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621节

  大量内地的股民,涌入港股板块的评论区,幸灾乐祸。

  此前,港股跟大A连理共生,一般情况港股跌,大A也难以幸免,反之亦然。

  但自从半个月前,天星量化落户香江开始,就像两条平行的线,首次出现了交叉。

  而且交叉的情况还在加剧,演变至今,恒指开盘大跌-5.25%,上证指数只是低开-0.32%,隐约还出现了低开高走的趋势。

  然而,幸灾乐祸的A股股民,被港股股民一句话怼的哑口无言:“十年前恒生指数10800点,哪怕现在还有23500点,但上证指数呢?”

  “扎心了,铁子。本是同生根,相煎何太急。”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港股起码还有起起落落,A股好像就只有起起落落落落落……

  与此同时,郑家的依云山庄。

  解散的大D会,再次聚首,只是少了李哲凯的身影,就连大刘都采取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参会。

  “量化做空的资金就那么多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平仓?”

  望着迅速攀升,逼近四千亿港币的交易量,在场众人面露困惑。

  陆良做空港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的意图,已经被他们成功洞悉。

  他们也不约而同再次聚在一起,打算给陆良制造点麻烦,达到以战求和的效果。

  只是他们不确定,陆良的目标是汇丰还是渣打,所以在等量化平仓,等陆良露出马脚。

  但一小时过去,港股的成交量高达3800亿港币。以量化的交易频率,应该早就平仓,陆良也该采取下一步行动。

  可是,无论汇丰,或者是渣打,股价都在下跌,并没有异常情况。

  这让他们非常费解,难道猜错陆良的意图?做空港股只是为了赚钱?

  郑嘉春面露思索,看向屏幕:“大刘,你怎么看?”

  “反正是二选一,那就两边押。”大刘说道,背景是一片绚丽的星空。

  他在瑞士,跟京城有六个小时的时差,香江上午十点,他那边是凌晨三点。

  “提前押两边,岂不是暴露我们的想法?会不会得罪陆良?”杨守成面露担忧。

  自从听幼子说,星恒投资打算收购投行,最迟半年以后就会进入香江市场。

  如果有想法,缺少资金、缺少内地或者国际的资源,都可以联系他寻求帮助。

  得知这个消息,杨守成就已经心生退意,不想跟陆良为敌,主张以和求和。

  他当了一辈子的传声筒,不想让自己子孙也变成各大势力之间的传声筒。

  陆良的到来势必会改变香江的局势,这种改变,比回归那会还要彻底。

  如果他们能抓住机会,所谓的郑家李家郭家,杨家未必不能取而代之。

  “我们是出手救市,是站在大义的角度。”郑嘉春态度不容置疑,定下基调。

  既然不确定陆良的目标,那就提前押两边,先确保不会输的提前下,再争取更多。

  他扫视众人一圈,然后说道:“按照惯例,举手表决吧。”

  “我没意见。”大刘第一个响应,反正他人在国外,资产也转移了大半,根本不怕得罪陆良。

  见到大刘举手,郑嘉春缓缓举手,把目光放在杨守成身上,正所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如果他的父亲桐叔在世,杨守成是连表态的机会都不会有,他们怎么说,他就要怎么做。

  但现在,杨守成已然成为他们组织的中坚力量,如果他不赞成,实施起来就会很困难。

  看到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杨守成沉声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立项吧。”

  “郑家出资50亿港币。”

  “刘家出资30亿港币。”

  “杨家出资15亿港币。”

  “……”

  伴随着一道道响应之声,一圈下来已然募资了389亿港币,折合美元49.8亿。

  “大刘,市场操作的事就交给你,身体还能不能扛得住?”郑嘉春问道。

  大刘笑着,露出手背:“放心,打着针呢,何况只是买入股票,问题不大。”

  “嘉春,大刘,那我就先去准备资金渠道了。”杨守成笑着打了声招呼。

  “尽快,争取在下午盘之前,把资金都筹备完毕。”两人齐声道。

  “好的。”

  随着杨守成离去,郑嘉春也跟大刘闲聊起来:“瑞士那边的环境怎么样?”

  “山好水好,空气清新,看看这漫天繁星,感觉肾的保质期都变长了。”

  “照我说,你就应该在后腰按个拉链,省得隔三差五就要开刀。”

  “我也想啊,但是医生不同意。”

  “哈哈哈哈~”

  普通人对疾病讳莫如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碰到对方那根敏感的神经。

  但他们对此没有并太在乎,哪怕是肾衰竭,无非是多花点钱,多换肾而已。

  走出依云山庄的主体建筑,杨守成筹备资金之余,招手唤来门口等候的幼子。

  “齐盛,你认为该怎么办?”

