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学生,觉得顾陆好久远,天才作家已成浮云。
但出版行业与之合作过的人,感觉辉煌时刻近在咫尺。
“也没有好久没拜访吧,我去年不是在简叔家里过的年吗?”
顾陆挂断电话才想起似乎被“冤枉”了。哪有像简社长说的那样,好久没见。
“环球时报——报导了什么?一会买来看看。”
快到中午,咕噜大王的电话才消停,但“嘭嘭”清脆的敲门声又响了。
谁?
上午的事怎么那么多?
顾陆打开门,来人是一个老外。顾陆认识,是法兰西驻华夏的大使迪博先生。两人还算熟悉,见过几面。
只是咕噜大王有点不想看到他,因为每次瞧见他,迪博都会要走十几份签名。
完全不知道拿这么多签名干什么。按理来说,就迪博的身份,也不可能当卖签名的二道贩子。关键他沉寂了五年,签名也压根卖不出去啊!
迪博非常热情地给了顾陆一个拥抱。
“我刚从法国来,给你带来一些礼物。全部都是我们法国的特产。”
确实,老外手里提著两个口袋,顾陆把人引进门,迪奥的男士钱包。好像迪奥也是法国奢侈品?
“那么迪博先生,今日你前来是?”打交道了那么多次,顾陆深知,眼前这老外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能有什么事?顾,你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小王子》法语版的发布,我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迪博说,“难道没有事,我不能来看看你吗?”
顾陆闻言,放下了纸杯,他本来预备给迪博倒水的。但上次听到类似的话,硬是坐在桌子前签了31个签名。
这次还带上迪奥的男包!简直恐怖,顾陆变得谨慎起来。
“你知道7月14日是什么时间吗?顾。”迪博将包放下,先提出问题。
“有点熟悉——”顾陆记得上历史课学过,主要是这些知识为了考试背过。
“巴士底狱纪念日?”顾陆连猜带蒙。
“完全没错!顾,你果然知识渊博。”迪博紧接著说,“7月14日又是我们的国庆日。在1789年的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的巴士底狱,这一天就成为了我们法兰西最重要的日子。”
“今年是第二百三十年。”迪博说,“顾,我看到《环球时报》你再度打开了创作生涯。能不能写下一篇关于法兰西的文章,和不朽的逃亡者、争夺南极之战一样的作品。”
你法国的事,找我华夏人写赞文,你睡醒了吗?顾陆一脸奇怪的表情看著外国人。
“不不,顾,别用这奇怪的眼神看著我。”迪博马上解释,“每次这种十年的国庆日,各国都会发来贺电。就好像华夏十月一日,如果是满十满五我们法国也会贺电。”
“因为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迪博说。
“所以呢?”顾陆让迪博说重点。其实不是签名,他也放松不少。
“顾,你可以代表华夏外交部门写给我们一篇文章。”迪博说,“十年前,国庆时,华夏还送了我们一只熊猫给我们。”
“不是送,我记得说是租借给法兰西某个动物园吧。”顾陆纠正,一说起来,就记起这件事。
“博瓦勒野生动物园,熊猫很可爱,我去看过很多次。”迪博说,“但顾你的文章相当于一个熊猫。”
这么夸奖?顾陆摸了摸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须,熊猫在国外挺受欢迎的,这夸奖的含金量相当大。
而博瓦勒野生动物园是熊猫最多的国外动物园之一,先后有五只。
要知道熊猫外交也是一种策略,而法兰西能迎来这么多只,可想而知华夏对法国的重视。
“顾,具体的我都处理好了。希望可以看在我们的友谊上,看在我们法兰西和华夏的友谊上。”迪博说。
“为什么……”顾陆不明白为什么非要他写一篇文。说实话,法兰西出了太多文豪,要写赞歌,真的不缺人啊。
说起这个迪博就生气,他一生气中文就会变差,前后语序听不太懂,还是后面控制自己情绪才讲清楚了。
本来五年前,中法建交周年庆的文化交流会,迪博暗示外加明示,希望有顾陆来。
但……迪博心都碎了。
另外看,法兰西文豪是多,但自己写自己国家好的文,和别国天才的赞美,含金量能一样吗?
