社会哲理交替,没有肾上腺激素的刺激和秒杀的紧张,让网友从奔商品而来转变为了奔知识而来,有‘内容’的直播带货是否会变为未来的‘常青树’尚不可知。但却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带货主播这个职业更加丰富的精神价值,也给现在固有的直播带货打开了新的思路。

  当然,更重要的是@西楼在这一次助农带货中,向大众展示出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让网友们知道知识可以变现,可以转为宝贵的财富。知识就是金钱,在西楼直播间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示。”

  这个官媒,看似平平淡淡,可如果细品的话,却是对西楼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即便是王默,见到官媒的点评,内心都颇不平静。

  因为他知道,如此一来,未来自己复出的底气,又多了一分。

  (本章完)

  

第167章 真正的《劝学诗》!

  王默兴奋了一会儿。

  他忽然想到一个可能,连忙问道:“雄哥,官方现在知道我真正的身份了吗?”

  这点对于王默来说很重要!

  袁雄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王默看得一脸懵逼:“你这是什么意思?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袁雄道:“在上次你参加‘山音杯’时,曾经被官媒四连击,而且还被官媒连线采访过。所以那时候,我们为了保险起见,就跟官媒那边提过你真实的身份。但官媒并没有明确回复我们。所以现在,我也不确定他们知不知道你的底细。但官媒做事一向严谨,根据我的猜测,他们应该是知道你身份的。毕竟,一个身份都不明确的人,不可能被官媒连续数次进行正面报道。”

  王默眨了眨眼睛。

  如果官媒知道自己的身份,却依然在宣扬自己的事。

  那其背后展示出来的信息,对他可太有利了。

  袁雄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眼里透露出前所未有的认真:“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奇怪的地方。甚至有些难以理解。因为按照一般情况来说,你虽然没有被官方点名封杀,但终究是名声不好听,算是塌了房的明星。所以以官媒的秉性,它是不会报道你的。用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官媒容不得半点沙子。但现在,官媒却一次又一次对你进行报道,甚至还是不遗余力的夸赞,这就有点不太正常……”

  王默也陷入沉思。

  袁雄晃了晃脑袋,开玩笑似的说道:“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你是不是在官媒那边认识人,他们才会对你如此包容。”

  王默翻了个白眼。

  自己要是认识官媒的人,还能塌房?

  就好比前世,娱乐圈有几个官方背景的明星,你看谁敢惹?

  娱乐圈虽然是黑,但大家可不傻。

  ……

  助农的事,就持续了两天。

  第三天的时候,各大助农主播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城市。

  因为再过三天就是除夕,再进行助农带货,那么物流运输根本来不及。

  而且年底的时候,各大主播正是直播带货的高峰期,他们可不会为了助农带货,而浪费年底直播赚大钱的机会。

  只不过,虽然助农带货已经结束,但网络上对于这事的反响,依然在持续发酵。

  尤其是官方的报道,更是让西楼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种新闻中。

  当然,伴随新闻出现的,还有最近两天又被炒起来的《劝学诗》。

  只不过,这首诗太长了。

  许多网友抱怨。

  “我本来想让我儿子背下全篇诗,奈何它太长了。”

  “是的,《劝学诗》虽然写的好,就是篇幅过长。”

  “每次我想搬出《劝学诗》告诫我家孩子读书重要的时候,就只记得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后反倒被孩子嘲笑:说我都不好好读书,他凭什么要认真?”

  “如果这劝学诗短一点就好了。”

  “……”

  看着这些抱怨的评论,王默忽然心中微微一动。

  劝学诗?

  短一点?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自己上次拿出的《劝学诗》其实只能叫《神童诗》。

  而历史上,是真正有劝学诗的!

  甚至,王默都不用向系统求助,就能熟练背诵出来。

  因为这首《劝学诗》他太熟悉了。

  或者说,估计前世华夏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接触过它!

  它便是北宋帝王赵恒的诗作《劝学诗》,用来劝勉学子读书上进。这首诗虽然带着明确的功利倾向,但却用一种简单粗暴的形式,说出了读书的好。因此它才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成了千古名诗。

  可以说,千百年来,华夏人以勤读书为首选,这首诗功不可没。

  从这就能看出来,它对华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想到这。

  王默马上就登上了斗音的‘西楼’账号,发布了一个短视频。

  内容为:“如果说之前的《劝学诗》太繁琐,不便于记忆。那我就在这里写一首简答易记的《劝学诗》,望各位品鉴。”

  接着,他便将全诗写了出来:

  【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两句话,前世华夏学子谁不熟悉?可谓是朗朗上口,永生难忘。

  但那是前世。

  而这一世,这首《劝学诗》却是首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此刻,王默在发表完短视频后。

  守在他账号下的网友们在最初的惊疑后,登时炸开了锅。

  “卧槽?”

  “我没看错吧?”

  “我的天!”

  “我刚刚还在抱怨《劝学诗》太长,西楼就来了一首短的?”

  “妈呀,西楼你别吓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节 上一节 204/7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