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062节

  “第一个问题,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写作往往只是副业,而本职工作能让他们收获许多灵感,能谈谈您的本职工作吗?我看到您穿着乘黄公司的制服?”

  “非常棒的问题,乘黄和我的作品息息相关!没有乘黄就没有我的作品!”德奥多罗认真起来。

  “我以前是小医院里的医生,我住的城区犯罪率非常高,几乎每天都有枪案,我有十多年时间天天在手术室里取子弹,大概处理过三四千次枪伤,各种稀奇古怪的中弹伤口我都见过,刀斧棍棒伤就更不计其数了。”

  “中枪的往往是些罪犯,最穷最底层的人,和他们聊天,我积累了大量底层生活的写作素材,有些细节是那些养尊处优的作家们想象不出来的,比如老花眼想去垃圾桶里找吃的,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把老花镜摘下来别戴,因为戴着眼镜能看清垃圾桶里的蛆。”

  “比如一个小孩总是一天精神一天萎靡是为什么?因为小孩还有兄弟姐妹,家里没有足够的饭让所有孩子天天吃,只能交替吃午饭,小孩萎靡的那天说明今天轮到他兄弟姐妹吃午餐。”

  “但天天泡在最底层也有负面影响,我有十年时间不会写厚重的文学作品,只能在三流小报纸上连载暴力黄色小说,基本上就是把我听到的事情加工一下,算是我的黑历史吧,幸好我用的是其他笔名。”

  “几年前我们医院有个交流项目,东亚的一些军医来我们这学枪伤爆伤处理,因为他们没有枪击案,只能到我们这找枪伤病人练手。”

  “我教那些东亚医生怎么处理枪伤,和他们关系处的很好,后来乘黄来南美洲开分公司,要建乘黄体检中心,用于检查订购了人体冬眠的客户身体情况如何,大概什么时间需要飞去东亚进行冬眠。恰好乘黄体检中心的一个主管是当年来学枪伤的军医,他信任我的医术,于是我轻轻松松就进了乘黄!”

  “在我老家,第二好的工作争议很大,每个人答案不一样,比如企业老板、足球明星或者议员,而第一好的工作没有任何争议,就是进乘黄!”

  “权贵阶层的子女都以进乘黄工作为傲,平民子女很难进乘黄,倒不是因为招聘上有什么暗箱操作,而是因为乘黄公司有难度相当高的入职考试,平民子女往往识字率不高,读不懂考试题目,能通过考试的都是能读得起大学的富裕家庭,普遍文化程度很高!”

  “客户就更不必说了,能来我们体检中心做检查的人,几乎全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电视上的明星政要我见了一大堆,所以进乘黄之后,我的生活环境突然就从社会最底层,一下子跳到社会最上层。”

  “我发现上流社会虽然也很喜欢读凶杀奸淫的故事,但他们会格外关注科技,这是底层人想都不想的事情,电动牙刷对底层人来说就是科技之巅了。在乘黄上班,空气中全是高科技的氛围,从东亚来的主管们每天花很多时间讨论前沿技术,公司阅览室里一大堆学术杂志、科技史和科幻小说。”

  “所以您在乘黄工作,浸泡在人人谈论科技的环境里,才萌生出写科幻大部头的想法?”女主持恍然大悟。

  “没错,不过也有公司的偶然推动。”德奥多罗点头,“可以说,是宋河让我开始动笔写科幻小说的。”

  边吃边看直播的宋河差点把嘴里的鱼肉喷桌上,“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认识你吗大叔?”

第1660章 诺奖得主怎么全是粉丝

  “宋河?你和宋河很早就认识?他是什么样的人?”女主持语气格外好奇,听上去比起采访德奥多罗,她更想知道宋河的猛料。

  “不不不,他应该不知道我,我在乘黄的级别太低了,没有机会得见天颜。”德奥多罗摆手。

  “离谱,这AI翻译连得见天颜都整出来了,他说的原文是什么?”宋河刚吃一口差点又喷了。

  “科技皇帝吧,海外很多人现在叫你科技皇帝。”相晓桐调侃,“陛下别噎着,保重龙体!”

  宋河无可奈何,他不怎么喜欢科技皇帝这个头衔,一股子封建味儿,但老外不知为什么格外喜欢,这外号近两年着魔般在全世界扩散,普通人聊天时用,一些影视剧里用,连各大西方媒体也频繁直接用,知名度之高已经不是他能刹住的,莫名其妙就加冕登基了。

  “是这样。”德奥多罗笑道,“宋河的性格大家也都知道,他好像有发钱的癖好,经常找各种由头变着法给员工发钱发福利。”

  “前些年他签了一个命令,要在公司上下搞文明建设,其中一项就是阅读写作活动,号召全体员工多读书,读完了随便写点什么东西出来,题材不限制,好看就行,只要刊登在公司内部杂志上收获好评,就能拿高额奖金。”

  “我一看这得写啊,我在三流小报纸上写了那么多年小说,写东西对我来说太容易了!绝对好评如潮!”