不一样啊!所以迪博才借此机会来这么一出。
法兰西比西班牙和挪威差在什么地方了?不能够啊。
听完经过,顾陆送走了迪博。他的回应是,如果国内官方有人邀请,他不会拒绝。
自己跑去写文章赞美他国,和带著国家任务,前者有点公知了,顾陆选择后者。
迪博心满意足的离开。他本来就有把握,只是出于对作家的尊重,才先跑来询问。
这下子,房间中只剩下顾陆了。手机也没响了。
“《人民文学》……等搞完这个长篇和法国的稿子再行动。”顾陆心里做好打算。
既然文抄再度启动。
那么短篇事业也要继续,他和怪力少女一同订下的小目标(虽然对方不知道),对方成为全球模联秘书长,已经到了华夏模联青年秘书长的席位,而他距离国内最出名的短篇小说家,进度缓慢。
“认真来说,地球近代最出名的短篇小说家,应该是汪曾祺老先生吧?”顾陆琢磨著。
算了,别想有的没的,先做正事。
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敲字时间,当务之急是快点把嫌疑人写出来。
嫌疑人在地球上创造了销量奇迹,让东野圭吾从此有了畅销君的称号,即便这称呼流传到国内,因后期作品质量降低变成了贬义词。
在平行世界,应该也不会差。
……
下午去学校,和教授干项目。实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生的陆俭明教授,今年年事已高,这项目,以及顾陆,都差不多是他退休之前最后的研究和徒弟。
出校门时,顾陆被一个大二生拦住。
“顾陆老师,请问能不能耽误您几分钟?”小泽问。
第345章 五年的子弹
“你是?”顾陆要先弄清此人的身份。
入校的头一年,找他签名的学生很多,近两年逐渐少了,但也不是没有。
“我是五四文学社外联部的社员周甲泽,今天非常冒昧的来打扰顾老师。”小泽介绍自己,还用手势进行辅助说明。
“那去旁边说吧。”听到文学社的名号,顾陆就大抵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
只是别挡在人行横道上,会影响别人,两人走到一旁。
“我们五四文学社准备发布一个刊物,能否请顾老师给我们取个刊名?一方面顾陆老师是我们文学社的荣誉会长,另一方面顾老师的文学成就高。”小泽大著胆子说。
北大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社团都邀请过顾陆,说唐僧肉有点夸张,但也绝对是香饽饽。
小泽见对方没反应,开始笨拙的夸奖,“因为顾老师非常有取名天赋,《少年》一听就很少年气。”
夸得一点也不真诚,但主要是一个人敢夸一个人敢信。
顾陆目前就在两个社团挂名,五四文化社和模联。他思考著,虽然之前他是取名废,但经过几年的成长,说不定有长足的进步呢?
“你们对社团刊物的名字有什么要求吗?”自打妹妹醒了并且逐渐走向好转,顾陆心态开朗了很多。
“就是既具有朝气,又能显现出我们五四文学社的底蕴。”小泽形容,还补充一下,“最好能和《少年》一样。”
能被写上教科书的刊物,全国也屈指可数。
“八中取名为少年,因为那时我正少年。那我们现在叫《青年》怎么样?”顾陆低头思索,再度抬头时给出了答案。
这名字,你说好吧,也好。就是有点无聊。可好歹也让顾陆老师取名了,计划成功了一半。
“感谢顾老师,非常好的名字——很有青年气。”小泽主要也比较老实,夸人都不会。
小泽生硬转折,“呃……对了,顾老师最近有没有突然想写稿的想法?”
