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文艺时代 第44节

  陈琨一飞冲天,他可不想再抬头仰望。

  黄小名如此想着,他旁边的李兵兵也不例外,双眼从电影落幕开始就没离开过坐在前排的邹迅……

第71章 你是怎么走出来的呢

  相比心思各异的影视同行,院线方目的却很一致。

  电影没播完,院线方各自就已经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爱情片、质量过硬,紧扣时代热点、深挖年轻人的喜好,《花束般的恋爱》对观影群体的定位太清晰了。

  电影是原著改编,星空广告做了很多的宣传预热。

  虽然没有大牌,但袁梁这个年轻导演身上的新闻价值却不小,加上又选在了西方情人节这种契合爱情片的档期,引进的话院线方会少很多宣传上的麻烦。

  几乎在电影看完的一瞬间,媒体记者身后的院线方就决定追加拷贝。

  《花束般的恋爱》票价是低了点,但总不能让院线空着,先把钱赚了再去和中影、韩山坪慢慢的扯皮。

  ……

  掌声渐渐停息,袁梁也再次拿着话筒来到银幕前。

  这次他身边多了邹迅和陈琨,坐在前方的媒体纷纷举起了话筒。

  “袁导,刚刚我身后有不少的影迷都哭了,他们都在问,为什么电影和书的结局不一样,为什么小麦求婚的时候小娟没有答应,怎么不安排他们走到一起呢?”

  袁梁正色道,“书里的结局,其实和电影没有任何的冲突,书里只写到小麦的学长离开,但那时候小麦和小娟已经有了分手的想法,写太详细,书就没有了小说的味道。

  至于结局,这是从书名就开始注定的。

  花束般的恋爱,璀璨如花、光芒四射,可始终会有凋零的时候。小麦和小娟的爱情,没有在彼此深爱着的时候走向下一个阶段,在时间的摧残下渐渐没有了一开始的激情。

  小麦的求婚,只是因为他对这段感情背负着责任。如他所言,两人之间已经没有了爱情,继续走下去对双方来说都是折磨。”

  后方的影迷群体逐渐的响起了嘈杂的讨论声,记者们偶尔听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纷纷拿起小本子记着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

  “那是什么让袁导你想到这个故事的呢?”

  “其实我没有刻意去想,因为身边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很多相恋多年的人,没有趁着热恋的时候冲动的迈入下一步,迟早都会遇到这样的危机。

  爱情只是促使两个人走进生活的一种方式。”

  袁梁胡侃的时候,目光没去看中间的高姐姐、避开了面前的雪姨、更躲开了迅姐的视线。

  “《花束般的恋爱》虽然在情人节上映,但电影却给人一种不要轻易去谈恋爱的感悟,袁导预测《花束般的恋爱》最终能有多少票房呢?”

  袁梁摇了摇头,“这就不好预测了,我还是个刚刚出道的年轻人,对市场、对影迷的了解都还不够。电影具体能拿多少票房,最终还得看市场的反应。

  不过《花束般的恋爱》前前后后投资了一千万,我肯定不希望电影出现投资方跟着投资了还亏钱的情况。”

  袁梁采访了几段,随后把话筒交给了邹迅。

  相比陈琨这个新人,在媒体眼中刚跟朴竖分手的迅姐身上更有话题。

  果不其然,邹迅刚拿起话筒,媒体就放了个大招。

  “邹迅小姐在电影中的那场分手戏表现得很精彩,是不是因为刚刚跟朴竖老师分手呢?”

  然而迅姐却很大方,没有丝毫的回避。

  “在电影试镜的时候,我的表现其实不是很好,可当时袁导就是看中了我那种刚刚分手的状态。电影开机,也是从后面的分手戏开始先拍的。”

  “那前面呢,《花束般的恋爱》前面的戏份可是很甜腻的,邹迅小姐是怎么取得袁导的认可的?是因为陈琨吗?”

  出道了好几年的迅姐当然知道这是个坑,“和陈琨无关,走出来了自然就能拍好。”

  “那邹迅小姐是怎么走出来的呢?”记者却没有要放弃的打算。

  “不爱了自然就走出来了,袁导对我当时的状态很了解,剧本都是看着我的状态一段段给我的。

  拍完分手戏,我看完完整的剧本,就已经渐渐的走出来了。

  《花束般的恋爱》是个很写实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故事,袁导也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导演……”

  邹讯还想再说,袁梁却在边上咳了下。

  自从迅姐拿起话筒的一瞬间,袁梁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担心她突然从嘴里蹦出些什么来。

  邹讯结束采访,话筒交到了陈琨手上,陈琨谦虚的夸赞了几句,媒体的流程走完,影厅里的人也渐渐开始散开。

  袁梁本想去跟韩山坪打个招呼,抽出身却发现韩山坪被一群院线方的人围住了,似乎在讨论增加拷贝的事情,韩总笑得很开心。

  就在这时,大小王和冯晓钢一起走了过来。

  “电影拍得很不错,正应了袁老弟那首歌里的歌词,年少有为不自卑。”

  “大王总过誉了,冯导才是真正的前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重生而来,想要在当下低迷的国内电影市场上和冯晓钢一争高下,胜算都不高。

  冯晓钢罕见的笑着,“也不用走多远了,我看《花束般的恋爱》就很有可能,电影拍得很不错,就算是我和老张,拿到剧本在细节上恐怕都没你做得好。

  再接再厉,争取把票房卖到国外去。”

  小钢炮的脾气虽然有些臭,但老一辈的电影人都是希望国产电影越来越好的。

  在大众眼中所谓的排挤年轻人,也只是因为他们不放心把好的项目交给别人来执导。他虽然感觉到了危机感,却也不会失了大度。

  “聆听冯导教诲,以后要是有机会到冯导的剧组学习,冯导千万别把我拒之门外才是。”