  “于是我值班不忙的时候就闷在办公室里写,先按照老习惯写了一些暴力凶杀小说,投稿给我们主管,结果主管把我叫到办公室去,一副非常无语的表情问我,文明建设征文,虽然不限制题材,但你写一篇充满杀人巧法的小说是不是也太离谱了?这跟文明沾边吗?读了这种东西能他妈让同事们变得更文明吗?”

  女主持听了大笑,“德奥多罗你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很像,有点抽象的元素在。”

  “我一想主管批评的也对啊,是得写点登堂入室的小说,恰好同事们看科幻小说多,我就试着写科幻,写完了让他们评价,都说好了我再投稿,很快成功刊登在乘黄内部电子周刊的生活版块上,一个短篇赚好几万,我就上瘾了,天天拼命钻研写书,开始在公司刊物上连载长篇,全世界的乘黄同事在底下点赞评论,很有成就感!”

  “包括我第一次出书,也是宋河帮忙!”德奥多罗说,“如果仅仅在公司内部连载的话,估计肯定入不了诺奖评委会的眼,诺奖喜欢那种书店里的大部头。公司文明建设第一轮快结束的时候,宋河又签了道命令,要求选一些优秀作品出版,我的书就出版了,还翻译成多国语言往全世界卖,从此走红!”

  “所以你真正踏上文学之路,来源于宋河办的公司征文活动?”女主持说。

  “没错!”德奥多罗点头,“要是宋河不搞乘黄公司的文明建设,可能我今天还在本地报纸上写一些暴力小说。”

  “拿到诺奖之后,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女主持问。

  “心愿……我也不缺什么,本来我没期盼拿什么文学奖,得奖纯属意外之喜……”德奥多罗想了想,“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公司总部朝圣。”

  “朝圣?”女主持意外。

  “没错,虽然我在乘黄公司上了很多年班,但一直待在公司边缘,我们只是给客户做做体检而已,但真正的乘黄公司是当今世界科技的高地,亚洲的分公司和总部,那里才称得上真正的乘黄!”德奥多罗说。

  “工作写作之余,我经常遐想乘黄总部,我猜那里会有各种各样正在研究的黑科技,数不清的实验室和成千上万的天才,要是能有机会去看看乘黄总部在悄悄研发什么,我想我就有未来几十年的写作方向了!”

  “我对大老板也很好奇,希望能去看看他长什么样子,毫无疑问宋河是21世纪最耀眼的科技领袖,我们这代人能见到如此人物,实在幸运!从科学史上看,天才并不是均匀出现的,而是漫长的沉寂期,突然冒出一堆神仙般的天才,宋河无疑是天才时代的开幕人!”

  “如果让你说出一件可以让你觉得死而无憾的事情,你觉得会是什么?”女主持又问。

  “死而无憾的事情……我这人很怕死的,什么事情也比不上老命重要……”德奥多罗笑笑,忽然脸色微变,“不过硬要说的话,还真有一件事!虽然不能让我毫不犹豫,但至少能让我犹豫很久,到底要不要以生命为代价去实现。”

  “什么?”女主持好奇至极。

  “有一个词叫起居注,听说过吗?”德奥多罗问。

  “没有,是什么意思?”女主持茫然摇头。

  “亚洲古代的一种传统,皇帝身边会跟着一个小史官,像人形监控摄像头一样形影不离,皇帝什么时候吃饭,睡哪个妃子,和身边人说了什么话,小史官会一笔一笔详细记录下来,最后形成一大堆皇帝的人生经历,详细到每天的吃喝拉撒一言一行,这些记载就叫做起居注!”德奥多罗解释。

  “我非常希望能去给宋河写起居注,做梦都想!哪怕不像古代史官那样形影不离,吃喝拉撒都盯着,至少也像秘书保镖一样跟随宋河几年时间,把他的智慧记录下来!我觉得如此璀璨的大人物,一直笼罩在神秘里太可惜了,如果能写一套宋河的起居注,对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有贡献的!”

  “最后,我把起居注整理整理,写一套十卷本的宋河传记,可能真的人生没有遗憾了!”德奥多罗唏嘘感叹,陶醉在想象中,“那感觉肯定会像给上帝写传记!”

