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97节

  他的一举一动不单单是引起因特网热议,市教育部门也闻风而动。

  看看能有什么效果。

  有三分好,就吹到五分。有五分好,必须报导十分。

  “老常真是聪明人,有优势就知道利用。”李旭南笑著和同事分享。

  “听说你们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了。”刘副局开口,后者点头。

  他们部门开始写《青年的积极健康表现方式——以八中为例》。就这热度,上个电视台雾都新闻没毛病。

  “这次事件不具备普遍性。哪怕高中资金充裕,但顾陆这样的学生却只有一个。”刘副局说。

  “有一个就不错了。”李旭南回应。

  热度发酵两三天,雾都的初高中,乃至大学都有议论校刊《少年》的。

  甚至有学生开始讨论起,雾都高中之间的作文排名。

  “八中肯定第一,有顾陆在”“可不一定,排除顾陆这个外挂选项,我感觉八中守不住榜首位”“你没看最近的几次的征文活动吗?巴蜀中学遥遥领先”……

  学生群体非常容易发酵出莫名其妙的东西。养臭水、收集烟壳等,本质都是闲著无聊。争论高中之间谁更强,也差不多。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校刊嘛,好像谁稀罕一样。”

  线下的本校审稿,比较得罪人。许多人都和李古圆闹掰,当下说话之人是前面和汤圆有分食之交的朋友大黄。

  校园词典解释分食之交:甭管有没有交情,瞧见对方在吃东西,都可以上前分享。

  “你不稀罕你投稿做什么?”吕平听见了,在旁边冒一句。

  这话提供了真实伤害,大黄语调提高,“你不是也没过吗?大哥不说二哥。”

  “我没过是我水平差,还该继续努力。”吕平说,“总之一句话,菜就多练。”

  哽住,大黄说不出话。

  见其还不服气,平头哥冷笑,“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黄看著比他高一个头的同学。

  “我的作文差到可是连顾陆都救不起来!”吕平自豪地说。

  不是,这个事情有什么好骄傲的?大黄不理解。

  “看文章谁更强我不行,但看同类,谁没有写作天赋,我一看一个准。”吕平说,“我的眼睛就是尺!”

  就是在因特网议论,雾都万众瞩目之下,八中校刊《少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发布了。

  5月27号,文学史会记得这么一天。

  教育部门的领导李旭南下班回家,瞧见做作业的儿子李向北。

  他问:“校刊《少年》你知道吗?今天发布了。”

  “当然知道了,我们学校也有七八本。”李向北停下笔,理所应当的回应。

  他诧异于校刊的发行能力,李向北就读九十四中初中部,距离沙区的八中有段距离,杂志是怎么送过去的?

  “那你看了吗?内容怎么样?”李旭南问。

  “看不到压根看不到,就几本杂志在各班之间抢疯了,我压根没机会看。”李向北实话实说,“伱是不知道,那场面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卧槽那叫一个夸张。”

  “别卧槽卧槽,你还在读书,怎么能出口成脏。”李旭南纠正。

  没错的,这是校刊的缺点,哪怕再怎么出名。没有出版许可,《少年》就是不能在外面售卖。甚至连教育部门的大人,想要看看都没办法。

  不过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常校长全力支持下,特别找了一家工厂印刷校刊,完事直接由邮局寄到雾都主城区的高中和初中。

  这才是九十四中能够在当天就拿到的原因。

  “钱”是校方出的,覆盖面积是李古圆去谈的。

  可让校刊石破天惊的,就是顾陆本人。

  “爸,你是不是对八中校刊内容特别好奇?”李向北突然问。

  “有些好奇,但不多。”李旭南回应。

  李向北神秘兮兮地说,“爸,你只要多回来陪我和老妈吃几顿,我就让你马上看到。”

  此话一出,让李旭南沉默片刻,“最近工作很忙。忙完这几天,我一定早下班。”

