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报纸,全是关于刘志成那个万人产业园的事情啊?”郑雨彤指着报纸,笑着说道。
香江的富豪们,基本上每天都会看报纸,希望能够从中找出商机,比如说当报纸多次报道某个地方居住环境差的时候,那么极有可能就是政府准备对这个地方进行翻新了。
地产市场,比的就是预判,不是每个人都是刘志成一样有‘先知’的外挂,预判往往就是根据各类信息集合,从而总结出来的成果。
“我看,这些新闻报道,明显就是背后有人在推动,只是看谁在推动,有可能是刘志成,也有可能是港府。”香植球说道。
今天香植球陪郑雨彤一起喝茶,还有郭德圣一起。
“香生,你的理由是?”郭德圣问道。
“很简单吗?如果不是港府,谁有这么大能量‘逼’港府,至少是默许了。”香植球分析道。
香植球是香江的股神,自然对于这些信息特别敏感。
“那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郑雨彤还是一会儿,没有想通其中关际之处。
香植球笑了笑,说道:“郑生,郭生,港府不一直有开发新城镇的计划吗?港府肯定希望刘志成的万人产业园区,建在计划中的新城镇。而刘志成肯定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这倒也是,你分析的很对。”
郭德圣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们就要去时刻关注。不管是建在元朗,还是沙田、屯门。一但他这个项目落地,地价、房价肯定水涨船高。”
地产的本质就是人,人往哪里去,哪里的地产就能大涨,特别是未婚的年轻人。
“看样子,从今天开始要适当收购新城镇的地皮了,如果赌中,可以赚很多。”郑雨彤点了点头说道。
“新城镇搂盘得捂一捂了。”
其实,他们都在新城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土地储备,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
让刘志成没想到的是,自己一个万人产业园区计划,引起多方博弈。
直至12月8日,事情才有了一个主角登场,或许是他们已经准备完善。
“刘生,这是总督府送过来的请帖,麦理浩总督邀请你今天品下午茶。”韩春喜走进陈志文的办公室,笑着说道。
“下午茶?这个理由有点意思。”
刘志成看了请帖,地点还是总督府,便笑了笑问道:“邀请很多人?还是只有我一个人?”
“这个就不知道啦,送请帖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港督有没有邀请其他人。”
“嗯,我知道了。”
刘志成习惯性的,用手在桌子上用手指敲了敲,韩春喜知道老板正在思考问题。
半响,张口问道:“韩生,伱认为这次麦理浩的邀请,其目的是什么?”
“刘生,我认为很明了,这是港府顶不住了,就是为了万人产业园区计划。”韩春喜刚刚也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回答得很快。
“不一定是顶不住,说不定他们也在下一盘更大棋呀。”刘志成缓缓说道。
是卒子,还是车马帅,一切都得靠实力说话。不同的棋局,由不同棋手执子,如果不能够走一步看三步,必输无疑。
“刘生的意思是,港府有可能批地,但我们的付出点什么?”韩春喜问道。
“你去准备一下,看我们能够付出什么的成本,不能说是最后一搏了,但也对于产业园区来说,这是来到了一个关际点。”刘志成指示说道。
“那刘生认为港府为什么这么做?我才好有针对性准备。”
“当然是为了卖地。而且,很有可能是新城镇,这样港府才有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刘生,如果您与麦理浩总督谈的不错的话,可否也提一下红磡地皮的事情?”韩春喜又说道。
今天去港府,肯定会有一篮子解决方案。
“这些都没问题,不过,关于这个问题就算我提一口,顶多也就再能优惠一点而已,不可能给出太多实惠。”
刘志成想了想,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要考让我把产业园建在那?我们要在什么样条件下,才能够同意港府的要求。你赶快去办,下午我们准时赴邀。”
从始至终,红磡这块土地他就准备以市场价来进行工转商,因为未来几年暴涨数倍的房价,才是最大利润的来源。
当然,能够优惠一点也是好事,刘志成又不是傻子,能多赚不赚当然不会放过。
产业园区放在港岛,或者九龙是不可能的,只能放在港府计划中新城镇,这样港府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卖出更多的地。
刘志成当然会希望把产业园区安排到沙田、大埔这些交通相对方便,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新城镇。
其它像屯门、元朗还是乡下,发展比较落后,刘志成当然不感兴趣。天水围这个时候还是一片水塘,刘志成更加拒绝。
求追读!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票!
