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878节

  “杨玉。”宋河突然说,“605页,关键词巴罗科罗拉多岛。”

  “有一次在巴罗科罗拉多岛,他看到一只年幼的吼猴被一只美洲虎攻击,这只幼崽发出悲惨的叫声,很快三只成年雄性吼猴……”杨玉也滚瓜烂熟地背诵。

  “袁天罡,803页左侧,只背汉字部分!”宋河又切换。

  “是索引啊?”袁天罡怔了一下,“我想想……我扫了一眼……”

  这次袁天罡准备的时间有点长,仰头仰了半天,但最终还是呱呱背诵,“吉瑟琳、沙蟹、吉普、吉普森、吉赛尔、吉尔伯特两个,吉尔,吉列尔德……”

  考核难度无疑已迈入变态范畴,正文部分的文字至少还有便于记忆的逻辑,索引部分则全是乱糟糟的词汇和人名,而且翻书时肯定不会认真看索引,只会匆忙扫一眼,正常人五秒后就忘干净了,时隔三个月却要袁天罡重新回忆。

  但他回忆起来很顺畅,顺的像是照着念或有人在耳机里说词,一口气背了七八十个词才被叫停。

  “错了一个小细节,是连续三个吉尔伯特。”宋河欣慰,“很好!非常不错!”

  “厉害!”相晓桐惊叹,“比我强,我记忆力没这么好,只能记住关键细节,没意义的信息我记不住。”

  “其实不是好事。”袁天罡苦笑,“听说有种病叫超忆症,所有的记忆都不会丢失,全储存在脑子里,丧失了遗忘能力。我虽然还没到什么都能记的程度,但越来越像了,有时候会很难受。”

  “对,这就是第一个坏处。”杨玉开口,“记忆多的有点混乱,脑子里经常莫名其妙开始播放一段回忆,而且特别清晰,一时半会儿挥之不去。”

  “这种突然播放的回忆往往是负面的。”袁天罡苦笑,“比如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脑子里就突然开始播放暑假离开那天晚上的场景,不只是回忆,情绪也重现,就特别难受,在食堂里边吃牛肉面边哭。”

  “你们会这样吗?”宋河皱眉,“我好像没遇到过,我的记忆都是想调就调,不想调也不会像坏了的电视一样突然开始播放。”

  “对你们困扰很大吗?”相晓桐担忧,“经常播一些难过的记忆?”

  “倒也不大,前两个月还挺频繁的,会打断做题思路,这个月轻了很多。”杨玉说,“慢慢就适应了,只是比较多愁善感,可能外人看过来会觉得很奇怪,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冒情绪。”

  “没啥影响。”袁天罡说,“做个比喻的话,每天的记忆视频,就像超长电视剧一样存在脑子里,但播放器故障了,偶尔会有一集跳出来播放一下。最近能感觉播放器打了很多补丁,运行越来越稳定了,乱播电视剧的情况在快速减少。”

  “我记住了。”宋河点头,“如果这种不受控制的记忆播放加重,第一时间给我说!”

  两个孩子一齐点头。

  “除了看书变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睡觉出灵感。”袁天罡道,“不是戴着控梦头盔睡觉,正常闭上眼睡,原本不会的题目睡过一觉,往往醒来突然就会了,而且觉得很简单!”

  “对,就有种学习不用费力的感觉。”杨玉笑道,“好像我们睡觉的时候,有人偷偷在后台给我们输入新知识数据。”

  “不光你们这样,普通人也这样,睡眠能让大脑做很多调整,有些不会不熟悉的东西,睡一觉就调整好了。”宋河点头,“还有吗?”

  “晕。”杨玉道,“长时间高强度解题的时候,会头晕,头晕之后思路会停住。”

  “就像过热的电脑变卡一样。”袁天罡说。

  “试过吸氧吗?”宋河问。

  俩孩子一齐摇头。

  “回头我弄几台吸氧机过来,你们做题发晕了就赶紧吸氧,应该可以缓解。”宋河道,“我也有一段时间经常晕,靠吸氧顶过来的,慢慢适应了就不用吸氧了。”

  “像高原反应的适应过程?”袁天罡说。

第1383章 鬼工球

  “差不多。”宋河说,“智商急剧提升阶段,有一个适应过程,等适应了之后就不用一直吸氧了。”

  袁天罡和杨玉恍然大悟。

  “还有吗?”宋河问。

  “除了超忆症,还有超算症。”杨玉说,“平时看到什么东西就会自动在脑子里速算,这个其实影响很大,比超忆症影响要大得多,经常导致生活上受困扰。”

  “速算?”宋河好奇,“怎么速算?”

