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第289节

  “哦?”

  胡骥眼里露出好奇,看向电脑屏幕。

  过了片刻,他脸上就显出古怪,显然是被西楼的散文题目和开头刺激到了。但见老高满脸凝重,他便压下了心思,继续看了下去。

  这一看,胡骥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平静。

  几分钟后。

  胡骥才抬起了头,眼里已经满是复杂:“它……真的是西楼的散文?”

  老高:“千真万确。”

  胡骥:“这……”

  他心中开始翻滚。

  在文学史的研究越深,那么越是能够看出这篇文章的不凡。

  所以作为总编的胡骥在看完《白杨礼赞》后,内心的触动之大甚至远超老高。

  老高见到胡骥脸上的异样,本来就已经悬起的心更加忐忑:“胡总,现在怎么办?我们可千万不能翻车啊。”

  因为这一次的奖金,可全都是莫须有的奖励。

  哪怕是这一篇《白杨礼赞》进入投票总榜第十名,奖金也高达二十万。

  根本不是他们意林论坛能够承受得了的。

  所以,老高此刻心中特别担心,《白杨礼赞》的投票数会爆炸。

  胡骥还未说话。

  老高下意识刷新了一下页面。

  登时脸色剧变:“该死,已经爆了!”

第239章 这票数不对劲啊?

  意林论坛。

  因为“华夏散文大赛”的举办,再加上斗音等平台的宣传和推广。

  这几天论坛每天的活跃IP数都破了百万。

  尤其是今天,因为一众作协作家相继发表了自己的参赛作品,更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网友前来膜拜。

  此刻。

  论坛上,网友们依然热情高涨。

  有一些网友因为有着很深的文学功底,所以便充当了点评员的角色,将一些知名作家的散文做出点评,以便于其他网友更好地理解文章。

  “知云知雨”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正在点评知名作家“唐知礼”的散文《傲梅》:“迎着大雪,在寒冬中肆意绽放……说实在话,我看过许多咏梅的散文。但是每一篇都没有唐老师的文字优美、寓意深刻。一朵小小的梅花在他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梅花的傲骨、闻到了它在冰天雪地中依然传出的清香。这样的散文,读起来的确是对心灵的一种洗涤。”

  在楼层里,一片赞誉。

  “看了你的点评,再看文章,果然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点评的真好。”

  “哥们,你是语文老师吧?”

  “……”

  接着就有人问:“兄弟,你怎么只点评作协作家的散文,不点评一下网络写手的文章呢?”

  在某个出租房里。

  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正坐在电脑面前,看着网友的问题。

  从电脑上登录的账号名字看,这个青年正是“知云知雨。”

  在见到有人问为何不点评网络写手时。

  知云知雨眼里露出的是淡淡的嘲讽,自言自语道:“网络写手?你们也不看看这些网络写手都什么水平?除了几个从某点出来的写手,文学功底还算不错外。其它99%的网络写手别说写好散文了,连散文的架构都把握不准,甚至语句不通的都一大堆。这种文章,让我怎么点评?点评它们,完全是浪费青春。”

  本来,在“华夏散文大赛”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对网络写手抱着很大期待。

  认为网络辣么大,总会出来一两个了不起的作家吧?

  然而。

  现实却是让他让无比失望。

  这些网络写手的水平之低,几乎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他看来,许多号称网络作家的文字功底,还没小学生强。真不知道对方有什么底气自称网络作家的。

  正当他想回复网友,说自己不会去点评网络作家时。

  忽然冒出了几个帖子。

  “卧槽,西楼上传作品了。”

  “他可是斗音第一才子啊。”

  “快去看看,他写了什么散文。”

  “……”

  看到这些帖子,知云知雨咦了一声。

  西楼?

  经常混网络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

  当初西楼写的长短两篇《劝学诗》,现在都是许多家长的座右铭呢。至于两首《相见欢》更是被不少诗词爱好者视为经典。

  但是,这样一个诗词达人,能写好散文吗?

  抱着怀疑的态度。

  知云知雨也跟着网友们一起点开了西楼的作品。

  “《白杨礼赞?》?”

  看到散文题目,他脑海中下意识就浮现出白杨树的样子。

  作为一名经常点评散文的老手,知云知雨并没有看轻白杨树的意思,他知道一些作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先抑后扬。

  所以,虽然标题和开头看起来都很俗套。

  但知云知雨还是耐心看了下去。

  看到第二段,欣赏着一大段关于西北景色的秒杀,他终于露出欣然之色,暗暗点头:“虽然选的植物俗套了一点,整体文字平淡了一点,但文学功底的确不错,远远超过了其他沽名钓誉的网络作家。”

  许多人以为,散文就必须要优美的文字来展示。

  但其实,真正的顶级散文,完全可以通过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示出细腻的情感和哲理。而不是单纯的辞藻堆砌。

  现在。

  这篇《白杨礼赞》就给了知云知雨一种朴实无华,但却又极不平凡的感觉。

  继续往下看。

  知云知雨眼里的欣赏,渐渐变成了惊讶。

  他想到了,西楼会用一种手法来赞扬白杨树。

  接下来的文字的确也是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勤劳的老百姓和伟大的保家卫国的英雄。

  但他没想到的事,哪怕是歌颂白杨树,但西楼的文字依然朴素到了极致。

  优美的文字?没有!

  高度的赞美?没有!

  夸张的形容?没有!

  只有对白杨树直面的描述,但就是这种秒杀,却让知云知雨心中生出了一种伟岸、挺拔、不屈不挠的感觉。

  “这种写法……”

  “这种朴实的写照……”

  “这种象征手法……”

  知云知雨心中的触动越来越大。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当看完散文的最后一句。

  他的内心已经扑通扑通跳起来了。

  “这篇散文!”

  知云知雨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他错了。

  错得离谱。

  谁说网络写手不会写散文?

  谁说精通诗词的人不会精通散文?

  那只是你们的臆想。

  原来,真的有天才,是什么都懂的。

  重新认认真真将《白杨礼赞》看了一遍。

  在看第二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内心的触动尤胜第一次。

  平淡文字中透露出的那种激扬、那种不屈、那种壮志的情感,几乎要将他的心填满。

  在这以前。

  知云知雨一直觉得,散文必须要优美,才能体现出它的水准。

  但直到这一刻,他才知道原来朴实无华的文字,也能够给他如此大的心灵触动。

  咽了咽口水。

  知云知雨目光重新放到了自己刚才点评过的几篇作协作家的作品上。

  《傲梅》、《广场上的蔷薇花》、《细叶寒兰》……

  半小时前,他还觉得优美的散文。

  此刻自己回想起来却不知为何多了一份油腻。

  辞藻的堆砌、看似优美却显得臃肿的描述,都让他如鲠在喉。

  片刻后。

  知云知雨一咬牙,将之前精心写的几篇点评全都删了个干干净净。

首节 上一节 289/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