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啊院长,冤枉!”杨玉苦笑,“比勒尔·麦克模型、楚龙分形、卡特琳娜随机阈,这些问题以前都是你们算,一上午轻松搞定了,我们一群人分三组算两天一夜,最后算出来三个答案还不一样。”
“院长你们一个顶我们五六十个,你们一去忙白老师的事儿,我们整个作战队伍相当于一下缺员一百多人,太吃力了!”袁天罡悲叹,“大家私底下都说,以前院长打BOSS,我们打小怪,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轮到我们打BOSS了,才突然发现这么难打!简直顶不动!”
第1712章 穿云的分歧
“顶不动别硬顶啊!我们又忙不了多久,等我们回来不行吗?非得熬大夜赶那两三天进度?又不缺这两三天!”宋河无语。
“不是啊院长,好几个小时才能进入思路,回去一睡觉思路全中断了,睡醒还得再花好几个小时重新进入,天天这么清零重来,更折磨人!”袁天罡唉声叹气,“只能是有思路就牢牢抓住不松手!”
“行吧,结果给我,我验算验算,你们回去睡觉。”宋河道。
“都在那!”杨玉往墙上一指。
宋河和相晓桐扭头看向远处墙壁,平时墙上就贴满数据纸,但一直是以往的老数据,两人刚进实验室没注意,走过去一看才发现所有的数据纸都换新了。
“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东边这面墙是穿云地面站,西边那面墙是穿云太空站。”袁天罡说,“我的人负责地面站,杨玉的小组负责太空站。”
“分分工吧。”相晓桐拍拍丈夫肩膀。
“我东你西。”宋河迈步上前。
袁天罡和杨玉没走,各自跟在宋院长和相院长身后,静静等待。
看着看着,宋河心中暗惊。
这段时间神童们做的工作量实在不小,整个穿云的结构几乎推倒重来,变化之大和之前几乎不是一台机器,仿佛电车和油车的区别,只剩大概原理一样,但发动机整个换掉了。
“你们这方案,郭教授看过没有?”宋河问。
“找他请教过,他说看不懂。”袁天罡说,“给他讲了很久,他一知半解,最后满脸苦笑,说我们一进场,他担心自己会丢饭碗。”
“他是造鸟铳的,你们是造水冷重机枪的。”宋河调侃。
认认真真看了半个多小时,宋河蹲在墙根,视线忽然停住,又站起来抬头重新看之前读过的部分,看了半天又蹲下。
蹲起蹲起,宋河健身一样反复蹲起好半天,终于想明白了。
“这个位置,是不是有更好的路子能走?”宋河抬手指向墙根的一张纸。
“您是不是想到了这个?”
袁天罡说着,变魔术般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宋河。
宋河接过去看了看,惊讶挑眉,“对啊!你们这不也想到了吗?为什么不用这条路?性能大概率还能涨一点啊!”
“我们试着往后推演了,复杂到没法算,此路不通。”袁天罡摇头。
“我看看。”
“后面扔了,就留了开头这一张,当个禁止入内的路标。”
宋河沉默片刻,“红笔!”
袁天罡立马把一支红笔递到他手里,他蹲下去,在数据纸上打了个小问号做标记。
继续往下看,宋河的手指轻轻悬在数据纸上,一行行扫过去,没办法,全是手写算式,而且不同数据纸出自不同神童之手,大部分神童的字歪歪扭扭宛如蚯蚓爬,纯靠眼看容易看串行。
手指悬了半天,忽然停顿,片刻后又敲在一张纸上。
这次不用宋河说,一旁的袁天罡又从兜里掏出一张打草纸递来。
“也是此路不通的路标?”
“没错!”
宋河拿红笔打了第二个问号,手指继续往下走。
不到十分钟,手指再次敲下,袁天罡似乎早就准备好了,几乎同时递来一张打草纸。
宋河诧异了,“你到底攒了多少路标?”
袁天罡嘿嘿一笑,两手插进两边兜里,同时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打草纸,目测得有二三十张。
宋河大为惊奇地接过来,按顺序摞好,接着往下看计算过程,每看到一个地方似乎有更好的路线,便低头抽一张路标细读,读完用红笔打个问号。
袁天罡也不在一边跟了,直奔实验室角落的躺椅,拉开小被子躺进去,闷头就睡。一旁的椅子上杨玉早就睡得很香了。
宋河回头看了眼老婆,恰好她也在回头看,两人手里不约而同攥着一大把草稿纸,夫妻俩都忍不住笑。
一忙,就忙到了半夜一点。
宋河终于读完最后一张纸,用红笔画下最后一个问号,转身走到对面西墙去,低头看蹲在墙根的老婆。
“头疼。”相晓桐叹气,“稍等,还有一点没看完。”
“挺慢啊,你这面墙本来就比我那边少两成,我看完了你还没看完。”宋河有点小得意。
“哎呀,宋河多厉害呀,宋河无所不能!”相晓桐举起两只手,声音造作。
宋河没绷住,“好好好,学会阴阳怪气了老婆。饿吗?”
