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别装,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 第217节

对面的小伙子嘿嘿一笑,收起了桌上的翡翠把件。

“我们老板也是欣赏林老板的手艺,也知道林老板向来很谨慎。不过,没关系,做生意嘛,一回生二回熟,多打几次交道就好了,我会让林老板看到我们的诚意的。

不打扰了,祝林老板此次滇南之行玩的愉快!”

说罢,收起自己的保温杯,盖上杯盖,冲着林逸微微欠身,转身离开了。

林逸也是报以微笑,目送他离开。

过了好一阵,他才在群里发消息询问其他三位的情况。

他们三个那边,都表示没有发现任何被人跟踪的迹象,对方这次应该就只派了一个人出来。

“行了,回来吧,我已经跟对方打过照面了。根据我的判断,他应该不是南派那边的人,有点像当地的‘同行’。

咱们先回民宿,跟两位先生打听一下这边的情况再说。”

发完消息,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悟空跳了上去,稳稳坐好。

林逸把手机塞进自己上衣口袋的时候,却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了一张名片。

今天,他跟钱升收到了一张出租车师傅的名片,他顺手塞到了上衣口袋里,但是那张名片的质地是镀膜纸。

现在手上的触感,明显感觉到这是一张金属质地的卡片。

第313章 三湘翁家

林逸伸手从口袋中取出那张金属名片。

上面什么都没有写,正中间只有一个土黄色的符号。

从质地来看,应该是一种合金,边缘锋利,质地坚韧,一面是银色的镜面,另一面是金色的质地。

这个东西是怎么到的自己口袋里的?

是刚才那个人塞进来的吗?

可他俩明明都没有任何的身体接触,就连握手都没有,对方是被他发现之后,直接坐到了他的对面。

这么短的距离,自己的上衣挂在身后的椅背上,他根本不可能够的着。

还是说,这东西根本与他无关?

正在他摩挲着手里的卡片,钱升第一个过来跟他汇合。

“人呢?”

“走了。”

“就他一个?没叫帮手?”

“可能就他一个,我现在不敢肯定,看看这个!”

林逸把卡片递了过去。

“这东西,在我刚才起身的时候出现在我的上衣口袋里,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放进去的,而且那张伺机王师傅的名片也不见了。”

“那要是照您这么说,这哥们难道会一手隔空取物加隔空移物?”

钱升惊叹道。

“这是什么玩意?”林逸不解的问道。

“早年间在天桥,耍把式卖艺的人里头,曾经有一位高人,名叫‘戏法刘’,就有这么一手本事,他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隔空从看官口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的手绢塞进去。

这一招算是当年在天桥讨生活的艺人当中,最拿人的一大绝活,看的人少了,杵头给的不够了,这手活计都轻易不往外露。

后来,上京逢战事,这位‘戏法刘’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后来太平之后,也没再见他回来继续演,这手绝活也就此失传了。”

“那照你这意思,这就是一种杂技或者魔术手法?”

“就看咱们怎么论,这东西,看得出门道,那叫魔术,看不出门道,那这里头的道道可就深了去了。”

听他这么一说,林逸立刻就明白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民间向来藏龙卧虎,特别是民间艺人这个行当,五行八作干什么的都有,身怀绝技的人比比皆是,变戏法这种东西,就像钱升说的,你能看清楚他是怎么变的,那它是戏法。

你要看不清楚,或者解释不了,那它指不定是什么东西呢。

“这上面的图案你能瞧出来是个什么意思?”

钱升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就这会儿功夫,白璐和汪强也相继回来了,几个人一合计,先回民宿小院,问问两位,啊不,三位老先生的意见。

自从白璐口盟成为孙仙姑的入室弟子,孙老太太也加入了他们的群聊。

这下群里可热闹了,一大早就往群里发各种养生小妙招,还有各种自己跳广场舞的视频,一旦有点什么消息被她知道,一连好几条一分钟左右的语音消息立马就发过来。

他们这个群一直都是“堪舆北派白罗门”。

汪强还调侃说,要是再任由孙师姑这么发下去,迟早就得改成:相亲相爱一家人。

回到他们租赁的小院,管家已经把里面一切都给安顿好了。

恬静的小院,装修的古色古香,而且远离商业区域,院子里布置的也是非常的惬意,上下两层小楼,正好四间房子。

回去收拾了一下,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四个人干脆把煮茶的工具全都搬到了楼顶,没人打扰,也没有摄像头,适合聊点正事。

视频发过去,身在上京和津门的两位先生率先连通。

林逸向二位汇报了一下今天的战果。

而且也提到了在博物馆的见闻,还有那条狭长而精准的盗洞。

“林子估计应该差不多,这种手段大概率是封家人所为,缩骨功对他们来说只能算是小儿科,这功法比较残忍,而且还得是童子功,我估计,现在封家这位掌事的,应该拿不下来。”

“那都不用想,就他那身量,个头跟咱们大林子并肩齐,又魁梧又壮实,估计那胳膊腿亮出来,那也是四棱子起金线的主儿,他哪能会那玩意?”

