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1071节

  “人脑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经过千百万年进化逐渐形成,但白老师的脑细胞是这样塞在一个个元器件里,像汽车零件一样被人为设计出来,它远远没有人脑那样复杂。”

  “人脑无法随意更换,但白老师的脑细胞管却可以流畅地替换,老旧不好用了就拆下来重装。它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杂念,但那些杂念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涟漪,我们可以通过整个架构设计,来为白老师赋予不同的思维模式。”相晓桐说。

  “没错!”宋河点头,“再举个例子,下雨!”

  “许多人在下雨天会泛起特殊的心理感觉,而且犯困,睡得特别香。为什么?比较常见的解释有两种。”

  “一种解释是雨天气压温度变化,人呼吸的氧气量变化,浑身的温度感受器产生连锁反应,同时泥土里一些菌类被雨水浸泡后释放各类物质。”

  “另一种解释是远古时期的进化遗留,现代人的身体和原始人差别并不大,我们保留了很多百万年前的身体构造。远古时期,人类要提防野兽袭击,而大雨倾盆的天气,血气方刚的野兽也会担心淋湿感冒,往往不会四处活动,人类可以在穴居的山洞里暂时放松警惕,踏踏实实睡一会儿,这种长期影响保留在了基因里。”

  “但无论是哪种因素……白老师都没有!”宋河停顿。

  “白老师没有躲在山洞里茹毛饮血的祖先,白老师也没有肉体要担心着凉感冒,我们在设计时没有给它设计雨天变化心情的思维模式。”

  “它看到雨天,不会像人类那样多愁善感或者沉沉入眠,它只会想到雨天路滑,把走路速度放慢一些,如果无事可做,白老师们可以悠闲地站在倾盆大雨里闲聊发呆,心情和阳光普照时一样稳定。”

  “除了雨之外,白老师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几乎都有和人截然不同的想法感受。不要忘了,它的思维是被前科大的学生在实验室里设计出来的。”

  宋河又从箱子里拿出示意图。

  示意图上是非常简单的两条线段。

  上面的线段非常长,标注为“人类的情绪值”,长度计为100。

  下面的线段则只有一点点,标注为“白老师的情绪值”,长度计为10。

  相晓桐开口讲解,“激素水平导致情绪变化,情绪又会影响思维!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验,心情极好的时候遇到一点小坎坷,可以从容不迫一笑而过,但万一心情极差又遇到小坎坷,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情绪失控丧失理智。”

  “但白老师思维非常稳定,由于它的思考器件里有脑细胞,所以也会有情绪,但经过人工设计,它的情绪波动非常小,只有人类情绪的10%!”

  “人类容易大喜大悲,但在白老师脑海里只是一点点喜悦和一点点忧伤而已,悲喜转瞬即逝,它会维持非常稳定冷静的思维。”

  “用一句话总结,白老师有自己的感受,但它的心理感受没有那么强!”

  讲到这,夫妻俩都短暂停住,看直播间里的留言,给观众们思考时间。

  “心态性格聊完了,再聊聊白老师的智商和体力。”宋河开口。

  “体力方面,我们的计划是推出不同型号,为不同的白老师搭载不同功率的电驱动四肢。”

  “比如让白老师去做重体力劳动,就装上最大功率的电驱动四肢,让它天生神力,能轻松扛起成吨重的砖头、木材、矿机设备。如果让白老师去坐办公室,只需要安装小功率四肢,但提高灵活度,让它能娴熟快速敲键盘和翻找文件。”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安全性,具体版本我们还要打磨一段时间,欢迎大家提供宝贵建议!”

  “智商方面,我们很难用现有的智商评价体系来描述白老师。”

  “它在一些方面会很笨拙,但在另一些方面又会很聪明。”

  “它并不完全依靠人造脑细胞去思考,人造脑细胞只是一个数据处理中枢,它还能直接连接记忆数据库和内置软件。”

  “举个例子,算数,你问它728的8次方是多少?这种问题一般人没法口答,但白老师可以在脑海里启动计算器,迅速摁出答案来报给你,脱口而出,看上去像个数学天才。”

  “但这种口答能力的实际用处有多大?难说!反正都是摁计算器,人类也可以用计算器,对吧!”

