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他们也算是妄自菲薄了。
赚钱依靠的是沃金系统,但能不赔钱,靠的还真是他们。
沃金系统是很重要的参考,但投资者绝对不能完全依靠沃金系统的选择来进行操作,否则一定会倾家荡产。
毕竟橘子大模型目前仍旧不能完全模拟现实世界,只不过采样率比以前高了一些而已。
如果没有人来现场把控风险,很容易一把就全赔进去。
三人组认为沃金系统的准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但剩下百分之二十五中,有相当大比例是极为离谱的错误预测。
例如,它给出一个三天后雅虎暴跌的预测,甚至预测雅虎会跌到几美分,这时候沃金系统会建议用户做空。
但实际上,人类一看就知道这个预测完全不靠谱,根本不会把这个预测纳入投资策略,但沃金系统会。
如果是全自动操作,那么这一单可能就会赔掉全年的利润。
排除这些极为离谱的错误,相当于让沃金系统的准确率提升了十个百分点,能够制定出更加稳妥和更高综合收益的投资策略。
这些都是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沃金系统目前所做不到的,必须由人来把控。
这个人,又必须是方豫能信得过的人,否则沃金系统的秘密泄露出去,少不得又是一堆麻烦。
光是这一点来说,他们拿百分之五的利润分成就完全不用不好意思。
而且,方豫后续的计划,本身就需要一个表面上看上去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基金公司。
“合同怎么签的,就怎么执行。”方豫不以为意的摆摆手,“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哪那么多毛病?老子作为隐名股东,你们后续割的每一颗韭菜里,都有老子一半。”
方豫顿了顿:“而且,这钱也不是白拿的。”
骆子明骇然,捂着后腚:“你想干嘛?我告诉你,老方,那是另外的价钱!”
方豫抬腿就是一脚。
“别扯淡了,说正经的,前几个月让你们办的十年迈签办完了吧?正好过些天考完试,你们几个可能得去趟迈国。”
踹完骆子明,方豫开始说正事。
从去年开始,迈国对大周开放十年有效期不限次签证,基本上等同于十年免签了,而且发放标准很宽松,于是方豫就催着三个人也赶快去办一个。
肆零肆在迈国有注册,有公司和资金担保下,三个人非常顺利的就获得了十年签。
但,去迈国?现在?
三人都是一愣,没明白方豫到底什么意思。
方豫把一张打印出来的盎文邮件拍在桌子上:“这个月17号,贝莱德在纽约万豪侯爵有一个为期三天的对冲基金与另类投资会议,上个月我用肆零肆的名义帮你们报了名。”
“昨天收到的贝莱德邮件,说是已经通过审核,电子版邀请函我一会儿转发到你们信箱里。”
“机票你们自己定,15号以后考的四门课我跟童院打完招呼了,后面安排你们单独补考。”
贝莱德对冲基金与另类投资会议?
三人组面面相觑。
学金融的,有几个不知道贝莱德的?
那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极可能没有之一!
“去参加贝莱德的会议?我们?”卢学昌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的不可思议。
“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肆零肆一号基金在100个交易日内,本金翻了接近三番,百分之四百八的收益,在上半年华尔街所有主观多头策略的私募基金中,收益率能排前五,当然具备参加的资格。”
“你们之前不是已经收到很多行业内公司的邮件了么?”
方豫靠在椅子上,不以为意道。
肆零肆神准的短线操作早就引起了迈国资本市场上一部分人的注意,很多大佬其实都关注到了这家本金只有1200万迈元的小私募,非常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因此,这几个月来,肆零肆的官方邮箱里收到不少资产管理公司的邮件,询问404的策略组合以及投资方式。
当然,顺便也会问一句404何时开放新产品的申购。
三个货一开始收到这种邮件的时候还有些战战兢兢的,斟词酌句的给对方回邮件,后来邮件多了,也干脆不回了,全当垃圾邮件处理。
但这和能够参加贝莱德的会议完全是两个层次的事!
贝莱德的这个会议规格相当高,只有那些真正在华尔街有影响力的公司,才可能获邀!
现在自己居然在金融圈已经算是有名有号了?
一时间,三人都有些恍惚。
就算国内某些大型证券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都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吧?
自己这样的大二学生,居然能去参会?
别说单独安排补考,就算这毕业证不要了又能咋样!?
“按照惯例,参会的公司都会被安排一个小型交流会,正好借这个机会,肆零肆可以多开发一些用户,二号基金的规模能不能达到一亿迈元,就看你们这次去的效果了。”
原来如此。
三人对视一眼,自以为了解方豫的想法。
是让我们去华尔街割韭菜啊。
到时候,两个点的管理费加上至少百分之二十,不,以肆零肆的回报率,哪怕收百分之五十的绩效分成,很多投资人都会趋之若鹜。
关键是得让有钱人看到自己,让韭菜们自己竞争,这样肆零肆才能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
肆零肆的投资模式决定了基金很难超过100亿迈元的规模,超过后,市场的流动性可能不足以支撑其维持高收益率。
因此,在百亿迈元以内,如何与投资人博弈,获取更高的绩效分成,就成为肆零肆未来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想到这,三个货突然对自己拿那五百万没那么心虚了。
原来老子还是有价值的嘛。
“诶?老方,这个邮件里除了我们三个,还有个叫Jiang Noreen的,这人是谁啊?怎么会跟我们一起去?”
