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点了点头。
“真棒!”
楚依琳称赞一句。
随后,她拿来红外体温计,看了看接种证,喊道:“林毅鹏小朋友…”
“到!”
林毅鹏有些怯怯地举起手来。
楚依琳伸手轻轻拉住林毅鹏的右耳,将体温计的测温头插入耳道之中。
短短两秒后…
体温计就发出了“嘀”的一声,显示了测试结果:“嗯,很好,体温正常,你可以去姚医生那边准备接种疫苗了。”
杨语汐牵着林毅鹏的手,带着他走到姚若冰这边,并示意他在旁边的座位上坐下。
姚若冰重新翻开接种证,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信息,同时向杨语汐询问:“林毅鹏最近有没有生病,身体状况是否健康良好?”
这些情况杨语汐老师昨日已经在班级群里跟家长们做过详细询问,便如实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姚医生,林毅鹏小朋友最近身体状况很好,没有任何不适。”
闻言,姚若冰医生微笑着对林毅鹏说:“行,那林毅鹏小朋友,我们准备开始了,请把袖子挽起来吧……”
杨语汐老师帮着将林毅鹏的袖子挽起,露出了他小小的胳膊。
林毅鹏的内心如同小鹿乱撞,紧张得几乎要溢出胸膛,但他依然努力在脸上堆砌起一抹故作镇定的笑容:“我以前…我以前也打过预防针啊…而且,而且我一点也不哭哦…我麻麻还奖励我一个奥特曼,男子汉大丈夫就一定要勇敢……就一定要流血不流泪…”
“林毅鹏小朋友真勇敢!”
姚若冰温柔地回应,同时用酒精棉轻柔地擦拭着他细嫩的小臂,随后转身从冷藏疫苗的精密小冰箱中取出一支药瓶,手法娴熟地开启瓶盖,准备注射。
见到这一幕。
林毅鹏心中的不安再次升级,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医生阿姨,您能再轻一点吗?拜托了!”
“好,阿姨会轻一点的!”
姚若冰微笑着安慰,一手稳稳地托住林毅鹏的胳膊,另一手则握紧了注射器,缓缓将针头贴近皮肤。
就在那一刻,针头轻轻刺破了表皮,深入肌肉之中。
林毅鹏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哎呀,好疼!奥利给,奥利给……”
这独特的加油语瞬间在活动室上空回荡,引得四周的小朋友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待姚若冰完成注射,并迅速贴上创可贴后,室内才重新恢复了平静。。
“好啦,完成了!”姚若冰轻声宣布。
林毅鹏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有些不敢相信地问:“啊?这就结束了?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来一针?”
嗨,还有这需求啊?
姚若冰逗他道:“你确定?要不阿姨再给你来一针?”
“不……不要了,不要了…”
林毅鹏连忙摆手,仿佛生怕姚若冰真的会再次举起针头,随即一溜烟地从座位上窜起,飞快地逃离了现场,那模样逗得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轮到磬磬打疫苗时…
磬磬很乖巧地坐在小凳子上,还很自觉地卷起袖子。
杨语汐在一旁帮忙整理,温柔地对磬磬说:“磬磬,不用怕,医生阿姨打针会很轻的,不会疼。”
磬磬虽心里有一丢丢的害怕,但还是仰起小脑袋,对着杨语汐甜甜一笑:“杨老师,我不怕疼,我不会哭的!”
这话落在杨语汐的耳中,差点让她那颗柔软的心都化了,恨不得将她抱入怀中,好好疼爱。
怎么会有这么懂事乖巧又让人省心的小朋友呢!
“真乖!”
姚若冰看到磬磬这么勇敢,忍不住地夸了她一句,然后轻轻地用酒精棉给磬磬的胳膊消了毒,笑着说:“阿姨打针会很快的,一眨眼的功夫就好,你几乎不会感觉到痛的。”
磬磬被夸得不好意思,小脸蛋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小声地回应:“谢谢医生阿姨!”
当姚若冰准备好药水,缓缓将注射器靠近时,磬磬的小嘴唇不自觉地轻轻抿紧,
杨语汐见状,立刻温柔地引导:“磬磬,看着老师。”
磬磬听话地转过头,望向杨语汐那双充满鼓励的眼睛。
就在这一刻。
注射器轻轻地、却坚定地刺破了她的皮肤,深入肌肉之中。
霎时间。
磬磬的身体微微一颤,眉头轻轻蹙起,但她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忍受着那份突如其来的刺痛。
这样的场景,如果黄骏在场,他肯定会心疼得无以复加,因为磬磬的每一分疼痛,都如同直接刺在了他的心上。
“黄可罄小朋友,你真的好勇敢啊!真棒!”