  “涉及到一些理解人类心理的事情,联想推理的事情,它很容易笨笨的难以理解。”

  “它能分析人类的表情和语气,但一些不够明显的微表情、潜台词,它很可能听不懂,用俗话说就是有点缺心眼。”

  “人类看到一些细节,能联想归纳推理出更多信息,比如某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突然有一次考试拿了满分,人类老师会起疑心,怀疑这学生是不是作弊了?但白老师可能就不会多想,觉得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仅此而已,即便能想到学生作弊这一茬,往往也要拖很长时间,远没有人类那么快。”

  “所以,白老师非常擅长做一些不算太复杂的工作,一些重复劳动性的工作,它不会像人类那样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你让它做,他就会心态平和不知疲惫地一直做下去,它有极大的耐心!”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脑海里对白老师已经有个概念了。”宋河顿了顿,“但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从吹风会开始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提到第二代白老师的外貌。”

  相晓桐从箱子里拿出一张示意图。

  图上是灰色的人形轮廓,像游戏里未解锁的角色。

第1676章 机器人的身份证

  “先给大家看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暂时还不是真实有效的,只是小样件。”

  宋河伸手到箱子里,拿出了两张……身份证!

  先在镜头前展示两张身份证的背面,字样并不是“居民身份证”,而是“机器人身份证”,此外其他花纹格式和普通身份证一模一样。

  直播间刷起一连片的“卧槽”,叹号问号大雨般飞起。

  宋河又翻到两张身份证的正面,区别出来了。

  左边一张机器人身份证,还是第一代白老师的大头照,白色塑料外壳,机械金属的脖子。

  右边一张机器人身份证,却是一张有血有肉的……少年人脸!

  看上去和真人一模一样,不丑也不帅,眉眼带着一丝懵懂,犹如大一新生,唯一区别是太阳穴出现了一个幽蓝色的灯光小圆圈。

  【姓名:小白】

  【性别:男】【民族:机器人】

  【出生:xxxx年x月x日】

  【地址:xx省xx市xx街道】

  【机器人身份号码:xxxxxxxxxx】

  “重申一遍,这两张并不是有效正式的证件,而是临时道具,影视道具!”宋河说。

  “看这两张证的照片,大家就一目了然了!目前我们面临一个巨大争议是,究竟把第二代白老师做成什么外形?”

  “人造假皮肤技术已经成熟了,我们可以给白老师蒙上一层人皮,让它变得和人类一模一样,只在关键部位增加一个用来区别机器人的标志,比如太阳穴上的圆圈灯,可以通过灯光颜色和闪烁,用来表示电量、信号、情绪等信息。”

  “同时我们也可以沿用第一代白老师的设计,塑料金属外观,一看就知道是机器人。”

  宋河说着,旁边相晓桐又从箱子里拿出展示图。

  两张A4纸大小的图片,两种机器人外貌的高清全身照,一种白塑料和金属的人形,一种穿着运动服,太阳穴带圆圈灯,此外和人类毫无区别的逼真人形。

  夫妻俩一个展示身份证照片,一个展示全身示意图,给直播间观众们留足了时间。

  “下面我们说一说主要的考虑点,大家听一听觉得有没有道理,如果有我们没考虑到的地方,非常欢迎大家去留言!”宋河道。

  “第一,从成本角度考虑。”

  “真人外貌需要多花一些钱,但也不是很多,一层从头到脚假皮肤的价格大约是7000块钱,放在整台机器人几十万的成本里只是零头。机械外貌则能省掉这七千块。”

  “第二,心理感受。”

  “有个词叫恐怖谷,很多人应该听说过,我在这里简单解释。”

  “当遇到和我们非常相似的东西的时候,只要这种东西有一点点超乎常理的地方,就会让我们觉得非常诡异。”