  “随机。”袁天罡苦笑,“可能往任何一个方向去算,和超忆症的回忆电视剧一样,也是不可控的。”

  宋河和相晓桐面面相觑,两人都有些困惑,他们是没有这种超算症的。

  “举个例子?”宋河问。

  袁天罡扭头四顾,最终视线定格在墙上的钟表上。

  “比如时间吧,我看表触发了好几次超算症,上次触发是算回文数。现在的时间是12点03分,那么得到一个数字1203,1203加上3021是4224,就直接得到一个回文数。”袁天罡说。

  “绝大部分数字都能这样得到回文数,有的只需要一步,有的需要上百步,但也有例外,比如196,没法用这种办法得到回文数,我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是为什么,此外还找到了295、394、493……找到很多。”

  “这是你自己发现的?”宋河挑眉。

  “对,这几周闲暇时间想的。”袁天罡点头。

  “你回去可以学一个东西,叫利克瑞尔数,你找到的就是这东西。”宋河说,“还有吗?”

  “有一次我去办公室交材料,无意间看到一份信息单,被打草纸压住一多半,但我瞥到唐蓉蓉老师的手机号前五位是17296,后面就看不见了。”袁天罡说,“回去的路上我脑子里就自动算这个数,先算出来17296除本身的因数和是18416,然后又算了一下,发现18416除本身的因数和恰好也是17296。”

  “亲和数。”相晓桐开口,“刚刚的利克瑞尔数也好,亲和数也好,这种特殊数你们找到多少?”

  “不多,大概也就……五十来种。”袁天罡说,“除了算这种数,还会出现几何幻觉。”

  “几何幻觉?”宋河一怔。

  “比如桌上这罐汽水吧。”袁天罡目光一转,朝桌上一个易拉罐抬抬下巴。

  “有一次我看这东西触发超算症,结果就有一大堆汽水罐出现,自动在空中组成球体,每罐汽水就靠上端的小倾斜拼在一起。”

  “我不知道汽水罐的确切尺寸,只能估算一个尺寸,然后根据这个尺寸来构建大球,发现搭不起来,我脑子就自动修改每罐汽水的长宽高,修改罐子上端的小倾斜角度,直到汽水罐的尺寸恰好能组成一个大球……最后大球各种变化,每次变化都伴随数据变化。”

  杨玉点头接话,“这种幻觉非常多,最近一个月我开始能看到非常难以理解的怪异形状,比如像鬼工球一样的多层球体,每层球体旋转不停,表面有些间隔均匀的小洞。”

  “我会不由自主去根据小洞的间距和尺寸,以及每个球层的旋转角速度和转轴方向,去算同一时刻有多少个洞能和相邻球层的洞去重合,最后得出一个模型,这种幻觉才能停下来。”

  宋河沉默,目光震惊。

  他也在眼前逼出幻觉,一颗巨大白色球壳悬浮在办公桌上,球壳上均匀密布小圆洞,紧接着里面出现较小的第二层白色球壳,接着是第三层、第四层……最后所有球壳朝着不同方向急速旋转!

  一转,宋河立刻头疼,倒是数学模型也冒出来了,但思考这种东西真的无比考验脑力爆发。

  “没有了?”宋河问。

  “没了,比较突出的好处坏处就这些。”袁天罡说,“剩下的都无关紧要了,比如我们下盲棋的能力在提高,现在我们可以同时和8个人下盲棋,只是在原有能力上略微加强。”

  “毫无疑问,你们正在变成真正的天才,对数字和图形极度敏感!”宋河郑重道,“讲个小故事。”

  两个学生坐直,认真望着校长,洗耳恭听。

  “拉马努金死之前躺在医院里,哈代去探望他,俩数学家闷葫芦凑在一起也没什么可聊的,哈代抱怨日子过的太无聊,连他今天坐的出租车牌号都是个无聊透顶的数字,1729,没任何特殊性质。”

  “拉马努金立刻从病床上摇摇头,反驳道谁说1729无聊了,这1729太有意思了,它是用两种不同方式表示为两个立方和的最小数,分别是1的三次方加12的三次方,以及9的三次方加10的三次方。”

  袁天罡和杨玉都怔了怔,随即点头表示明白。

  “你们这种超算症和几何幻觉,有点像拉马努金那种大脑的运转模式。”宋河唏嘘道,“回头有空带你们去一趟校医院,我要看看你们的脑波数据!”

