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还没吃呢。”陆良笑着问。
“要不我帮您点一份外卖吧。”
小陈咬碎后槽牙,心一横,露出一副豁出去的样子。
毕竟请陆良吃饭,肯定不能太寒酸,一餐的消费,说不定抵得上请全公司九十多人喝雪王。
“那谢谢了,待会帮我拿到办公室。”
陆良轻笑,朝唐彩蝶招了招手,两人一同去往他的办公室。
“这个月底,天星量化在香江成立,你过去那边几个月。”
一家公司一般有三个核心,管事的,赚钱的,管钱的。
李俊伟负责管事,梁文辉负责赚钱,现在还差一个管钱的。
陆良暂时没有比较好的人选,打算让唐彩蝶兼任,在早期辅助搭建基础架构,先把局面稳住,以后再找人顶上。
唐彩蝶点头,沉吟片刻说道:“那投资公司这边的日常琐事,要不让李一舟先试着管管看?”
李一舟虽然是去年从企鹅跳槽过来,但能力很强,她跟陆良不在公司的时候,基本由他代管。
“那就先给他安排几个影视项目试试看。”陆良说道。
影视项目最能试出一个男人的品行,毕竟他们是资方,有时还会兼任制片。
这年头,想在娱乐圈出头的女孩子有很多,想讨好资方的导演则更多。
毕竟道具的制作价格,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打通制片就能二一添作五,中饱私囊。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陆良应了一声,陈锦纯端着一个精美的餐盒进来。
“陆总,您的外卖到了,放在哪?”
小陈面色平静,眼底藏着一抹傲娇,已然没有刚刚肉疼的样子。
她其实不抠门,只是有目标要买房,所以才变得抠门。
但陆老板照顾她三年多,如今终于在魔都买房落户,请吃顿好的也是应该的。
所以小心一横,花了两千八,点了一家以前陆良经常吃的和牛外卖。
跟国潮包装的外卖不同,精致的木质餐盒,就足以说明其奢华程度。
不说多好吃,但起码很贵。
“放在茶几那边就行。”
陆良嘴角上扬,眼底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突然叫住了要离开的小陈。
他从名片夹里翻找,找到两张名片:“房子买了总要装修跟置办家具,联系他们报我名字,应该可以给你打个折。”
唐彩蝶眼底闪过一抹讶异,小陈眼前一亮,赶忙问道:“陆总,能打几折呀?”
“不知道,自己去问。”
陆良一脸嫌弃,摆了摆手:“这里没你的事了。”
“好叭。”小陈应了一声,乖乖离开。
唐彩蝶轻笑道:“陆总,您就是太宠她了。”
名片能进陆良收藏夹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小老板,而且还能报陆良名字,别说是打几折,就算是免费加倒贴都有可能。
毕竟陈锦纯买的房子,她帮忙看过,不算公摊,总面积只有八十几平米,就算装修成皇宫,也花不了几个钱。
“你不也是么?”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跳过了这个话题,因为深讲容易产生误会。
毕竟一个像爹,一个像妈。
晚上,陆良到来了天际花园小区。
不同于苏婉玉需要特意的嘱咐,王楚婷非常自觉。
在产期还剩两个月的时候,就招来一位住家的保姆阿姨,负责照顾日常起居。
吃饭的时候,王楚婷突然说:“孟总,上周送了我辆保姆车,还配了个司机。”
她已经孕期七个多月,每两周都要去妇幼医院产检,再往后就是每周一次。
有一次也不知道是偶然还是故意,在医院遇到孟常坤,见到她独自开车过来。
说什么都要让司机送她回去,自那以后,司机跟车就长期停在楼下的停车场。
每次她出门,司机见到都会询问,她要去哪,就算再远的地方,都说是顺路。
只是孟常坤太过殷勤,王楚婷也不清楚陆良对孟常坤的态度,所以就一而再三的回绝了。
陆良哑然,笑着说:“如果有下次就收着吧,毕竟老孟是一片心意。”
老孟虽然看起来是个五大三粗的黑胖子,但就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
包括他昨天也听田曦说起,迪奥的品牌代言,不是经纪公司的推荐,也不是吴天正的推荐,更也不是陆良的手笔,就像从天而降一样。
不出意外,也是老孟的手笔。
老孟太想重回陆良的核心圈,默默做了这么多事,陆良再怎么心如钢铁,也被软化了。
饭后,他拨打孟常坤的电话,陆良笑着说:“好久没去放松了,去不去?”
“行啊,老地方?”
“可以,到时候见。”
眼见陆良挂掉电话,王楚婷幽幽问道:“什么老地方,我能去么?”
“还没结婚,就想着管我?”陆良眉头一挑,捏着王楚婷略有婴儿肥的脸颊。
“不行么?”
