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 第255节

  他从未想过回村不到两月,从一口小塘开始,竟能快速发展到现在这般规模。

  有时候他都感觉不太真实,特别是他这种重生回来的人,每每想到就觉梦幻,仿若一场梦。

  梦醒,泡影成空。

  但梦没醒,就得继续做下去。

  而这场梦,他其实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回村时的想法,没有什么目标,没有什么野心,就守着一口小塘,有系统的帮助,肯定也能赚不少。

  就这样平平淡淡,轻轻松松,一家人其乐融融,悠闲的过完一生。

  另一种就是现在这样局面,发展迅猛,做大做强,而伴随而来的,是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县里有东叔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全村都在给他让路,所有资源集于一人。

  试想一下,如若失败,禹城村的未来,只怕会更加荒凉。

  村民们怎么办。

  斌叔怎么办?

  东叔呢,还有上升的可能吗?

  “既然是一场梦,大胆一点又何妨。”

  陈渊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渐渐浮现出坚定且自信的笑容。

  就让这场梦疯狂起来吧。

  禹城村他扛了,只要有他在,项目就倒不了,禹城村只会越来越好。

  拿上电脑,陈渊直接朝村委去。

  现在刚到一点,离四点的会议还有三个小时,陈渊过去和斌叔商量些细节,提前准备准备。

  时间来到下午三点。

  村里的广播忽然响起一阵电流声,几乎所有村民,不管手里有没有活,都下意识停下动作,竖起耳朵听。

  就连鱼塘的钓友都好奇。

  “呼呼。”

  村委里面,陈文斌对着话筒吹了吹,随后整个村子都响起他的声音。

  “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安排下手里的活,有空了就往村委这边来,四点钟准时开会,家家户户至少派个代表。”

  “如果有空,我建议都来听听,今天这场村民大会,会宣布一些县里的政策,和村里的改变。”

  “所有政策,实实在在关乎到每个人的利益。”

  村委的广播室里,陈文斌说完就把广播关闭了,旁边的陈渊一屁股坐在桌子上,掏出烟递根。

  “要我说,这些话就该你来说。”

  陈文斌伸手接过烟。

  “有斌叔在,哪轮得到我上场。”

  陈渊掏出打火机凑上去。

  “出去抽。”

  陈文斌朝外挥挥手,边走边说,“以后你就是禹城村的火车头了,该适应这些场面,等下大会你得讲几句。”

  “好。”

  陈渊跟在后面点点头。

  “你东叔上午来了电话,休闲旅游度假村这事,县里决定尽快挂牌,到时候会有许多部门到场,还有电视台的人宣传。”

  来到走廊,陈文斌点燃烟,深吸一口说。

  “听上面安排,我这边没问题。”

  陈渊笑着点燃烟。

  他明白陈文斌在提醒什么,东叔这话又透着什么意思。

  陈东传达了两个意思。

  一个是县里决定尽快挂牌,意思就是喊他们尽快把政策落实到位,且让全村的声音统一。

  比如新农村建设,禹城村和其他新农村不同,其他新农村可以灵活选择,有些不愿搬离老宅,不想要新房,政策上也是允许的。

  但禹城村伴随着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意味着所有人都得搬离老宅,统一规划新的住处。

  是否有坚决不答应,要守着老宅的村民?

  而且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的成立,意味着村里的资源将集中,从田地到土地,到其他农作,或许都要有统一安排。

  村民是否愿意?

  这些问题,村委都得解决。

  而这事得靠他们,县里不会出面,尽快二字的意思就是,你们什么时候落实政策,没有反对的声音,县里就什么时候挂牌。

  而陈东的第二个意思,实则是提醒陈渊,现在不是小打小闹,所有手续流程都得合规,毕竟会有多方部门和电视台要来。

  意味着多双眼睛在盯着。

  陈渊肯定会注重这方面,各种公司和证件,乃至对公账号都有,流程手续不会有半点纰漏。

  小打小闹没人在乎你,但你想要做大做强,一路上盯着你的眼睛,多到超乎你想象,稍不注意就能从鸡蛋里给你挑出骨头来。

  “走走走,我们去村委瞧瞧。”