  屏幕面前,刚吃完饭的相晓桐和宋河看的目瞪口呆,夫妻俩呆滞地张大嘴巴。

  “德奥多罗这人是有什么大病吗?这么离谱的发言他怎么说得出口的?”宋河深深震撼了,“他妈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他真会舔啊!”相晓桐满眼佩服,甘拜下风,“居然能舔到这种程度!世界一流的拍马屁大师!我觉得他的拍马屁造诣比文学造诣强得多!”

  “绝了!真绝了!”宋河捂脸,“不知道的网友听了,还以为公司给他下了什么命令。”

  “公司命令能指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听着感觉更离谱了。”相晓桐说,“我看他眼神挺情真意切的,网友们应该也能看出来,他真是你忠实信徒!”

  ……

  第二天下午。

  宋河站在白板前,滔滔不绝讲课,白板上画着控梦头盔的细节示意图。

  满屋神童们聚精会神听课,不时有人在打草本上写写画画,倒不是记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写自己的灵感,过几天他们还要动手打磨控梦头盔2,甚至计算主机再略微升升级的话,没准需要额外再做控梦头盔3。

  讲着讲着,宋河手腕上的手表震动,下课时间到。

  “好!今天讲课部分到此结束!休息十分钟课间,下节课咱们还是问答课,有问题的同学准备准备!没问题的同学可以撤了!”宋河说着,端起讲台上的保温杯喝枸杞茶。

  “院长,感觉头盔的知识快教完了?”有学生说。

  “还得几天时间,今天11号,大概14号教完。”宋河说,“14号晚上我跟你们相院长就回夜墨市了,支援袁天罡那边。”

  学生们点头,伸懒腰的伸懒腰,喝茶的喝茶,暂时放松。

  忽然,角落里一道声音说,“和平奖马上开奖了!”

  宋河端茶杯的手轻颤一下,涌起不妙预感,“怎么会?不都是晚餐时间开奖吗?”

  “和平奖早一点,提前两个小时!”学生们说。

  “哎!开了开了!”有学生叫喊,“凌奕奕、夏万三、蒲松春获奖!表彰他们沙改土农田项目为减少饥荒做出的贡献!”

  满教室一片欢乐气氛,学生们啪啪鼓掌,宋河头都大了,手机连震,马上收到三个远在非洲老学生的消息,消息里除了感激不尽还是感激不尽。

  他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三个老学生接受媒体采访不要提他,上热搜真的上腻了,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三个老学生压根不听!

  短短几分钟,乘黄绿洲公司官网光速贴出三个学生感谢宋河的小文章,速度之快几乎不像现写的,像早就准备好的。

  文章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猛夸宋河,先表明沙改土农田技术主要是宋老师的功劳,又说哪怕他们三人有一点点贡献,也离不开宋老师的谆谆教诲栽培,最后还反复提到乘黄绿洲公司之所以积极投身饥荒消除使命,也是宋河最初为公司定的调子。

  网友议论声滔滔鼎沸:

  “今年诺奖好像都离不开宋河啊?”

  “可不是嘛!每个奖一颁发,获奖得主第一时间开始感谢宋河!而且人家感谢的确实有理有据啊,要么是宋河的下属,要么是宋河的学生,要么是宋河的合作伙伴!”

  “好离谱,今年诺奖全是感谢宋河!连文学奖得主都是宋河的大舔狗!我看有外媒已经用宋河年来形容今年的诺奖情况了!”

  “科技皇帝不是浪得虚名啊,宋河真是人类科技的发展方向!太猛了!历史上出过这么猛的科技领袖吗?好像没有吧?爱迪生爱因斯坦也不够看啊!”

  “给我看傻了,我年轻的时候国内压根没什么诺奖,几十年发展过来,居然开始清一色国内科学家获奖了,科技界真变天了啊!”

  “诺奖有偏向性,现在没法偏了,差距实在太大,你不颁给宋河就成笑话了!和平奖以前各种抽象逆天颁奖,但乘黄绿洲公司确实让全世界少饿死上亿人,好多年前就有人呼吁,拖到现在才颁奖,评委会估计顶不住压力了!”

  “我觉得未来十几年诺奖没意思了,生理学奖、化学奖这些肯定是宋河团队垄断,太空城在修太空物理实验室,物理成果现在纯粹拼设备拼财力了,太空城又和宋河相关,科学类奖项未来十几年必然围着宋河转圈!”

  “同行们天都黑了,这还竞争个集贸啊!”

