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 第269节

  陈渊拧开一瓶可乐喝两口,发出舒服的声音,然后边掏烟边问了声。

  “假期都结束了,也该轻松点了。”

  陈莉也断根小板凳坐院里,聊着今天的营业情况。

  今天游客不多,上午一百多人,中午那波高峰也没疯起来,和上午差不多,总接待人次只有三百多。

  除鱼塘没什么变化外,温泉乐园和儿童乐园,连带三楼餐区的生意都是锐减,比腰斩还厉害。

  一楼二楼都没什么游客了,餐区也只剩零零散散十来桌,茶饮店用不着她帮忙,所以回来瞧瞧。

  “平时能有这生意就不错了,等周末假期肯定好很多。”

  陈渊叼上烟点燃。

  “二楼生意还不错,连带盒饭生意也还行。”

  陈莉点头说。

  虽说假期结束,许多神兽都已回笼,但总有一岁多两岁多的小朋友还没上幼儿园,该玩还是得玩。

  而这边还是很有优势的。

  首先禹城村虽然是郊区,但地处崇市和温区交界处,处于通往省城的主要交通路线上,好几辆公交路线都会在这停留。

  交通很方便。

  而乐园拥有二十多种项目,足够小朋友畅玩。

  且这边饭菜不仅干净卫生,味道不错,还挺便宜,加之二楼还有免费按摩椅。

  诸多优势下,许多宝妈都是上午带着孩子来玩,中午就在这边吃,下午五点左右再回家。

  既带了娃,自己又能按摩放松,消费还不贵,一张月卡的价格算下来,不比自己在家带娃消费低。

  何乐不为呢。

第249章 理想远方和姑娘,孤独寂寞和迷茫

  “看来月卡还能带动盒饭销量。”

  陈渊笑着说。

  “归根结底三个字,性价比。”

  陈莉和梁春萍商量月卡这事,定价128并非没有道理,用其他优势,掩盖地理位置的劣势。

  试想一下,城里除了位置好,交通比较方便外,还有什么能够和他们比。

  价格,128的月卡享受二十多种项目,城里那些商场里的儿童乐园能做到?

  服务,商场里那些按摩椅好几毛一分钟,哪有在这里随便按来的舒服,还不用掏一分钱。

  饭菜就更别说了,商场里的价格普遍略高,而且味道还不咋滴,哪有他们这里经济实惠。

  甚至地里交通这块,禹城村都不算差。

  “我们的月卡性价比超高,今天来玩的那些家长,没有月卡的基本上都办了。”

  陈莉继续说。

  两姐弟就在院子里聊天,面前是铺开的稻谷,晾晒的农具放在旁边,就像回到小时候农忙时。

  临近九点,陈军和唐英回来了,陈国和林翠菊一起,看来餐区盒饭那块忙完了。

  陈莉忙去了。

  陈渊招呼她负责下夜钓退场,然后也麻溜的爬上楼,先打开空调,然后拿上衣服走进洗浴间。

  出来后打开了电脑,继续编辑大奖积分赛的赛制细节。

  原本是想今天搞定的,结果白天开了一天的会,好在现在村里的员工足够,他能抽身做自己的事。

  “噼里啪啦。”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陈渊敲击键盘的声音,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陈渊时而停下,叼根烟思索。

  时而敲击的速度极快,整个房间里都回荡着敲击键盘的声音,而陈渊的脸上,逐渐浮现出笑容。

  “终于搞定了。”

  不知编辑了多久,随着最后一个字敲定,陈渊直接往后一靠,重重的松口气,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重新坐回身子,看着文档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陈渊开心的笑了起来。

  一项好的体育比赛,想要吸引运动员,需要非常好的赛制,还有值得让运动员心动的奖金,亦或者荣誉。

  钓鱼运动现目前还无法和其他顶尖运动相比,更无法和那些顶级赛事的规格及荣誉相比。

  所以陈渊能做的,就是在赛制和奖金上想办法。

  至于其他,只能慢慢来。

  但一切的前提,还是在运动本身,只有将一项运动普及,然后在丰厚的奖金基础上,再琢磨出非常有含金量的荣誉奖项。

  那么这项运动就算成功了。

  就算最后无法打入各大赛事,其本身也会受到追捧。

  比如,斯诺克。

  陈渊的野心很大,想将钓鱼运动打入各大赛事,但同时他很清楚,钓鱼运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很难纳入其他赛事。

