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687节

  “举债进行的怎么样了?”陆良抬眼看向中央屏幕,日股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让人宛若置身旷野。

  比如大A或者东亚文化圈的日韩,及宝岛都是采用红涨绿跌模式,只有香江被西方渗透太深,跟着欧美采用绿涨红跌。

  孙玉涛眉头紧锁,调出资料说道:“陆总,霓虹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谴责之余,也在尽可能赎回日债,导致我们获取筹码的途径越来越艰难,目前只持有价值950亿美元的日债。”

  或许是长期需要应对老美的进行周期性收割,霓虹在抵御做空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就在陆良发表言论的三个小时后,赎回四年前发行的15万亿日债,折合美元约1300亿美元。

  不仅有日央行在回购,就连国际各大金融机构也在抢筹,以至于现在市场的筹码少的可怜。

  他们空有资金,但没有筹码。

  陆良沉吟片刻,问道:“内地央行呢?有询问他们吗?”

  非官方机构持有的日债并不多,真正持有日债及美债的巨头,正是东大。

  这些年东大为了发展,也为了让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持有约2.35万亿美元的美债,还持有15.85万亿日元的日债,及英债,德债,东大说是全球各国最大的债主也不过分。

  “有问过,但是他们说要想想。”孙玉涛面露无奈。

  他在第一时间就询问内地央行。

  如果央行愿意支持,举债日元2800亿美元就是小事一桩,奈何得到回复却是需要开会谈论一下。

  陆良面露思索,半晌过后,叹息一声:“那就是不同意,不用再去联系了。”

  现在只是天星金融,及他个人行为,如果内地央行同意,那么性质就变了。

  做空一国货币这种行为,国家不能轻易下场,无论是进行冲锋,还是防御。

  就像当年香江回归,英美都不同意,所以才让索罗斯出马,做空香江。

  内地悄悄帮忙了,提供一千多亿美元支持,但至今都咬死不承认。

  因为国家一旦介入,就会上升成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冲突。

  阿忠一直很守规则,就像对外政策一样,从不主动打响第一枪。

  当年只是被逼的没办法,如果归回年就是陨落日,恐怕会激起反对的声浪。

  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更没必要出手,稳坐钓鱼台,让陆良去冲锋陷阵就好。

  “还有1850亿美元,对吧?”

  陆良顿感惆怅,以前是没钱,现在是有钱花不出去。

  “如果不预留资金,入股长实港口,及收购小摩持有的特斯拉股票,还有1842亿美元。”

  听着孙玉涛的话,陆良望向中央屏幕,心一横:“抽调500亿做空日股,蚊子再小也是肉。”

  现在日债已经借不到了,就只能从股市下手,虽然赚的少,还要背负骂名,还要多付出些手续费,但也聊胜于无吧。

  就在这个时候,交易员大厅,突然响起一声惊呼:“陆总孙总快看外汇市场,有人正在抛售日元,即将跌破120日元。”

  陆良一怔,抬眼望去,原先正在缓慢上涨的美日汇率,突然就像马踏飞燕,一条直线青云直上。

  美元兑换日元,

  从113…115…117…119……,

  几乎在转瞬之间逼近120日元大关。

  外汇市场一般以美元为锚定点,美元兑换日元,日元上涨,代表货币正在贬值,反之亦然。

  “妈的,哪个王八蛋在截老子的胡?”

  陆良脸色一黑,脑中CPU飞速运转。

  随即扭头嘱咐孙玉涛,改变侧重,此前是外汇为主,股市为辅,现在反过来。

  有人抢跑,抢在他们之前做空日元,现在追加补仓,只会拾人牙慧。

  索性直接敲定外汇的投入总量为950亿美元,后续只减持,不增持。

  反正他们是在112的价位举债,

  只要不增持,这就是短期最低价。

  把接下来的重点,及大部分资金,都放在霓虹股市上面。

  “陆总,买入日经225的沽空指数,及做空大部分蓝筹股?”孙玉涛问道。

  陆良点头:“可以。”

  一声令下,一百多名交易员齐齐行动,交易室充斥着键盘声,鼠标声,及指令声。

  “日经225沽空指数,买入2000万美元成功!”

  “东证沽空指数,买入3000万美元成功!”

  “日经400沽空指数,买入3500万美元成功!”

  “……”

  陆良看向屏幕,随着日元大跌,及他们采取行动,日股三大指数,齐齐跳空。

  就像外汇市场倒过来一样,一个是马踏飞燕,青云直上,一个是突然踩空,跌落万丈悬崖。

  日经225指数,是日股三大指数的主力,约等于内地的上证,香江的恒生。

  原先只是缓慢下跌,

  但从这一秒开始,突然自由落体。

  当日跌幅从-2%…-4.55%…-5.84%…一路向下俯冲。

  “照这趋势,是要熔断的节奏!”

