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839节

  三个学生齐齐摇头。

  “那你们知道其他什么细胞每秒消耗多少ATP吗?”宋河又问。

  “好……好像从哪看过,忘了。”卢庚挠头。

  “不行啊!准备工作不充分,这么做科研项目可是不行的,开项目前要把所有知识准备充足,否则真动手做之后会走弯路。”宋河温和地批评。

  三个学生微微愧疚,连连点头。

  “一个细胞每秒消耗1000万个ATP,人体细胞总数平均40万亿个,每天全身耗掉的ATP和我们的体重差不多,相当于60到100公斤的ATP。”宋河说,“但实际上,我们全身总共只有60克ATP,一枚鸡蛋的重量,听到这里你们想到了什么?”

  “血液。”虞半梦说,“古代欧洲有医生研究人体,认为心脏在源源不断造血,每次心脏造出血液,流到全身后就被身体吸收清空,然后心脏再重新造血,如此一来每天要造海量的血。”

  “医学史学的不错,但还没说到点子上。”宋河道。

  “每分钟两次。”卢庚突然说。

  “对了!”宋河满意点头。

  “什么意思?”虞半梦一怔,扭头看卢庚。

  “就是简单的计算题啊,你要学会揣摩圣意!院长给咱们摆数据,是为了让咱们计算。”卢庚解释,“每个ATP分子大概每分钟循环两次。”

  “是的,现在要给你们树立关于细胞能量的印象,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知识你们认真感受,对接下来工作有帮助。就像你开银行要对社会上的金钱流转有个清晰印象,否则你是开不好银行的。”宋河继续讲课。

  “再举个例子,大肠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次,每次繁殖消耗500亿个ATP,500亿ATP的总质量相当于大肠杆菌体重的50到100倍。”

  “现在你们应该清晰体会到了,生命最关键的是能量,汹涌澎湃如海啸一般的能量,在所有生物体内不停运转!”宋河强调。

  “像火箭发动机。”安东尼奥插话附和,“所有生命的能量运转之凶猛,都犹如喷射的火箭!”

  三个学生微微呆滞,他们学过ATP反反复复的运转,但不知道运转频率如此暴烈,无论显微镜里蠕动的小细胞,还是上课时有气无力的同学们,看上去都不像能量充足的样子,因此这件事相当反直觉。

  “下面咱们缩小一下。”宋河道,“想象咱们每个人的身体急剧缩小,都变成一个小ATP。”

第1325章 不做燃油车,做电车

  “来,闭上眼睛,听我描述,想象一下场景。”宋河说。

  三个学生乖乖闭眼。

  “你站在线粒体边缘的蛋白质膜孔里,就像站在穿山隧道入口,走进去,进入线粒体内部。”宋河认真描述。

  “满地都是蛋白质机器,无数小球从机器里射出,就像网球场的自动发球机在向外快速喷射网球,你面前密密麻麻全是发球机,空中数不清的高速网球。”

  “喷出来的网球是什么?质子!带正电荷!”

  “你绕过这些网球机,一直往深处走,来到线粒体基质,这里更乱!墙壁来回涌流,墙上镶嵌各种蛋白质机器,轰隆作响来回旋转,每个机器的运转方式都不一样,震动、噪音、热量,搞得你头晕脑胀!”宋河激情澎湃地描述。

  “老师您别形容的这么逼真,我们刚通宵,您这么一说真有点头晕!”卢庚求饶。

  “好,你现在站的这个乱哄哄的位置,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它的运转机制是是什么?”宋河继续讲。

  “你吃掉的食物被消化吸收,食物分子来到这里,被拆下电子,电子传递给呼吸蛋白,名字叫复合体Ⅰ。”宋河说。

  “现在睁眼!往窗外看,看到了什么?”

  三个学生扭头,窗外校园辽阔,东西挺多,一时间有些不敢回答。

  “楼啊!”宋河着急,“对面那么大一栋楼看不见吗?”

  三个学生连连点头,“楼!”

  “如果你们现在是ATP大小,那么复合体Ⅰ的规模就是这栋楼!”宋河讲述。

  “这栋楼不是静态的,它是一台复杂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变化,楼层像魔方一样动,不断把电子吸进来再吐出去,吐给下一个巨大的呼吸蛋白……很多栋高楼大厦般的呼吸蛋白形成呼吸链,电子就在这几栋楼里跳动!”

  “具体怎么跳动?这进入量子物理领域了,某种量子隧穿效应,距离单位是埃,1埃是一个原子的尺寸,这些呼吸蛋白的间距只要在14埃以下,电子就会逐个跳过去,就像蛤蟆从一朵荷叶跳到另一朵荷叶上。”

  卢庚火速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摁开圆珠笔做笔记,显然有点灵感了。

  “但只要够近就可以跳吗?”卢庚问,“会不会跳错方向?”

