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3节

  不夸张的说,双方因为某些事闹得不开心,肯主动开口把事情说清楚的一方,简直是这段关系的天使。备注,无论是情侣、朋友抑或是更平淡的同事关系。

  “第一他也没动手,或者其他。第二即便他动手,也冤有头债有主,我不想办法报复打我的人,和你置什么气?”顾陆说。

  “说得好有道理。”赵娟说,“可一般来说,情绪都会牵连人,这是理所应当的,就好像如果我爸爸惹妈妈生气,我也绝对会默不作声,以防被牵连。”

  “可能是习俗不同吧,我们这边一般不迁怒人。”顾陆说。

  我们这边的习俗?赵娟没明白这梗什么意思,她想来父母都是雾都人啊,不过也没深究,脸上又挂上清爽的笑容,“知道你没有因为这件事讨厌我,就好多了。”

  “我去帮老师改卷子了。”说著她就离开了,初三课堂留试卷的次数变多,老师肯定改不过来,因此就会让课代表帮忙分担。

  顾陆瞧见赵娟的背影,走路都一蹦一蹦的有点像兔子。他收回目光,感叹学生时代难怪是绝大多数人最怀念的日子。

  那为什么是绝大多数人,而不是所有人?如果顾陆没穿越,原主对初中时代,大概没什么好的回忆,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太坏的记忆,因为也没遭遇霸凌。

  如果把时间具象化会变成什么?学生时代的时间具象化应该就是阳光明媚,无论是黄昏还是清晨,光芒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

  此时窗户还安上了比较老式的防盗护栏,把阳光分割成一条条,顾陆和同学玩了会作业本子上的五子棋。

  “晨晨,你不给我吃嗦?”窗外是同班同学在吃零食,女生如何不清楚,男生的话买了一包零食,课间会有好多人围过来,一包零食仿佛是被尸体被丧尸围住。

  嗯——这形容有点嘛,没食欲,反正就这么理解,“吃独食烂屁股”“见者有份”也经常在男同学口中冒出。

  中午去一趟老地方。

  “我可以改名为,顾·计划通·陆!”顾陆查询到了想要的东西。

  江户川乱步的这个合集里有关推理的短篇小说,全部投到国内第一推理原创刊《岁月推理》,其他奇诡的,可以继续《故事会》。

  《岁月推理》和《故事会》最大不同的是在于,前者是有签约作家的。

  这是顾陆给自己找好的发展路线,当下要靠短篇小说成为知名作家太难了,即便再过几年,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也不行。

  想要名利双收,还是要中长篇,或是长篇。

  “十月革命,还有列宁导师,到底是什么小说?希望是长篇小说吧。”顾陆想起自己昨天的行径。

  昨天顾陆在家里翻箱倒柜,左摸摸右拿拿,想瞧瞧能不能触发小说合成序列,可惜没有。

  《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是黎老师送的书,顾陆一下午都在看。

  认真的说,看老舍的作品,实际是感受不出什么文笔的。但如果伱细想,任意地在书中挑一句,看看能不能用更少的字数,来描绘出原文达成的效果。

  用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想表达的效果,这就叫笔力。

  “肉肠、凉面一碗,还有豆腐脑是吗?好的没问题。”

  “不要豆芽是不是,好的。”