“整点果汁吧,馋西瓜汁了。”相晓桐道。
宋河扭头看一眼墙角熟睡的袁天罡和杨玉,拿起手机敲了敲,又收回兜里,打哈欠休息。
片刻后实验室门被推开,白老师拎着四杯西瓜汁偷偷摸摸进来,宋河过去接,蹑手蹑脚给熟睡的袁天罡和杨玉身边各放一杯,又啪一声给剩下两杯同时插上吸管,自己喝一杯,递给老婆一杯。
“差不多了。”相晓桐端着西瓜汁起身,吸了一大口,爽的轻叹一声,“他们做的这个思路应该通,但我觉得还有很大改良空间,标红问号的位置都是我感觉有更优解法的位置,总共是112处。”
“我那边一样,标了175处。”宋河道,“学生们道行不够,给我的路标才三十三个。”
“大工程啊!”相晓桐苦笑,“这287个地方要挨个算算试试吗?”
“能改良为啥不算呢?”
“累了,不想动。”相晓桐凑近靠在丈夫身上,叹气道,“虽然看似能改良的地方多,但改到最后未必真能提升多少,要是费劲巴拉才提个1%2%的,真有点懒得弄了。”
“穿云将来的规模,1%没准是多赚少赚两千亿的区别。”
“两千亿也懒得弄。”相晓桐把脑袋枕在丈夫肩膀上,疲惫地喝西瓜汁,“我这话是不是很败家?”
“太败家了!我舍不得!”宋河笑道,“怪不得都战争刺激科技进步,要是月球各方势均力敌,战事吃紧,0.1%估计你也没日没夜算,现在月球局势不紧张,你就懈怠了,是吧?”
“还真是。”相晓桐点头。
“你歇着吧,我再算算。”
“算什么?”
“学生们升级完这版穿云,到底能降多少月球采矿的成本?”宋河说,“虽然比上一代升级很多,但咱们的目标毕竟不只是太空城,是月球,400公里距离和38.4万公里距离差别太大了,升级幅度稍差一点都不行。”
“你是想从地球直接给月球供电吗?”相晓桐诧异。
“不然呢?”宋河震惊地扭头看她。
“从地球给太空城供电啊!太空城充够了电,直接用电推装置,朝月球发射满电大电池,月球那边等着接收电池空投就行了!”相晓桐说,“月球用完了电池,再朝太空城发射空电池!两边都不需要摆脱多少引力,稍微用一点电就能把成吨的电池送入轨道,多简单!之前我不跟你聊过了吗?”
“我以为你说的是备用方案!”宋河后仰,“你说的是首选方案啊?!”
“直接地月供电不现实啊!按一千公里中转一道穿云计算,需要384道穿云到月球,每道穿云稍微衰减一点能量,直接就没了!地面一整座水电站累死累活,传到月表连个小灯泡都点不亮!”
“那这技术也太垃圾了!好意思拿出来用?”宋河摆摆手,“不行,必须地月直接传输,来回扔电池太原始!为了应急备用可以扔扔电池,只靠扔电池过于寒碜!”
相晓桐还要说什么,被宋河打断。
“现在电池技术还很够呛,想用电池满足月球大规模建设的需求,每天太空中得有几百卡车的电池飞来飞去,这种运输链条太脆弱了,中间哪里一出问题,太空垃圾乱飞,连锁反应碰歪所有电池,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个崩了!除非你让电池带推进装置,搞太空飞船来回运,那成本又飘到天上去!”
“而且电池飞来飞去时效性太差,想省电就速度慢,一块电池大半年时间才送到,想短短几天内送到,省电又成无稽之谈了,损耗一样大的离谱!尤其穿云还有个重要作用是拦截洲际导弹,万弹齐发的最糟局面,你用电池是来不及供电的!”
“你考虑太远了,咱们不是先解燃眉之急吗?”相晓桐皱眉,“先靠扔电池,把月球能量翻个十倍……”
“十倍哪够啊?”宋河道,“一千倍都不够!真想大规模开矿,起一个矿就得一万倍的电力供应,同时开一百个矿就要百万倍电力供应,想吃火星金星,必须做好太空能量网翻亿倍的打算!”
“饭一口口吃!”
