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713节

  李工也迷茫了,嘴里口香糖忘了嚼,差点咽下去,咳嗽了一阵。

  屏幕上的方案诡谲多变,大框架依旧熟悉,细节却彻底洗牌重来,和之前做过的相晓桐方案截然不同!

  这感觉犹如考古学家扒开一座汉墓,墓室规格和随葬器皿完全符合汉墓特征,仔细一看,却发现随葬竹简上的汉字一个也不认识,所有字的笔画奇怪无比,完全是一种未知语言!

  “这……宋河这方案改动这么大啊?”有人忍不住说。

  “能行吗?C77区完全删改了啊!咱们调试好多次才找到一个勉强能跑的方案,就这么全废了?”

  “不妙,这方案看上去不妙。”

  “局长,您觉得呢?”

  所有人望向电脑前沉默的李工。

  李工嘴巴撅了半天,“如果让我拿主意,这种离谱的瞎搞方案,压根不值得烧钱做样机!直接毙了拉倒!”

  “那……咱们不做?”有小工程师问。

  “不做?王将军一个电话打过来,你本月先进个人先进单位还评不评?”李工投去一个白眼。

  “宋河后台这么硬?王将军支持他?啥关系啊?”有人好奇。

  “王将军把宋河吹出花了!说他是百年难出一个的天才,无论宋河给出多离谱的方案,都要求咱们第一时间照做!这是军令!”李工无奈叹气,“也不知道宋河给王将军灌了啥迷魂汤,别傻站着了,开工!”

  ……

  师徒俩趴在桌边吃锅贴,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狼吞虎咽。

  相晓桐脸色大病初愈,百合花般苍白,气色尚未红润起来,不过咳嗽今天停了,传染性应该没了。

  宋河吃着吃着,手机震动。

  【“宋河第一版”已安排投产,预计36小时完成组装调试】

  “嚯!速度够快啊!”宋河吃了一惊,“一天半做出样机?”

  “速度是拿钱换来的,虽然有部分前面样机的老零件回收重装,但这一台新样机起码也得烧掉两三千万!”相晓桐说。

  “超算这玩意儿是真贵啊!”宋河吐槽,“验证功能的小样机都三千万,最后咱们要是做登月的正式版本,岂不奔着三亿去了?”

  “岂止!机器三亿,配套的电力、恒温和信号系统,用火箭发射上去的高昂运费和组装费,三十亿都是便宜的。”相晓桐说,“太空竞赛,有钱国家玩的游戏啊!”

  “我看新闻,天竺最近也有一揽子轰轰烈烈的发射计划。”宋河说,“没钱也能勒紧腰带硬上。”

  相晓桐笑了笑,“当年我自学密码的时候,破译过天竺的密码,它们某些密码系统相当简单。”

  “哦?”宋河顿时来兴趣,“趁超算样机还没组装出来,这两天你给我上上密码课呗?”

  “好,简单给你讲个开头。”相晓桐说,“争取超算做完的同时,把你培养成密码专家!”

第1117章 相晓桐的密码课

  “首先,密码这玩意儿有历史传承,东方一套密码体系,西方一套密码体系,通过阿拉伯世界传播融合,在一二战发展到巅峰,并持续到现在,快走到穷途末路了。”相晓桐喝了口八宝粥说。

  “快走到穷途末路了?”宋河一愣。

  “这一点咱们放在最后说。”相晓桐卖关子。

  宋河点点头。

  “我当年学密码的时候,有种感觉,人类创造的密码,像生物进化一样,有一个代代传承的演变过程,每一代都在上一代密码的基础上微调。”相晓桐继续讲。

  “为了让你更清晰地理解,我先讲一些密码学情报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好。”宋河嘴里叼着锅贴,认真注视老师。

  “历史上有段时间,阿拉伯地区极度繁荣,靠着贸易线路,阿拉伯人海量搜集埃及文、汉文、巴比伦文、天竺文、法希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罗马文的典籍书册,大规模翻译为阿拉伯文。”相晓桐顿了顿,“听说过吗?”

  “听过,所谓阿拉伯数字就是这段时期的产物嘛,古天竺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学会了,往欧洲传播。”宋河想了想,“翻译语言有点像破译密码,外加数学兴起,助推了阿拉伯的密码学发展?”

  “对!还有一个关键因素,经书。”相晓桐说。

  宋河一怔。

  “古代经书的传播方式只能靠人工抄写,甚至口口相传,所以很容易出现伪经,有人会偷偷编造假经书。”相晓桐说。

  宋河恍然,别说古人了,现代人也喜欢编造假名人名言,放一个文学家企业家的视频截图,字幕瞎配一通,骗的网友团团转。

  “伪经的破坏性很大,会消解一些教义,让信徒们变得信仰混乱。所以当时阿拉伯建了一些神学学校,计算各个单词在经书里的出现频率。”

  宋河听明白了,“不同时期社会主流的流行语截然不同,靠统计某些单词的频率,就知道是古代经书,还是现代伪造!”