  冯晓钢突然有些欣赏跟前这个谦虚得过分的年轻人了,他认真看着袁梁。

  “你的电影很有特色,而且所有的作品都是编导一把抓,这样的电影人在圈里很少见。以后你手上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项目,倒是可以给我们打电话。”

  袁梁身上的才华肉眼可见,冯晓钢要不眼馋那是假的。

  “有冯导这句话,以后遇到拿不定主意的项目,我可是要跑去请教冯导的。”

  王忠君笑了,作为商人他的鼻子可是很灵的。

  “华艺的大门随时打开,不管投资也好,跟冯导合作也罢,华艺都是举双手支持的。先前花姐有些冒失了,袁老弟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袁梁笑着摇了摇头,“那王总、花姐你们就多心了,星空广告只是一家单纯的广告公司,我们不做艺人经纪,以后麻烦花姐的地方还多着呢。”

  星空广告不做艺人经纪?

  王金花和王家兄弟骤然的愣了愣,立马回过神来。

  “是我们狭隘了,国内影视环境还不太好,以后大家一起努力。”

第72章 票房!票房!

  “内地小天王导演新作上映,《花束般的恋爱》首映口碑炸裂!”

  “巴黎影后:因《花束般的恋爱》走出失恋阴影。”

  “《花束般的恋爱》原著粉:为什么不让他们在一起!”

  首映结束,第二天一早《花束般的恋爱》的新闻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但这些新闻,仅限于燕京本地和周边一些大型媒体三言两语的提及。

  之所以要跑宣传,就是要利用剧组演员本身的话题,到各个地方带动地方纸媒的关注。

  这时候的票房数据统计得慢,袁梁没时间等首日票房统计出来,带着剧组就奔赴了宣传的最前线。

  还是两组一南一北的分开走,这次没有了黄博,但却有黄垒。

  迅姐有了一首《走着走着就散了》,跟着黄垒一起。

  袁梁则带着陈琨再次前往长三角、珠三角。

  《花束般的恋爱》的宣传虽然没有了《起风了》专辑的带动,但《年少有为》的传播速度并不慢。

  袁梁刚到羊城,正好是《年少有为》盗版单曲铺天盖地的时候,走在街头偶尔都能听到有人在哼哼。

  而这次的院线方也有了经验,在宣传场合的安排上要比《垫底女生》的时候安全得多。

  袁梁每到一地,影院立马爆满。

  邹迅与黄垒那边,情况也基本类似。

  然而袁梁才跑了深广两站,就发现情况跟宣传《垫底女生》的时候不同了。

  很多影院不用再去宣传就已经爆满,部分报纸媒体不用公关就已经自发宣传起《花束般的恋爱》来。

  随着这些地方媒体的跟进,官媒也在娱乐版块开始进行报道,《花束般的恋爱》渐渐成了当下的热点,成了畅销的保证。

  “我们曾经像孩子一样恋爱,现在却像大人一样分手,如花束般灿烂盛开过!”

  “趁着热爱的时候冲动一把,去结婚、领证,别等爱情过了保质期。”

  “用最简单的故事,谱写最感人的故事,鬼才导演笔下的当代年轻人婚恋纪实!”

  每到一地,袁梁就能在各地的地方报上看到人们对《花束般的恋爱》形形色色的评价。

  电影上映4天,来到元宵节,袁梁也第一时间拿到了上周周末两天的票房数据。

  2月3日,星期六,电影在全国200多家影院全面上映,票房报收58万,平均上座率刚过2成。

  然而到了周日当天,影院提升到230家,票房报收78万的同时,上座率也逐渐走高。

  “还有周一周二的票房数据还没统计出来,不过电影的票房很稳,加上各地方媒体开始自主宣传,票房还会往上涨一涨。

  再说现在距离你心心念念的情人节还有一个多星期,你着急什么?”

  电话里,韩山坪笑声很足。

  《花束般的恋爱》虽然降价了,但呈现到整体的票房数据上,却是比冯晓钢的《一声叹息》更喜人。

  再说电影降价走的本来就是长线,只要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能够炒起热度,后续的票房成绩不会太差。

  《花束般的恋爱》票房走势越好,韩山坪就更有底气去协调院线方和制作方了。

  前世曾经的华艺本该是韩山坪手上的这颗棋子,可《大腕》投了两千万进去,华艺想要急切的收回成本,所以拒绝了韩山坪全国统一票价的提议。

  这也直接导致年底推出的院线制度多了半年的试行时间,间接影响到民营影视的开放。

  “韩总,哪有不心急票房的,中影就算不缺钱,可星空广告还等着米下锅呢?”

  “你会缺这三瓜两枣的,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了?”

  “哪有那么快,我现在脑子都空了,就等着跑完宣传回学校上课呢。”

  袁梁还真想安安心心回学校呆一段时间,因为他发现自从官媒开始跟进宣传之后,媒体对他有些捧得太高了。

  “见微知著,国内新生代鬼才导演的诞生!”

  “知名作家,内地小天王,天才作曲家,鬼才导演,哪一个才是他的真面孔?”

  这是两篇发表在浦江日报和江浙晚报上的文章,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深挖了不少东西出来。

  包括出身,包括他发表过的所有作品,包括那首《时代的终章》。

  家里的太后都打电话来说,最近小区楼下多了不少拿着相机的记者,还有些脸皮厚的直接找到了家里去。

  “小东哥,江浙你就不用跟着去了,跑完浦江你先回金陵安顿一下,等我们到金陵集合后再一起回燕京。”

  太后和老头子都是热心人,袁小艺就是个娱乐圈小白,袁梁可不想让自己的每一根汗毛都暴露在聚光灯下。

首节 上一节 44/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