太生硬了,但是不巧,顾陆今日可太忙碌了,就当前的码字工作,日程都排到半个多月后了。
“最近没有,有的话联系你。”顾陆说。
大佬已经很好说话了,小泽感觉自己今日收获已是不错!
“打扰了,那顾老师要是有想法了,可以马上联系我。您看,方便加一个联系方式吗?”小泽掏出自己的二维码,虽然自己嘴不快,但掏手机快啊!
顾陆加了一个联系方式,他等会还要去拜访长辈。
小泽目送著“别人家的孩子promax”的离开,嘟囔著,感觉顾陆老师也挺好说话的……
本来也没人说过顾陆不好说话,只是三番四次拒绝邀请,给人印象是不好相处。
这涉及到顾陆名气过大的原因了,也不参加什么社团活动,论坛传著传著,他就变成高冷一派。
“好像还说因为顾陆老师不创作了,不受校方某些短视的领导人重视,应该也是讹传吧。”
“毕竟好歹是北大的校方,应该没有那么无脑吧?虽说清华今年经常冒出很神经的新闻,但清华是清华,北大可是北大。”小泽的瞳孔里透露著没有被社会拷打,和柴米油盐压倒的清澈。
要赶快把好消息报告给社长,虽然小泽认为“青年”这名字,并没社长等人经过讨论取的“抽屉”好。
……
迪博不愧是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感觉有点被同化了,休息日还在工作。这不,就找到外交部门的老朋友把事情说清楚,而老朋友向上汇报,一篇文章能够节约一只熊猫,感觉也挺划算的。
所以给予的回复是:“我们部门会尝试著邀请,如果作家本人同意,那么我们原则上同意。因为中方十分珍惜和法兰西的友谊。”巴拉巴拉一堆。
邀请非常的正式,可不单单是电子邮件。
外交部门会发出正式的邀请。至少抵一只熊猫的含金量,你以为呢?
安排完邀请函送达学校的行程,赵主任忙里偷闲,伸个懒腰。
“时隔五年的子弹吗?”赵主任笑了。
没错,赵主任还是赵主任,五年时间从副主任变成主任,他所处的位置,几年能往前挪一步,也实属不易。
“哈哈哈,被这颗子弹击倒是刘教授应得的。”赵主任的笑容带点幸灾乐祸,有点子私人仇怨。
他口中的刘教授,当然是南大博导,国内法语教学研究会的副会长,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庆文化交流团,华夏方的领队。
当然,交流是很成功的,毕竟国与国之间总是要相互留面子的。刘教授选的人也有本事,蒋势、梅盛的作品也不错,文化交流会其乐融融。
只是明显就不如上次西班牙,赠礼的交换是必备,好不好看,有没有私赠。
真不怪蒋势、梅盛,前者法国留学所写散文是写出三分法国的“散、漫”,中间顿号不是多余。后者获得法兰西勒诺陀文学奖也不是吹的。
可你让他们去打茨威格——太勉强了!
传记之王,不是自称的。
罗曼·罗兰、纪德(奥斯卡·王尔德传记作家)都略逊一筹,至少法国人自己都这么认为。
“西班牙交流会结束,除了常规的礼物,西方领队莫亚特别给顾陆和双池礼物。挪威交流会结束,挪威文化部门对外交流部门副部,代表挪方,送给了顾陆在罗弗敦群岛一套房。法国交流结束呢,反倒是我国送给了作家马克西克一个醴陵瓷器。差距太明显了。”
挪威送东西都这样。前面说过,每年送给英国圣诞树,还构思把哈尔蒂亚峰送给邻国芬兰(这样可以拔高对方平均海拔),庆贺对方独立百周年。
而罗弗敦群岛是全球看极光最佳地点之一。因此,说是送房子,实际挪威送的是极光,了解详情之后,是不是感觉礼物很挪威风格。
赵主任的电脑上外网肯定是不用翻墙的,轻松进入红迪网(reddit)的r/Norsk,一个和挪威相关的论坛。
搜索“Krigen for Antarktika”就出现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