王楚婷娇嗔一眼,非常吃陆良这套。
毕竟能跟她说出这话,前提是要有跟她结婚的想法。
哪怕只是一个潜意识的想法,也是两人关系质的飞跃。
“反正现在不行。”
陆良摇头,起身准备离开,只是临走之前,突然扭头说:“佘山会馆,泡个澡,做个斯帕,再按个摩。”
“那晚上还回不回来?”
王楚婷喜笑颜开,这无疑是个非常好的征兆,陆良会跟她解释了。
“不回来了,我睡觉不老实,不想压坏我儿子。”
“难道你就不能抱着我睡,稍微照顾一下孕妇?”
“你最好别太过分。”
陆良转身离去,嘴角突然上扬,露出一抹笑意。
女人确实好哄,只要知晓她们的需求,就能轻松拿捏。
缺一
第668章 你去搞,我背书
夜晚,佘山会馆后院竹林温泉。
热气腾腾,水雾袅袅,宛若仙境。
陆良一头扎入泉水,憋气好一会,才浮出水面,抹去脸上的水渍,赞叹道:“夏天泡温泉,怎么感觉比冬天泡的还舒服。”
孟常坤笑着说:“这就跟冬病夏治一个道理,冬天泡温泉,脑袋冷,身体热,如果不小心起猛了可能还会着凉,但夏天就不一样,阳气本来就旺,温泉带来的疗效,可以畅通无阻的贯穿全身。”
“好像有点道理,外贸停了之后,现在改去研究中医药理了?”陆良笑着问。
“没什么事可做,闲着也是闲着。”
老孟眼底闪过欣喜,知道这是陆良给他递话头,于是笑着问道:“老弟有什么好介绍的?毕竟我这个人实在闲不下来,想退休,又感觉自己好像能再拼搏几年。”
“好项目倒也没有,就是有个笨项目,不知道坤哥有没有兴趣玩一玩?”
听到陆良的话,孟常坤眼前一亮。
赶忙说道:“哪怕笨项目,但总归也是个项目,只要咱哥俩齐心协力未必不能把它变成一个好项目。”
陆良渐渐收敛笑意,询问:“充电桩这行业,有了解过吗?”
孟常坤微微点头,但眉头紧锁:“之前稍微了解过一些。”
正如陆良所说,这不是个好项目。
虽然新能源蓬勃发展,充电桩也被人认为是风口行业,但一投一个不吱声。
十个充电站九个亏,原因有三。
其一,乱收管理费,在安装充电桩时,常被物业公司索要高额进场费或管理费,甚至被要求五五分成。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可能会采取断电、占车位、破坏设备等手段,增加运营成本。
其二,税收负担重,部分公共充电桩所在机构无法提供电费发票,或物业公司不愿意承担税点也不提供发票,导致运营商不得不自己承担税点,加重了运营成本。
其三,利用率低,充电桩数量不足与利用率低下并存,整体的利用率不足15%,只有达到30%以上运营企业才能盈利。而又常出现燃油车占位、充满电的车不走、充电桩损坏等情况。
陆良惊讶,笑着说:“坤哥,您这可不只是稍微了解过。”
三个原因,几乎精准命中充电桩的致命缺陷,老孟应该是有深入的了解过。
孟常坤讪讪一笑:“你也知道,我还有家投资公司,专门投资这些草创企业,就想以小博大,耳濡目染也了解了一些。”
其中就有一家是充电桩公司,还是去年就投资,前前后后投了两千多万进去。
但至今还是不被市场认可,也没有稳定的盈利点,导致他现在看到那位创业者的电话,脑袋就疼。
因为又是来要钱的。
“充电桩行业,如果只靠充电的服务费获取收益,运营模式单一,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泡了二十来分钟,陆良感觉有点热,从水里起来,扯了扯裤裆,坐在岸边。
他喝了口热茶说道:“但如果我们给它加入光伏与储能等概念,再用资本的方式运作,那就有利可图了。”
充电桩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无非是旧瓶装新酒,冷饭热炒,但本质是一样的。
洞悉本质,运作起来就简单,照着共享充电宝模式走下去,熬死同行就赢了。
而且陆良也收到消息,光伏和储能将是接下来几年的新风口。
都是电力相关,只要能自圆其说,市场就会有人买单。
只要能融资,就能一直坚持下去,哪怕亏损,也无所谓。
就像京东阿里拼夕夕,还有很多企业到现在都还是亏着,但市场有耐心,可以等到他们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也没事。
只要市值一直涨,投资人持有的股权一直升值,企业的亏损并不重要。
孟常坤瞄了一眼陆良,叹道:“饱汉不知饿汉饥,资本运作哪有那么简单。”
陆良轻声道:“你去搞,我背书。只要你的管理不出岔子,最后活下来的只会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