  杨守成如实告知,刚刚他们在里面商谈的所有细节。

  杨齐盛眉头紧锁:“陆良吃软不吃硬,你们这样会让他误以为是敌对势力。”

  从那晚的聚会,陆良的态度与言论来判断,他认为他来到香江,就是王者降临,不需要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让李哲凯以他的名义发起聚会,就是他认为给予本土势力最起码的尊重。

  现在礼已经行完,接下来哪个不长眼要是敢出手,就别怪他没有提前警告。

  这种态度,肯定会让屋内的那些叔叔伯伯感觉到非常不舒服。

  但陆良也确实有这个实力。

  现在他们洞悉陆良的计划,打算以战求和,好让陆良知道他们也不是泥捏的。

  然而在杨齐盛看来根本没区别,无论站着死,还是跪着死,最后都要死。

  因为明明可以活着,为什么要作死?

第725章 人下的第一人

  “你能看出这点,已经难得可贵,但有一点你说错了。”

  杨守成笑着抚摸胡须,轻声说道:“对于我们这些人而言,尊严又能值几个钱?以前洋人当政的时期,谁没给人当过狗,谁没跟人下过跪?”

  “你信不信?如果现在大难临头,生死攸关,他们一个个绝对跪的比谁都快,所谓尊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归根结底都是利益驱使。”

  以前他们以为陆良来到香江,只是想以香江作为跳板,更好的进入国际市场。

  何况陈杰斌还出面了,索性就给他们几分薄面,解散了大D会。

  不仅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了至祥大厦,还打算以陆良为首,以李哲钜为媒介,重新组建一个金融组织。

  就像古时候,以文人傲骨著称的曲阜孔家,嘴上功夫比谁都了得,但是每逢改朝换代,他们投降的比谁都快。

  因为他们知道,纵使国号更改,江山易主,但信奉天地亲君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要臣死的儒家之道,就是最好的治国愚民之策。

  而孔家则是与儒家绑定在一起。

  所以江山易主,对老孔家来说,就只是换了个老大而已,以后该怎么赚钱,就怎么赚钱。

  对于香江这些本地势力也一样,但是陆良明显不想带他们一起玩,还不让他们自己去玩。

  这才是真正的缘由。

  短时间内不能从市场赚钱,他们可以接受,但长期如此就是绝对不能容忍。

  以战求和只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想让陆良知道。

  我们不想招惹你,是因为你的实力确实强大,但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阻碍陆良的计划,就是一个教训。

  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大家互不相扰。

  杨齐盛恍然大悟,但又眉头紧皱:“陆良绝对不会同意的。”

  陆良已经摆出君临香江的姿态,现在让他低头,除非有个非常好的台阶。

  杨齐盛猛然抬眼,惊讶道:“所以郑叔叔才主张抢购的筹码,进可成为阻碍陆良计划的绊脚石,退也能成为那个台阶?”

  “醒目仔。”杨守成微微顿首,露出赞许的眼神,筹码就是他们的主动权。

  杨齐盛顿感疑惑:“老爸,那你为什么跟我说的那么清楚?”

  正常情况,这种事情他是没有资格知道的,哪怕他是现任英皇集团的总经理。

  杨守成沉吟片刻,沉声道:“我当了一辈子的马仔,我不想你也当一辈子。”

  “去吧,带着这个消息去找陆良。家里的事不用管,以后只能靠你自己了。”

  他一直认为陆良跟李家的合作,应该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李家并不是什么小卡拉米,他们已经跳脱了香江,在布局国际市场,养虎为患的道理,陆良不可能不懂。

  关键是陆良在香江认识的人不多,只能选择名气与实力兼具的李哲凯。

  如果这个时候,杨齐盛带着他们的秘密去投靠陆良,绝对能被重视。

  因为消息一旦被陆良得知,还代表杨家背叛了大D会,彻底斩断自己的后路。

  杨齐盛一怔:“不用做的那么绝吧?”

  “绝?如果不够果断,只会两边得罪,这是我们杨家的机会。”

  杨守成目光如炬,浑浊的老眼爆发出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光芒。

  陆良不是小卡拉米,一旦胜利的天平倾斜,投靠他的人绝对会如过江之鲫,连绵不绝。

  杨家想要脱颖而出被重点扶持,除了提前投靠,还必须摆出毫无保留的态度。

  杨齐盛沉默良久,点头说道:“老爸,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除了工作,生活最好也要投其所好,英皇最近不是学高丽搞了几个女团?”

  杨守成不厌其烦,就像面对远行的游子,嘱咐着生活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上午十一点半,A股已经收盘,但港股还有半个小时交易时间。

  过去两个半小时,港股三大指数,纷纷放量下跌。

  尤其恒生指数,给人一种摇摇欲坠,随时都会跌穿23000点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621/7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