  “没错,比如你去逛古董市场,清代花瓶底下印着禁止微波炉的字儿,那肯定假的。”相晓桐笑笑,“明清小说里全是这厮这厮,现代小说几乎不用这厮了。”

  “除了分析单词,个别阿拉伯学者还研究了字母,譬如a在阿拉伯文里出现频率极高,而j的频率只有a的十分之一。”相晓桐顿了顿,“这是密码学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有个阿拉伯学者叫肯迪,写了本《解译加密信息手稿》,放在伊斯坦布尔的某个档案库里,里面记载了最早的频率分析法破译密码。”

  “肯迪的做法是,把密文的字母数量全统计出来,按照数量多少标一二三四,再根据相应语言的字母频率,确定每个密文对应的是哪个字母。”

  “比如破译英文密码,英文里频率最高的字母是e,然后是t和a,如果我们截获一份密文,密文里最多的字母是c,那么c可能就是e的伪装外皮,以此类推。”

  宋河重重点头,这种小窍门他听说过,对付简单密码确实管用。

  “除了直接看字母数量,后来又衍生出一种技巧,看字母的相对位置。”相晓桐解说。

  “还是拿英文举例,字母v比较特殊,它几乎不会出现在bdgjk等等字母前后。字母h常常放在e前面,但几乎不会有h放在e后面的时候。”

  “元音辅音?”宋河猜测。

  “对,和读音相关,每种语言的读音语调都有特质,声音决定了文字,文字又决定密文!”相晓桐点头。

  宋河仰头沉思,他的英文口音非常京海,如果想破译德维特语,难道要往德维特的口音上靠一靠?

  “除了字母密码,很快也出现了单词密码,把常用词换成一个符号来表示。”相晓桐说,“这里要讲到一个著名的人,玛丽女王。”

  “依稀听说过。”宋河说。

  “玛丽女王阴谋发动政变,被伊丽莎白女王养的情报头子沃尔辛厄姆截获了密信并破译,铁证如山,继而让玛丽女王被判了斩首。”

  “沃尔辛厄姆这人很厉害,在欧洲掌握了几十个情报据点,一堆爪牙供它差遣,有的爪牙擅长模仿笔迹,据说那些人只要看过一份笔迹,马上就能模仿到本人都难辨真假的程度。”

  “沃尔辛厄姆麾下有一帮赝信专家,专门偷偷截获信件,把信件拆开,抄了里面内容,仿造一份一模一样的信件寄出去,玛丽女王的信就是这么被截的。”

  “玛丽女王的密信,用了大量自创符号来代替常用词,词汇密码和字母密码交织,有一定迷惑性,毕竟你很难判断这个符号究竟代表一个词、一句话还是一个字母。”

  “但信件多了,稍微推测一下高频符号也能试错破译出来,所以这种小幅度的密码进步用处不大,本质上都属于单套字母密码法,也就是明文符号和密文符号一一对应,严格死板。”

  “沃尔辛厄姆破获玛丽女王密信后名声大噪,后来欧洲所有国家发展出自己的黑房厅,最有名的是维也纳秘密内阁办公厅,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截获大堆信件,哗哗抄写伪造,再进行破译,相当于无数个沃尔辛厄姆在欧洲各地工作。”

  “所以密码还要升级,避免被黑房厅破译?”宋河说。

  “对,黑房厅让单套字母密码法完全失效,接下来就出现了多套字母密码法!”相晓桐说。

  “维吉尼亚密码?”宋河道。

  “对,一整套密码表,26列不同的密码,外加一个钥匙单词。如果钥匙单词是苹果,就从密码表的a列出发,对应密文开始解密。如果钥匙单词是梨,就从密码表的p列出发。”相晓桐说。

  “这个我懂。”宋河点头,“重复字符串,钥匙单词长度,进行循环整除,列一个中学生都会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就破译出来了。”

  “接下来的密码就进化的比较复杂了。”相晓桐语气加重,“前面全是很简单的东西,从维吉尼亚密码之后,才出现真正扑朔迷离、挑战人脑的密码!”

第1118章 密码情报战

  “恩尼格玛密码机,对吧?我看德维特本子上有这玩意。”宋河说。

  “对,不过在讲复杂密码之前,先讲俩简单的,这样可以按密码学历史进程给你讲。”

  相晓桐起身,从枕头旁拿起德维特密码本,迅速翻页。

  “你看这一页,注意每个字母大小。”相晓桐翻开一页递过来。

  宋河认真端详,哦了一声,“个别字母写的略大一点!”