骆子明心细,拿着邮件读了一遍,就发现受邀人中多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名字。
“哦,主要是怕你们到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给你们安排了个领队,我报名的时候说她是肆零肆的运营合伙人,你们到时候别说漏了。”
方豫眨了眨眼,若无其事道。
“是我们课题组的大师姐,江南蓁,正好她那些日子要去迈国,到时候她会帮你们和贝莱德的会务组全程对接。”
肆零肆是迈元基金,需要再迈国交税,其中包含州税和联邦税,其中又有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的差异,解释起来太麻烦了,占用字数,就不细写了,综合算下来大概在28%左右。
开始搞贝莱德了哦。
第348章 计划的第一步(4743)
直到方豫离开,三人组仍旧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参加贝莱德对冲基金与另类投资会议!
还要在会议上做主题交流!
任何一个在金融行业中稍有地位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会议的价值和地位!
可以说,只要获得这个活动的邀请函,就意味着受邀人已经被金融主流圈子所认可,具备了坐上牌桌的资格。
这可是贝莱德!
虽然近期丑闻缠身,但……这可是贝莱德的重要年度会议!
对了,老方那个Y搜前段时间好像和贝莱德闹的有些不愉快,难怪他自己不去,让我们去。
三人组自认为明白了方豫的想法。
谁也不会想到,不,应该说他们根本不敢想,这是方豫对贝莱德的报复行动。
报复贝莱德?
想多了吧?那可是真正的资本克苏鲁。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截止3062年,管理了超过五万亿迈元的资产,相当于3061年迈国3个半月的GDP和大周近半年的GDP。
当真可以说富可敌国。
很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家公司,创始人和几个具有决策力的老板却始终在大众媒体上没有太多声音。
甚至大多数非专业人员如果不用搜索引擎,都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谁。
搜了的,也未必能搜得到拉里芬克等创始团队的详细信息。
没人会告诉你,拉里芬克和高盛家族其实是姻亲,他的女儿嫁给了高盛家族的继承人。
偶尔有一两篇揭秘贝莱德背景的,就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阴谋论,实际上贝莱德没那么厉害,市值只有600-700亿迈元,还没有某台市值高。
但他们不会说,3058年福布斯官网上刊登了一篇关于芬克家族的详细介绍,短短三天,就被全网删除,连诸多网站的镜像服务器都被牵连。
贝莱德和高盛、摩根这种老钱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不追求公司自有名义资产的庞大,只追求控制资产的规模。
用仅仅百分之一的财富,就控制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资产。
而这些资产,基本都是在十七年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法案被废除后扩张的。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止的3045年,贝莱德当时仅仅只是一个管理了三百多亿迈元资产的普通资管公司而已。
法案废除后短短几个月,到了年底,贝莱德的资产管理规模就扩大到了1650亿迈元。
此后十余年,更是一路狂飙,资管规模膨胀了几十倍,一路膨胀到了如今的五万亿迈元。
可见克里顿夫妇对“他们”的贡献有多大。
贝莱德背后的创始团队,每人在贝莱德的股份也只有百分之一多一点,其余的大量股份都在先锋、道富、富达、高盛……等等投资银行手中。
以及贝莱德自己的指数基金和ETF手中。(这两者都是贝莱德自己的产品,借用投资人购买的产品贝莱德买自己的股份)。
而这些指数基金和ETF,又是各个不同的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养老基金等财团的主要购买对象。
同样,贝莱德也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交叉持有这些公司的股份。
这种复杂无比的架构,使得近15万亿迈元的资产牢牢控制在贝莱德、道富、先锋、高盛等资本集团的极少一部分人手中。
这笔钱,已经和迈国去年的全年GDP相差不远。
虽然他们没有这些钱的所有权,但却有这些钱的支配权。
金钱的权力,来自于使用,使用权在谁手里,金钱的权力就在谁手里。
尽管这种使用的权力名义上受到诸多限制和监管,但毫无疑问,被限制的权力,也是权力。
金钱和暴力一样,都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掌握一支军队的军阀,自身武力可能打不过炊事班切墩的,但不妨碍他一声令下,几万人就听命把纳税人的税金购买的子弹打向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同样,掌握了这个世界上最大资本力量的贝莱德,就像这个军阀,甚至不需要直接的命令,只要内部稍稍沟通,就能决定一家市值千亿迈元公司的生死。
更能决定诸多国家的国计民生。
这也是有些尚未和“他们”沆瀣一气的迈国高层为什么同样不敢对裘德人稍有微词的最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方豫在UN上空搞出的大动静,揭露了恶魔岛的真相,贝莱德还不会这么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