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俞兴这次没用车马费就受邀成为阿里主办活动的一位发言嘉宾。
他理所当然的答应邀请,又想到自己的钱已经早一步抵达阿里,便觉得大家还是有些缘分的。
第191章 轮廓
9月29日,距离国庆假期还有两天时间,俞兴与《非你莫属》节目组联系,确认自己会替代刘浩出席30号的录制。
这获得了制作人徐荣轩的大力欢迎。
“俞总,我想死你了,你和嘉汉林业、凡客打官司,怎么不来咱们节目上打啊。”徐荣轩的声音倍感热情洋溢,“咱们一起骂骂造假的公司,再骂骂现场的嘉宾,这效果立即就把收视率拉起来了啊!”
这个事让他颇为遗憾,刘浩倒不是不好,但俞总是那种超级好!
自俞总缺席的这段时间,节目组不断接到留言,希望看到这位BOSS的返场。
俞兴哭笑不得:“我们是被告啊,我们也不是为了搞《非你莫属》的节目效果才打官司啊……况且,我看咱这收视率最近都不错,证明本身的BOSS和求职者的机制是可行的。”
“两场官司,多点开花嘛。”徐荣轩笑道,“俞总,明天录制得整点好玩意,上午你快到了就给我电话,我到门口迎接你,这个舞台就是非你莫属啊。”
俞兴感谢了制作人的盛情,别管人家心里怎么想,这态度真是不错。
反观……自己,就还得修炼。
因为定下了最后一个工作日的录制,所以,这天临下班前就开了个国庆假期前的碰头会,算是总结这段时间的公司整体发展。
过去两个月,百晓生最为重要的是两个变化。
一是主站注册用户突破100万大关,也算是互联网里的一小号人物,毕竟垂直细分的群体所具备的价值和影响力都远远超出普通网民群体。
这么说,但凡百晓生现在造个谣,可能第二天就能接到律师函了,而以前可能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发酵出来。
二是构建出了公司的营收框架,广告的业务接入比较简单,招聘业务在刘浩等一批前行业精英的带领下进展迅速。
八月份,百晓生的招聘业务拿到了91万的营收,相较于这一块的支出是亏损182万。
九月份,招聘业务的营收不算最后一天已经有167万,涨幅83%,而亏损仅仅增加了12万,达到194万。
两个月的招聘营收合计258万,亏损合计376万,也就是花出去634万,回笼了258万。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后续招聘业务的继续推进,这种亏损还将继续扩大,如何有效的稳健推进亏损的数字,这会是百晓生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至于另一块的广告收入,8月是75万,9月涨到93万,也有24%的增长。
不过,对于百晓生来说,广告收入不会成为营收的主体,也不会在这方面多注意,因为过去这些年,新浪、网易、搜狐等一大批活的死的公司已经用它们的发展为大家确认了一点,PC网站单靠广告是没法好好活下去的,这就不用头铁再尝试了。
“归零归零归零。”
下午五点钟,俞兴放下计算器,总结了过去两个月的营收开拓:“公司开始赚钱,这是积极的尝试,我刚才趁着吕海颖说用户体系的时候算了算,咱们账上还有差不多3500万的现金,还是很安全的。”
来自风投的融资消耗过半,也就是过去半年时间,百晓生花掉了将近4000万,看着数字很多,其中的大头都是推广投入。
像百晓生拿到融资后立即与芬众传媒更改的合作,合同价格就是1956万,过去六个月时间里逐渐在五个城市投入的地铁、公交车等广告也耗资甚多。
但这些是一次性投入,下次再续就是一年之后了。
也就意味着,百晓生未来半年多需要花的钱都是招聘业务的这一块,但因为针对的下沉市场,反而容易控制成本,此外,现阶段的目标是体系建设,烧钱初步计划是要等C轮资金到账之后。
所以,俞兴的“安全”概念是账上现金对公司健康运营的支撑。
百晓生的公司运营成本包括租金、工资、办公设备等支出,从成立到现在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最开始是一个月花掉10万,中间是30万,现在暂时稳定在120万。
俞兴那时候算了一笔账,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没了3000块,后来是一睁眼就没了10000块,压力还是很明显的。