“拖不得!”宋河摆摆手,“穿云必须一出现就绝对成熟,必须一问世就让敌方绝望,半生不熟的穿云弄出来,拖拖拉拉建立不出绝对优势,就会夜长梦多!这种百年不遇的机会,万一滑脱了,咱们之前的历史功劳搞不好瞬间被过失给抵消掉!”
相晓桐一震,懒散的眼神彻底清醒,片刻后眼底透出一丝后怕,沉默不语。
“你先休息,我先算算。”宋河走到电脑前坐下。
第1713章 升级了但没完全升
天还没亮,齐风拎着一袋早餐,边抓着油条啃,边匆匆赶往实验楼。
路上不断遇到其他少年班同学,大家都睡眼惺忪,衣服松垮,打着哈欠,人手一袋早餐,早餐袋子里油条、包子和煎饼果子三分天下,主要是拿着啃比较方便。
当然也有几个比较抽象的神童,拎着一塑料袋面条,拿着筷子边走边吃,不时有面条夹不稳掉在地上,于是身后尾随了不少流浪狗。
只看这副样子,给人感觉不像顶尖大学的学生,像高考落第后窝窝囊囊不修边幅的复读生,很难想象这群少年的身价加起来能破百亿,收入水平吊打普通上市企业CEO,随便挑一人送去某个县城,立刻能成为当地的现金王。
“我今天早上起来心慌慌的,总感觉穿云的设计验收可能不理想。”
“别自己吓自己,说不定咱们去了之后,宋院长直接给咱们竖大拇指!相院长掏出一堆大勋章来给咱们咔咔发!”
“幻想时刻!我的预感也是不妙,这都多长时间了没一点消息,按照院长的脾气,要是验收通过了,早就在群里欢天喜地庆祝发奖金了。”
“是啊,早上起床一看群里静悄悄的,我知道不能睡懒觉了,得尽快来。”
“但群里也没说验收不通过,叫大家赶紧去返工啊?会不会院长还没来得及验收完?”
“两种可能,一好一坏,好可能是咱们去到之后,院长还在验收,咱们做了这么多天的成果,院长再快也不至于几小时搞定,至少得一两天吧?坏可能就是院长极其神速,早审完了,验收不通过,不在群里发消息只是想让咱们多睡会儿。”
神童们面色微微紧张,许久的沉默,所有人闷头啃早餐,边啃边赶路,步伐越来越快。
忽然,有人来了一句,“齐首长认为呢?”
众多神童顿时一阵笑声,起哄看向齐风。
“别搞别搞,不要乱喊首长!”齐风无语摆手。
“齐首长谦虚亲和,平易近人,卑职佩服!”
“齐首长太谦虚了!”
“首长还亲自来实验室干活儿啊!”
又一阵笑声,神童们最近很喜欢调侃齐风,齐风很无奈,啃油条懒得搭理,越搭理这帮无聊的同学越来劲。
“不过说正经的,老齐你压力比我们大得多啊,除了实验室的活儿,你还得抽空学智囊团的书是吧?”有同学问,“难学吗?”
“啃书其实不难,难的是思维训练。”齐风道。
“什么意思?”好几个人异口同声问。
“我正在做第一阶段的思维训练,黑天鹅事件训练。”齐风道,“黑天鹅事件你们应该听说过,欧洲人早些年只见过白天鹅,上千年都相信天鹅一定只有白色,结果后来欧洲人跑去澳洲,震惊地在当地发现了黑天鹅,一下子把上千年的信条颠覆了。”
“像科幻小说里讲的火鸡科学家。”有人接话,“火鸡科学家每天观察人类来喂食,得出结论宇宙中每到固定时间就会有神赐食物出现,火鸡科学家观察了大半年,终于确信自己找到真理,向鸡群宣布它的科学发现,结果那天是感恩节,神赐食物没来,刀子来了,一窝火鸡都被杀掉吃了。”
“对对对!”齐风点头,“我现在做的黑天鹅思维训练,就是不断把我无比相信的事情,无比相信的规律道理,列在一张纸上,然后我需要自己去批驳自己这些老观念,尝试证明我曾相信的一些东西其实是黑天鹅事件。”
“左右手互搏吗这不就是?一场辩论,先当正方再当反方?自己跟自己下棋?”
“差不多吧,非常难受!”齐风唉声叹气,“要把对整个世界的认知统统质疑一遍,原来笃定的道理慢慢的都无法笃定了,训练这些天,整的我感觉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看不明白,快给我搞吐了!不是形容,训练到一定强度,是真生理不适恶心想吐!”
神童们唏嘘起来,果然智库不是那么好混的,像特种部队捶打身体一样捶打脑子,大家看齐风的目光多了许多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