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第211节

  一名老者沉声道:“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双方的智囊团和选手都不能使用任何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一经发现,立即判输。好了,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很快。

  王默就上了台。

  见到他,台下一阵躁动。

  “他就是王默!”

  “就是这个家伙,让王家村成了文盲村。”

  “脸皮挺厚啊,就凭他的文化水平,还敢上台。”

  “放心,他就是个传话筒而已。”

  接着,又有一名戴着眼镜、稍稍有些胖的女生站到了他对面。

  王默不认识对方。

  但听到台下的议论,很快就得到了一些信息:这个女生名叫罗敏,是罗家村的人,从小就品学兼优,三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人大,目前在人大攻读文学系。

  王家村不少人也认出了她,许多人眼里露出担忧。

  “哎呦,是罗敏那女娃。”

  “听说这孩子从小语文就很厉害,现在似乎专门在研究华夏文化。”

  “今天的擂台赛,刚好是她的专业强项。”

  “我们能行吗?”

  “不知道,反正我们智囊团肯定不如她,只能看小郝的了。”

  台上。

  女生看着王默俊秀的面孔,脸微微有些红,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口道:“王默,你好,我叫罗敏。今天你的第一位对手。如果你准备好了的话,我就开始提出第一个问题了。”

  王默笑笑:“问吧。”

  女生眼里稍稍闪过一丝讶异。

  她早就听过王默的大名,毕竟一个地方要出一个顶流太难得了。但周围父老乡亲口中的王默,除了一副好皮囊之外,一无所成。可眼前站在台上的王默却是淡定沉稳,眼神内敛,甚至隐隐中气势将她这个高材生都压了下去。

  这种人,怎么会是草包?

  压下心中的疑惑,她问出了早就有准备的第一个问题:“孔子的弟子都有谁?说出八个以上即可。”

  这个问题,对于学文学的人的确不难。

  可对于眼前一帮村民,却是难出天际了。

  甚至许多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也一脸茫然。

  几个成绩出色的,也就能说出颜回、仲由等一两个名字,再多便不知道了。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孔子?是谁?”

  “偶一个耕田的,哪里知道。”

  “……”

  台上,王默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等待着智囊团的答案。

  几分钟后。便有王家村智囊团的人上来递给他一张纸条。

  他打开一看,是郝明兴写的答案:“默哥,加油!”

  王默对着纸条,“念”道:“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号称门下七十二弟子。这些弟子中,出名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仲由、宰予、言堰、卜商……等等。”

  女生有些吃惊,王家村居然真的答对了第一题。

  看来这个村还是有点实力的。

  自己得认真一点了。

  正当她心中泛起涟漪的时候。

  王默装作扫了一眼纸条。然后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他微笑道:“你刚才的问题有些脱离大众,估计大家都不感兴趣。所以我就问个村民们都感兴趣的吧。今天是我们村与村之间的交流。那请问罗同学,你知道华夏的‘村’是怎么来的吗?”

  村民们一听。

  哎呦。

  果然感兴趣!

  尤其是周围村子的许多村民,都喊出声来。

  “这个问题简单,村还能怎么来?”

  “就是,喊什么村就什么村呗。”

  “你看我们姓罗的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罗家村。”

  “出这样的题目,太没文化了。”

  “王家村果然没文化,连个像样的题目都拿不出来。”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台上的罗敏这一刻脸色却从镇定涨成了猪肝色。

  容易?

  她都想下去怒骂那些说容易的几个婆娘。

  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儿乱讲。

  纠结了良久,罗敏才尴尬道:“我不知道。”

  什么?

  台下所有的村民,听到罗敏的话,都炸锅了。

  “不知道?”

  “这个你都不知道?”

  “丫头,你别乱讲。”

  “你是不是看王默那娃长的俊秀,迷了心智?”

  “不是吧,还攻读文学的大学生呢。”

  “这才第一题你就不会?”

  “我们的智囊团呢?赶紧告诉她答案啊。”

  一阵阵骂声、喊声传了上来,让罗敏脸色变得青红皂白。

  这就是大部分农村妇人的本性,别的本事没有,嚼舌根绝对第一。

  然而,下一刻。

  这些村民全都闭上了嘴巴。

  因为三十多个村组成的智囊团,也派出一名代表给出了回应:“对不起,这道题我们也不会。”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们的智囊团也不会?

  这……

  怎么会?

  怎么会这样?

  这个题目有那么难吗?不是很简单吗?

  关键是,这才第一个题目啊,他们就答不出来了?(本章完)

  

第173章 你们能回答出一道题,就算你们赢

  周边村的村民,脸上都显出震惊、茫然的表情。

  这跟他们来之前想象的画面完全不一样!

  怎么可能?!

  第一题都没答出来?

  不过王家村的村民,却从开始的紧张,一下子变得惊喜不已。

  “我们这么厉害?”

  “我就说,我们低估了自己,高估了其他人。”

  “三十多个村子合起来,第一题都被难住了,真是丢脸。”

  “看来文盲村,应该给他们才对!”

  台上。

  王默脸上依然有着淡淡的笑容,心中却是冷笑:“是的,这才第一题。接下来的题目,你们能回答出一道题,就算你们赢。”

  就好比刚才他出的题,看似简单,然而越是简单的题目却越难回答。

  村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这个题目,别说罗敏了,估计许多专门研究文学的教授级人物都答不上来。

  因为它的答案并没有出现在文学教程中。

  系统给他的答案,是来自于前世一位教授经过数十年的时间,走访了华夏五千多个部落才着出来的《华夏村落史》一书。

  此刻,他对面的罗敏似乎依然心有不甘。

  她一咬牙,开口道:“王默,我的第二道题便是:请你告诉我,华夏的‘村’是怎么来的?”

  此话一出。

  众人再次哗然。

  就连王默都眉毛一挑,认真看了罗敏一眼。

  这女孩,有点智慧啊!

  第二题居然问出了跟他一样的题目,看来她笃定了王家村也不知道答案。

  这是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只可惜……

  王默等了几分钟,自己这边的智囊团再次递上来一张纸,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不知道。”

  看着纸张。

  王默开始了侃侃而谈:“在华夏,村落星罗棋布于各个地方,那村到底什么时候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概念?现存典籍中,最早出现‘村’字是在《三国志》中,卷十六《郑浑传》载:“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也就是说,从西晋时期,华夏便已经出现了‘村’的字样。

首节 上一节 211/7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