  陆良摸着下巴刚冒头的胡渣,脸上露出一抹惆怅。

  外汇的优先级是远远高于股市,因为汇率波动,普通人是很难察觉。

  就算知道本国货币被人做空,他们也不会有太直观的感受,只是会在未来某一天才会发现钱越来越不禁花。

  简单概况成一句话,哪怕外汇市场有巨幅波动,但影响力是有滞后性。

  但股市不同,很直观,股市的参与者可以清晰的知道,因为今天跌了,自己账户资金又减少了多少。

  导致他们账户资金减少的始作俑者,就是天星金融的陆良。

  “妈的,摆明把我推出来当挡箭牌。”

  陆良脸一黑,越想越生气。

  不用猜,他都知道是谁在截胡。

  毕竟持有这么大量日债,瞬间让日元跌幅超过2.5%,除了东大的央行,就只有华尔街那些金融机构具有这种能力。

  “没理由,搞一个人搞,吃一堆人吃,还让我独自背上这口大黑锅。”

  陆良眯着眼睛,露出一抹邪恶笑容,果断走出交易室,招手唤来徐嘉伟。

  “联系石川马也,让他命令富士台,给我狠狠地传播一下华尔街机构那些家伙的无耻行径。”

  听着陆良的吩咐,徐嘉伟得知来龙去脉,脸上露出一抹古怪:“陆总,这样合适吗?好像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他家陆总才是做空的始作俑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只是比较委婉的说法。

  如果按照陆良的计划,

  准确来说是杀敌一千,自损三千。

  陆良瞄了他一眼,淡然说道:“做了还能杀敌一千,不做就只能白损八百。”

  要臭,就要大家一起臭,没理由让他独自面对霓虹民众的口诛笔伐。

  带状疱疹又复发,咪咪好痛,这几天慢点更新缓一缓

第795章 日股熔断!

  “哈哈哈哈……”

  “好想知道他现在是什么表情?”

  “卡蒙,你跟他关系比较好,打个电话问问看。”

  “哈哈哈……你太恶趣味了,不过这个提议很不错。”

  曾几何时,有联合国军加入北朝战场,如今也有联合机构,为了截胡陆良做空日元的收益,不约而同的走到一起。

  黑石、摩根、贝莱德、先锋领航等华尔街知名机构或基金公司,如果只是收益一般的项目,他们是绝对走不到一起,但做空日元这件事,明显是值得。

  再者说,对霓虹国民财富进行周期性收割,是他们每隔几年就有一次的重要活动,岂能让陆良在他们碗里抢食。

  “算了吧,他太小心眼,现在打电话去嘲讽,容易被他记恨上。”威尔森摇头,果断拒绝。

  自从十月中旬,摩根公布Q3财报,股价跌幅24.5%,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至今还没有走出阴影。

  后续还需要靠炒作通用天星,入股长实的港口业务,才能让摩根彻底摆脱上季度巨额亏损的影响。

  尽管现在他们联合起来,截胡陆良做空日元的收益,但这种行为是合理的,也可以被接受的。

  一码归一码,如果致电嘲讽,性质就变了,难免会影响到双方后续的合作。

  有人面露不悦,嘲讽道:“卡蒙,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吗?一只小心翼翼的下水道老鼠。”

  威尔森眯着眼睛,拿出手机扔在桌面,笑容依旧说:“艾伦,你来打,最好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先锋领航的投资主管。”

  艾伦看着滑到面前的手机,脸上笑容突然一僵。

  说说还行,但真让他去嘲讽陆良,他需要好好想想,冒着得罪陆良的风险,又能得到什么?

  如果只是一声声对勇气的赞誉,那么大可不必,具体可以参考卡蒙·威尔森。

  曾经全美最意气风发的投行经理,靠着推动特斯拉成为第三代美利坚科技旗帜,顺利成为摩根大通的投资主管。

  他还年轻,今年才四十三岁,本来是最有希望成为杰米·戴蒙的继承人,成为摩根的掌舵人。

  因为过去一直跟陆良纠缠不休,每一次交锋都吃了小亏,最终心有不甘,酿成大错,还差点把摩根大通都给拉入深渊。

  陆良这人,有点魔性,没有必要因为口舌之利,而冒险去得罪他。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其实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一直沉默的苏世民突然开口,顺手将手机推回威尔森面前,示意他点到为止,跳过这个话题。

  他操控着身后的屏幕,从外汇行情跳转到股市行情,沉声道:“你们看现在日股的行情,三大指数齐齐下跌,就连最能抗压的日经225指数都下跌7.12%,即将触发熔断机制。”

  “是谁造成这么大影响,又是谁在主导着这一切,你们应该清楚,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遥想三年前,陆良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捡点残羹剩饭。

  遥想两年前,经过一年的发展,陆良已经具备上桌吃饭的资格。

  转眼时间来到一年前,这个时候的陆良,已经具有跟他们抗衡的能力。

  到了现在,他们竟然会因为截留陆良做空日元的部分收益,而感到沾沾自喜。

  说明他们在心里默认陆良的强大,也默认他有单开一桌的资格。

  霓虹是他们的自留地,也是他们进行周期性收割的舞台,现在却被陆良鸠占鹊巢。

首节 上一节 687/7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