  下午顾陆帮包月用户从后门带吃的,另外说一句比较重要的事,雾都的豆腐脑是辣的。

  肉肠就是淀粉肠,虽然吃不出肉味,但童年的味道,挠一下就上来了。是的,顾陆也给自己买了一串,一块钱。

  真是这样,除了美食诱惑,顾陆能抵挡一切。

第22章 叶杯的审稿

  “有点想念菜鸟驿站,这也太远了。”由奢入俭难,对懒人来说,习惯了方便,突然便利没了,就如同意大利没了披萨,浑身不舒服。

  顾陆要走到距离家有一公里左右的快递门店寄快递,如没意外,到时编辑部寄来样刊,也在这边拿。

  拿到了顾父的身份证复印件,顾陆肯定是麻溜地将合同发过去,最多再有一周他就能拿到钱,再过半个月就能看到作品出现在《故事会》上。

  又是一日,范小天终于拿回手机,一整天都在向顾陆安利,昨晚看的小说有多好看。

  是的没错,昨晚刚拿到手机,范小天就通宵看小说。当前流量多精贵,所以都是下载txt格式,下载方式是用迅雷的搜狗。

  某种意义上来说,范父把手机没收,这手段也是正确的。

  放学收拾东西预备离开的顾陆,被同桌叫住,并收到一份邀请。

  “星期六我们要一起去看莉莉,你要不要一起。”周琳开口。

  任洁张口阻止,不过又不好当面反驳周琳。

  “算了,也不熟悉。”顾陆根据记忆得知,莉莉是班上同学徐玫莉,因为摔伤,要住院大半个月,最近是快出院了。

  周琳说,“不熟悉,去看看不就熟悉了吗?”

  “人家好不容易出院,肯定是想好朋友和小姐妹一起去看,我就别扫兴了。”顾陆说。

  啊这,把自己定义为扫兴,没这么夸张吧,不过前半句确实有道理,周琳没再坚持。

  “好的,我相信我的话已经触及到你的灵魂了,你们去吧。”顾陆说。

  一旁的任洁放心了,心里想著幸亏没答应。

  顾陆之前“假推事件”是让人眼前一亮,可也不是一路人,即便周琳经常说自己同桌很有趣,可任洁等人心中,依旧是成绩差,又好像书呆子一样天天写东西的存在。

  没有瞧不起的思绪,但不代表任洁想和顾陆一起玩。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学生之间更如此。

  由于黎老师打招呼,双休日顾陆不用做家庭作业,因此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两天时间总共玩了七个小时的电脑,只付了十五块,六小时的上机费用,因为有一个小时是赠送的。

  顾陆是挺感激胖老板的,别觉得死扣,不让利是本分,人家愿意让你给一小时钱玩七十分钟是情分。

  “整天都往外面跑,墙上都是你的脚巴印,你就是这么贪玩成绩才不好!”好不容易呆在家里的顾父也开始管教自家的孩子。

  如果硬要给这种管教取一个名字的话,那就是——诈尸性育儿。

  顾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实在不想听了,就说一句,“我不是毕业了去读那个什么渝州学校吗?所以现在初中还努力干什么?我去中专里努力就行了。”

  语塞,很有道理,但顾父仍旧不依不饶,“那也别天天跑外边去玩,你知道我上班有多辛苦吗?你在家里也不知道把饭煮起。”

  毕竟家长有些时候批评伱,不是因为你错了,只是想批评两句,彰显作为家长的权威。

  “饭?家里有米了?”顾陆好像想起了什么,“之前家里没米了,我也没钱买,所以没反应过来。爸你回来这么多天,都煮了这么多顿,肯定是买了米的,下次我就记住了。”

  一句话绝杀,瞬间把顾父要说的话塞住,转身回到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淘米时,顾父想起自家孩子说的“家里没米,也没钱买”,一股后悔涌上心头,想扇自己一巴掌,但手掌距离脸颊几厘米的地方停住了,力道削减百分之九十。

  说说作文的事,冰心杯和叶圣陶杯都开始了审稿,也不能两件事都一起说,这样太累赘。

  挑一个来讲,就说影响力比较大的叶圣陶杯。

  叶圣陶杯的主办方是华夏当代文学研究会,而这个会是国家社科院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牌面绝对够。

  没固定的评委,每一届的评审团都是重新拟邀,比方说今年2012年,邀请了著名作家阿城(棋王、孩子王、树王),以及著名的教育家北师大冯教授、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简社长。

  还有几名国家的特级教师,此外在《绿城文学》和《华夏散文》有专栏的著名文学评论家李蓉女士,九人的评审团每一个都大有来历。

  不过评审团并非是初审,全国报名的学校那么多,文章那么多,光靠九个人得审到猴年马月。

  初审能不能通过的稿件,主办方华夏当代文学研究会已进行了初步的筛选。

  就好像电影节,有一两百部作品报名主竞赛单元,经过初筛,选出二三十部,影帝影后啊最佳影评什么的就有评审团投票了。

  “没办法,耳根子软拒绝不了哦。”简社长重重地叹气。

  简社长非常的忙碌,身为一社之长,他们出版社的实体出版业务先不提,光是旗下的杂志业务都是琳琅满目,《故事大王》《作文世界》《少年文艺》《卡通先锋》等等杂志都由他们主办。