  ……

  10月14日下午。

  宋河和相晓桐离开食堂,坐电梯下楼,径直前往停车场,钻进飞行汽车。

  汽车腾空,向机场方向飞去,专机在机场等候多时了。

  趁还没到机场,宋河趴在车里的小办公桌上,闷头写报告。

  【计算主机尘埃落定,神童们遇到了不小的瓶颈,一致认为现阶段做到了极致,性能短期内不会再有非常巨大的飞跃】

  【最终成绩是9.05倍性能,暂时还只做出了小样机,扩大规模推出成熟样机还要费些时间,但不会太慢,神童们工作效率奇高】

  【9倍性能的超算,在梦境城市项目上,预计能给我们多带来每年4万亿的利润,也就是每年多赚两座太空城,如此庞大的资金量,月球、火星、金星都近在咫尺了】

  【至于机器人时代,还得看意识主机】

  【我们刚给神童们讲完控梦头盔课,正在返回夜墨市的路上,明天我们就着手做意识主机,眼下稍有起色,但我依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意识这东西很难预测,可能下周就成熟,可能十年也成熟不了,当然我希望在一两年内搞定,尽快迈入机器人时代】

  【部分神童会在年内开始穿云的硬件研发,我相信他们的能力,应该不需要太久】

  宋河写着写着,一旁玩手机的相晓桐哎了一声。

  “老公咱们又拿奖了,经济学奖!”相晓桐翻转手机屏。

  “回头私下问问诺奖评委会那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找咱们啊?”宋河挠头,“今年明显冲咱们来的!不知道的以为我花钱了呢!”

第1661章 艰难推进!

  10月20日傍晚,宋河再度递交报告。

  【意识主机进展顺利,但也遇到一些未知的麻烦】

  【最近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改良人造脑细胞,毕竟人造脑细胞可以视为第二代仿脑超算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它的性能和稳定程度决定了仿脑超算的最终效果】

  【最初用章鱼脑细胞做的版本我认为不够好,但如何改良是个大麻烦,学术界在这个方向几乎一片空白,我们只能从零开始慢慢摸索,同时此事又不宜兴师动众,因为大规模研究脑细胞,很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正在研发脑泉二代,继而掀起各国关于聪明药的军备竞赛】

  【我们需要分析不同类型生物的脑细胞,从中找到可以用来编辑人造脑细胞的基因,但这是个浩瀚的大工程,以前科大少年班的人手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决定启用天才院的科研力量,让天才院的孩子们尝试做一些脑细胞的研究工作】

  【同时一些机械重复的工作,我尝试交给白老师去做,但白老师的工作质量不够好,他们只是看上去聪明,并非真正的聪明,在大量合格工作里总会出现不可避免的低级错误,类似于AI里的“幻觉”,只能是我们通过后期筛选,找出低级错误并人工纠正】

  【我对实验进度感到悲观,大量实验碰运气的工作是我最头疼的,但现阶段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这就像在海边捡海螺,需要捡到特定品种的左旋海螺,但全球有七万多种海螺,不知道哪一种合适,即便找到合适品种的海螺,上万个右旋海螺里才会有一个左旋突变,完全是大海捞针】

  【原本我预期一到两年内完成意识主机的研发,但现在看来很可能需要四五年时间,运气不好甚至很可能拖到八九年,这种机器实在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如果不是神童们做而是找普通学者做,可能需要十倍时间,全力以赴四五十年以上,我们正奋力把22世纪的产物提前孵化出来】

  【年内我坚持拼尽全力做意识主机项目,找找有没有缩短时间的新办法,如果到明年还是不行,可能我要考虑暂时从这项目里抽身,不可能五年十年全耗在这一个项目上,我还有太多项目要做】

  报告上交,不到十分钟收到回复。

  “不了解你们的技术细节,但相信你的判断,该坚持坚持,该迂回迂回,只是不要放弃,这个项目实在太重要,留足够的人手一直做,需要任何支援,我们都优先支持。”

  “说句外行话,你们最耗时的环节是什么?是基因编辑人造脑细胞的过程?还是编辑后人工分析数据的过程?前者是否可以考虑开发更方便高效的自动编辑机?后者是否可以求助AI,训练特定的AI分析模型来缩短时间?人力永远比不上技术工具,外行之言,仅供参考。”

  11月1日,宋河提交报告。

  【基因编辑过程很迅速,但成功率太低,我们不知道截然不同的基因插入不同位置会有什么复杂变化,有时候可以通过经验来筛选,但很多时候也偶然会发现过往经验是错的】

首节 上一节 1062/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