  “这种诡异感在恐怖小说、恐怖游戏和恐怖电影里常见,本来觉得某个人是人,但慢慢的发现一些端倪和蛛丝马迹,猛然发现它好像不是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从进化角度讲,这种恐怖谷惊悚感可能有两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对病人的恐惧。很多疾病会让人动作变形、声音变化、皮肤变色,靠近病人意味着很可能被传染,所以见到姿势外貌不对劲的同类,必须高度警觉,第一时间远离,才能确保自己健康活下去。”

  “第二个来源,对未知生物的恐惧。远古时期很可能出现过一些,乍一看和人类很像,但实际上截然不同的致命生物。这在进化上说得通,每个物种会有众多基因突变的亚种,今天的人类都由智人进化而来,但地球上曾经有几十种其他人类。”

  “比如你在野外被野兽追逐,慌不择路逃命后落单了,孤身一人没法在残酷的丛林里活下去,你必须找到人群。天色黑了下来,能见度越来越低,你终于看到林子里有一些围着火堆的人影,欣喜若狂跑过去,但靠近之后,你隐约发现那些人影不对劲,走路站立姿势很怪异,立马判断出它们不是真正的同类,赶紧悄悄溜走远离。”

  “如果谁没有及时察觉到人影的细微怪异之处,高高兴兴冲过去了,猛然发现那群人并非智人,而是饥肠辘辘的尼安德特人,下场就是被围杀吃掉!”

  “所以,能活下来的人类,今天的我们,都是基因里恐怖谷效应非常深的人类,这种本能反应无法去除。”

  “如果给白老师也披上惟妙惟肖的仿真人皮,是否也会触发恐怖谷效应?这种白老师看起来会不会像聊斋里披着人皮的恶鬼?大量让人感觉不对劲的白老师分布在街头巷尾,会不会引发我们的不适?”

  “这一点,我认为还比较好解决,取决于技术是否到位,我相信通过优化白老师的行为习惯,优化它的面部表情和发音起伏,应该能打造出让我们觉得舒适的白老师形象。”

  “但心理感受不仅仅是恐怖谷一个方面。”宋河话锋一转。

  “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在电影行业有本非常著名的书,叫《救猫咪》,主要教授一些编剧理论。”

  “书名救猫咪是什么意思?好莱坞的一个老套路,如果想表现一个善良的主角,就让主角去解救困在树上的猫咪,如果想塑造一个邪恶的反派,就让反派去残杀小猫为乐,因为这种举动往往意味着一个人杀性重。”

  “同样的心理感受,也可能出现在真人外貌的白老师上。”

  “比如一个人买了一台白老师,外貌和真人一模一样,放在家里干些家务活。本来没有问题,突然有一天这个人心情不好,比如在职场上被领导冤枉了,被小人栽赃了,气的无法自控,突发奇想,抓住正在拖地的白老师,狠狠甩了一耳光上去。”

  “这一耳光打完,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一种反应是警醒,我这是在干什么?我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了吗?我干嘛要去打机器人?另一种反应就糟了,觉得爽,继续打,狠狠施加暴力来发泄情绪!”

  “我相信,如果有人习惯了对真人外貌的白老师拳打脚踢,那么他距离犯罪只有一步之遥!这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塑造是非常强悍的,每次在家里殴打一次白老师,脑海里关于暴力的脑回路就会越发强壮,对人类的尊重友善也会泯灭一分!”

  “当然,许多人会有不同意见,还是那句话,欢迎留言讨论!”宋河又拿起全是二维码的牌子展示。

  “除了诱发暴力之外,心理感受还包括更多复杂的方面。”他继续往下讲。

  “先给大家看一则抽象新闻。”

  宋河从箱子里拿出一张新闻图片,举在镜头前。

  “东瀛一位男子,花费重金举办婚礼,结婚对象是虚拟的动漫人物。”

  “这种抽象新闻其实蛮多,和动漫人物结婚,和玩偶结婚,和建筑结婚,和自己的照片结婚,和动物结婚,和历史人物结婚,和电饭锅结婚等等,大家上网随手一搜,基本上只有想不到,没有搜不到。”

  “除了整活起号之外,很多人之所以做出这种抽象的决定,确实是和某件物品产生了感情,这算是某种心理问题还是正常的?我不知道,我不评价,只描述现象!”