  “一言为定!”李向北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杂志。

  相较于市面上的杂志,没有条形码,也没国内统一刊号。除此之外,就是出版刊物水准。

  封面是一个人物剪影,挥动拳头,口中好像还要说著什么。

  左上角是杂志名,以及八中校徽。

  “《少年》,封面是少年积极向上,呈现表达诉说状。寓意不错,符合国家的大方针。”李旭南心里想的后一句话才是关键。

  这个剪影,拍摄者是顾陆,临时模特是田笑。至于为何要是田笑呢?也没特别的原因,主要是田笑手指长,从剪影的构图和角度来说更好看。

  “你不是说这校刊很抢手,看不到吗?”李旭南问。

  “是很抢手啊,但我还是在混乱之中抢到一本。”李向北说,“毕竟我可是我们班的班长。班级里的重要财产,肯定是要由班长带回家保存。”

  “有道理。”李旭南拿著杂志回书房,留下一句,“早点完成作业,今天请你和妈妈出去吃。”

  “保证完成任务。”李向北大声回应。

  实际就这样,《少年》杂志抢得很火热,但并未有多少学生在意内容。

  这感觉怎么有点像后世的饭圈文化,有的粉丝也不听哥哥的专辑,就只是夸夸买,帮忙刷数据。

  前面有报刊说顾陆是明星作家,评价倒也有一定道理。

  “很专业啊。”李旭南瞧著目录和排版。

  [目录:

  美文世界

  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有感——1

  青春的雨滴——3

  未能回忆起的花名——5

  ……]

  实话实说,李旭南也不会对高中生写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只是瞄了一眼,想知道顾陆的文章,但只有标题没作者名。

  “少年中国说?这杂志叫少年。不用说,这肯定是顾陆写的。”

  翻到刊物最中间。

  开篇的内容就让李旭南耳目一新,文体也让他感到新颖。

  [《少年中国说》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世随五六十老人为主者,少年更见国政之来也。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开篇就说,虽然现在社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为领导者。但观看少年的表现,才更能见一个祖国的未来。

  紧接阐明原因,因为老人喜欢回忆过去,但少年更著手未来,等一系列的互文。

  “这是什么文体?介于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李旭南继续看下去。

  后面是非常提升气魄的类比。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

  虽说李旭南不是年轻人,但文章让他怪激动的。

  “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好大的气魄!”

  李旭南跟著激动呢。有人看雄文激动了,会反复看几次。有人则会读出来,他是后者。

  不过身为教育部门领导的他,读著读著就被文字间的魄力所震慑,闭嘴了。

  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来表现。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海贼王世界的人,就相当于中了霸王色霸气。如果是死神世界的人,就相当于被蓝染的灵压压制。

  站在今天的视角回顾历史,尧、舜和夏商周三代,政治非常的和谐;秦皇汉武,都是英雄豪杰;汉代唐代以来的文化,更是兴隆。而今日华夏的精彩并未达到历史上的高度。而我们这一辈少年,就是要铸造这种盛世。

  “这就是顾陆吗?!”李旭南想起,这不是和一位伟人的话语很像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伟人那一辈人做到了。

  所以现在顾陆之辈的少年,要为华夏重回世界之巅而努力。

  紧接著举例了国外少年神采飞扬的例子。

  文章结尾之处,更是才华横溢。

  “卧槽!”李旭南忍不住了,只有这两个字在此时此刻能够表达出他的心情。

  客厅里传来孩子李向北的询问,“爸,你怎么了?”

  因为孩子的印象中,自家爸爸是不说脏话的,这是遇到什么事,怎么也卧槽了。

  “没事。只是顾陆写东西太好了。”书房里的李旭南回应,他刚刚真拍案而起。

  太激动了,光嘴上卧槽还不足以发泄。

  此时此刻,李旭南内心只有一个反应,“爆了爆了,雾都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要爆了!”

  必须要加大宣传,必须要全国都知道。

  只是晚了,已然晚了。

  李旭南是傍晚才到家,而校刊今早就发售。

  早就被人打在网上载播。

  还是从顾陆吧传出去了的。

  一个叫做“灵陆降临”的吧友分享。

  灵陆降临:[我十六岁的晚辈,写了一篇文章。大家来提提意见,有没有当作家的天赋。

  ……]

  1楼:十六岁的高中生,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

  回复:卧槽?

  2楼:这水平,不是我吹,哥们我十六七岁的时候。

  回复:肯定和你年龄一样大。

  3楼:水平一般吧,还得好好练习几年。

首节 上一节 197/3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