(本章完)
第58章 港府的下午茶
当天下午,刘志成一行,三辆黑色的平治车,缓缓的驶向港督府。
当到达港府大门口后,随后在门卫检查过后,留下两辆安保车停在大门口停车位上,只有刘志成乘坐一辆开了进去。
刘志成今天来到港府,什么情况都不了解,自然要低调一点。在事件没有明朗之前,没有必要让媒体拍到,搞得满城风雨。
当汽车停在港府办公楼门前的时候,这里早就有人在等待,一位金发女郎走上前来,说道:“刘生,你好,我是港府的一等秘书,麦理浩爵士已经在会客厅等你,我这就带你过去。”
“谢谢。”刘志成点了点头,礼貌的说道。
总督办公室位于第九层,有港督的专用电梯,从一楼直达其办公区。
当走进会客区,刘志成一眼就看到了麦理浩,就像一头微笑的狮子,在等待刘志成的到来。
难怪敢在香江进行大规模廉政风暴,别看像文人,无不透露出那么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样子。
“刘生,非常欢迎伱的到来。”麦理浩笑着走了过来,握手说道。
“麦理浩爵士你好,非常高兴能够与您喝下午茶。”刘志成同样笑着说道。
虽说麦理浩对香江打击贪污腐败,建设廉政公务员队伍,背后有一定的政治原因。但肯定有一股子狠劲,否则不可能承担这个使命的。
在麦理浩刚刚接手香江的时候,香江正好碰到了大股灾、地产危机,以及银行出现挤兑,再加上全球性的石油危机爆发。
香江的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整个香江到处都是失业的青年在游荡,让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不安之中。
于是,麦理浩首先想到不破不立,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取得日不落的支持,在香江掀起了一场廉政风暴。
当下大量的失业群体,是社会不稳定的因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更大的爆乱。
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达了,让更多人就业,才会让市民安居乐业。
这也是刘志成的筹码,也是今天来到港府的自信。当下,发展经济变成了世界各地主流,港府也应该会顺应主流形式。
“刘生,请坐。”
麦理浩示意刘志成示落坐,说道:“华人都喜欢喝茶,我们日不落也有着喜欢喝茶的习惯,这点我们算找到我们的共同点,希望今天的见面是愉快的。”
麦理浩一上来,就定了一个基调,让刘志成很是不痛快。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喝茶对我们的身体很有益处,我希望有更多人喜欢上茶叶。”
“是啊,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麦理浩笑着说道。
金发助理端上早就准备好的茶水,两人开始品茶。西方人不像华人,喜欢泡功夫茶。
对于功夫茶,刘志成也不太喜欢,纯粹浪费赚钱的时间,浪费泡妞的时间。
麦理浩说道:“这是印度产的红茶,我想刘生品常过后,肯定也会很喜欢。”
“味道不错。”刘志成品尝一口后,夸赞道。
不管是给麦理浩面子还是咱样,刘志成这点规矩还是懂的。今天喝茶肯定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两人开始聊起香江的风土人情、华人的习俗。刘志成全力附合,两人聊得很开心。
“刘生的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就是一个商业奇才,不知道对于香江经济有什么好的建议。”麦理浩慢慢将话题带到今天的主题。
“爵士阁下,我希望能够将香江的制造业做强,让我们的产品能够远销欧美,让制造业成为香江的名片。”刘志成点了点头说道。
欧洲文化一般是不喜欢太谦虚的,刘志成自然要流露出自己的野心,让麦理浩重视自己。
麦理浩看到刘志成上道,又接着问道:“刘生,对于香江的制造业怎么看?”
“处于一个很危险地位。”刘志成淡淡的回答道。
“哦,我想听听刘生的高见?”麦理浩问道。
“主要的问题,就是香江地少人多,造成地价太高了。”
刘志成看了一眼爵士,说道:“现在全球的主流,就是发现经济,各地区为了拉垄各大企业投资,都提出了免费土地的政策,爵士,你说站在我的角度上,该怎么选择?”
麦理浩思考片刻后说道:“海外国家的土地面积大,那按照刘生的意思,香江的工业是没有什么优势了?”
刘志成答道:“也不能这么说,如港府能够积极引道,还是有一线机会的。”
“纺织业、服装业代工、电子代工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香江的未来没有钱途了。”
“唯一的机会就是港府鼓励企业转型,生产高附加产值的商品,比如电子产业、服装做自己的品牌、成立相关产业的研究基地,而不是生产基地,我想这样才可能减少高地价,给企业带来的负作用。”
刘志成讲了半天,麦理浩在一旁边听边点头,就是不知道理解其意思没有。
实际上,香江的工业还是能撑一段时间,在未来十年,欧美的产业链开始转移,对亚洲国家来说,就是一波超级红利,只是等到内地一改开,香江就彻底没有了工业制造业。
由于香江没有提前布局产业发展,到最后只剩下地产和金融业。
“听了刘生的见解,让我茅塞顿开,我代表港府一定会考虑刘生的见议。”
麦理浩看了一眼刘志成,继续说道:“我也知道刘生的意思,但我今天请刘生喝茶,真正的目的,是想问刘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将旗下产业园留在香江?”
前面聊的都是铺垫,现在才是双方真正主题的开始,双方博弈的开始。
“其实也很简单,按照新加坡的给出的地价就行。”刘志成缓缓的说道。
麦理浩沉思了片刻,说道:“刘生不亏是生意人,直接砍到五分之一,这个要求我没有办法答应,但可以给予半价优惠,但我也有一个条件。”
“请说。”刘志成有些惊讶了,自己狮子大开口,本来就没想到会有结果,但现在想不到,居然可以让港府半价拿地。
求追读!求收藏!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票!
(本章完)
第59章 初步达成协议
“刘生,明人不说暗话,港府一直想发展新市镇,你的这座产业园,需要放在港府指定的地方,在元朗那边你可以选择一块地。”麦理浩说道。
“元朗?”刘志成脑中迅速开始思,如自己所判断一样,据他所知,麦理浩自执政以后,提出了新造市镇计划,分散港九人口压力。
其实刘志成预判过这一点,将自己的产业放在港府的新市镇,但他的想法是交通相对方便的大浦与沙田。
肯定不是乡下的元朗,产业园区的设备、商品、员工的生产生活都将会受到影响,麦理浩先提了,怎么样才能够让他放弃元朗的打算,或者为自己争取更大利益。
要知道,没有足够的产业,只凭着港府的政策支持,是很难真的将几十万人迁移过去的,即使可以,也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以及投入大量的精力。
“有什么问题吗?”麦理浩笑问道。
“爵士,你也知道元朗那边,连道路也不怎么发达,别说工业基础,而且用工也将出现问题。”
“这样的地方,爵士阁下,伱觉得合适吗?我可是搬过去就要生产,而不是等待港府的市政建设完成后,才开始投入使用吧。”
既然明确了港府意图,就没有可以藏着掖着了,反正投资和拉投资,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