  “上述这些反常的结婚对象,至少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看来是费解的,它几乎背离了生物本能。”

  “但是,白老师如果做外貌和真人无异的版本,会有多少人对其产生爱情?”

  “这绝不是无稽之谈,而是巨大风险,所谓日久生情,很多时候只是因为陪伴的时间够久,人就会对身边人产生情愫,而外貌和真人一模一样的白老师,很可能成为许多人感情上的依恋对象。”

  “对机器人产生感情,究竟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是能排解更多人的孤独苦闷,还是会让人和人之间彻底失去交往?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巨大改变,是提供更多选择的时代进步,还是会彻底毁坏我们的文明?”

  宋河举起放满二维码的牌子,“请大家畅所欲言!”

  “成本角度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都聊了,还有一个方面很重要。”相晓桐道,“外貌!”

  “给白老师配备的脸,究竟用什么样的脸?”

  “人类社会,脸太重要了,这是千百万年进化出的机制,看到一张漂亮帅气的面孔,大脑伏隔核几乎瞬间就会激活,即便不从美丑角度去看脸,脸往往也能影响对一个人的印象。”

  “让购买白老师的客户,自己随意捏脸吗?”

  “恐怕不能这么随意,要考虑肖像权,比如有人给白老师捏了一张明星脸,以此为噱头开直播打广告,合适吗?比如有人捏出了认识的某人的脸,搂搂抱抱或者殴打泄愤,合适吗?”

  “太不合适了!”宋河重重点头,笑着调侃,“必然是不能随意乱捏的,前科大的学生们那么会整活儿,我不希望几年后我一进教室,看到满教室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白老师,每个我还都穿着奇装异服。”

  “不能随意捏的话,或许统一外貌?”相晓桐继续说,“也不行,满大街长相一模一样的白老师,恐怖谷效应估计拉满了,双胞胎很可爱,十胞胎就惊悚无比,哪怕大家不害怕,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脸毕竟还有辨认身份的作用。”

  “也有人说,肖像权可以卖嘛!谁愿意把自己的脸贡献出来,扫描一下传到网上,大家可以付钱下载,用来给新购买的白老师配脸。”

  “但这又面临一个问题,筛选,谁不想拥有一个颜值高,天天看着养眼的白老师呢?最后结果就是少数明星模特贡献出来的面孔版权,会变成人山人海的白老师游走在大街小巷,我觉得这也是个灾难。”

  “还有办法,随机生成,就像买车选车牌一样,随机给你一屏幕的车牌,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或许购买白老师时也可以随机生成几十个面孔,从中挑选一个。”

  “但这种随机生成也面临问题,大家挑车牌会挑吉利号和连号,挑面孔自然也是挑最好看的,白老师的平均颜值远远高于真正的人类,这合适吗?又回到机器人之恋的话题上去了。”

  “所以,白老师采用真人面孔,至少要面临成本增加、复杂的社会心理影响、脸孔版权三大问题!”

  “欢迎大家讨论这些问题,请到这里留言!”宋河左手举起二维码牌子,右手摸上键盘,“聊很久了,来一波红包,感谢大家的倾听!”

  一轮红包发出,总共两亿个,这次短短一秒钟被抢的精光,看来直播间里的六亿观众没有走神没有干别的,今夜大家都是好学生,海量观众们在认认真真听吹风会。

  “刚刚聊的那些内容,主要还是聚焦白老师本身。”宋河道,“咱们推进到下一个话题,三个6!讲了这么半天,第一个6还没解释什么意思呢!”

  “我们初步判断,第二代白老师经过学习,能做全社会90%以上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能创造大量全新工作!”

首节 上一节 1071/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