  “还有,回去抽空,把你们想到的奇怪数字和奇怪算式都写下来。”相晓桐道,“我们看看,没准有用!”

  “我们有写的,就放在宿舍。”袁天罡马上说。

  “下午考试拿来考场,方便吗?”宋河眼神一亮。

  ……

  下午,礼堂。

  宋河站在讲台上,开口发话:

  “最后一场考试,涵盖了各个方向从易到难的一系列知识点,大家不要有心理压力,你们肯定不可能拿满分,因为这张卷子就是为了检验你们的知识边界!”

  “没有固定时间,可以一直做到晚上十点,饿了举手,会有老师给你送饭!”

  “发卷!”

  一声令下,老师们冲向各排分发试卷。

  宋河和相晓桐先装模做样监考了片刻,随即坐下来,翻看讲台上两个大笔记本。

  笔记本就是袁天罡和杨玉记录平时胡思乱想的本子,翻开后一页页全是数字、算式和铅笔画的草图。

  宋河翻着翻着,表情逐渐迷茫。

  这么深奥的吗?

  数字和算式部分,他仔细想想都还能读懂,但到了铅笔草图部分,一些无比奇怪的图形浮现,怎么看怎么像外星产物,压根不是人类大脑能构想出来的东西!

  宋河觉得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袁天罡这孩子绘画能力太差,画出来的东西和他实际想象的东西失真。假设他脑子里想的是人手,画出来没准是鸡爪,别人能看懂就怪了。

  他扭头看看女朋友手里的笔记本,发现杨玉的图形虽然也画的很晦涩,但底下还有附带的数学说明!

  “换换,袁天罡这本老好了,先给你看。”宋河低声说。

  相晓桐懵懵地把本子换过来,也没多想。

  片刻后,她狠狠一脚踩在宋河的脚上,咬牙切齿地搓了两下,发泄被骗的气急败坏。

  宋河忍住痛,翻看杨玉本子上的图形部分,袁天罡那本画的实在太抽象了,杨玉这本结合说明还能凑合看看。

  前几张图还没啥意思,他身为拓扑高手,毫无压力就能看懂。

  但翻着翻着,图像的复杂程度陡然拔高,他翻页的手慢下来。

  终于,出现了鬼工球!

  最开始三个鬼工球平平无奇,只是层数增加,以及表面的孔变化。

  到了第四个鬼工球,杨玉忽然画了每一层的详细剖面图,每一层鬼工球的镂刻图案剧变,从原先单调的圆洞,变成了电路板一般的复杂沟槽!

  第五个鬼工球,洋洋洒洒的算式列在一旁,每一层鬼工球之间多了一层能量设定,不同层级开始通过旋转到特定位置积蓄能量,来彼此驱动、加速和减速。

  接着是第六个鬼工球,杨玉列写了一大片莫名其妙的式子。

  “好复杂。”相晓桐翻完了袁天罡的笔记,把脸凑过来看。

  “这已经不是现实中能出现的鬼工球了,花纹升级成数学概念了。”宋河说,“抽象起来了。”

  两人一个个球往下看,看着看着忍不住轻声惊叹。

  不可思议!

  如此复杂的东西,居然是小学生想出来的?!

  若非亲眼所见,谁特么能相信?

  翻到第十个鬼工球,相晓桐忽然轻呼一声,把旁边袁天罡的笔记本拉过来,翻到其中一页。

  宋河左右看看,看明白了,两人的本子上记载了同一个鬼工球,以袁天罡和杨玉的友谊亲密,很可能是他们课余时间共同讨论出的新球,所以同时出现在两人的本子上。

  同样的东西一比,看出来袁天罡画技确实敷衍,如果杨玉的鬼工球是4K高清,袁天罡顶多算720p,差的太远了!

  再往后翻,最后一个鬼工球。

  抽象程度已经相当逆天,最后一个鬼工球和第一个鬼工球相比,堪比大象和草履虫,中间漫长的进化历程完全抹杀了两者之间的相似。

  旁边留下的算式也是铺天盖地,足足六页纸!

  宋河和相晓桐拧着眉头看,很久没找到如此有意思又高难度的东西了。

  很快两人便入了迷,不知不觉便看到了晚餐时间!

  监考老师们忙碌起来,开始给考场上的学生们发饭,整个礼堂一阵饭香,众多学生狼吞虎咽地吃,边吃边想题。

  讲台上两位校长也要了盒饭吃,专心致志理解语焉不详的笔记。

首节 上一节 878/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