  “老厉又给了我一个难题。”简社长嘴上这么说,之所以会答应抽时间当评委,还真并非老友的邀请函,主要是出于对叶圣陶老先生的尊重。

  评审团主要有两件事,第一线下总决赛文章的评选,第二就是简社长当前做的事,在通过初赛的文章中,选出省排名。

  更直观的来说,叶杯有两种奖状,一类是省级奖项,二类是全国级。

  十几篇文章阅读下来,简社长有些累了,把老花镜取下来休息片刻继续看,下一篇叫《会响的影子》。

  作为演讲稿,里面有极具煽动性的段落——

  [读书吧!

  读书是聆听神谕,接通时空。

  读书是自我超越的轻松修炼。是用神的眼光看人,用鸟的眼光看待兽类。

  读书要趁早!

  黄口稚子。书声琅琅。三更明月。晨风霞光。

  千载之上的先人的知识、智慧、思索、美感以及灵魂的声音和感情的幽扰,皆是他们真情的嘱托。

  ……]

  “这篇演讲稿——是高中的吧?”简社长把文档拉到最后,看向署名区。

  【学校:雾都市三十七中

  指导老师:黎日曜、作者:初三五班顾陆】

  “真是初中部的投稿,”简社长还以为自己把初中部投稿看完了,没注意跳到了高中组。

  更直白的说,即便在高中组,这演讲稿也是极其拔尖,甚至于顶级的存在。

第23章 历史级高分

  “初三学生……这学生不仅是语文好,历史也不错啊。”简社长说著,文章的第三段,运用到不少历史典故。

  [长发飘飞,青牛复踏,幽深又幽深著的,那是《老子》;

  濮水长钓,缥缈浩荡,寓言又寓言著的,那是《庄子》;

  周游天下,砥砺苍生,宽阔复宽阔著的,那是孔子;

  雄辩环宇,启迪百代,不朽又不朽著的,那是《孟子》……]

  是一个典故,濮水垂钓,庄子和楚王的两位大夫谈话,后者想要请庄子出世。

  “如果是演讲的话,这篇稿子太具有气势了。”简社长自己演讲次数不多,但也知道在演讲稿中增加排比句会增加气势。

  “川渝赛区?川渝天才多啊,难怪能出巴金、艾芜、沙汀、张秀熟和马识途五位老师。”简社长感慨。

  蜀中五老在文坛是赫赫有名的,此外,因为西南三省一市参加叶杯的人数都少,初选评奖时捏合成两个赛区,川渝和云贵。

  “从汉赋,从唐诗,从宋词、从元人歌哭长啸、感天动地的杂剧里——感觉这小朋友语文成绩肯定很扎实,瞧瞧这知识点记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对哦,为什么把明清小说改为了汉赋?”简社长有点小疑惑,并且同时也告诉自己别夸了,该做评委的正事了。

  评分的话,简社长沉默许久。

  叶杯评分有基础项和加分项两类,基础包含内容、结构和语言的评判共60分,加分项有七类共计40分。

  “98分吧,排除构思新颖这一项,其余可以得满分……”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演讲稿结构,甚至可以说是演讲稿的范文,没跳出原有结构,构思新颖这一项自然不得分。

  简社长准备打上分时,意识到了,从零三年开始举办,叶杯已历经九年,最高分是96分。

  “历史最高分,是不是太张扬了?”简社长决定压一压,打上97分。

  因为文章太好,简社长才很相信不是指导老师大幅度修改的弄虚作假,说直白点,语文老师要是有这写作能力,再努力努力也能在文坛有立足之地。

  简社长开始著手准备写评语,等等写评语……

  “我就觉得顾陆这名字眼熟,《少年文艺》好像也有一个顾陆。”简社长查看自己的邮箱,也就前天,旗下的少年杂志发来了一篇文《砸碎小猪》,希望作为社长的他写一个序。

  哦在《少年文艺》里,“序”叫“本期阅读地图”,每一期都会推荐最精彩的稿件。

  “顾陆这名字有什么寓意?虞魏之昆,顾陆之裔?”简社长也没想过是一个人,首先投稿《少年文艺》的顾陆是真名还是笔名尚且未知。

首节 上一节 13/3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