但现在一睁眼就没了40000块,反而不太考虑这种压力了。
按照这种运营成本加上招聘业务的支出,百晓生的寿命至少还能维持14个月,当然,前提是招聘这一块不进行大规模的烧钱。
“已经很不错了,就像俞总说的,公司诞生在金融危机时期,现金流仍能这样保持是很不容易的。”刘浩真心夸奖,“俞总很厉害。”
俞兴笑笑:“不能归功于我,这一块主要还是要感谢咱们的资方比较舍得给钱。”
刘浩听到这句话更想夸了,按照俞总对资方的态度,那边还舍得给钱才更厉害啊,但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
他想了想,小小的提了个醒:“整个经济出现了复苏的信号,但它还是有过程的,我们招聘的亏损极可能没法以月来计算,前期的推广支出必然很大,后面如果想要争夺市场,扩大规模的资金也是需要大幅增加,招聘其实算比较传统的行业。”
“相较于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我们除了市场下沉,一个很关键的点还在于如何让这门生意更加高效和精准,这是……”
刘浩说到这里,眼神蹭过钟志凌,最终还是落在俞总脸上:“这是让财报更加好看的要素。”
提到财报,这其实就是目标瞄准上市的筹备了。
只是,刘浩心里有些索然,他在智联招聘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但最终失败了,现在在百晓生反复思考过去的得失,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情绪复杂但切中精髓的答案。
俞兴敏锐的察觉到刘总的一些心情,尽管这话听起来有些泛泛,他还是迅速的支使钟志凌,笑道:“是的,刘总这话很对,志凌,你晚上请刘总吃饭的时候好好请教,争取度过一个反复思考的国庆假期。”
钟志凌这些日子都在琢磨和研究这一块,既针对业务,也针对公司里的小山头,同样立即点头道:“晚上我请刘总喝大酒,嗯,高效和精准,这是咱们相较于传统三家能明显提升的部分,因为我们的用户群体本身就更加精准。”
刘浩给予了一个赞赏的眼神,也没有拒绝对方的请客请求。
俞兴又聊了几句,最后祝大家假期快乐。
他的假期提前开始,大家明天还需要再布置布置今年国庆节8天假期的工作安排。
“小章,你把我们的会议内容整理主要的部分,明天下班之前给IDG、启明、今日资本它们都发一份。”俞兴回到办公室,嘱咐了秘书。
章阳煦应了下来,忍不住说道:“公司每个月花费真多啊……”
“现在花钱是为了以后赚到更多。”俞兴笑道,“这种花钱其实也是资方乐见其成的,咱们公司的账目属于比较清晰的那种,目前的业务轮廓也不模糊。”
章阳煦点点头,觉得连自己都能看清楚公司的未来发展。
百晓生成败的关键,就看能否凭借自家用户的数量与特性在招聘行业占据足够多的市场份额。
章阳煦看着说完话就只在办公室里踱步的老板,识趣的没有再说话,只是整理会议记录。
“这个大筛子还是能做的。”
许久之后,俞兴这么说了句。
章阳煦一愣,不解道:“大筛子?”
俞兴看着面前这个人型信息小筛子,笑道:“百晓生就是个大筛子。”
章阳煦似懂非懂,最终只能露出老板高见的神色。
老板发了我一半的工资,老板是对的。
第192章 不忍心(5k)
九月份的最后一天,俞兴诚邀红隼资本的女魔头刘琬英来现场看自己的节目录制。
顺带,想和小英讨论下假期去哪里玩。
他最早是打算这个假期回家的,但前一阵爸妈来了申城,老两口自己还想趁着假期出门旅旅游,这个档期就空了下来。
刘琬英其实对节目录制没什么兴趣,可是,实在耐不住合伙人的再三邀请,也就给了面子。
等到坐在车里,她扫了眼前后座,问道:“你不是要带着宋宇锋?不是说要有保镖吗?”
“带他一个电灯泡干嘛,我想了想,今天的节目录制不危险,要是凡客的陈年气不过,拳怕少壮,他也打不过我。”俞兴笑道。
刘琬英没说话,只是心想,人家陈年不一定没带人去啊。
她想归想,也不觉得录制个节目能出现多大事。
“这车怎么样?”刘琬英把副驾的车窗放下了一些,随口问道。
“挺好的,除了中控台偶尔有点异响,CD机读碟卡住了,别的没什么问题。”俞兴一边开车,一边答道。
刘琬英惊讶侧头:“啊?我买到二手车了?”