  随着陈文斌广播通知,整个禹城村仿佛都动了起来,不少村民放下手里的活,朝村委方向去。

  特别是最近回村那些人,反正没什么事,早早前往村委。

  “走吧,我们也去听听。”

  唐英也很积极,招呼着林翠菊她们前往村委,她是知道一些事的,这会肯定要去给儿子撑撑场。

  “老板,我家就我一个人,村委喊家家户户都要有代表,我想请一个小时的假,去村委瞧瞧。”

  餐区这边有服务员请假。

  这是禹城村的现状。

  留在村里的人不多,七老八十占据一部分,妇女占据大部分,青壮力十分有限,中年一辈都没多少。

  像陈军他们这辈,好多都选择外出务工赚钱。

  否则陈渊也不至于就员工这块捉襟见肘。

  “去吧去吧。”

  张辉他们笑着挥挥手,肯定没意见。

  一楼二楼和鱼塘,都有员工陆陆续续抽身出来,相继朝着村委去,很快,村委就挤满了人。

第237章 村会

  村委有会议室。

  但毕竟只是村委,会议室只有十多平,几个人开小会没问题,召集全村开大会,肯定挤不下。

  以前村里开会,都是选择村广场,自己端根小板凳就过去了。

  但这会停着车呢。

  好在村委前面的院子还算宽敞,而且今天没安排停车,容纳百八十号人还是轻轻松松的。

  这会院子里就挤满了人,互相聊着天,热热闹闹就像菜市场。

  “没想到半年时间,禹城村的变化这么大。”

  “是啊,年初那会出去打工,咱们村还冷冷清清的,瞧瞧这次回来,村里变漂亮了,人也变多了,热闹的我都不敢相信。”

  “我给外面打工的朋友拍照过去,没一个相信我回村了,都说我在旅游呢。”

  “别说打工的朋友,我家那老东西这次没回来,我给他看咱村的变化,他还说我去旅游了呢。”

  “哈哈,实在是变化太大了。”

  刚回村的那些村民们,聊着禹城村的变化,都是充满惊讶。

  从村口开始种植的两排银杏树,还有各种园林般的绿植,一路往村里延伸,铺满整个主马路。

  就连主马路都有所整改。

  还有漫山遍野的花海,老塘那边宛如酒店般的建筑,数以千计的游客嬉闹玩耍,真就是旅游地了。

  这要是搁外面,都得买门票才能进来。

  “哟,这不是祥子么,啥时候回来的?”

  “哈哈,凌晨回来的,有亮老哥身体咋样啊。”

  “硬朗着呢。”

  “老哥是在村里做事哈?”

  “嗯,陈渊那娃有本事,回村两个月,就让禹城村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还能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找份事做,比你搁外面强。”

  “这不是回来了么。”

  回村的那些人和待在村里的熟人聊着天,聊着聊天就问到工作上来的事,毕竟他们都是被陈文斌喊回来的。

  这要是工作没法落实,还得跑出去麻烦不说,来来回回车费就得搭进去不少。

  好在看村里的变化,还有许多村民都在上班,再听村民们聊着情况,估摸着这事没问题。

  “来来来,让条道,把老爷子推到屋里去。”

  行动方便的村民陆续到来,后面还有些行动不太方便的,都是村里七老八十,年岁很大的老人。

  有些坐着轮椅,有些拄着拐杖。

  行动虽然不怎么方便,精气神倒是不错,看着乌泱泱的人群,脸上还浮现出笑容。

  “真是热闹啊,就像回到几十年前集体的时候。”

  “往前再倒二十年,戏班子下乡唱戏,放电影的来乡,村里就是这种场景,那时候可热闹了。”

  越老越容易感慨。

  村里这批族老般的老人,都是七老八十,黄土都已经埋到脖子了,时常都会怀念曾经的时光。

  这种热闹的场景,也不知道还能看到多少次咯。

  “咱村的人差不多都到了吧。”

  “估摸着差不多,就鱼塘和乐园那边还有人守着。”

  “快到四点了,不知道书记要通知些啥事,县里有啥政策啊。”

  “肯定是有大事。”

首节 上一节 255/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