  “针刺加密法的变式,最早是古希腊伊尼厄斯提出来,写一段无关紧要的话,在特定字母下方用针刺一个小洞,收信人把带小洞的字母连起来,就能得到信息。”相晓桐解释。

  宋河把略大的字母连起来读,果然就是明文。

  “十九世纪,大不列颠的邮件系统很贵,每封信邮费是1英里1先令,普通老百姓压根付不起。但有个漏洞,递送报纸免费,当时的大不列颠民众就用针在报纸上找字母刺,拿到邮局去,一分钱不花完成投递。”

  “咱们古代有一个类似手段,折痕密码法,把一张纸先横竖对折几下,展开,在折痕交界处写情报,写完之后再前后拓展一些诗词或者无意义的话,把关键字淹没。”

  宋河点头表示懂了,他翻翻德维特密码本,发现针刺密码法记在恩尼格玛密码后面。

  看来德维特并非按从易到难顺序写,很难说哪页的密码难,哪页的密码简单。

  “往后翻一页。”相晓桐说,“一战汉斯国用的ADFGVX密码,替代法和移位法综合,两层加密,有一个钥匙单词,把要传递的明文一行行写在钥匙单词底下,然后把钥匙单词调整成字母表顺序,底下跟着变,明文形成密文。”

  宋河抓过一张打草纸,“我试试,你看是不是这样?假设钥匙词是春眠不觉晓!”

  【钥匙:春眠不觉晓】

  【情报:敌军五万人】

  “然后春开头是c,眠m,不b,觉j,晓x,按照字母顺序排就是……不春觉眠晓!”宋河快速写。

  【钥匙排序:不春觉眠晓】

  【最终密文:五敌万军人】

  “对,你这是第二步加密,第一步类似于维吉尼亚密码,有一个密码表,比如敌军五万人,可能会在第一步的密码表里加密成28356,然后按你这流程二次加密就变成32586,收到信的人再根据钥匙词和手里的密码表去解。”

  宋河想了想,“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叫ADFGVX密码?”

  “这一串字母分别是密码表的列名,至于为什么选它们做列名,是因为当时用无线电了,无线电里面这几个字母的点线相似性最低,能降低发报员误操作风险。”相晓桐解释。

  “密码特征和传播技术息息相关。”宋河恍然。

  “对,你悟出了很重要的一点,记住这一点,后面会用到。”相晓桐肯定道,“ADFGVX密码也不安全,高卢有个叫乔治·邦梵的密码专家,以暴瘦三十斤的代价把它破解了。”

  宋河认真看看密码本,“确实容易破解。”

  “到这里有个历史事件,堪称密码学颠覆世界格局的代表性事件。”相晓桐话锋一转。

  “愿闻其详!”宋河感兴趣,哪个学生不喜欢老师上课时讲点小故事呢?

  “1915年,汉斯国潜艇把一艘露西塔尼亚号邮轮给打了,死掉近一千两百人,死者有一百多个灯塔国人。汉斯国再三保证,今后潜艇攻击前会先浮到水面上看看,避免误击无辜民船,于是灯塔忍了,没因此参战。”

  “但很快,汉斯国军官劝皇帝,废除之前的潜艇上浮保证,因为当时反潜技术还没起步,潜艇在水下发射鱼雷,几乎不会遭受攻击。”

  “军官们保证,只要允许潜艇肆无忌惮攻击,可以在六个月内封锁大不列颠,迫使大不列颠饥荒投降。”

  “皇帝签字同意了,但有个顾虑,潜艇肆无忌惮乱打,必然频繁打沉灯塔国民船,很容易激怒灯塔,引来宣战。”

  “所以,必须在灯塔动员军队参战之前,尽快把欧洲的仗打赢。为了胜利稳固,皇帝让齐默尔曼在外交方向努力。”

  “齐默尔曼的外交计划是,和仙人掌国结盟,重金怂恿仙人掌国入侵灯塔,收复得州、新仙人掌州一带的失地。同时,齐默尔曼希望仙人掌国再去怂恿东瀛,让东瀛也在太平洋同时入侵灯塔。”

  “如此一来,灯塔自顾不暇,汉斯国就可以荡平欧洲,计划非常完美。”

  “好家伙,这哥们儿真是敢想敢干!”宋河微微吃惊,他头一回听说这段历史。

  “但是,情报传递上出了岔子。”相晓桐继续讲。

  “最初汉斯国是通过海底电缆来跨洋通讯,但大不列颠派了艘军舰,偷偷摸摸把汉斯国的海底电缆给剪了。没辙,齐默尔曼只能靠加密电报来传递消息。”

首节 上一节 713/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