  “氧气嘛!”宋河说,“呼吸作用的氧气是干嘛用的?用氧气来吸引电子往特定方向去跳,化学性质决定了氧气的吸引力!”

  三个学生恍然大悟,卢庚又快速写了两笔。

  “刚刚讲的这一连串规模巨大的复杂机关,所有轰隆运转的呼吸蛋白大楼,只有一个目的!”宋河竖起一根手指,“运输质子!”

  “电子流是质子运输的能量动力源,从食物分子里拆下的每对电子,会让10个质子被送到线粒体内膜对面,形成质子梯度!”

  宋河再次抬手指向窗外,“楼一样高的呼吸蛋白,在每个线粒体里都有几万个,所以对咱们小ATP来说,一个线粒体就相当于一座大城市!”

  “每个细胞里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人体40万亿细胞有10的15次方个线粒体,这茫茫多的线粒体每秒运输10的21次方个质子,质子总数和宇宙中的恒星差不多。”

  三个学生再度傻眼,老师试图让他们对细胞内的能量变化有个印象,但此刻描述的概念过于宏大,已经超出了想象力极限!

  只能勉强想象成,每秒钟都有一场宇宙大爆炸在人体内产生,无数闪亮的恒星散布全身……但宇宙大爆炸也是无法想象的巨大概念。

  “质子运送完之后,在膜两侧形成质子浓度差,而它本身又带正电荷,因此膜两侧形成了电位差。”宋河继续讲。

  “电位差是多少呢?150到200毫伏。”

  “听起来很小对吧?但别忘了咱们是在微观尺度,膜的厚度只有6纳米,因此形成的电场强度是每米三千万伏特,猛烈堪比闪电!”

  “如此巨大的质子动力用来干什么?用处很多,细菌会用质子动力来驱动鞭毛,咱们现在聊线粒体,那么就是驱动纳米级的蛋白质机器,ATP合酶!你们刷论文的时候见过ATP合酶的图吗?”宋河问。

  “见过,像一个旋转马达。”卢庚接话,“非常精致复杂,转速比车轮胎还快。”

  “那个东西精致到不像自然进化出来的,像上帝设计的。”安东尼奥插话,“我相信是上帝做出来的。”

  “我相信是自然进化出来的。”宋河说,“我见过一个数学模型,计算蠕虫身上原始的感光眼点多久能进化成眼球,假设蠕虫能活一年,每代形态的改变不超过1%,最后只需要五十万年就能进化出眼睛!生命进化了多久?五十万年不过弹指一挥间,生命是以亿年为单位进化的,出现复杂的结构毫不奇怪。”

  安东尼奥耸耸肩,“你是数学家,你对概率有判断,我看不透概率,只能惊叹上帝造物的神奇。谁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有没有被设计过呢?”

  “言归正传。”宋河说,“刚刚你们听了ATP合成的能量来源,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楼。”卢庚说,“从宏观视角看,都是很小的东西,但我们缩到ATP大小之后,那些蛋白会变得像楼一样巨大,而且结构复杂。”

  “很好!”宋河点头,“刚刚你们用了工厂的比喻,其实工厂太小了,细胞内能量流动带动这些巨型蛋白机械,就像城市运转一样复杂,即便只看每一个单独的蛋白,结构也像汽车发动机一样精致。”

  “下面要进入一个重要的概念了。”宋河说,“路径依赖!”

  三个学生若有所思,似乎已经想到了什么。

  “卢庚,你说。”宋河抬抬下巴,“你想到了什么?”

  “细胞内的蛋白质机器极度复杂,这种特别复杂的机制很难修改,因为稍微改错一点,整个机器就会土崩瓦解,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微调,也就是路径依赖。”卢庚说。

  “没错!”宋河微笑,“继续!”

  “如果我们人工设计生命,可以打破这种路径依赖,重新设计蛋白质机器?”卢庚瞪大眼睛,“院长您是想告诉我们这个吗?”

  “悟性不错!”宋河欣赏夸赞,“自然界已存在的细胞,就像燃油车,经过漫长的修改,燃油发动机越来越趋近于性能上限。”

  “但如果重新做车子,可以走截然不同的道路,譬如做一台电车,一台平价电车的加速破百时间,可以直追百万豪车!”

  虞半梦开口,“而且电车的自动驾驶效果更好,燃油车的自动驾驶效果差,不止是性能上限突破了,功能限制也可以突破!”

  “说到点子上了!”宋河赞许,“谈到功能限制,咱们要进入一个重要话题,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规模!”