  前世CAA也申请过,毕竟现在的总会长就是奥委会的人,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别说奥运是,亚运会都没能申请成功。

  最终只能参加农运会。

  陈渊没想到一步到位,现在发展的目标就是斯诺克,打造出钓鱼界的三大赛事,还有最高规格的大师晋级赛。

  然后就是学习NBA,打造出极具含金量的奖项,若能做到这种程度,也算是非常成功了。

  至于各大赛事。

  又能走到哪一步。

  让时间见证吧~

  “先找小鱼塘和王恒他们聊聊赛事。”

  叼根烟,陈渊准备把赛事方案发到钓场会员群,看看王恒他们觉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建议。

  毕竟赛事的本身还是运动员,如果运动员都觉得不行,那肯定得修改。

  “嚯,都十二点了。”

  陈渊掏出手机,翻开微信正准备发送,结果看一眼时间,居然不知不觉就到凌晨了。

  太晚了,还是明天来吧。

  正准备揣回手机关电脑,结果看到两条比较重要的消息。

  一个是叶栀发来的。

  是一段录音,后面是歌词,最后还有一段话。

  “帮忙看看词曲如何?”

  “嚯,这速度挺快啊。”

  陈渊挺惊讶,叶栀才回去多久,词曲都整出来了,不过扫一眼歌词,陈渊便是微微摇头。

  倒不是叶栀的词太差,而是没有灵魂,都没有让他点烟的冲动。

  再点开曲听听,虽然陈渊听不懂具体和弦什么的,搞不懂具体的乐理知识,但这旋律倒是非常不错。

  反正他听着没什么区别了。

  “你这词还不够。”

  陈渊顺手打出一句话,正准备说些问题,结果对面叶栀妙回。

  “具体说说。”

  “嚯,还没睡呢。”

  “等你消息呢,快说说词曲怎么样。”

  陈渊能理解叶栀为啥还没睡,虽说他无法共情音乐人写歌的状态,但这种情况就像他前世做销售,给客户制定好方案,等待客户回信一样。

  都想快点知道结果。

  能成就成,不能成就改。

  “我这种不懂音乐的人都知道民谣有三要素,理想远方和姑娘,而我们听众也有三特点,孤独寂寞和迷茫。”

  “所以,我对词的理解就是无病呻吟,病的越重越好,不治之症才能和听众共鸣。”

  陈渊快速编辑消息发出去。

  对面叶栀的回应也很快。

  “我明白,好的词才能抓住人心,而且民谣的受众都是普通的平凡人。”

  “对,所以要扎心,要刺痛,狠狠的刺痛他们。”

  “而刺痛就很好理解了。”

  “感慨、遗憾、回忆等等等等,都能刺痛听众。”

  这世界普通人太多,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平凡人,生活在最底层,整日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

  然而。

  平凡人也曾年轻过。

  平凡人也曾有梦想。

  平凡人,才有更多的遗憾。

  歌词就是要刺痛他们的遗憾,他们的过去和梦想。

  好比第一段歌词。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年轻有梦想,都曾幻想过活成想象的样子。

  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踏上社会却发现梦想越来越远,最终在人海里浮沉,为生活而奔,年轻时的梦想越来越模糊,直至被社会磨灭。

  后半段这句转折,瞬间就能刺痛很多人,让人生出共鸣。

  “你这词~”

  对面的叶栀发出惊叹的表情。

  曲没有问题,词带入的瞬间,她就明白这句词的含金量,没有疯狂的无病呻吟,没有夸张的叫苦叫难。

  一句人海里浮沉,却能直击心灵。

  “陈老板,你果然对歌词旋律有着异常的敏感~”

  叶栀激动无比。

首节 上一节 269/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