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第707节

  “后来我才知道,这盏灯只会在我通过巷子的时候亮起,当我走过了巷子就会熄灭。”

  众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什么。

  迪恩看似在讲故事,但其实却在叙述着一个和《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样的故事。

  最后,迪恩说道:

  “互联网的崛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其实众人之间的心距离却更远了。在这些年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件事: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许多人越来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让这个看起来火热的世界变得冰冷。”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我想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会让许多本来就经历了曲折和痛苦的人,内心变得更加沮丧和绝望吧?在我看来,这个世界需要一些人来维持温暖。许多时候你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会给他人带来莫大的鼓舞。”

  “就像小时候巷子里的那盏灯,它不仅照亮了我通过巷子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以后的人生。”

  “在这个社会,我希望的是能够有更多一些能点灯的人。有可能社会并不缺你点亮的这一盏灯。但或许就因为你这盏灯,却会在不经意间照亮一个陌生人的未来。”

  “与此同时,我也想鼓励一下在黑暗中挣扎的人:请不要因为现在的困难而放弃拼搏。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看到最后。

  许多人一颗心登时被触动,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尤其是最后迪恩说的那句话: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看到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眼泪夺眶而出。

  本来许多人还没有看过《一碗清汤荞麦面》,只是旁听道说。

  此刻在见到迪恩的点评后,不知道多少人几乎是不约而同转向了书店、报刊亭、杂志铺,他们想要去读一下这个故事,看看它为何值得迪恩如此用心来点评。

第482章 声名大噪!三驾马车来了?!

  然而。

  不仅仅是迪恩给出了点评。

  很快,好几名文坛有份量的人,同样对《一碗清汤荞麦面》做出了高度的赞誉。

  文学家罗伯特如此写道:“现在九成九的短篇小说家写的是人性的丑陋,但这个故事写的却是人性的善良,就凭这一点,它便值得我们一看。”

  小说家艾伦喟叹:“这个世界虽然千疮百孔,但总有人在替我们缝缝补补。”

  几名顶级名人的推荐和赞誉,再次给小说添加了一把火。

  第一天,《书阁》销量只是在三大杂志中位列第三名。

  第二天,《书阁》销量便猛涨了50%,直接冲到了第一。

  销量的数据,最能体现读者们的态度。

  如果说第一天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一碗清汤荞麦面》不足以担任首座的话,那第二天这样的声音便几乎销声匿迹。

  尤其是接下来的时间,《书阁》销量依然节节攀升。

  这也让舆论彻底变了。

  “天哪,这篇小说这么强?”

  “我之前真的看走眼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许多人也觉得哪怕《一碗清汤荞麦面》再好,它也只是跟诺兰或者安德鲁的作品相当而已,现在《书阁》销量的暴涨,主要是由于迪恩等人的推介。

  就连《墨海》和《文学风华》的编辑也认为,《书阁》销量上涨只是暂时的。最多这种趋势只会持续一周左右,到时候就会平缓下来。

  然而……

  谁也没有想到。

  在后面的日子,《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影响力,却开始与日俱增,并没有半点衰退的迹象。

  其原因在于:刚开始,是华夏、扶桑、棒子等许多亚洲卖阳春面的面馆,购买了《书阁》的杂志,来宣扬自己店里的阳春面,结果没想到效果奇好!因为许多人都被书中故事吸引,继而去尝一尝阳春面的味道。

  然后接下来,事情发酵了。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从故事中嗅到了经商的道理,于是在企业文化培训中大肆宣扬里面的温暖故事,并且要求员工阅读小说来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

  企业经营之道,最核心的不就是以客户为本?