姚若冰在完成注射后,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她接触过的孩子如繁星点点,但像磬磬这样既漂亮又可爱,还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确实如凤毛麟角,极为难得。
她不禁暗自比较,那些被家长过分溺爱,一到打针就如临大敌的“小捣蛋”们,与磬磬的表现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然,方才小男孩的表现,也都挺棒的。
“谢谢阿姨…”
磬磬轻声细语地道谢,
“姐姐,你疼不疼啊?”身后的薇薇担心地问。
“不怎么疼,就是针刚进去的时候一点点疼了,但很快就不疼了。”
磬磬看向身后的薇薇,眼中闪烁着鼓励的光芒:“妹妹,你等会也要勇敢哦!”
“嗯嗯~”
薇薇乖巧地点了点头,随即坐在了磬磬原先的位置上,她小嘴巴像抹了蜜一样甜:“医生阿姨,我最最喜欢你给我打针了!你知道吗?你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医生阿姨,真的,比任何人都漂亮呢……”
不得不说,这小嘴儿真甜啊,说得姚若冰嘴角比AK还难压。
就凭小家伙这甜甜的话语。
高低也给她手下更留情才是。
“好,放心,医生阿姨会非常轻地给你打针的。”
姚若冰温柔地回应,同时她的目光在薇薇和磬磬之间流转,立刻察觉到了她们惊人的相似之处,心中了然——这两个小可爱定是双胞胎无疑。
进一步联想,她猜测她们很可能是幼儿园里那位黄厨的宝贝女儿。
关于黄骏,姚若冰虽不是了如指掌,但也听说过一些他的事迹。
这下。
她的动作不自觉地变得更加轻柔细腻。
完成接种后,她带着一丝好奇,向旁边的杨语汐老师求证:“杨老师,她们姐妹俩是你们园里黄厨的双胞胎闺女吧?”
“对的!”
杨语汐点头。
有那么一瞬间,她严重怀疑姚若冰和楚依琳两位医生来园给小朋友们接种疫苗,是冲着黄骏来的。
可奈何她没证据啊!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完成接种,活动室内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小朋友们的脸上挂着接种后的骄傲和一些轻微的不适,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点心时间的期待…(本章完)
第482章 遗憾
2024-08-20
时间回溯,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早晨。
在哆来咪幼儿园厨房的操作间里。
黄骏熟练地将晶莹的江米面轻轻洒入宽敞的大盆中,随后,细流般的温水缓缓注入。
选择温水,是出于对口感细腻的追求,旨在消除面团的任何结块可能,同时保证最后面团的柔韧度。
水和面粉的比例也是至关重要,一比三的黄金比例,是制作出完美糯米糊的关键。
拿起筷子,朝着一个方向,一边搅动一边和这个面,直至那原本松散的粉末逐渐融合,化为细腻滑顺、散发着淡淡米香的糯米糊。
没错。
他今早将要为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顿早点,更是一道承载着华夏悠久饮食文化的传统小吃——驴打滚。
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
但是,为什么又称为驴打滚呢?
应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故而得名。
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了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便有云:“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由此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在当时已约定俗成。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
现在许多小吃店一年四季都会供应驴打滚,但大多数已经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以求更佳口感,但那份外裹黄豆粉的黄色诱惑与独特风味始终未变,依然是广大食客心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黄骏为了追求口感,故而也用江米面制作。
他先把调好的糯米糊逐一轻置于蒸笼之中,随后点燃熊熊烈火,任由蒸汽在锅内咕嘟作响,悠然蒸煮四十分钟
而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
他将事先准备好的璀璨金黄黄豆粉,犹如金色瀑布般倾泻入铁锅中,瞬间覆盖了整个锅底,绚烂夺目。
手握铲柄,他手腕轻盈地舞动间,铲子与铁锅的每一次触碰都激起清脆悦耳的“当当”声,伴随着这声音,铲起的黄豆面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如同金色的波浪在锅中起伏,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
随着热量的渗透…
黄豆面逐渐释放出深邃而浓郁的豆香,那香气醇厚悠长,仿佛陈年佳酿,愈品愈有韵味,弥漫至厨房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不禁沉醉于这满室馨香之中。
与此同时,黄豆面的色泽也在悄然蜕变,从最初的鲜亮金黄逐渐转变为深邃而富有层次感的暖色调的色泽。
察觉到黄豆面正泛起一丝诱人的糊香,却尚未沾染丝毫不悦的黑色,他立马熄火,将其盛出。
目睹此景。
钱国祥主动上前,笑着说:“黄厨,您先歇会儿,这黄豆面的筛选工作就交给我吧!”
“好,那就辛苦你了。”黄骏微笑着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