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532节

  “卓主任年轻有为啊。”

  魏恒肃然起敬,收起轻视之心。

  秘书算是陆良工作上最亲近的人,下基层就代表即将得到重用。

  说不准哪天,卓一帆就有了跟他平等对话的地位,到那时再给予尊重就晚了。

  “魏总,您说笑了。”

  几人边走边聊,从生产线的源头仓库出发,途径十几个车间部门,亲眼见证了一堆零部件,最终是怎么变成一辆整车。

  天星工厂的一线员工数量不少,但比起传统车企还是太少了。

  主要得益一体化压铸技术,高温锻造冷却之后,出来就是一个基本轮廓。

  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的生产线,少了很多焊接点,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艺。

  魏恒好奇询问:“卓主任,一条产线,一天能下线多少台汽车?”

  卓一帆看了眼陆良,在得到示意之后才说:“目前平均下来68台。”

  “这么少?”魏恒眉头紧锁,感觉跟他预测的产能有严重偏差。

  “魏总,我们正在参观5号产线,这条产线刚投入使用,产能还没有提上来。”

  卓一帆笑着解释,他所说的平均是六条产线的平均数量,如果只算最初投入使用的三条产线,那一天的产能就是165台。

  魏恒恍然,朝陆良拱手祝贺:“恭喜陆总,天星汽车六月交付破万台。”

  六条产线平均每条每天下线68台,一个月就是1.2万台以上。

  天星汽车的锁单量保守估计有14万,基本是生产多少就能交付多少。

  上个月五千多台,这个月一万出头。

  啧啧,这种销量曲线何其恐怖。

  “唉,这又有什么好祝贺的。”

  陆良叹了口气,面露愁容:“这个月交付完,还有十几万台的订单,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年能把这些订单都清空,别让支持我们的消费者等太久。”

  卓一帆以为是陆良在敲打他:“陆总,我们一定会尽快把产能提上来。”

  “……”魏恒沉默不语,

  突然感觉嘴巴有点干,喉咙有点痒。

  新车上市第二个月的月销就破万,这还不值得庆祝?

  还他妈有十几万台的订单,这他妈说的是人话吗?

  关键还是真的,太他妈气人了。

  “陆总,我们还是回去谈谈合作吧。”

  魏恒不想参观了,重要部门没看到,只看到陆良在装逼了。

  “魏总,不再转转吗?”

  陆良嘴角带笑,极力挽留。

  他非常乐意带人在工厂参观,因为就像在向他们介绍,看,这是朕打下来的江山。

  “陆总,还是先谈合作吧,毕竟我明天还有点事要去趟京城。”魏恒连忙摆手。

  “那也行吧。”

  陆良意犹未尽,几人离开工厂,去往隔壁的办公楼,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谈,最终确定了零部件供应模式。

  天星科技向深蓝汽车提供定制化的汽车零部件,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组成一套配件包,并提供技术团队免费指导安装。

  每套配件包,深蓝需要支付原价15000元,现阶段优惠价10500元。

  合作方式是胡薇薇参考霓虹机床,以此为模版,所制定适用于天星科技的方案。

  小日子对机床技术看得很紧,就算买了他们的机床也只有使用权而已。

  如果器械出现故障,是需要高薪聘请霓虹的技术团队来华维修,维修时还不允许外人参观。

  天星科技还没做到像霓虹机床那种垄断地位,所以这方面合作条款,可以稍微放宽一点。

  说白了,就是他们包售后。

  先让合作车企产生依赖感,彻底放弃对于智驾系统的研发。以后如果有机会做到垄断地位,想怎么捏,就是一句话的事。

  很快,深蓝跟天星达成合作,为深蓝汽车今年秋季准备发布SL03制定智能座舱的消息,不胫而走。

  魏恒刚跟陆良喝完酒,回到酒店休息,接到李响的问责电话:“魏总,这是怎么回事?”

  魏恒得知情况,面露苦涩。

  他一定,肯定,及确定,这条消息,绝对是陆良让人传播出去的。

  魏恒揉着眉心,无奈叹气道:“李总,真的很抱歉,长安的高层领导逼得太狠,我们也没有办法。”

  “明白了。”

  李响沉默片刻,也没有追问,只说:“抱歉这么晚打扰您休息了。”

  “不打扰不打扰。”

  寒暄几句,电话那头传来阵阵忙音,魏恒一脸幽怨:“狗良,果然没有叫错。”

  他并不怕背上背叛者的骂名,就怕背上骂名,还得不到应有的好处。

  因为深蓝的主动投诚,原先为了抵抗天星车机形成垄断地位的联盟,现在出现了一个口子。

  不出意外,接下来会有很多车企放弃抵抗选择跟天星合作。

  毕竟秋季即将到来,没人想落于人后。

朋友们,新年快乐呀!

