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缘分一道桥》。
看这名字好像还是写爱情的啊?
这特么能炸起来?
爱情里的缘分这种东西,貌似又俗又煽情
正这么想着,舞台终于亮了起来。
在看清舞台后,盛太丁的精神一振。
有鼓、有古筝,许多的传统乐器和伴奏者。
而全场的氛围,也都是偏向传统的红色。
徐哲安好像又要玩一次独属于他的国风了啊?
盛太丁等乐评人对舞台倒是很期待,但是观众们却没啥感觉。
国风是个很小众的类型,而‘徐氏中国风’更是没有传播开来,大家几乎没见过舞台上用传统民乐的舞台表演,反而担心徐哲安瞎几把创新搞砸了。
舞台上,大家看到打扮偏传统的徐哲安和姜晚风各自站在了舞台两边,而这首几乎没有前奏的《缘分一道桥》,很快就响了起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开头是很简单的伴奏,徐哲安拿着麦克风,念出了这句千古名诗《出塞》。
在诗句出来的一瞬间,很多人就知道自己意会错了。
本以为这是一首和爱情有关的歌,但是一首边塞诗都出来了,很显然歌曲的主题并非如此。
不过
“开局拿王昌龄的诗,你后面的词能接上吗?”盛太丁忍不住心里吐槽了一句。
有古诗的气韵在,要让接下来的歌词匹配经典诗作,老实说盛太丁觉得挺难的。
但是,徐哲安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只不过后面的,是姜晚风的声音。
【姜:狼烟千里乱葬岗
乱世孤魂无人访
无言苍天笔墨寒
笔刀春秋以血偿。】
姜晚风的声音和她清冷精致的外表形成了反差,平常唱抒情歌感觉不出来,这种考验唱功的歌曲一出来,她优质的唱功马上就体现了出来。
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徐哲安居然还真写了一首和《出塞》类似的七言诗!
你还别说,从状物(狼烟)到写人(孤魂)再到写史(笔刀春秋),寥寥几个字,还真就把诗词的几个境界尽数点清了。
“这个徐哲安的文字功底,还真不错。”盛太丁刚准备点头赞叹。
紧接着,刚才还舒缓的唱腔开始产生变化。
【徐:谈爱恨,不能潦草
战鼓敲啊敲
用信任立下誓言我来熬!】
【姜:这缘分,像一道桥
旌旗飘啊飘
你想走,就请立马抽刀
爱一笔勾销!】
伴奏忽然开始激烈起来,鼓声隆隆,一股肃杀之气在舞台上呈现。
而最重要的是,在姜晚风唱到【这缘分,像一道桥】的时候,舞台上的屏幕终于变了。
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在屏幕上缓缓展开。
这幅画卷虽然是用画的,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这个画面表现的是什么。
这是
——万里长城!
盛太丁看着这幅画面,结合刚才的的边塞诗,终于知道这首歌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徐哲安,居然用小众的国风,写了一首关于边塞的歌曲?
古有边塞诗,现在又有边塞歌了?
容不得盛太丁多想,最高潮副歌的热血紧接着袭来。
【合:谈爱恨,不能潦草
红尘烧啊烧
以生死,无愧证明谁重要!】
在这段合唱里,徐哲安和姜晚风的声音合二为一,在背后壮阔的万里长城中,在舞台两人脚下忽然升起的台阶上,两人唱着这首表达了万千士兵的英勇和热血的歌曲。
如果说,上一首徐哲安的国风歌曲《东风破》是那种小桥流水的细腻的话。
那么这首《缘分一道桥》,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沙场快意!
徐哲安要告诉所有人,中国风这个类型,可以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能表达的东西也太多了。
这是一种独属于我们华国的,独一无二的音乐表达方式!
什么节奏布鲁斯、什么嘻哈饶舌,那都是外来的玩意儿。
可这中国风,却是独独属于我们华国自己的。
——国风不火,天理都难容!
(本章完)
第160章 这他妈才是音乐啊!
事实上,选择《缘分一道桥》这首歌,徐哲安是有多方面野心的。
徐哲安距离现在也才出道两三个月,在乐坛真的翻不起太大的波浪。
知名度当然是有了一点,但他一没得奖,二出道时间太短,属于那种刚刚将名字打入娱乐圈的新人。
正因如此,他专辑里的那首《东风破》虽然在业内受到了不错的肯定,但在市面上引起的反响其实并不大。
市面上的国风歌曲还是太少了,徐哲安本人的能量也不够大,所谓的‘徐氏中国风’暂时只是个空中阁楼。
那既然如此,那徐哲安就自己来发扬。
一首首中国风歌曲砸出来,彻底将这个市场给打开!
《缘分一道桥》,就是徐哲安实现这个野心的歌曲之一。
够炸、还能发扬出徐哲安区别于其他歌手的风格优势、同时有小天后来助阵,不至于辜负这首歌。
而且,也可以让大家看看他如今唱功的进步。
沉寂的那個十月份,徐哲安坚持健身和练习声乐水平,可不是之前那个在恋综时收官之夜的‘门外汉’了。
当然,其实还是不如姜晚风的,但至少在这场舞台表演里,他能做到不拖她的后腿。
就让这首特别的中国风,在这个舞台狠狠炸起来吧!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当第二遍歌曲的时候,很多人才终于进入这首歌的状态。
老实说,很多人一开始压根不明白这首歌在唱什么,甚至连这个比较新颖的风格都有些不能接受。
虽然《东风破》的下载量很不错,但是国风这个类型毕竟小众,听过并且喜欢东风破的人也都是很小众的群体,尤其是现场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这个风格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该听的。
但是,刚才粗略的第一遍,感觉好像
还可以?
不确定,再听听看。
【狼烟千里乱葬岗】
歌词来到了第二遍,歌词里很多刚才没注意的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
当然,很多人对歌词没有太多的研究,全场最有研究的估计就是盛太丁了。
你还别说,盛太丁第二遍看着歌词,还真注意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徐哲安这首模仿《出塞》格律的七言诗,好像有个小巧思。
盛太丁觉得自己绝壁是第一个发现的,马上非常得意地和旁边的黄达分享了起来。
“诶。”盛太丁拍了拍黄达:“你注意到没有,徐哲安后面填的这首原创七言诗,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的倒数第三个字都是下一句的第一个字。”
“是吗?”黄达眨了眨眼,抬头仔细看了看歌词。
哎哟喂,还真是!
“狼烟千里【乱】葬岗
【乱】世孤魂【无】人访
【无】言苍天【笔】墨寒
【笔】刀春秋以血偿。”
“这个手法,我好像在好多年前的语文课上学过,叫什么丁真.”黄达说道。
“是顶针。不过这个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顶针,应该算是句中顶针。”盛太丁纠正了黄达的错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顶针又称“顶真”,修辞学上统称为“顶针格”。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是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是下一句开头的字词。
这种修辞手法很多人都在诗句里见过,比如《木兰辞》里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修辞手法的名字。
盛太丁举着骄傲的小头颅,觉得自己发现了这个手法,可牛逼了。
黄达看着盛太丁得意的样子,撇了撇嘴。
彳亍,你语文功底真扎实。
有毛用?
歌里的一大堆乐理知识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