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612节

  “如果是我的话……”

  陆良忍俊不禁:“既然马总有恩于你,那该帮忙就帮忙吧。前提是手续合规。”

  陈杰斌身在局中看不清楚局势,港股只是个上市的平台,他又是公职人员。

  如果内地叫停了蚂蚁上市,就算他是香江金管处的处长,也无能为力。

  “难不成陈处长还能帮蚂蚁集团绕过内地的金融监管吗?”陆良笑着问。

  “怎么可能。”陈杰斌白了一眼:“我在京城进修了四年。”

  “走吧,那吃饭去。”陆良摸摸小腹,睡了一觉,感觉胃口特别好。

  “那就沾一沾陆先生的光,稍微改善一下伙食。”陈杰斌突然笑了。

  陆良果然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这个忙可以帮,但不包成。

  现在的蚂蚁就像一辆疾驰的汽车,老马是司机,享有加速与刹停的第一权限。

  这个权限不是独有,内地监管也享有刹停的权限,优先级甚至还高于老马。

  按陆良所言,最后一定会有人来踩一脚刹车,他帮不帮忙,其实无关紧要。

  所以这个忙他还必须得帮了,不仅能还人情,还不会对自身造成影响。

  “四百多万的年薪,天天改善伙食都行。”陆良失笑,瞄了一眼对方。

  特首的年薪是五百多万,随后就是四百多万的三司,及各办公室处长。

  陈杰斌的年薪,在整个香江的公职人员里面,绝对排得上前十。

  陈杰斌没好气说:“子女都大了,也需要为他们考虑,你以为像你们做生意的。”

  “对了,令公子,是上高中,还是上大学了?”陆良突然问。

  “想贿赂我?”

  “这是友谊!”

  “心意收到了。”

  陆良失笑,也没有再问的打算。

  就餐期间,聊着聊着又聊到蚂蚁这个话题,陈杰斌问:“你怎么会不感兴趣?”

  “那你为什么会纠结要不要帮马总这个忙呢?”

  陆良轻笑,夹起半边鹅头,老孟说的果然没错,鹅就要吃潮汕的狮头鹅,咸香可口。

  陈杰斌叹道:“因为马总越界了,一旦蚂蚁上市,影响力极有可能比肩四大行。”

  他是公职人员,看待问题习惯站在政治的角度,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就像李超人家族,以前大陆还不够强势之前,香江政府被钳制的很难受。

  现在有能力,也想管,但晚了。

  任何危险都必须被扼杀在襁褓中,老马已经有这个苗头。

  “有些钱能赚,有些钱不能赚。”

  陆良拿起温润的毛巾,擦擦嘴巴,半个鹅头啃完,肚子半饱,吃得满嘴流油。

  “我有点好奇,内地的监管,难道就没有找你聊过?”陈杰斌漫不经心的询问。

  如果蚂蚁上市失败,马芸绝对要给投资人一个交代,大概是把自己交代出去。

  陆良应该是入驻蚂蚁的最好人选,甚至都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

  陆良义正言辞:“我只想竭尽所能,为内地的高新产业尽一点绵薄之力。”

  老马就是个非常好的先驱者,已经为他践行了在国内走这条道路的下场。

  现在接手蚂蚁集团,不亚于主动在脖子上套个项圈,他又不是没得选,何必让自己置身泥潭。

  如果因为天星汽车捧他,陆良非常乐意接受。

  溇水新能源产业园区,及天星园区,直接创造了近三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创造的岗位更是远远超过十万之数。

  甚至因为这两个园区的存在,导致了今年第二季度,整个苏城的平均薪酬上涨128元。

  整个新能源产业,也被陆良搞得像互联网大厂一样,车间一线工人的月薪起步都是八九千,太少根本招不到人。

  真正做到了产业升级,就是为了让国民的薪酬更高,更有消费能力。

  所以哪怕再高的赞誉,陆良都自认受之无愧,也是理所应当。

  但如果因为天星金融集团捧他,那还是算了吧,红色资本家,也是资本家。

  颜色之分,只是一念之差。

  万一哪天有需要,说不定他就是第一个被挂在路灯下。

  陈杰斌哭笑不得,转而问道:“大D会解散了,这消息你知道吗?”

  “有听李哲凯说起过。”陆良点头。

  “这种组织散了也是好事。”陈杰斌自顾自说:“但愿不要死灰复燃就好。”

  陆良蹙眉:“什么意思?”

  陈杰斌故作惊讶:“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新王驾到,各方势力都要过来拜码头,这是香江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

  他们找不到陆良,就只能跑到李氏兄弟那边去,李哲凯还有所忌惮,但他大哥好像照单全收。

  以至于坊间都有传闻,李超人走了,但李氏兄弟站出来了,香江半壁江山依旧是李家人的天下。

  陆良面色铁青,陈杰斌点燃一根香烟,起身经过,拍拍他的肩膀:“但我相信你是不知情的。”

  随后他摸摸肚子,打了个饱嗝,笑着说:“先走了,这餐的单,我来买就好。”

第714章 顺水推舟?陆家港?

