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第695节

  华夏网友们一片沸腾。

  “谁说我们华夏的音乐在国际上没市场?”

  “默哥创造了奇迹。”

  “原来华夏的音乐,一点都不比西方差。”

  “好激动,在以前翻墙的时候,不少西方网友都抨击我们没有音乐传承,音乐不入流。我看以后谁还敢说这样的话!叼不死他们!”

  “……”

  当然,除了一部分网友在激动,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网友在热烈讨论着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王默最后说的故事是什么。

  “真有《云宫迅音》配套的故事?还是长篇神话?”

  “听王默大师的意思,肯定有。而且还是西楼创作的。”

  “还真有些期待,因为我从来都不知道华夏神话是什么样的场景。”

  “齐天大圣……听到这个名字,就莫名热血。”

  “但是西楼似乎不擅长文学创作把?他毕竟只是一个童话作家,能写的了这种长篇的文学作品吗?”

  “虽然神话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有着童话的色彩。可文学性却迥异。我就没听过哪个童话作家成为文学家的。”

  “估计王默在说大话,等到时候西楼发表了《西游记》,我一定要好好瞧瞧。”

  “我也是,到时候西楼写的故事到底如何,一看便知。”

  “……”

  西楼在国际上毕竟名声不小。

  作为最耀眼的新晋童话大王,如今他的作品已经在全球广为流传。

  可是听到西楼写了一本华夏的神话作品,依然有些不太相信。相信的人也认为,这部作品或许只能算一般般,和文学作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很正常。

  因为哪怕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也没有多少文学性,它们也只能算是民间故事罢了。

  倒是华夏网友对西楼的作品满是期待。

  毕竟他们早就知道西楼根本就不是什么童话作家,而是一名在诗词界、短篇界留下了不少作品的文学家。

  ……

  此刻,王默同样看到了网络上的议论。

  不过他并不在意。

  要拿出《西游记》也不急于一时。

  如今他最在乎的还是还行能否拿到“音乐之乡”的最终荣誉。

  虽然在外界看来,华夏得到这个荣誉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没有到最后公布的那一刻,一切都未可知。

  接下来的几天

  是其他几个没有上台的国家来展示自己国家的音乐底蕴。

  没上台的还有:德意志、英吉丽、扶桑、意大莉、澳洲。

  除了扶桑,其它四个国家的音乐传承也大同小异,在看了华夏规模壮阔的乐器展示,又听完华夏激情昂扬的演奏后,不但是欧美网友,甚至华夏网友都对这四个国家的表演变得无感了,觉得索然无味。

  当然,最悲催的还是扶桑。

  本来扶桑每一届在展示自己传承时,都是融合了东西方的特点。

  以前,西方国家还觉得扶桑国是有着创新,大为赞誉。

  但现在一看,狗屁的创新!

  这特么的就是东方抄袭一半,西方抄袭一半。

  “无耻到这个程度,也是够了。”

  “特么的,亏我一起还说扶桑创意好。原来是抄的好。”

  “气死我了,这样的国家也能拿到音乐王国?我呸!”

  “……”

  宫田二郎气得脸都绿了,想辩驳一下,却发现根本没法辩驳。想让老师相田站出来说几句场面话,却发现老师依然一直在神神叨叨,跟个神经病似的。

  只有扶桑网友依然在网上叫嚣。

  “混蛋!”

  “八嘎!”

  “你们都大大滴坏。”

  “我扶桑国又不是棒子,从来都不占用他人东西。”

  但很快就被全网的网友骂的狗血淋头。

  甚至还得罪了棒子。

  丫的!你扶桑有病吧?我棒子都没有参加这一次的音乐盛典,你也将我们拉下水?

  本来棒子跟扶桑就不共戴天,如此一来,棒子网友都血气上涌。

  干你丫的!

  于是新仇旧恨下,宇宙第一强国和扶桑在网络上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碰撞。

  看的众人一脸懵逼。

  这两个国家,都特么发癫了?

  倒是华夏网友,看的眼睛冒光,甚至亲自下场,一会儿冒充棒子去挑衅扶桑国,一会儿又冒充扶桑人去挑选棒子,玩的不亦乐乎。

  反正这两个都不是啥好玩意。

  ……

  就这样。

  当八大国家最后一轮的音乐传承表演全都结束,又过了三天的展示时间后。

  终于来到了官方公布结果的这一天。

  万众瞩目。

  即便是王默都有些紧张,担心出意外。

  毕竟你音乐再好,可万一存在某些垃圾评委弄暗箱操作,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一次的国际音乐殿堂之夜,有着八大奖项。

  第一:最佳钢琴曲。

  第二:最佳小提琴曲。

  第三:最佳管弦乐曲。

  第四:最佳交响曲。

  第五:最佳演奏团队。

  第六:最佳演奏家。

  第七:最佳音乐家。

  第八:音乐之乡。

  一般来说,能拿到这八个音乐奖项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在音乐界横着走了。

  当颁奖典礼一开始,许多人目光就定格在了华夏音乐团队,以及王默的身上。

  因为他们肯定,这一次的华夏要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了。

  “听说以前华夏从未得过任何一个奖项?”

  “岂止是得奖啊,甚至连进入最后环节的资格都没有。”

  “以前的华夏,的确是透明的存在。”

  “谁能想到,这一次华夏的表现如此耀眼。”

  “你们说此次华夏能拿到几个奖项?”

  “至少两个。”

  “两个?你也太小瞧华夏和王默了。”

  “我估计有可能会得到四个,甚至不止。”

  “我记得历史上,奥地丽曾经拿过五个奖项,横扫了那一次的音乐殿堂之夜,也创造了获得奖项最多的国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国家能超过这个奖项数目。不知道华夏这一次能不能平了奥地丽创造的记录。”

  “……”

  议论纷纷中。

  颁奖典礼终于开启帷幕。

  首先是最佳钢琴曲。

  如果说之前的每一届评选“最佳钢琴曲”时,大家都很快得出了结论的话,那这一届的投票便在评委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实在是这一次王默太变态了。

  “我认为《致爱丽丝》最佳,它在全球的播放量已经超过百亿次了。”

  “凭什么《克罗地亚狂想曲》不如它?播放量不能证明什么,这首钢琴曲的家国情怀才是最值得尊敬的。”

  “绝对是《卡农》最好,它可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曲式!”

  “……”

  这些评委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为了一个人创作的几首钢琴曲而争论不休。

  没办法。

  它们都太出色了,出色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最终,“最佳钢琴曲”还是给予了《致爱丽丝》。

  理由有三:

  第一,它传播力度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它对钢琴的传播力度太大,让不少初学者都爱上了钢琴。

  第三,它简约而不简单的曲谱,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高度。

  所以当评委公布答案后,观众们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并没有引起激烈的争论。

  王默倒是无所谓,反正都是他的。

  是吧?

首节 上一节 695/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