第1326章 高能量

  宋河从兜里掏出手机,展开大屏,三两下点出一份文件。

  “瞧瞧。”宋河把手机递过去,“这是100种细菌古菌和70种真核细胞的数据,观察一下,算算数字。”

  三个学生凑在一起翻看文件,片刻后归还手机。

  “看出来了?”宋河问。

  “我粗估了一下平均值,相比而言,真核细胞的体积巨大,是细菌古菌体积的一万五千倍。”虞半梦说。

  “同时真核细胞的呼吸速率低一些,大概是细菌古菌的35%。”查信然补充。

  “那么每个真核细胞每秒耗氧速度是细菌古菌的……5000倍!”卢庚说,“院长您刚刚说基因规模,我又临时想到一种算法,算单个基因平均能使用的能量,结果是20万倍……细菌古菌的每个基因能用1个能量的话,真核生物里的单个基因能用20万个能量!”

  “很好!”宋河微笑,“20万倍的基因能量差距,5000倍的细胞个体能量差距,这就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

  “有本老书。”安东尼奥在一旁插话,“瓦茨拉夫·斯米尔写的《能量与文明》,这本书并非生物学著作,算是人类史和社会学著作。”

  所有人看向安东尼奥,听他分享。

  “书里分析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得出一个结论,文明的高度不在于什么价值观、文化、制度之类的东西,真正的根本在于能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生产和使用越多的能量,在历史尺度上就会诞生越高级的文明。”

  “我觉得生物学上很多东西,和社会学是相通的。”安东尼奥说,“你们如果感兴趣,闲暇时间可以去看看那本书,我年轻时候读的老书了,现在绝版了,网上或许有电子版。”

  “很有道理,确实是相通的。”宋河点头,“今天人类主要用电,所以哪个国家的发电量用电量高,哪个国家实力就更强,更能代表人类文明的高地。”

  “这句要翻译给安教授听吗?”查信然问。

  “别翻译了吧。”宋河微笑,“言归正传,细胞也好,国家也好,更大的能量意味着什么?复杂度!也就是虞半梦刚刚说的功能!”

  “高能量利用,放在国家身上,就体现为工业水平,工业是吃电怪兽,更多的电供应更多门类的工厂,最终创造出更复杂的物质产品。什么是先进?能造出更好更多更复杂的东西,这就是先进!”

  “如果外星人降临地球,对人类一无所知,想判断哪片土地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直接看能量分布就能一眼看出来。”

  “细胞也一样,把一个个细胞看成一个工厂,众多细胞组成的生命看作国家,只有能量更高的细胞和生物,才代表更高级的生命,才会创造出更多可能,拥有更大的存活几率。”

  三个学生连连点头,虞半梦和查信然也掏出小本子写笔记,寥寥几个词。

  【高能量=高复杂度=高级生命】

  “完全能理解。”卢庚说,“既然真核细胞拥有比原核细胞高五千倍的能量,那么肯定是用多出来的这些能量实现了什么功能,不然的话没必要用这么多能量。”

  “比如?”宋河问。

  “大小?”卢庚问,“真核细胞普遍比原核细胞要巨大,如果把基因看做主人,细胞膜看作疆域,更大的国土需要更多兵力去保护。”

  “对,大小是一方面。”宋河点头,“更澎湃的能量才能支撑起更巨大的体型,说到这,我想起查信然之前想做一个实验项目,去掉细胞膜,对吧?”

  查信然点头,“对,我想把很多细菌古菌放在一起,把它们的细胞膜通透性拉到最低。”

  “最后你想得到的理想效果,就像融合?”宋河微笑,“一大群细胞的基因和细胞器处在同一空间,细胞膜消失了,培养皿或者培养瓶的玻璃边界成了细胞膜?”

  “对,像一大群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人。”查信然尴尬地笑笑,“听着确实有点荒谬,我现在知道这实验不可行了。”

  “不。”宋河微笑,“你说的这种融合形成的大细菌,自然界是有的,大到肉眼可见!”

第1327章 去把结婚证办了

  查信然愣了。

  “刺骨鱼菌,在刺骨鱼后肠的位置偶尔出现,半毫米长,肉眼可见。”宋河说,“嗜硫珠菌,直径接近一毫米,和果蝇脑袋差不多大。”

  “为……为什么啊?”查信然呆滞。

  “有什么疑问?”宋河微笑。

  “体积巨大之后,相对表面积会急剧减小,按理说是撑不住的?”查信然茫然,“这两种毫米级大小的菌,内部构造是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第一个不同就像你原本打算做的实验,把一大堆细胞的遗传物质融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型细胞。”宋河说,“刺骨鱼菌和嗜硫珠菌都是这种情况。”

首节 上一节 839/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