“没有啊,新的,纯新的,改天让小光去4S店修修。”俞兴笑道,“嗯,不影响开。”
刘琬英无奈:“你要求还挺低……这是我买过最贵的东西了……”
俞兴想了想,又笑道:“还在质保期呢,要是不在的话,没准也会是我修过的最贵的东西,反正吧,没有的时候挺想要,真正开了,好像也就那回事。”
刘琬英叹了口气,想到他之前还聊汽车产业的事,闲聊道:“这么贵还这么快有毛病,你回头去造个好的。”
俞兴答道:“造不了啊,我看宝钢去年才建成国内第一条超高强钢专用生产线,现在正和东风一起研究980MPa超高强度钢板呢。”
轿车停在红灯面前。
刘琬英听到这句话,伸手在俞老板眼前挥了挥,诧异道:“你还真想造啊?”
“先前不是聊过铲子嘛,百晓生是个信息大筛子,红隼可以投一投不同产业的铲子。”俞兴笑眯眯的说道,“我就问了问业内人士,百晓生的用户里就有高手啊,嗯……只能说,确实还有待发展,但这种预期怎么说呢……”
他思考几秒后说道:“宝钢的这条生产线确实是国内才建成的第一条,但全球之前也就三条,这么一想,好像也是能接受的,嗯,宝钢和东风,它俩的联合研发说是明年可能就有结果了,不过,真正能到国产车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研发是研发,市场又是市场了,不太容易立竿见影的出效果。”
刘琬英转着念头,片刻之后说道:“红隼要投资,我还是觉得在移动互联网上面下功夫比较好。”
“确实,从回报来说,轻资产的运营肯定更优。”俞兴笑道,“我只是想一想,万一,有余力呢?”
他这边扯闲篇,开车就有些走神,差点闯了红灯,眼睛一瞥便是一脚重刹。
刘琬英往前倾了倾,不满的看了眼司机先生。
“哎,等等。”俞兴像是被刹车的惯性把脑子甩出来了一圈,冷不丁想到一个事,“我们明天会发一个智能手机的测评,回头等我们测评这一块的影响力大了,我手上也有钱了,直接搞几个不同品牌的车辆实测角度撞击表现,这种用料材质的关注度立即就能蔓延起来啊。”
比如,常见的25%偏置碰撞,不同品牌的车型出现较大差异,如果百晓生的测评足够公正,传播性会非常高。
俞兴对于公司这一块的要求是和主站一样的,百晓生想要长久立足就没法接受大厂投资,就必然要让用户感受到独立性,测评的话,也是类似品牌调性。
这种品牌调性会牺牲短期利益,但它似乎能发挥出更大范围的作用。
俞兴踩油门通过绿灯,余光瞧见小英在看自己,笑着说道:“这个回头聊,我好像被刹出了一些新的想法,似乎可以串在一起试试,不急。”
刘琬英微微叹了口气:“行,我也不是很想听,谢谢俞总一大早把我拉出来说这些东西,我太荣幸了。”
俞兴见小英情绪不高,用一句话调动了氛围:“这样吧,国庆好像也没什么的地方去,我们回金陵看咱哥咱嫂吧。”
刘琬英一听到“咱哥”这样的称呼,再想到这两人先前的师生身份,只觉有蚂蚁在心里爬,好几秒后才说道:“谁跟你咱哥啊……”
俞兴惊讶道:“他上次给我打电话还说呢,他说,俞老弟,你要照顾好小英啊。”
刘琬英瞪圆眼睛:“啊?你开玩笑吧?”
俞兴抽空看了眼她的惊愕,忍不住笑道:“是啊,开玩笑的。”
刘琬英忍住了想捶出去的左手。
临近小长假,两个人的心情都颇为放松,这种状态等到抵达录制现场也没改变。
刘琬英不觉得节目录制有什么了不起,她今天更想做的是规划过山峰更专业化的能力。
经过两次做空与近期的资料调研,多个目标同时摆在一个人的面前还是很吃力的,而且,因为俞兴找了个双面人秘书,她也受到启发,想要扩建类似的外围。
比如,寻找可以长期合作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角色。
这种不用找多么有名的,只要找那种确实有些本事又愿意赚赚兼职费的,他们是真能卖力气干活。
过山峰现在能用的本金已经比之前多了不少,可以分出一些来增强这些能力。
观众席里的刘琬英有些出神,人在节目现场,魂已经在摩挲手术刀。
只有手术刀足够锋利,剖起来才会顺滑。
刘琬英在发呆,台上的俞兴则是笑吟吟的认真录制。
一段时间没来,这次回归,不管主持人还是观众,都还挺热情的,至于今天上来的求职者,似乎也没什么出奇,只要按部就班的便行。