  “陈处长,这怎么好意思呢,早知道我就多点点了,吃公款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陆良笑容满面目送陈杰斌离开,陈杰斌走之前,黑着脸,特意补充一句:“这不是公款,是我自掏腰包。”

  “都一样,都一样。”

  陈杰斌乘车走了,陆良收敛笑容,心绪渐渐恢复平静。

  刚刚听闻,怒意虽有,但更多只是装出来的,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

  他望着满桌九成新的饭菜,稍作沉吟唤来徐嘉伟:“去了解一下李哲钜,都打着我的名头都做了什么好事。”

  徐嘉伟点头,陆良自顾自吃着饭菜。

  香江他不熟,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无法避免的。

  香江就是小号的高丽,各行各业的蛋糕早就被几个家族瓜分干净,新生代几乎没有冒头的可能,所以陆良只能跟老牌豪强合作。

  “庙小妖风大,浅水王八多。”

  陆良揉揉眉心,这件事想处理妥善,还真不是特别容易。

  处理李哲钜的事情事小,关键是陈杰斌不希望以后再有这类组织冒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陆良思索之际,忽然有阵轻微的吵闹声,以及玻璃瓶的破碎声,从窗户的缝隙传入餐厅包厢。

  包厢在五楼,还有前院跟停车场,连他都能听到,说明外面的动静不会太小。

  陆良走到窗户边,看到前方的街道,有几名身着白衣,黑纱蒙面的年轻人在前面奔逃,几名警员手持警棍在身后追,最终双双跑进巷子里,留下满地玻璃碎渣。

  他双手抱胸,饶有兴致看着这场现实版的警匪小战,突然脸色逐渐凝重:“顺水推舟?”

  今年二月初,香江发生一件影响深远,舆情甚大,至今都尚未平息的恶性案件。

  一位少女与男友前往宝岛共度情人节,期间遭到男友残忍杀害,疑犯潜逃回来,宝岛要求引渡疑犯,但由于法例,不能引渡。

  香江目前移交逃犯适应的法律条款有两条,但两条法例都明确规定,不适用于香江以外的东大其他部分,包括奥门及岛。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香江从上世纪就被称为世界三大间谍之都,当地活跃的间谍数量之多,远超葡萄牙的里斯本,还有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

  还由于当初是和平移交,目前香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以及司法系统的重要职务也都是带英人士。

  更重要一点,很多企业表面是港资,但背地里却是英资,不止是一家两家,而是比比皆是。

  香江当地老牌豪强中,信得过的又想从政,从政的虽然必不可少,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从政带来的效果,未必有从商的好。

  而就在这个时候,陆良选择转移魔都的金融产业。

  他尝试站在国家的角度分析利弊,得出一个让人无奈的真相。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愿意前往源头,抵御黑暗,甚至吞并黑暗,那么这里社会环境肯定会改善很多。

  陆良相信,这不是无端猜测。

  他转移金融产业的意图这么明显,但魔都财政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至今不声不响,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一年十几亿,几十亿的纳税大户,就这样走了,哪怕是魔都,也会感到心疼。

  陆良想起陈杰斌的态度,连吃饭都要自己买单的公职人员,突然这么亲近他,本身就是一件怪事。

  如果只是为了让香江市场更加繁荣有序,这个理由明显站不住脚,也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因此承当逼走大刘骂名。

  虽然大刘也不是什么好货,但陈杰斌是公职人员,偏向意图明显,对他有害无利。

  “都是猜测,还需要验证一下。”陆良嘴角带笑,已然有了验证的办法。

  如果所有猜测都成立,那以后就可以尽管撸起袖子猛猛干。

  这个时候,忽然包厢传来敲门声,徐嘉伟看向已经油凝的饭菜,但陆良还在下意识夹筷放入嘴里。

  他小声问道:“陆总,饭菜都凉了,要不让餐厅给您换一桌吧。”

  “吃饱了,回去睡觉,好好养精蓄锐,明天大干他一场。”

  陆良笑眯着眼睛,如果目的一致,他非常乐意跟国家合作。

  如果目的不一致,还保留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想法。

  那么他会果断拒绝,就像蚂蚁事件。

  去往酒店的路上,陆良致电孙玉涛,提前布置明天的任务,说罢,他笑着看向徐嘉伟:“这招叫做声东击西。”

  徐嘉伟点头,眼底流露惊愕与兴奋,初到贵宝地,就要整个出大动静出来,只能说不愧是他们陆总。

  隔日上午九点,陆良代表(香江)天星金融集团,跟华人置业的总经理张涛签署买卖合同。

  “陆先生,非常抱歉,刘董身体抱恙,无法亲自过来,他让我替他向您赔个不是。”

  张涛眼里闪过一抹惆怅,显然知道大刘,还有集团那些股东董事为什么一个都没来,因为都不想参加待会新闻发布会。

  港媒的言辞向来以犀利著称。

  如果他们敢来,那些媒体记者就敢当面询问,是不是被摁头,最终只能以市场价的72亿港币,出售志祥大厦。

  本来被威逼已经足够屈辱,要是被公开处刑,那张老脸还往哪放。

  所以不来,就是最好的选择。

首节 上一节 612/7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