  而在《一碗清汤荞麦面》中,这种对顾客的温暖和照顾,足以让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待遇。

  效果同样是显著的。

  有企业宣称,实行了同样的经商理念后,顾客增加了三成。

  尤其是服务行业的许多店铺老板说,小小的善意,带来了百分之数百的回报。

  这下。

  整个金融圈都震惊了。

  谁也没料到,一个只是不到四千字的短篇小说里面,居然有着经商的至理。

  “天哪,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们公司都已经掀翻天了,都在讲这个故事。”

  “服务行业才真正的地震,人手一本《书阁》。”

  “……”

  不仅业内是懵逼的。

  哪怕《书阁》全体上下,包括总编梅尔文在内,也是满脸呆滞。

  “这……”

  “太恐怖了吧?”

  “这也行?”

  梅尔文喉干舌燥,他最开始虽然觉得这个短篇很感人,但能不能比得上诺兰等名家的作品,还得看运气。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现在它非但将诺兰和安德鲁的作品踩在脚底。甚至……这一个小小的短篇故事,有一天竟然会影响到商业上,还被全球无数顶级公司奉为至宝。

  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书阁》销量的激增。

  一百万。

  两百万。

  五百万。

  当五月还未结束的时候,《书阁》五月刊的销量已经逼近了千万。

  业内哗然!

  因为这个销量,较之上个月《书阁》的销量数据几乎翻了倍!

  与此同时,无数人的目光终于注意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的作者身上。

  西楼!

  “确定了,这个西楼绝对是短篇界的新人。”

  “第一篇作品就卖出了千万的数量,妈呀,看来短篇界又要出一个奇人了。”

  “越读这篇作品,越是感觉韵味无穷。”

  “西楼有着大神风范啊!”

  网络上,议论西楼这个短篇界新人的话题一天比一天多,甚至比当初王默以“西楼”名义摘得童话大王的时候还要多。

  从这便可以看出来,童话作者的确不怎么受人关注,而短篇小说作家被业内和读者们关注的热度,要超出童话行业十倍不止。

  打个比喻:

  在地球上的华夏,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你要问《西游记》是谁写的,估计100个人有90个人答不上来。

  而知道《狂人日记》的读者,100个人有99个都知道它是鲁迅的作品。

  这就是文坛和童话界的区别。

  网络上。

  正当大家还在猜西楼的身份时。

  就在这个时候,《书阁》发公告了:“鉴于近期许多人对西楼的身份好奇。在此杂志社做出统一回复:写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西楼跟童话大王西楼乃是同一人。”

  同一人!

  消息传出,几乎是石破天惊。

  “卧槽,西楼跟童话大王西楼是一个人?”

  “我整个人都蒙了。”

  “一个写童话的作家,你不去写你的童话,改行写短篇了?”

  “西楼!你闹哪样啊?”

  “……”

  不过,在看到《书阁》的公告后,业内许多人却是长长舒了口气。

  “原来是童话大王西楼啊,那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说的没错。西楼虽然是童话家,可他能写出这样的短篇不足为奇。”

  “当初他写的《海的女儿》等作品,其文笔同样极好。”

  “难怪《一碗清汤荞麦面》是华夏背景,现在终于明白了。”

  尤其是在某个地方。

  小说家诺兰本来内心十分的憋屈和郁闷,他被墨海重金邀请,拿出了自己打磨了大半年的得意之作,本来想着在这一次惊艳众人,将自己的名气抬举到跟三驾马车齐名的高度。

  可是他没想到最后却被一个新人打得落花流水。

  新人啊!

  他诺兰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羞辱?

  还好,有安德鲁跟他一起作伴。

  但诺兰心中依然十分痛苦。

  所以此刻听到西楼居然不是新人,而是童话大王西楼后,他一颗心居然奇迹般变得好受了许多:“嗯……不是新人就行,感谢耶稣!”

  “感谢耶稣。”

  跟他隔着千里之远的安德鲁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同一时间。

  对于《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大火,王默却显得十分平静。

  这个故事前世能享誉全球,那在蓝星同样能火起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唯一让他心中激动的是:名气的爆炸式上升!

  “果然,文坛出名的方式,远比童话界要轻松得多。”

  王默暗道。

首节 上一节 70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