  蛇年大吉,平安大赚顺!

第621章 增程是未来的趋势

  次日一早,陆良接连收到岚图、零跑、奇瑞等车企老总的电话。

  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一步慢步步慢,没有企业愿意落于人后。

  六月中下旬,陆良都在待在苏城,处理各车企与天星科技的合作事项。

  平均两天敲定一个合作项目,截止到六月底,已经与六家车企达成合作。

  就像当初实施推恩令的汉朝,万里江山一片刘,如今也能说是万里江山满天繁星。

  “种子已经种下,现在就等年底,希望到时能硕果累累。”

  陆良低声自语,虽然与六家车企达成合作,但合作车型都在下半年发布,目前天星车机的市场占有率依旧是堪堪超10%。

  “陆总,蔚来的李总计划明天过来商谈合作,但理想的李总,至今没有动静。”

  王晓峰知道陆良明天要回魔都,听说那边有急事,但理想不合作,总归是个隐患。

  新能源新势力四巨头分别是蔚来、小鹏、理想、以及威马。

  蔚来已经跟天星达成合作,下半年新款的ES6将搭载天星的激光雷达加装包。

  小鹏的创始人何小鹏,本身是技术出身,又有阿里的支持,智能驾驶技术是第二梯队的顶流,想威逼利诱又有阿里挡着,短时间内估计没有合作的可能。

  此外的理想及威马,前者豪华电车卖得最好,后者是中端市场卖得最好。

  威马汽车,他们已经在图谋,现在就等威马自己内部出现问题,然后再一举拿下。

  就剩下理想汽车,以L9的销量,如果让他们喘过气来,积累一定的资金量开始自研车机,以后恐怕会成为心腹大患。

  陆良怎么说也算理想的半个天使投资人,王晓峰希望他能想点办法说服李响。

  如果把四巨头其二收入麾下,加上这两年新创办的车企,冒出一两只黑马。

  说不定来年,天星车机的市场占有率就能超过25%,彻底立于不败之地。

  哪怕花为的乾坤智驾再厉害,但在市场生态位已经被他们占领的情况下,也只能望洋兴叹。

  就像早些年的主机市场,高中低端市场的生态位全部被联想占据。

  别的企业想挤都挤不进去,自然也就放弃了研发,让联想越做越大。

  直到现在联想深陷舆论危机,才勉勉强强撕开一道小小的口子。

  “有销量,也有现金流,腰板子就硬。”

  陆良蹙眉,他虽然是理想的投资人,但理想在李响的管理下蒸蒸日上。

  企业运营良好的情况,投资人是没有介入的理由,特别还是逼迫理想做出损己利人的合作。

  这件事,陆良也做不了主。

  他沉吟片刻:“一周后,要是李响还没有动静,你就主动联系他。”

  “可以稍微给理想一点特殊优待,比如跟他们单独成立的子公司,主要负责雷达激光技术的研发,让他们持股合作。”

  王晓峰愣了愣神,不禁问道:“陆总,增程难道是未来的市场趋势?”

  说好的环保节能,结果理想主推增程,还卖得特别好,一直遭到市场的诟病。

  陆良却愿意为理想汽车开先例,只为跟他们合作,并放弃自研车机。

  这或许说明他也看好增程式。

  陆良微微顿首,笑着说:“用油发电,脱裤子放屁又如何,被市场接受的模式就是好模式。”

  【2021年1月25日,东大新能源汽车协会公布白皮书,市场存量增程车首次突破100万辆……】

  三年前,陆良第一次诞生要进入新能源市场的想法,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知道。

  没有主义,哪来生意。

  因为节能环保,所以发展新能源,全都是瞎扯淡,主要是为了产业升级,抢夺高端制造的市场。

  而近几年,随着深入接触这个行业,更让陆良知道,电车的电池比起碳排放,污染性更大,危害性更持久,但那又怎么样,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相信后人的智慧就好。

  当务之急是产业升级,

  保持经济上涨的趋势。

  就像理想的增程式,管他是不是脱裤子放屁,管他是不是纯正的新能源。

  只要能让本来想买BBA的消费者,购买国产豪车,把这笔钱留在国内,为GDP的上涨,为当地财政做出贡献,那么它就是新得不能再新的新能源车。

  “那我们也要跟进吗?”王晓峰又问。

  陆良说道:“增程式我们肯定要研发,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增产,跟下半年的瑶光发布。”

  无论是三十多万的理想one,还是四十多万理想L9,全部都采用东安w12TD的增程发动机。

  只是三缸发动机,排量为1.2T,最大功率为96kW,说句难听的,连五菱宏光的动力都不如。

  他们以后要是发布增程车,肯定是四五十万价位,不能这么糊弄,起码也要弄个2.0T的四缸机。

首节 上一节 532/7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