再讲到后来,跟那位一路跟着他们从春城到石林的黑瘦小个子时,林逸从口袋里掏出那张金属卡片。

“这东西,我不知道是怎么放到我口袋里的,而且是先拿走了我口袋里一张名片,再把这玩意塞进来,老三说,当年天桥底下有位‘戏法刘’懂得这一手绝活,叫隔空取物,隔空置物。”

白老爷子点点头。

“有这么回事,戏法刘,我听我父亲还有我爷爷都说起过这位奇人,离你一步远,能从你口袋里掏东西,还能把东西再塞回到你的口袋里。不过这手艺,据我所知,已经失传了。怎么会突然又在滇南出现了?”

“这卡片有意思,老白头,瞧出来没有,这是嘛玩意?”

“哎呦,这不老荣家的东西嘛?”

白老爷子戴上花镜一瞧,一眼就认出来这件器物的来历。

春典当中,把那些以小偷小摸为生的人,称作“老荣”或者“荣点”。

这个行当,在以前也是被人瞧不起的存在。

无论在任何场合,看见老荣,都得提醒一句,让大家看好钱包之类的话。

“你们现在年轻人根本没见过这玩意,这东西的用处可太多了。你别看它软乎,以前咱们家里都是那种斜着一边的弹簧锁。

以前谁要是把钥匙锁门里,拿一张老式的过塑的身份证,就能给这门给打开。

这卡片就是干介个用的,比那塑料身份证可好用多了。

开刃的那一面,只要手上有功夫,划你个真皮钱包,衣服口袋,根本不在话下。

反光那一面,是给同行打暗号用的。”

罗老头把这张卡片的用途娓娓道来,一众弟子听的是神乎其神。

没想到这一张小小的卡片,居然有这么多的门道。

“先生,您瞧瞧这个图案是什么意思?”

林逸把卡片上的那个标志性的图案靠近了摄像头。

两位老先生凑近了一看,几乎做出了同一个动作,都是猛地一拍大腿。

“这不是三湘翁家的标记吗?”

“敢问先生,这翁家是做什么的?”

“跟咱们一样,地底下刨食吃的,他们那叫土夫子!”

第314章 这活儿咱接还是不接

“土夫子?”

听到这个名字,林逸和钱升的反应最大。

土夫子,是三湘之地,特别是潭州地区,对卖泥巴的人的一种戏称。

因为在古代,煤炭还属于比较高端的取暖物,一般人家舍不得直接用,就用煤渣和着黄泥饼子,做成类似于蜂窝煤样的东西,既能烧火还节约了成本。

都是从泥土里讨生活,这个名字后来就用在了三湘之地的盗墓贼身上。

只是,这块地面上的土夫子,一直都没有太成气候。

主要还是在封建时期,没多少王朝在这里建都,倒斗这个行当,没能在这块地界形成规模。

所以,白老爷子刚才提到的这个翁家,林逸和钱升都没有多少印象。

“潭州土夫子,属于散兵游勇,而且下手很不讲究。

倒斗一门,基本都是倒前人的大斗,绝对不会去惊扰老百姓。

这些人可不管你什么民家还是官家,只要兜里没钱,就找机会下手,挖坟掘墓找值钱的东西,品行低劣,毫无底线,为江湖人所不齿。

后来,清末,江湖上出现了一对来自潭州的兄弟,老大叫翁有方,老二叫翁有才,江湖人称‘翁氏昆仲’,平时拉着一个杂耍班子四处卖艺,晚上找地方歇脚,顺带挖坟掘墓。

可能也是他们运气好,掏上了几个大头,没想到还真被他们给干起来了。

那会儿正赶上军阀混战,不少的跑江湖打把式卖艺的,最后为了生计,都投靠到了翁氏昆仲旗下,全国各地跑,说是演出挣钱,实际上就是趁乱倒斗。”

白老爷子说完,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

这边罗老头接过话茬继续说道:

“俗话说,宁带千军万马,不带十样杂耍,这翁家兄弟也是该着人家挣这份儿钱,人家就是有本事把这些能人拢到一块,替他卖命。

据说这帮人后来趁乱,一路北上,行经秦晋豫冀,再一路到了京津两地,这一路上是没少发财,也没少给各地的军阀上供。

据说当年的开了满清东陵的老孙,就是因为请了这帮人来家里演堂会,后来受了这帮人撺掇,一起动手,把东陵给掀了,老孙拿大头,他们拿小头,从这以后,好像再没听到他们这帮人的动静。”

罗老头这边话音刚落,刚刚加入聊天的孙仙姑马上接过他的话。

“我刚跳舞去了,刚回来就看见你们搁这开会。

我就跟你们说吧,那是你们见得少了,听我妈和我姥姥那辈人说,当初翁家兄弟帮着孙军阀开东陵是假,他们其实打的是满清关外宝藏的主意。

从京城出来之后,一路北上,跟当年闯关东的人一起,出了山海关,奔俺们这嘎来了,然后被张小六的人给干跑了,打这开始,这帮人算是从江湖上销声匿迹了。”

等孙仙姑说完,林逸四人起身,对着屏幕拱手行礼。

“白门、罗门弟子见过孙师姑!”

“行啦,整这些玩应干啥,都是好孩子,吃过饭啦?怎么样那边好玩吗?看这小林子一脑门都是心事,这是遇上难事了吧?

给你说,没事,咱们家人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首节 上一节 217/4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